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標2025:通信產業在能源變局中擁抱智能未來

2020-10-21 腦極體

隨著5G走向全面商用,在全國各主要城市完成全面組網,我們目睹了一場就發生身邊的通信產業巨變。通信的技術極限、產業價值、商業模式,都在5機協同的時代機遇中發生著全面而深刻的升級。

三軍未動糧草先行,5G是產業發展與社會經濟的糧草,而能源就是5G體系的糧草。目前階段來看,能源問題已經成為5G到泛通信產業的核心挑戰。也只有能源領域適時完成與時代發展相配合的創新,才能確保能源問題不會成為通信迭代的負作用,讓科技進步真正為社會發展所用,所喜。

而如何推動通信網絡中的能源升級,面向未來五年鎖定長期的能源發展戰略,已經成為今天的當務之急。相信也有很多朋友會好奇,通信產業的大發展,究竟是否會以巨大的能源消耗為代價?

華為數字能源產品線總裁周桃園〈中〉,華為數字能源產品線首席營銷官方良周〈左〉,華為站點能源領域總裁彭建華〈右〉接受媒體採訪)

帶著這個問題,在華為數字能源高峰論壇上,我們與華為數字能源產品線總裁周桃園、華為數字能源產品線首席營銷官方良周與華為站點能源領域總裁彭建華進行了交流。針對通信產業的能源挑戰,華為發布了Power X 2025能源目標網,主張從接入、匯聚、核心機房、數據中心的全網視角來思考能源戰略。

在能源目標網背後,蘊藏著通信產業結構化巨變中,能源領域必須經歷的思考與蛻變。

5G時代,不可缺席的能源變局

我們正在進入一個充滿想像力的5G時代,而在這個時代中,能源問題也在隨著通信底座的進化而發生全新改變。

華為常務董事汪濤認為,能源作為數字世界的底座,已經成為數字基礎設施的關鍵一環,是數字經濟的重要競爭要素的之一,需要全行業加強重視和加大研發投入。傳統的能源作為配套方案,解決主設備的供電問題,這已經不是主要矛盾。當前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數字基礎設施的能源方案面臨著能耗高、建設周期長、運維難、運維效率低下等諸多挑戰,已經成為了主要矛盾。

試想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以傳統的能源體系來承載通信產業進化,那麼勢必引發極大的能源浪費、運營商成本激增與社會價值流失。

以5G為例,5G網絡需要與此前的移動通信網絡進行疊加,新的設備將要疊加到現有站點,這就導致了部署時間長,耗費成本高,並且隨之帶來擴容市電、土建工程、電費、租金、維護、申請站址、更換粗線、吊車租賃等在內的隱性成本高達70%。

(華為數字能源產品線總裁周桃園)

而在通信領域的另一個關鍵節點數據中心當中,隨著業務智能化、產業網際網路、IoT體系的發展,數據洪潮隨之加劇。而運營商的數據中心技術與建設就來到了相對滯後的產業周期。數據中心的建設周期長,很難匹配IT演進;並且數據中心的資源消耗大,電費居高不下,60%的成本來自於電費。加上運維成本居高不下,安全挑戰不斷加劇,這給運營商帶來了一系列挑戰。

隨著通信產業的迭代,類似能源問題層出不窮。整體來看,網絡升級、業務智能化,數據洪潮成為通信能源體系必須面對和解決的三大挑戰。聯合國2019年數字經濟報告中提出,未來能源基礎設施將成為數字經濟的重要基礎,以保障數位技術高效、可靠運行。因此在通信產業的時代變局中,能源產業也必須推動並發生與整體產業相配合的變局。

而這場變局的關鍵,就是能源目標網的建設。

以目標網鎖定2025,破解能源謎題

在通信產業中,華為在多個領域提出和倡導打造面向未來的高質量目標網。簡化來說,目標網是指以一個長周期的建設目標為導向,反向推演今天應該如何有步驟、有戰略、有預見性地完成網絡建設。由於通信網絡體系的複雜性,往往容易陷入成本與建設目標的矛盾中。而如果我們以清晰的未來發展目標鎖定現階段發展任務,那麼就可以合理規劃建設方式,統籌體系化的發展任務。

所謂能源目標網,就是站在未來業務的角度,來思考現在需要怎樣的基礎設施,來思考現在的投入與建設將在長期發展中扮演怎樣的角色。如果不以這樣的角度來審視通信產業發展,很可能會陷入一些短視的決斷。比如運營商在建設4G時沒有考慮到5G需求,然後在5G網絡就有大量基礎設施需要推倒重來。這種建設是高成本、不經濟、不環保的,尤其對於以低能耗、低排放為主要目標的通信能源體系來說尤其如此。

(華為數字能源產品線首席營銷官方良周)

