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數據監控體系,它的意義和搭建思路都在這裡了

2021-01-11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

本篇文章梳理和探討了數據分析中一重要環節「數據監控體系」,明確數據監控體系的重要性以及怎麼搭建來展開梳理交流。

所謂的「數據監控」,即採集+呈現,也就是將用戶全鏈路行為數據以及業務數據採集過來,用可視化的圖、表來呈現出來。再通過「數據指標」來進行監督和控制。但當產品線業務變得豐富和複雜,單一數據無法滿足產品業務線豐富的監控需求,我們就需要搭建更加完善的「數據監控體系」了。

現在我們了解了「數據監控體系」的由來,其實單一數據指標對監督與控制的作用很小的。我們做數據的最清楚,發出去的日、周報表很少有人看的,所以數據監控體系就是將這些單一的數據指標體系與管理流程結合起來,來滿足複雜的產品業務線的監控需求。

數據監控體系意義

而好的數據監控體系的重要性有:

首先能夠反映過去的產品和業務的現狀,對現在有所對比和參考;其次就是反映目前的產品業務線的狀態的監控,是否數據異常等;並及時發現業務指標的升高或降低,以及產生的原因;更能夠反映產品業務線未來的可能發生變化的趨勢,再根據指標數據,控制成本等。明確了「數據監控體系」的重要性,那麼接來下,如何進行數據監控體系的搭建呢?

如何進行數據監控體系的搭建?

1. 要明確產品業務目標以及KPI和所處的產品階段

要認清和明確目標。量化以及拆分目標,是數據分析的靈魂。判斷業務走勢正常還是異常,探索解決問題的辦法,都是從計算目標和現狀的差距開始的,這一點非常重要。而不同的產品階段是有不同的產品目標業務的。(產品生命周期後面我們還會詳細說明)

拆解目標,細分可以有多種類型,比如常見幾種的:

按達成時間為:年、季度、月按服務對象為:各個部門、整個公司按流程位置為:結果型目標/過程型目標

2. 根據現階段產品業務目標,將數據指標分級

數據指標有很多:日活DAU、月活(MAU)、下載量、激活量、新增註冊量、活躍度(DAU/MAU)、次日留存率、次人均時長、首頁訪問率、停留率、人均充值金額ARPU、GMV,客單價等等,我們會針對不同的指標,分不同的層級。不一定要拆得太細,否則層級會過深,基本上 3 個層級就能夠指導我們去做一些動作。(後期數據指標我們還會詳細說明)

一級指標(主要為北極星指標)必須是全公司都認可的、衡量業績的核心指標。它可以直接指引公司的戰略目標,衡量公司的業務達成情況,本質上需要管理層和下級員工的雙向理解、認同,且要易於溝通傳達,比

如公司的銷售額,或者社交產品的活躍度。以Facebook早期北極星指標是「註冊用戶數」,拼多多的北極星指標是「GMV」。北極星指標並非絕對唯一,很多指標都具有相關性,在公司的一定階段都可以作為北極星指標。

二級指標是北極星指標的路徑指標。北極星指標發生變化的時候,我們通過查看二級指標,能夠快速定位問題的原因所在。

如我們的北極星指標是 GMV 和訂單數量上升,那怎樣去定二級指標呢?我們就要去拆解北極星指標,而能夠影響到 GMV 和訂單數量上升的,就是我們的核心二級指標。比如說貨品的單價上升,或者最近做的一些活動。

三級指標是對二級指標的路徑的分析。通過三級指標,可以高效定位二級指標波動的原因,這一步也會基於歷史經驗和拆解。

其實三級指標能夠直接執行一線運營的角色和作用。以一級指標 GMV 提升為例,我們拆解後發現是轉化率提升,那麼轉化率就是二級指標。接著分平臺去拆解各個轉化率的時候,我們發現是 IOS 的客戶端轉化率有所提升。那為什麼安卓沒有提升,是不是 IOS 最近做了一些迭代?是不是它的一個轉換路徑比其他端好?這些思考就能指導業務人員展開行動。

3. 搭建以日、周、月為單位的數據指標監控體系報表

監控每日、過去一周,上周, 上月同周, 上上月同周的數據報表,已圖表展示,來反映產品的變化趨勢,通過過去的一周數據反映產品現狀,通過每日、周、過去的三個月的產品業務線數據變化趨勢預估未來的變化趨勢。

監控指標體系的基本邏輯:先看北極星指標,結合二、三指標再預測判斷未來趨勢。

4. 根據數據監控結果,明確管理流程,實現控制

第一,當指標有異常狀態,明確運營策略執行者。如:

GMV降低,客單價降低了→ 用戶運營想策略,GMV降低,某類商品降幅大了→ 商品運營想策略GMV降低,外部流量太少了 → 渠道運營想策略第二,再明確執行時間。要有時間狀態和走向判斷的。如:

過去+負向,關注什麼問題過去+正向,發現什麼經驗未來+負向,警惕風險是什麼未來+正向,提示機會是什麼第三,明確需要多大力度,如:

