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市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出臺 增強「硬核...

2020-12-04 瀟湘晨報

內容提要:搭平臺,扶企業,建體系,創環境。天津深耕自主創新,成績斐然。一份最新出爐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天津市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強度排名全國第三。據了解,多年來,我市該排名一直保持全國前列。

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天津北方網訊:搭平臺,扶企業,建體系,創環境。天津深耕自主創新,成績斐然。一份最新出爐的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天津市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強度排名全國第三。據了解,多年來,我市該排名一直保持全國前列。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我市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近日正式出臺《天津市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為我市未來三年提升自主創新和原始創新策源能力指出了發展路徑。到2022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力爭達到3.2%以上,全市有效發明專利達到4萬件,為打造京津冀自主創新重要源頭和原始創新主要策源地提供有力支撐。

同時,科技賦能引領產業高質量發展也將更為顯著。到2022年,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30%以上,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達到20%以上。

布局前沿創新領域 增強原始創新策源能力

儲備6萬多份中藥組分,擁有目前國內包含中藥組分數量最多、中藥有效成分數位化模型最多、檢索速度最快的資料庫,這就是「人民英雄」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中國工程院院士、天津中醫藥大學校長張伯禮帶領團隊創建的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也是全國中醫藥系統第一個國家重點實驗室。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的研究成果在救治患者、促進康復全療程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形成中國特色治療方案作出了重要貢獻。

在規劃中,我市將高水平建設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天津交叉創新中心等平臺,對標國家實驗室謀劃建設天津市實驗室(海河實驗室),構建具備源頭科學創新和前沿技術創造能力的原始創新策源體系。

同時,推動大型地震工程模擬研究設施、新一代超級計算機儘快形成承接國家重大任務能力,布局建設合成生物學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打造承接國家戰略任務的重大科研設施。鼓勵企業、社會力量以聯合出資、捐贈等多種途徑設立應用基礎研究基金,解決重點產業技術發展中的重大科學問題,爭取更多資源布局前沿創新領域。

提升自主創新能力 打造天津版「國之重器」

銀河麒麟作業系統V10版本日前正式發布,這是國內首款實現具有內生安全架構的作業系統,成功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封鎖與壟斷,成為承載國家關鍵信息系統的安全基石。「銀河麒麟作業系統V10具有國內最高安全等級,快速實現了國產作業系統的跨越式發展。」麒麟軟體有限公司執行總裁孔金珠告訴記者。

為了加強「卡脖子」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我市將制定「保持現有優勢」「解決『卡脖子』問題」「搶佔未來戰略必爭領域」三類技術攻關清單。依託華為、飛騰等龍頭企業,組織實施新一代信息技術、合成生物技術、新能源技術等10個左右重大科技創新專項。攻克一批對外高度依賴的關鍵核心技術,形成一批佔據世界科技前沿的優勢技術。

同時,優化技術創新平臺布局,加快建設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推進創建曙光國家先進計算產業創新中心、國家先進作業系統製造業創新中心等,新建重大創新平臺和科技基礎設施8個左右。

打造「環天南大知識創新集聚區」「天河產業園」「研發產業集聚區」「矽巷式中央智力密集區」等標誌區。加快生物醫藥、新能源等產業生態區和「中國信創谷」「生物製造谷」「細胞谷」「北方聲谷」等集群建設。以中新天津生態城為核心,以自主算力引擎、智慧港口、車聯網應用三大示範為重點,打造國家級人工智慧發展標杆示範區。

打通政策堵點難點 推動科技成果市場化

平均每四天產生一個發明專利,每兩周與一個企業籤署產業合作協議。中國科學院天津工業生物技術研究所的成果轉化道路越走越順暢。目前,工業生物所的專利運營率達到32%,每件專利許可費平均超過800萬元,讓科研人員從科研工作中有更多的「獲得感」,極大地激發了全所科技工作者的創新創造活力。

未來,我市將以市級科技成果交易平臺為核心,發展區域、高校院所、行業、服務等四類技術轉移機構。

打造科技成果展示交易、供需對接、成果融資等科技成果市場化流動平臺,建立科技成果庫和企業技術需求庫。在我市科技獎勵評審中增加技術合同交易額指標權重,推動職務科技成果轉化現金獎勵稅收政策落地,打通成果轉化政策落實堵點難點。預計到2022年,全市技術合同成交額達到1400億元,佔GDP比重位居全國前列,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明顯提升。

新建5家市級大學科技園成為高校成果轉化「首站」

作為此次規劃的亮點之一,我市將大學科技園建設納入全市科技、教育、產業等「十四五」發展規劃,推動大學科研優勢轉化為區域發展新動能。發揮大學科技園成果轉化、創業孵化、集聚資源、培育人才和協同創新等核心功能,將其打造成為高校成果轉化「首站」和區域創新創業「核心孵化園」。力爭新建5家市級大學科技園,2家獲批國家級大學科技園。