華為希望,能夠站在自身通信、計算、AI等產業布局的基礎上,幫助運營商看到未來五年可能發生的產業變化,以及相應的能源基礎設施建設方案,以未來決定現在,以全局謀劃單項。具體而言,華為認為能源目標網應該從接入、匯聚、核心機房、數據中心的全網絡視角來思考能源戰略,以「極簡、綠色、智能、安全」四大理念,構築數字世界的能源底座。

能源目標網的特徵,是關注網絡的整體價值和體系化技術創新,從而確保運營商實現可持續發展、商業長期成功、技術投入快速轉化。在面臨5G商業化、數據洪潮等關鍵時代挑戰時,能源目標網都能發揮出獨特的價值。

在這樣的價值主張之下,華為發布了PowerX 2025能源目標網,其中包含了5G PowerX© (5G站點&機房能源)和DC PowerX©(下一代數據中心能源)。通過對多種ICT創新技術與能源產業需求進行融合,鎖定長期的能源發展戰略。

5G,不能成為時代的重負

讓我們先來看PowerX 2025能源目標網給5G產業帶來的價值。

在目前周期,5G已經進入了商業化深水區,開啟了廣泛部署與應用進程。目前全國已經建設完成超過60萬5G基站,5G用戶超過1.5億。在如火如荼推進的5G建設,當然不能成為運營商體系與社會經濟的能耗負擔。

通過華為5G PowerX©,能夠實現加5G不加OPEX,5G極省CAPEX。並且在站點領域,能夠實現通信基站面向社會站的價值釋放。

(華為站點能源領域總裁彭建華)

具體來看,5G PowerX©站點能源目標網打造面向未來並可持續高質量發展的目標網,使能網絡面向5G時代平滑演進。華為一站一櫃,一站一刀,新建機房室外化,實現5G站點極簡部署,極省租金,極省能耗,TCO能夠降低30%到70%。

在鋰電方面,華為踐行鋰進鉛退,推出了CloudLi-第五代雲鋰解決方案,實現從站點到機房全面鋰電化,實現多場景智能管理。

在「通信站」到「社會站」演變的關鍵領域,華為打造了數字綜合供電方案,使通信站點能源實現了全面數位化管理。讓通信站實現商業供電,居民供電和EV充換電等功能,提升社會能源的整體智能化、集約化水準。

5G PowerX©可以說承接了能源目標網整體戰略構建,完成了具體解決方案與產品創新的落地,直接作用於5G建設與商用的未來5年發展周期。

數據中心,永不被數據洪潮吞沒

數據中心,既是運營商體系中的挑戰與難題,也是ICT持續發展賦能的重要領域。讓新技術、新能力,碰撞數據中心的發展需求,已經成為能源產業和泛ICT產業的全新機遇。根據沙利文諮詢預測,在一系列新技術、新產業邏輯的驅動下,中國數據中心行業將出現千億美元級別的市場增長空間。而其中一大增長空間就來自能源。目前,運營商數據中心技術需要迭代,建設方案方案亟待更新。電費成本高、建設成本高、維護成本高的「三高」問題成為運營商數據中心的難題。為此,華為提出了DC PowerX©之下一代數據中心能源,他能夠幫助運營商實現數據中心的「四個零」,即:

上線「零」等待 :傳統的數據中心能源建設周期可能長達20個月,而下一代數據中心能源使用預製模塊化建設方式,在工廠端進行預製造,預安裝和預測試,最後在現場進行模塊拼接好比拼接積木一般,建設周期約6-9個月,TTM和交付時間均節省50%以上。

能源「零」浪費:華為通過矽進銅退和鋰進鉛退,大量節省數據中心能耗。一方面華為電力模塊用電效率高達95.5%;另一方面智能鋰電實行全部件模塊化,按需求擴容,單櫃電量高達1兆瓦,同時系統運行效率提高,單套UPS全生命周期可省電費約20萬。

運維「零」人力:從人力的角度,下一代數據中心能源踐行風進水退和AI能效化,實現溫控重構。傳統的數據中心降溫需要更多的人工投入,而且調節參數少,速度慢,效果難以維持,華為iCooling實現系統級能效管理,在降低8%-15%PUE的同時,大幅度節省運維人力。

業務「零」中斷 :傳統模式下,數據中心能源多依賴人工經驗,從發現到維修,運維效率低。華為智能運維,實現預防性維護和數位化運維,在實現無人值守的同時,將隱患扼殺在搖籃中。

整體而言,能源目標網的建立,可以規劃出面向未來五年通信產業發展的戰略通道與具體落地方法,在5G與數據中心兩大領域實現產業整體能源升級。通信產業正在迎來歷史性的發展周期,而在這個周期裡我們必須相信,智能世界不能以過量的能源成本為代價。

