平頂山市石龍區:科技特派員為鄉村振興助力

2020-12-25 鄉村報導

平頂山訊(記者閆增旗)「羊喜歡比較乾燥的環境,要保持羊舍乾燥、通風,同時要注意保暖。冬季青草比較少的情況下,也可以給它們吃一些玉米、地瓜,但是餵水的時候,一般要用淡鹽水,並且把水溫控制在18℃左右。」12月23日上午,省科技特派員、市畜牧技術推廣站高級畜牧師蘇玉賢來到石龍區高莊街道高莊村貧困養殖戶陳中林家中,指導冬季養羊技術。

入冬以來,為幫助農戶做好冬季管理工作,石龍區科技局組織科技特派員近日分組到各村開展種植養殖技術服務。

近年來,石龍區科技局按照「精準扶貧,科技助力」的方針,積極主動為農業企業引進新品種、推廣應用新技術,邀請專家積極開展集中講授、現場培訓、分類指導等多種形式的幫扶,還對種植養殖大戶進行農作物病蟲害防治、品種改良及生豬常見疾病防治、牛羊結核病等實用技術培訓,有力推動了石龍區科技農業的快速發展。

該局圍繞特色產業發展,積極引導農民轉變生產經營理念,接受和應用新方法、新技術,重點推廣小麥、油菜田間管理技術、桃樹嫁接技術、蜂蜜養殖技術、養鴿技術等多項農牧業生產實用技術;發揮農業科技服務團作用,切實將經營型新型職業農民、種養大戶、生產大戶作為重點對象,強化跟蹤服務;開展精準科技扶貧,選派4名科技特派員,分別聯繫24個村,將有生產能力和技術需求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列為重點服務對象,實行結對幫扶,助力脫貧致富。

今年以來,該局組織科技特派員、邀請農技專家累計開展農業科技會診31次、技術諮詢服務200次、開展技術培訓21次、技術幫扶140次、發放農技資料362冊、播放農技專題片17次、協助建立示範基地2個、創辦合作社3個。