注意出現異常要提高等立即執行比如:「如客單價不能在3天內得到改善提高,本月KPI將不達標,需立即優化商品組合,提升客單價」。

第四,復盤改善後效果

搭建數據監控體系,最主要環節就是效果的復盤。而且要先看是哪個層級的效果,再看具體效果大小。

總結

總之搭建數據監控體系的時候,我們需要不斷的總結並結合過往經驗,了解未來產品業務計劃,甚至收集一些競爭情況,把整體現階段的目標,具體到某個人,有明確指向,才能發揮出「數據監控體系」重要性。

雖然梳理的數據監控搭建的方法論可能比較樸素,沒有特別高大上的模型和理論依託,但卻有賴於對業務充分的理解。實際數據運營工作中不用拘泥,只要能達到反映業務現狀,方便各業務及時定位異常點就好。隨著不同階段的產品業務方向和目標需要不斷進行更新和調整,也需要不斷在全面和精煉中尋找平衡,避免過高的複雜度帶來的冗餘。

最後,若你有自己的數據監控搭建方法論麼,歡迎留言交流!

本文由 @木兮 原創發布於人人都是產品經理,未經作者許可,禁止轉載。

題圖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

相關焦點

  • 關於數據監控體系,有何意義,搭建思路是什麼?
    關注並將「人人都是產品經理」設為星標每天早 07 : 45 按時送達當產品線業務變得豐富和複雜,單一數據無法滿足產品業務線豐富的監控需求,我們就需要搭建更加完善的「數據監控體系」了。本篇文章梳理和探討了數據分析中一重要環節「數據監控體系」,明確數據監控體系的重要性以及怎麼搭建來展開梳理交流。
  • 輕量級數據中臺構建思路
    編輯導語:這幾年不少企業都做起了中臺業務,搭建自己的數據中臺;數據中臺把數據統一之後,會形成標準數據,再進行存儲,形成大數據資產層,進而為客戶提供高效服務;本文作者分享了關於輕量級數據中臺構建思路,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數據指標體系「搭建流程+真實應用」全解
    Rian | 作者DS數據科學之美 | 來源在日常工作中,產品經理和數據分析師相愛相殺,其中兩個角色都會涉及到數據運營指標體系的搭建對於產品經理來說,用什麼樣的指標體系去刻畫他負責的產品是非常關鍵的,決定了他能不能及時從指標上找到產品的問題,迅速的改變打法;對於數據分析師來說,如何幫助產品去設計一個完整、準確、高效的、能反應產品走勢和用戶行為變化的指標體系存在很大的挑戰性。
  • 深度丨從零搭建推薦體系:概述及標籤體系搭建(上)
    本文只闡述網頁內容,特製新聞方面的項目體系搭建。研究者認為根據施拉姆信息選擇公式,人們對媒體的注意或選擇的可能性(然率)與它能夠提供的報償(價值)程度成正比,與人們獲得它的代價(費力)程度成反比。也就是說:人們願意用最小的代價獲取價值最大的新聞信息。
  • 四步搭建企業服務數據分析體系
    SaaS產品的每一次改進都需要從用戶角度出發,用數據衡量效果;用戶續約和留存是業務基石。SaaS行業,LTV(用戶生命周期內的價值)應該大於三倍的CAC(獲         客成本),這樣才能提高效率。針對這些特徵,SaaS行業需要在以下四個方面進行深入探究:如何高效獲取用戶、如何激活和轉化用戶、產品如何迭代和優化、如何用數據驅動客戶成功。
  • 數據分析入門必學第一課:如何搭建指標體系?
    轉載自|中國統計網說起數據,大家了解並且明白它的重要性。數據對於產品經理有更重要的作用。產品經理最重要且最困難的工作是做決策,每天我們都面臨了非常多的問題需要決策,這些決策直接關係到產品的效果如何。既然數據如此重要,如果要求你深入理解或者搭建一個完善的數據體系,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這裡分享下我對於數據體系的學習和理解,跟大家一起交流學習。
  • 運營入門:從0到1搭建數據分析知識體系
    外部數據主要包括社會人口、宏觀經濟、新聞輿情和市場調研數據;內部數據包括用戶行為數據、服務端日誌數據、CRM與交易數據。不同數據的獲取途徑、分析方法、分析目的都不經相同,不同行業、不同企業在實際分析中也都各有偏好。那麼我們常見的「信息」和「數據」有何不同?數據是信息的載體和表現形式;信息是數據的內涵,信息加載於數據之上。
  • 電商數據和系統:第三章,如何搭建電商公司經營分析體系
    如何搭建電商公司經營分析體系那麼,如何構建起電商公司的經營分析體系呢?下面分步驟來講。第一步,從公司的類目和業務出發,將由電商戰略目標延伸出來的業務流程作為基本的主線結構,逐漸完善指標體系。第二步,建立BI系統或者BI團隊,提供所有維度的報表,並且有效進行維度分析和數據加工,使數據更人性化。比如加入時間維度,分析最近一個月和上一個月的售後處理效率、售後服務指標等內容,它們都和具體的目標一致。
  • 如何搭建數據治理體系?