這個目標,是建立能源網的初心與來路。

相關焦點

  • 華為發布PowerX 2025能源目標網,開啟數字能源新時代
    ,華為發布了PowerX 2025能源目標網,包含5G PowerX© (5G站點&機房能源)和DC PowerX©(下一代數據中心能源),旨在推動能源產業發展,使能源體系匹配新時代的需求>方良周表示,根據聯合國2019數字經濟報告調研結果顯示,未來能源基礎設施將成為數字經濟的重要基礎,以保障數位技術高效,可靠運行。
  • 築基數字世界,解讀華為PowerX 2025能源目標網
    為推動能源產業發展,使能源體系能匹配新時代的需求,2020年10月15日,在華為數字能源高峰論壇上,華為發布PowerX 2025能源目標網,包含了在華為數字能源媒體圓桌交流會上,華為數字能源產品線總裁周桃園,華為數字能源產品線首席營銷官方良周與華為站點能源領域總裁彭建華對PowerX 2025能源目標網作了詳細解讀。
  • 在不確定中發現確定:2020通信產業大會舉行
    作為通信產業年度風向標活動,本屆大會由通信產業報社主辦,以「開局『十四五』:信息通信的機會、挑戰與創新」為主題,邀請通信行業主管部門領導、業界大咖、運營商和產業鏈企業高管、資深專家齊聚一堂,分析當下、前瞻趨勢,聚焦熱點、關注焦點,直面大變局下行業創新與企業機會,共享行業專家與企業領袖智慧,為行業企業發展提供決策支撐與商業判斷。
  • 華為PowerX 2025:「雙保險」夯實數字世界能源底座
    在華為數字能源高峰論壇上,華為數字能源發布PowerX 2025能源目標網,在記者看來,電力行業一直處於變革之中,若要保持其在能源生態系統中的核心地位,必須引入全新的管理運營結構和商業模式,而華為PowerX 2025能源目標網概念的提出,主張從接入,匯聚
  • 從中國製造2025看中國未來30年技術之大勢
    (2)中國製造2025在中國中長期規劃中處於什麼階段?二、中國政府為啥要在2015年出《中國製造2025》,背景是動機什麼,目標又是什麼?1.目標:《中國製造2025》綜合考慮未來國際發展趨勢和我國工業發展的現實基礎條件,根據走中國特色工業化道路和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總體要求,提出了:「製造強國」的若干發展目標,加快實現我國由工業大國向工業強國的轉變
  • 從「數字能源未來十大趨勢」,看華為數字能源新格局
    在此背景下,華為日前重磅發布「數字能源未來十大趨勢」,由產業大局到系統架構,再到發電、儲電、用電乃至安全可信的各個環節,提綱挈領地為加速能源數位化以及解決經濟發展中的能源問題提供指引和方法論,引領綠色智能世界的構建。
  • 解讀新能源車產業規劃:這些發展目標和表述變了
    11月2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  相較於去年12月3日工信部發布的《徵求意見稿》,《規劃》在發展願景目標、充換電、氫燃料、智能汽車、動力電池等方面進行了多個變動。其中最顯著的變化是:「到2025年,我國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佔比達到20%左右」,而在《徵求意見稿》中這一比例為25%。
  • 2025年臨港建成千億級智能汽車產業發展集群
    但仔細看,坐在駕駛座上的司機卻很悠閒,雙手並不在方向盤上,而是只看著方向盤來迴轉動,牽引著卡車變道、加速、轉彎等,這是全球首個無人駕駛貨車「獨角獸」企業圖森未來在東海大橋上進行測試的場景。這樣的智能網聯汽車相關測試,如今在臨港新片區正越來越多。  12月11日,《臨港新片區智能網聯汽車產業專項規劃(2020-2025)》全球首發。
  • 大變局重塑汽車產業格局:中國車企堅定轉型決心
    2020年,疫情肆虐,全球政治經濟格局動蕩,全球汽車產業面臨嚴峻挑戰。大變局時代,充滿著種種不確定,充滿風險,但希望同在。  在這樣一個不平凡的時期,車企面臨著兩股巨大的壓力——既要腳踏實地,在逆境中求生存;也要仰望星空,未雨綢繆積極地擁抱未來。  淘汰賽正在上演,考驗如火,卻在淬鍊真金。
  • HUAWEI CONNECT 2017即將召開,看ICT產業如何驅動2025年世界
    華為在HUAWEI CONNECT 2017即將來臨之際,預測和發布了全球ICT產業發展願景(Global Industry Vision, 即GIV),通過直觀數據與場景化判斷,描繪了面向2025年的「+智能」時代,無所不在的聯接、高效的聯接與智能的聯接,如何驅動未來持續發展的藍圖。
  • 北京網際網路大會嘉賓訪談 | 分享通信鄧浩嘉:產業網際網路浪潮湧動 分享通信「ABCDEHI5G」擁抱新機遇
    2020年9月17日,以「5G賦能互聯,點亮未來之光」為主題的2020(第十七屆)北京網際網路大會將在北京盛大召開。聚焦5G新基建最新動向、探討網際網路行業「下半場」發展、展望數字產業化、產業數位化變革。大會預熱特別策劃——「嘉賓觀點搶先看」,提前聆聽與會大咖的最新觀點。
