構建綜合創新生態體系 河北省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有效推動創新型...

2020-12-28 長城網

發布會現場,記者了解到河北省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從全國第24位增長到第20位。長城網記者 李代姣 攝

長城網12月17日訊(記者 李代姣)「2018年和2019年,河北省在改善地方科研基礎條件、優化科技創新環境、促進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以及落實國家科技改革與發展重大政策等方面表現突出,連續兩年受到國務院督查激勵。」在12月17日召開的河北省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情況新聞發布會上,河北省科技廳黨組書記、廳長馬宇駿表示,自《河北省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發布以來,河北全力構建多主體協同、多要素聯動的綜合創新生態體系,有效推動創新型河北建設取得顯著成效。

從中車唐車領跑「中國速度」到中國電科54所深空測控網護航航天之旅,從以嶺藥業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到長城汽車引領中國智能駕駛技術先進水平,近年來,河北大力推動科技創新,創新能力全面提升。

中車唐山公司四種型號動車組在調試試驗線整裝待發。通訊員 吳可超 攝

近年來,河北省多措並舉,實現創新能力量質雙提升,研發投入強度由1.33%增長到1.61%,在全國排位從第18位增長到第16位,綜合科技創新水平指數從全國第24位增長到第20位。

三年來,河北創新平臺布局得到系統優化,目前全省國家重點實驗室達到12家,省級以上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產業技術研究院總數達1211家,是2017年底的2.64倍。以新機制新模式組建省產業技術研究院,首批籤約18家專業研發機構和2家專業服務機構,研發領域涉及鋼鐵、創新藥物、生物技術等數十個領域。關鍵核心技術攻關體系基本建成,梳理關鍵核心技術清單,並整合省內外優勢科研力量,分類分步實施關鍵核心技術攻關計劃。

企業是創新的主體,是推動創新創造的生力軍。2017年以來,河北著力強化企業主體地位,逐漸形成科技領軍企業「頂天立地」、高新技術企業「中流砥柱」、科技型中小企業「鋪天蓋地」的發展新格局,創新主體加速成長。

長城控股未勢能源實驗室中,技術人員進行創新研發。長城網記者 李代姣 攝

如今,科技領軍企業強勢凸起,目前已認定長城汽車股份有限公司等34家企業作為第一批河北省科技領軍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實現倍增,預計達到9000家以上,是2017年底的2.84倍,位列全國前十。科技型中小企業成長迅速,目前全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總量達8.3萬家,較2017年底增長2.8萬家,年均增長1萬家,企業創新活力充分顯現。

隨著京津冀協同發展向廣度深度拓展,協同創新步伐也日益加快。

河北深化「五個共建」模式,協同創新成效顯著,印發《河北省高新技術企業跨認定機構管理區域整體遷移資質認定實施細則》,已累計吸引30家高新技術企業整體搬遷至河北。雄安新區創新驅動發展引領區建設初見成效,新區科技創新頂層設計基本完善。科技冬奧深度融合,研究出臺《科技冬奧智慧崇禮行動計劃》,大力實施省級科技冬奧重點專項,兩年共安排專項資金1億元,組織實施科技項目66項。同時,科技成果轉化能力明顯提升,近年來,河北省技術合同成交額實現連續快速增長,年均增長超過30%,預計今年完成技術合同成交額超過800億元,較2017年底實現翻倍增長。

在2020年中國國際服務貿易交易會上,京津冀企業攜手推出的數字光場晶片受到關注。長城網記者 煙成群 攝

聚焦區域科技創新短板,近年來,河北將加快區域創新作為科技工作的重要著力點,區域創新格局日漸形成,縣域科技創新躍升計劃成效顯著。

2019年,全省168個縣(市、區)平均得分整體比上年提高5.94分,150個縣實現分數提升,16個縣(市、區)實現級別躍升,83個縣實現位次提升,省級以上孵化器、眾創空間、星創天地達到942家,眾創空間實現縣域全覆蓋。此外,高新區建設成績斐然。目前河北省省級以上高新區達到31家,主營業務收入超千億的高新區增長到5家。2019年,全省高新區規上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規上工業增加值的比重達到41.8%,高於全省平均水平22.3個百分點。