相關焦點

  • 讓科技星火點燃鄉村振興燎原之勢
    12月23日,國新辦召開新聞發布會上,專家介紹了科技扶貧助力打贏脫貧攻堅戰的有關情況。 科技扶貧是國家扶貧開發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科技系統累計在貧困地區建成1290個創新創業平臺,建立7.7萬個科技幫扶結對,選派28.98萬名科技特派員,投入200多億元資金,實施3.76萬項各級各類科技項目,推廣應用5萬餘項先進實用技術、新品種。
  • 光山縣科技局召開2019年科技特派員助力脫貧攻堅工作總結會
    為進一步貫徹落實對推行科技特派員制度「堅持人才下沉、科技下鄉、服務『三農』」的重要指示精神,充分發揮科技在光山縣鄉村振興中的支撐作用,日前,光山縣科技局在縣育才花卉苗木有限公司「科技特派員產業服務基地」組織召開2019年度科技特派員工作總結會。
  • 進鄉村、下田野!青田的這些科技特派員增收致富有一手
    特別是今年疫情期間,科技特派員堅持服務「不打烊」,幫扶「不斷檔」,開展「雲上幫扶」「雲上問診」,為我縣復工興產作出了積極貢獻。  以先進適用技術為支撐  1、省突出貢獻科技特派員張建博士在派駐期間,針對當地特色主打產業,先後共實施省科技特派員項目、國家星火項目等33項,推廣技術成果18項,引進竹子、中藥材等經濟作物品種8個,為農民增收1300多萬元。  2、省農科院派駐臘口鎮的胡張華大力推廣應用雷竹礱糠覆蓋技術,建立早園竹、黃甜竹基地。
  • 河南平頂山市石龍區不動產登記啟動電子證照服務
    為進一步提升營商環境和便民利民服務水平,石龍區不動產登記中心依託省政務服務網,在平頂山市大數據管理局的協助下,於11月23日起正式啟用不動產權登記證書和不動產權登記證明的電子證照。不動產電子證照是「不動產登記網際網路+服務」的重要內容,是石龍區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深入推進「網際網路+」的具體體現。
  • 平頂山市石龍區農機局開展補貼農機具核驗工作
    為全面落實好國家農機購置補貼政策公開、規範、廉潔實施,發揮農機購置補貼政策效益,真正惠及廣大農戶。12月21日至22日,平頂山市石龍區農機局組織相關工作人員深入到農戶中開展2020年農機購置補貼機具入戶走訪核查工作。
  • 石龍區 抓產業促脫貧 保就業惠民生
    □王冰珂 馬鵬飛 姚海超 李林果    平頂山市石龍區位於平頂山市西部,總面積60.6平方公裡,轄4個街道辦事處,3個城市社區、24個農村社區,總人口7.5萬人(農村人口4.5萬人)。    「一村一品」 描繪鄉村畫卷    你見過樹林下套種食用菌嗎?在石龍區龍興街道楝樹店村我們看到了這種新的食用菌——赤松茸。    赤松茸,又名皺環蓋菇、酒紅球蓋菇,俗稱益腎菇、粗腿蘑,近年來人工培育成功,開始推廣應用。該菇系聯合國糧農組織向發展中國家推薦的新菇種,也是國際菇類交易市場上的十大品種之一。
  • 平頂山市石龍區:小小愛心餃 暖暖冬至情
    12月21日上午,石龍區龍河街道大莊社區貧困戶王巧婷迎來了她家特殊的客人——石龍區退役軍人事務局黨組書記、局長趙花英等人。「今天周一哩,你們工作那麼忙,我身體恢復的也不錯,小心點也能剁點餡,包點餃子,真謝謝你們總惦記著我!」她們一見面,王巧婷就高興的說。
  • 科技部:脫貧致富必有科技要素 鄉村振興必有科技支撐
    聚焦扶貧主導產業強化科技和人才支撐,系統推進科技扶貧,統籌科技資源,選派科技人才,促進創新要素向貧困地區集聚,科技特派員成為脫貧攻堅的「生力軍」。黨的十八大以來,全國科技系統累計在貧困地區建成1290個創新創業平臺,建立7.7萬個科技幫扶結對,選派28.98萬名科技特派員,投入200多億元資金,實施3.76萬項各級各類科技項目,推廣應用5萬餘項先進實用技術、新品種,為貧困地區轉換發展動力、提高生產效能、改善群眾生活提供有力支撐、作出重要貢獻。
  • 科技特派員:將「致富經」播撒到田間地頭
    總書記在9月16日考察湖南期間進一步強調,「加強對農民的科技服務,提高農產品質量,提高參與市場競爭和應對災害能力」。在廣袤鄉村,有數十萬名科技特派員始終堅守,支撐起鄉親們致富的希望。他們促進了農村產業升級發展,成為農民增收致富的好幫手,有力推動了鄉村振興。
  • ——《甘肅省省級科技特派員管理辦法(試行)》解讀
    日前,省科技廳制定印發了《甘肅省省級科技特派員管理辦法(試行)》。《辦法》旨在進一步發展壯大全省科技特派員隊伍,鼓勵科技人員下鄉創新創業,引導農村實用科技成果入鄉轉化,助力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辦法》共分7章、26條。
  • 永壽:四強化四持續 打造鄉村振興「人才引擎」