按照國家級、市級和培育級三個層次,我市將探索「一校一園」「一園多區」「多校一園」等多元建設模式。推動校區、園區、社區「三區」協同發展。發揮高校主體作用,將大學科技園建設成效納入我市高校分類評價指標體系。

提升科技企業創新能級 發揮技術創新主體作用

紅日藥業、九安醫療、博奧賽斯、泰達潔淨、丹娜生物……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天津科技企業作出了突出貢獻,成為科技抗疫的中堅力量。按照規劃,未來我市還將大力推動高成長企業梯度培育,建立「雛鷹—瞪羚—領軍」梯度培育機制,建立企業榜單定期發布機制,通過第三方定期發布,引導金融資本、社會資源支持企業發展。

同時,我市將推動高新技術企業培育庫與企業登記信息庫、智慧財產權資料庫等多庫聯動,構建遴選、入庫、培育、認定「四個一批」工作機制,引導人才、服務、政策、資本向高新技術企業聚集。從京冀整體遷入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按照首次認定給予支持,省(市)級高新技術企業直接入庫培育。到2022年,全市高新技術企業總量突破9000家,「雛鷹」企業、「瞪羚」企業、科技領軍(領軍培育)企業分別達到3500家、350家和250家。(津雲新聞編輯孫暢)