    針對於數據治理的定義,我們從狹義上去理解只是僅僅對於歷史數據或者錯誤數據進行梳理調整。 國際數據管理協會(DAMA)給出的定義:數據治理是對數據資產管理行使權力和控制的活動集合,也就說數據治理並不是一個簡單的行為動作,而應該是一個形成體系的管理。
  • 思考| 房地產企業如何搭建運營管理體系
    在房地產開發價值鏈中,每個專業條線和職能都非常重要,都有不可替代的核心價值。  運營管理要以目標管理為核心導向  Target management is the core  運營目標管理是運營部門最核心使命和最重要的職能,它包括了目標的制定、目標的監控管理、目標的考核三個基本元素。
  • 友盟+數據傳承官:如何搭建一個行之有效的「數據閉環」體系
    對於數據驅動,很多人做到一定程度之後,腦海中會形成一定的方法論和體系,進而形成驅動流程和組織機制。大家也聽了很多方法論,包括增長黑客等,貌似自己已經很懂數據驅動了,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可能連「什麼是事件屬性這種基礎的概念都不了解」,這是很多業務線同學普遍的現狀。
  • 如何搭建一個行之有效的「數據閉環」體系
    反觀國內,大一點的創業公司會優先考慮如何做概念,如何存活下來,像上述那樣用數據實現業務驅動的很少。對於數據驅動,很多人做到一定程度之後,腦海中會形成一定的方法論和體系,進而形成驅動流程和組織機制。大家也聽了很多方法論,包括增長黑客等,貌似自己已經很懂數據驅動了,但是實際操作起來可能連「什麼是事件屬性這種基礎的概念都不了解」,這是很多業務線同學普遍的現狀。
  • 數據產品經理,要如何快速搭建公司數據體系?
    很多特別是創業公司產品都會遇到數據體系的問題,當然可以找第三方公司來解決,但數據安全又是個問題。如果全部本地化部署那費用也真的是不菲,所以響應習大大號召擼起袖子自己幹吧。那我們要如何快速搭建公司數據體系?
  • 滴滴數倉指標體系建設方法論和搭建實踐
    一、什麼是指標體系1、指標體系定義指標體系是將零散單點的具有相互聯繫的指標,系統化的組織起來,通過單點看全局,通過全局解決單點的問題。它主要由指標和體系兩部分組成。指標是指將業務單元細分後量化的度量值,它使得業務目標可描述、可度量、可拆解,它是業務和數據的結合,是統計的基礎,也是量化效果的重要依據。指標主要分為結果型和過程型:結果型指標:用于衡量用戶發生某個動作後所產生的結果,通常是延後知道的,很難進行幹預。
  • 如何搭建一個企業級數據分析體系?
    編輯導讀:增長是企業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如何用數據驅動企業增長呢?這就需要企業搭建一套數據分析體系。本文立足於企業實際情況,對構建企業級數據分析體系的步驟進行了詳細梳理說明,希望對你有幫助。
  • 7000字深度解析:如何搭建清晰見效的數據看板?
    1.1 定義數據看板提到看板,大家都有一種似懂非懂的感覺。很多可視化專家對看板做了一系列定義,在這裡,我將數據看板定義為一種監測核心業務狀態的可視化工具,主要用於商業交流。上圖蘊含了數據看板的兩大功能場景。
  • 數據分析的作用和意義
    1、明確分析目的與框架   一個分析項目,你的數據對象是誰?商業目的是什麼?要解決什麼業務問題?數據分析師對這些都要瞭然於心。   基於商業的理解,整理分析框架和分析思路。例如,減少新客戶的流失、優化活動效果、提高客戶響應率等等。不同的項目對數據的要求,使用的分析手段也是不一樣的。
  • 架構設計 | 分布式體系下,服務分層監控策略
    一、分布式故障分布式系統的架構,業務開發,這些在良好的思路和設計文檔規範之下,是相對來說好處理的,這裡的相對是指比較分布式架構下生產環境的突然故障。二、全鏈路監控1、監控層次在分布式系統中,需要監控的體系和層次極其複雜,通常整體上劃分為三個層次:應用服務,軟體服務,硬體服務。
  • 十年經驗產品經理分享:如何搭建一個行之有效的「數據閉環」體系
    2016年、2017年的時候,一家處於C輪、D輪的深圳公司,該公司有1000多份報表,每張有10個Sheet,每個表格有20多個指標,大家可以算下一共有多少個指標,他們內部的數據團隊都不知道哪些指標有用、哪些沒有用。為了督促大家去看這些報表,公司還監控了郵箱。「早前,我做數據產品和數據分析的時候,很多產品同學說所有的都要埋點,包括頭像、點擊次數等,他會問這些點真的有用嗎?
  • 鐵威馬NAS輕鬆搭建家庭監控,它終於來了!
    如果你有一臺鐵威馬NAS,那麼你就可以利用SurveillanceManager應用,搭建家庭監控啦!    不知道有鐵粉注意到了嗎,在鐵威馬在TOS4.2系統應用中心,新增了SurveillanceManager應用,通過它,你可以連接監控攝像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