科技創新力的根本源泉在於人才。河北著力構建以創新能力、質量、貢獻、績效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創新人才支撐日益加強。

三年行動計劃實施以來,全省新增國家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名、國家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4名、省傑出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6名、省優秀青年科學基金獲得者58名。科技英才「雙百雙千」工程效果顯著,目前,全省科技型中小企業創新英才總數已達1349人,高層次產業創新創業團隊達到373個。全球創新人才廣泛聚集,三年行動計劃實施以來,全省引進外國專家突破1.2萬餘人次,建立外國院士工作站37家,評選「中國政府友誼獎」1名,評選「外專百人計劃」專家40名,新增「燕趙友誼獎」獲獎專家40名。

在河北的外國專家感受中國傳統文化。河北省科技廳 供圖

2019年以來,河北密集出臺一系列政策法規文件,紮實推動「以事前產權激勵為核心的職務科技成果權屬改革」「賦予科研機構和人員更大自主權」等政策推廣落實。具有河北特色的科技創新服務體系逐漸形成,組建了河北省科技創新輔導團,按照「市縣點菜、省廳配餐」的模式,構建面向基層的科技創新綜合服務體系。創新生態持續優化,創新創業氛圍日益濃厚。

「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即將告一段落,但是科技創新工作永無止境。」馬宇駿表示,下一步,省科技廳將統籌創新主體、創新基礎、創新資源、創新環境,不斷以科技創新催生新發展動能,實現依靠創新驅動的內涵式增長,奮力開創新時代全面建設經濟強省、美麗河北新局面。