  • 2.0版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為汽車產業定下這些目標
    電車匯:剛剛發布的《節能與新能源汽車技術路線圖(2.0版)》指明了汽車產業未來15年的發展方向,到2035年要實現節能汽車與新能源汽車年銷量各佔50%,汽車產業實現電動化轉型的目標;燃料電池保有量達到100萬輛左右,商用車實現氫動力轉型的目標;各類網聯式高度自動駕駛車輛在國內廣泛運行,智能網聯汽車與智慧能源、智慧交通、智慧城市深度融合。
  • 不提倡禁燃,大力擁抱節能與新能源,產業規劃和技術路線對得上?
    一年的時間裡,黨中央和國務院密集發布三個文件,全部針對同一類問題,而且這三個重要文件一脈相承,從不同角度促進智能汽車、智能交通和智慧城市協同發展,這在以往是不多見的。 以此為基礎,也表明我國汽車行業正在由發展的初級階段轉向中高級發展階段。
  • 股民別中了主力的煙霧彈!新能源車依然有機會!
    股民別中了主力的煙霧彈!新能源車依然有機會! 比亞迪7天跌12%,長安×車卻大漲40%!新能源車依然有機會,但不是炒過的「電池、零部件、整車、充電樁」,而是這條暗線!華為已經強勢出手,股民不要錯過新能源車最後的一片藍海了!
  • 遠東控股:擁抱「十四五」,共謀新未來
    收官「十三五」,我國實現了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隨即乘勢而上,開啟「十四五」新徵程。在這一重大的歷史節點上再回首,遠東控股集團緊跟國家發展方向,於線纜行業深耕35年的進程中全面布局,進而成就了遠東控股如今線纜行業領軍者的地位。
  • 物聯網產業市場現狀及未來前景預測報告2020-2025年
    感知層主要涉及晶片、模組及傳感器等感知設備,其中無線通信模組是連接物聯網感知層和網絡層的關鍵環節;傳輸層分為短距離即區域網傳輸(WiFi、藍牙和 Zigbee 等)和長距離及廣域網傳輸(NB-IoT、LoRa、2G/4G/5G 等);平臺層分為連接管理、設備管理、應用時能和業務分析平臺;應用層包括物流、交通、安防、能源等各行各業。
  • 推動智能汽車產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分析
    但與新能源技術相比,內燃機汽車的能量轉換效率仍太低,行駛過程中產出過多廢氣。新能源技術推動了汽車能源類型從石油向可再生能源發電、用電及儲存電能方面的技術突破與創新。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增長,以第三次科技革命(1950-2010)為引導、第四次科技革命(2010-2100)為助推,在核心驅動技術網際網路、智能技術等推動下,可再生能源在發電、用電及儲存電能方面形成技術的創新與突破。
  • 【前瞻產業研究院】2020-2025年四大數位技術對數字經濟的影響
    包括但不限於工業網際網路、智能製造、車聯網等融合型新產業新模式新業態。 產業數位化轉型由單點應用向連續協同演進,傳統產業利用數位技術進行全方位、多角度、全鏈條的改造提升,數據集成、平臺賦能成為推動產業數位化的關鍵。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統計,2019年我國產業數位化增加值達到28.8萬億元,佔GDP比重提升至29.0%,其中工業網際網路、智能交通等領域增速較快。
  • 觀察|從「十個面」分析未來能源局勢 碳排放目標有望超額實現
    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與願景對於能源電力低碳化轉型提出了更高要求,面向2060年,我國能源電力在新形勢下呈現出新的中長期發展路徑。 在終端能源品種結構方面,電氣化水平持續提升,電能佔終端用能的比重有望在2050年和2060年分別達到約60%和70%,工業部門電氣化率穩步提升,建築部門電氣化率最高,交通部門電氣化率提升最快。終端用能結構中,電能逐步成為最主要的能源消費品種,2025年後電力將取代煤炭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主導地位。
  • 光伏景氣持續向上:明年新增裝機目標1.2億千瓦 產業發展空間巨大...
    中國能源政策研究年會2020暨「中國電力圓桌」四季度會議22日在京召開。有代表在會上表示,國家能源局已經提出了「2021年我國風電、太陽能發電合計新增1.2億千瓦」的目標。在22日召開的2021年全國能源工作會議上,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作題為《深入貫徹落實能源安全新戰略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提供堅強能源保障》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