【來源:天津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天津市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出臺
    來源:中國證券網原標題:《天津市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出臺增強「硬核」實力 打造京津冀自主創新重要源頭搭平臺,扶企業,建體系,創環境。天津深耕自主創新,成績斐然。天津市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近日正式出臺《天津市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為天津市未來三年提升自主創新和原始創新策源能力指出了發展路徑。到2022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力爭達到3.2%以上,全市有效發明專利達到4萬件,為打造京津冀自主創新重要源頭和原始創新主要策源地提供有力支撐。
  • 《天津市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出臺
    36氪獲悉,據天津市政府網站消息,天津市將高水平建設組分中藥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應用數學中心、天津交叉創新中心等平臺,推動大型地震工程模擬研究設施、新一代超級計算機儘快形成承接國家重大任務能力。加快建設國家合成生物技術創新中心,推進創建曙光國家先進計算產業創新中心、國家先進作業系統製造業創新中心等,新建重大創新平臺和科技基礎設施8個左右。
  • 江西省出臺國資國企改革創新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
    江西國企資產總額至2022年將突破5萬億元新華社南昌12月21日電(記者 李美娟)江西省近日明確國資國企改革創新三年行動目標,即到2022年,全省國有企業資產總額突破5萬億元,營業收入年增速達到20%;省屬國有企業資產總額突破2萬億元、營業收入突破1萬億元,總體實現創新倍增。
  • 新政| ​天津又出臺重磅三年計劃!
    日前,天津政務網公布《天津市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天津市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 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打造我國自主創新的重要源頭和原始創新的主要策源地」重要指示精神,進一步加快本市科技創新發展,特制定本行動計劃
  • 區科技局制定《南開區落實<天津市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
    為貫徹落實鴻忠書記、國勳市長在我市推進科技創新工作會議重要講話精神,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推進創新南開建設,南開區科技局制定了《南開區落實工作方案》,並通過區政府常務會審議通過。工作方案分為發展現狀、問題分析、總體思路與工作目標、主要工作任務和保障措施五個部分。
  • 天津市出臺全面深化大數據發展應用三年行動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天津市促進大數據發展應用條例》,進一步夯實大數據發展應用基礎,日前,天津市委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正式印發《天津市全面深化大數據發展應用行動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行動方案》)。
  • 構建綜合創新生態體系 河北省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有效推動創新型...
    在12月17日召開的河北省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情況新聞發布會上,河北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馬宇駿表示,自《河北省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發布以來,河北全力構建多主體協同、多要素聯動的綜合創新生態體系,有效推動創新型河北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 深化「放管服」改革 優化營商環境 《天津市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
    天津北方網訊:近日,市政府印發《天津市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提出2021年至2023年的工作目標和改革措施重點任務,計劃用三年時間使我市營商環境達到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標準,進入先進城市前列。
  • 《內蒙古自治區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
    為推動我區外貿提質增效,制定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配套措施,保證《意見》各項政策落地見效,自治區商務廳認真開展相關調研工作,摸清我區對外貿易發展情況,收集企業政策需求,學習借鑑其他省市自治區經驗做法,在徵求了16個部門和單位修改意見的基礎上,結合我區實際,研究制定了《內蒙古自治區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 《內蒙古自治區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的...
    為推動我區外貿提質增效,制定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配套措施,保證《意見》各項政策落地見效,自治區商務廳認真開展相關調研工作,摸清我區對外貿易發展情況,收集企業政策需求,學習借鑑其他省市自治區經驗做法,在徵求了16個部門和單位修改意見的基礎上,結合我區實際,研究制定了《內蒙古自治區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 今年底,汝州將實現5G網絡市區連續覆蓋,「三年行動計劃」出臺!
    近期,汝州市政府發布《汝州市加快5G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該計劃明確指出,今年底我市將實現5G網絡市區連續覆蓋,完成汝州市《5G基站建設專項規劃》編制工作。預期到2021年,縣城以上城區網絡覆蓋進一部優化,實現鄉鎮、農村熱點區域覆蓋,5G基站數量達到425個,5G用戶突破21.5萬戶,依託我市能源化工、水泥建材等行業基礎優勢,大力推進5G創新應用並取得初步成效。到2022年,5G融合創新應用持續擴大,建成一批智慧城市、智能園區、智能智造、智慧交通、智慧教育、智慧文旅、智慧醫療等5G重點應用場景,打造一批5G試點示範項目。
  • 昆明出臺「智慧安防小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
    為全面推進我市智慧安防小區建設,建設更高水平的平安昆明,日前,平安昆明建設領導小組印發《昆明市智慧安防小區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下稱《計劃》),《計劃》提出,要發揮智治支撐作用,充分運用人臉識別、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等前沿技術,推進小區治理智慧化。
  • 《內蒙古自治區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政策...
    為推動我區外貿提質增效,制定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的配套措施,保證《意見》各項政策落地見效,自治區商務廳認真開展相關調研工作,摸清我區對外貿易發展情況,收集企業政策需求,學習借鑑其他省市自治區經驗做法,在徵求了16個部門和單位修改意見的基礎上,結合我區實際,研究制定了《內蒙古自治區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0—2022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
  • 重磅|天津出臺三年行動計劃,做好這件事!
    日前,我市出臺《天津市優化營商環境三年行動計劃》,並提出了42項重點任務。計劃用三年時間,使我市營商環境達到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標準。《行動計劃》提出:加強不動產信息共享:不動產登記業務可通過天津網上辦事大廳或「津心辦」應用程式(APP)辦理。不動產登記結果納入電子證照庫實時共享。
  • 獨家揭秘通明湖信息城三年行動計劃
    獨家揭秘通明湖信息城三年行動計劃 2020-11-29 21:5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提升國有企業創新能力 廣西實施國企改革三年行動
    企業改革領導小組副組長、辦公室主任,自治區國資委黨委書記、主任李傑雲表示,廣西壯族自治區黨委辦公廳、自治區人民政府辦公廳近日印發《廣西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年)》(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全面啟動實施廣西國企改革三年行動。
  • 鄭州市5G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出臺,到後年實現鄉鎮以上全覆蓋
    到2022年,鄭州市5G基站數量達到3萬個,實現5G網絡鄉鎮以上區域連續覆蓋,5G核心及關聯產業規模突破300億元,......為深入貫徹落實《河南省加快5G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加快推動鄭州5G網絡建設和產業發展,近日,市政府發布《鄭州市加快5G網絡建設和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
  • 滄州出臺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三年行動方案
    滄州出臺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三年行動方案確保到2022年完成地下水壓採任務近年來,東光縣不斷推進城鄉供水一體化建設,下大氣力增強觀州湖水庫的建設與使用,通訊員朱林林攝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戴紹志)為治理地下水超採,確保2022年實現地下水採補平衡、地下水位止降回升,日前,滄州市出臺地下水超採綜合治理三年行動方案,通過強化節水、增加引水、調整結構、生態補水、增加蓄水、嚴格管控等綜合措施,進一步加大工作推進力度,確保到2022年全部完成剩餘的2.34億立方米地下水壓採任務。
  • 河北省大數據產業創新發展提升行動計劃(2020-2022年)
    大數據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高滲透性和高融合性特點,對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優化民生公共服務、促進經濟轉型和創新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為貫徹國家大數據發展戰略,落實《河北省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20-2025年)》,加快我省大數據產業創新發展,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制定本行動計劃。
  • 加強首都公共衛生應急管理體系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內容...
    實施20項「健康北京」行動。全面推動健康城區、健康村鎮建設。到2022年國家衛生鄉鎮佔比達到全市鄉鎮的40%以上,力爭實現國家衛生區全覆蓋。完善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方案和衛生專業技術人員職稱評審制度,制定實施公共衛生機構和二、三級醫療機構間交叉培訓計劃。2020年起,將在公共衛生機構進行流行病學實訓納入全市住院醫師規範化培訓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