相關焦點

  • 河北省科技成果展交中心第一展廳——走進新時代 建設創新型河北
    站在新時代的起點上,河北省委省政府按照「三六八九」工作思路,深入開展「雙創雙服」、「三深化三提升」和「三創四建」系列活動,堅定不移走創新驅動發展之路,加速構建多主體協同、多要素聯動、多領域互動的綜合創新生態體系,紮實推動河北創新發展、綠色發展、高質量發展,奮力譜寫建設世界科技強國的河北新篇章。
  • 廊坊開發區構建科技創新生態體系
    河北日報通訊員 陳 童攝「今年上半年,全區有效發明專利1061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116.59件,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遠遠超出全省4.09件的平均水平。」廊坊開發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王一平說,開發區堅持推動形成多領域、多層級、全方位的科技創新生態體系,不斷提速「升位爭先」步伐。
  • 我省把惠民利民富民作為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重要方向
    (記者李代姣)英諾特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檢測試劑供應全國各省市和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嶺藥業的連花清瘟成為國家在抗疫實踐中篩選出的「三方三藥」之一……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河北開闢綠色通道,組織開展應急攻關,推動形成了一批科技抗疫代表性成果,為抗擊疫情作出了河北貢獻。
  • 三年行動計劃實施 河北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數達8.3萬家
    河北省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有效推動創新型河北建設全省科技型中小企業總數達8.3萬家河北新聞網訊(河北日報記者王璐丹)12月17日,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北省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情況新聞發布會「自《河北省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發布以來,在『上下聯動,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省市縣三級聯動抓落實工作機制的強力統籌下,河北省高效凝聚全省科技系統合力,全力構建多主體協同、多要素聯動的綜合創新生態體系,有效推動創新型河北建設取得顯著成效。」省科技廳相關負責人表示。創新能力全面提升。
  • 上海科技創新資源數據中心三年行動計劃發布
    在科研4.0 時代,科學數據已經成為國家科技創新和經濟社會發 展的重要基礎性戰略資源。2020 浦江創新論壇科技創新資源分論壇今天下午舉行。會上,上海科技創新資源數據中心發布《上海科技創新資源數據中心三年行動計劃 (2021-2023)》,深化科技創新資源數據服務,打造支撐「1+1+N+X」科學數據生態體系的技術載體,加快建設高量級的數據服務體系,為創新資源增彩,為科技發展賦能。
  • 《天津市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出臺
    來源:中國證券網原標題:《天津市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出臺增強「硬核」實力 打造京津冀自主創新重要源頭搭平臺,扶企業,建體系,創環境。天津深耕自主創新,成績斐然。天津市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近日正式出臺《天津市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為天津市未來三年提升自主創新和原始創新策源能力指出了發展路徑。到2022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力爭達到3.2%以上,全市有效發明專利達到4萬件,為打造京津冀自主創新重要源頭和原始創新主要策源地提供有力支撐。
  • ...推動大數據融合應用——《河北省大數據產業創新發展提升行動...
    省工信廳日前印發的《河北省大數據產業創新發展提升行動計劃(2020-2022年)》提出,建設一批創新平臺,突破一批關鍵技術,提升產業鏈水平,實施「大數據+」工程,推動大數據在智能製造、電子商務、醫療健康、政務服務等N個行業領域融合應用。
  • 創新驅動 海珠行動
    昨日,海珠區召開全區創新發展大會,這是有史以來海珠區規模最大、規格最高、內容最實的一次創新發展大會。廣州市海珠區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三年行動計劃綱要(2015—2017年)在會上重磅發布,推出18個含金量極高的政策,構建創新驅動「1+9」政策體系。海珠將從琶洲網際網路創新集聚區、新港路創新帶、南中軸電子商務大道和珠江經濟創新帶四大創新集聚區發力,因地制宜推動創新發展。
  • 強化「五鏈」融合 推動綠色科技創新
    廣泛運用綠色科技不僅可推進清潔生產、開發清潔能源、有效防治汙染、實現資源節約,引領新的經濟增長點,還會影響人們的生活方式與消費模式,推動綠色生活深入人心。我省高質量發展亟需構建綠色科技支撐體系,重點創新水汙染治理技術、農業面源汙染治理和水土保持技術、生物質能源與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技術、清潔生產技術和綠色工藝、生態修復技術等綠色科技。
  • 河北省大數據產業創新發展提升行動計劃(2020-2022年)
    大數據產業是戰略性新興產業,具有高滲透性和高融合性特點,對提升政府治理能力、優化民生公共服務、促進經濟轉型和創新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為貫徹國家大數據發展戰略,落實《河北省數字經濟發展規劃(2020-2025年)》,加快我省大數據產業創新發展,打造數字經濟新優勢,制定本行動計劃。