    近年來,永壽縣聚焦人才引、育、管、用等關鍵環節,落實落細「四強化四持續」,不斷擴大人才增量、提升人才質量、激發人才活力,打造鄉村振興的強勁「人才引擎」。強化制度牽引,持續完善政策體系。深入推進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先後出臺人才引進、培養、使用、激勵等政策文件12個。
  • 中國科協:持之以恆抓好科技助力鄉村振興和高質量發展
    中新網北京11月28日電 (記者 孫自法)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定點扶貧領導小組組長懷進鵬提出,要持之以恆抓好科技助力鄉村振興和高質量發展。同時,要緊密結合實際,協助定點扶貧縣認真梳理全面脫貧後主要矛盾變化,理清工作思路,制定符合當地實際的鄉村振興規劃和方案。
  • 「三扶活動」走進鄉村小學 助力鄉村振興
    科技助力鄉村振興學會服務鄉村系列科普公益活動「扶志、扶智、扶質」——三扶活動走進瀏陽市文家市鎮大坪完全小學。紅網時刻12月6日訊(記者 何青 實習生 戴妍潔)為了對農村地區、偏遠地區、經濟欠發達地區提供科普服務,助力鄉村振興戰略,促進青少年兒童生長發育,12月4日,科技助力鄉村振興學會服務鄉村系列科普公益活動「扶志、扶智、扶質——三扶活動走進瀏陽市文家市鎮大坪完全小學。「同學們,想知道世界的奧秘嗎?」
  • 2020-2021年磐石市科技助力鄉村振興「科技之冬」活動啟動儀式成功...
    近日,2020-2021年磐石市科技助力鄉村振興「科技之冬」活動啟動儀式在磐石市寶山鄉舉辦,標誌著磐石市「科技之冬」活動正式啟動,吉林市科協四級調研員翟來雙、吉林農科院副院長陳剛及市科協、寶山鄉負責同志參加活動。
  • 五指山創新科技特派員制度助力脫貧攻堅
    近年來,五指山市立足山區實際因地制宜,在海南自由貿易港首創「生態科技特派員」制度,引入一批具有一定專業能力和技術特長的科技人才,助推當地發展小而精的特色產業,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注入強勁動力。要「脫貧」也要「生態」,首創生態科技特派員制度向科技要出路。作為典型的山區少數民族貧困市縣,受地理條件限制,五指山市產業振興乏力。
  • 曉曦紅農業科技公司獲批省級鄉村振興科技創新示範基地
    近日,湖北省科技廳公示第一批湖北省鄉村振興科技創新示範基地名單,夷陵區曉曦紅農業科技公司成功入選省級鄉村振興科技創新示範基地,成為全區首個獲批的省級鄉村振興科技創新示範基地。據悉,曉曦紅農業科技公司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省級農業龍頭企業、省級林業龍頭企業,以柑橘地方品種選育、優良品種引進推廣、柑橘優質高效栽培技術集成與示範、柑橘種植創新、栽培管理創新、產後處理工藝創新、精深加工創新、產業鏈延伸等服務為主。公司長期堅持走「產、學、研」聯合發展的道路,與華中農業大學、宜昌寬皮柑橘綜合試驗站、宜昌市柑研所等教學、科研機構密切合作。
  • 【聽民意 解民憂】塔利花卉 鄉村振興的「美麗產業」
    【聽民意 解民憂】塔利花卉 鄉村振興的「美麗產業」 2020-12-25 16:5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耕耘在希望的田野上——莆田市秀嶼區東莊鎮加速邁入鄉村振興...
    說它美,不僅因為圖上有著當地美麗的風景,更因為圖上擘畫著美好的願景,圖的全稱叫「東莊鎮全域鄉村振興示範點項目布局圖」。鎮裡以此圖為「作戰表」,因地制宜部署發展特色產業,加速邁入鄉村振興「快車道」。在東莊,鄉村振興實踐按下「加速鍵」,通過流轉土地盤活農業資源,提高農業生產附加值。「以鄉村振興為重要載體,通過深度融合,實現同頻共振。」
  • 木子店鎮推進「兩幫兩助」助力鄉村振興
    12月11日,市委統戰部在木子店鎮舉行2020年「兩幫兩助」助力鄉村振興行動推進會。木子店商會和湖北酶法葛根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19家愛心企業向木子店鎮龍河村等3個貧困村現場捐助資金共計41萬元。市政協副主席、工商聯主席張星參加活動。
  • 五指山創新科技特派員制度助力脫貧攻堅_新聞中心_中國網
    近年來,五指山市立足山區實際因地制宜,在海南自由貿易港首創「生態科技特派員」制度,引入一批具有一定專業能力和技術特長的科技人才,助推當地發展小而精的特色產業,帶動農村經濟發展和農民增收致富,為打贏脫貧攻堅戰注入強勁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