  • 河北·京南技術轉移協同創新示範基地揭牌 隆基泰和以科技創新助力...
    為進一步推動被動式超低能耗建築產業高質量發展,高碑店市開拓新思路、拓展新方向,提出了選址建設「國際綠色建築產業基地」,打造「中國綠建之都」的發展思路,以河北省科技廳主辦的「河北·2020科技成果直通車」系列活動為依託,搭建高校、院所高水平科技成果與高質量科技企業的精準對接平臺,促進國家科技計劃形成的重大研發成果及科研能力在河北落地轉化為新產品、新產業、新動能,
  • 構建科技創新生態鏈 引領光明高質量發展
    展望未來,光明區科創局主要負責人表示,在光明行政區成立兩周年的新起點上,將進一步構建「基礎研究+技術攻關+成果產業化+科技金融」全過程創新生態鏈,建設高質量現代化經濟體系,為光明打造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貢獻力量。提升創新高度 不斷聚集高端科創資源瞄準世界科技前沿,加快基礎科研設施建設落地。
  • 以科技創新推動長江經濟帶綠色發展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科學院院士王焰新:加快籌建「生態長江」湖北實驗室進一步加強和優化長江流域河湖大保護的頂層設計,制定規劃體系,明確湖泊綜合管理部門,統籌建立「空、天、地表、地下(水下)」立體監測體系,建設長江生態大數據中心,推進生態防護法律體系建設。
  • 《天津市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出臺 增強「硬核...
    我市深入學習宣傳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近日正式出臺《天津市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2020—2022年)》,為我市未來三年提升自主創新和原始創新策源能力指出了發展路徑。到2022年,全社會研發投入強度力爭達到3.2%以上,全市有效發明專利達到4萬件,為打造京津冀自主創新重要源頭和原始創新主要策源地提供有力支撐。
  • 成都發布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12月8日,紅星新聞記者從成都市經濟和信息化局獲悉,《成都市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21—2023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近日印發。工業網際網路作為新一代信息技術與工業經濟深度融合的產物,是實現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關鍵支撐。
  • 吸納北京技術合同成交額較2017年增長41% 河北:「五個共建」推動與京津科技創新全鏈條合作
    據河北省科技廳綜合規劃處處長範慶書介紹,三年行動計劃實施以來,河北省累計吸納北京技術合同成交額持續增加,2019年達到214億元,較2017年增長了41%。記者從12月17日召開的河北省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河北省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以來,河北積極對接科技部和京津,建立會商機制、聯動機制、合作機制,以共建園區、共建基地、共建基金、共建聯盟和共建技術市場「五個共建」為抓手,推動「京津研發,河北轉化」、推動與京津科技創新全鏈條合作,成效顯著。
  • 權威發布|打造創新型產業集群!臨沂科技創新工作明年這樣做!
    加大外國智力引進力度,今年共引進海外高層次人才151人, 2人入選國家重點人才計劃,實現了我市在國家級高層次人才工作上的突破。(五)科技創新成果不斷湧現,自主創新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概括起來,就是「圍繞一個目標,構建一個體系,實現一個轉變」。「一個目標」,就是全面提升區域創新能力;「一個體系」,就是加快構建「政產學研金服用」要素融合的科技創新體系;「一個轉變」,就是實現科技創新服務高質量發展從助推到支撐再到引領的逐步轉變。在具體工作中,著力從深化科技體制機制改革、完善科技創新平臺體系、打造創新型產業集群、健全科技金融體系等四個方面實現突破。
  • 河北:加強科技供給 以科技創新保障安全生產
    長城新媒體記者 李代姣 攝長城網訊(記者 李代姣)12月1日,記者從河北省科技廳召開的全省科技系統安全生產巡查視頻會上獲悉,近年來,河北科技系統不斷加強安全生產領域科技供給,推動全省安全生產形勢穩定向好。針對安全生產領域重大科技需求,河北持續加大科研投入,布局研發平臺,組織實施基礎研究、技術攻關和成果轉化。
  • 光明科學城科技創新聯合會成立,構建開放式協同創新生態系統
    繼9月1日光明科學城科技創新聯合會召開第一屆第一次會員大會後,9月16日下午,由光明區科技創新局主辦的打造世界一流科創生態體系高峰論壇暨光明科學城科技創新聯合會(以下簡稱「科聯」)成立大會在光明區舉行。
  • 成都發布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
    12月8日,成都市公布了《成都市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三年行動計劃其行動目標是,到2023年,工業網際網路對成都工業經濟引領效益顯著,工業網際網路創新發展、技術產業體系構建及融合應用方面達到國內先進水平《行動計劃》也明確了三年的目標:建成工業網際網路公共服務平臺、區域供應鏈協同平臺、國家工業網際網路平臺應用創新推廣中心、國家工業網際網路大數據四川分中心等一批創新服務載體,形成政產學研用協同創新機制,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建成一批人才培訓基地,創建國家級區域工業網際網路一體化發展示範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