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李代姣)英諾特生物技術有限公司生產的檢測試劑供應全國各省市和全球70多個國家和地區、以嶺藥業的連花清瘟成為國家在抗疫實踐中篩選出的「三方三藥」之一……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河北開闢綠色通道,組織開展應急攻關,推動形成了一批科技抗疫代表性成果,為抗擊疫情作出了河北貢獻。
從12月17日召開的河北省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情況新聞發布會上獲悉,科技創新三年行動計劃實施以來,河北把惠民、利民、富民作為科技創新的重要方向,聚焦民生領域的重大需求,加強創新布局,在生物醫藥、衛生健康、環境保護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效。
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實施科技專項,取得了一批重大突破和標誌性成果。在新藥研製方面,石藥集團的高血壓專利藥「玄寧」成為國際標準,是我國本土企業第一個獲得美國FDA完全批准的創新藥;華藥集團研製的免疫抑制藥物環孢素改變了我國器官移植患者依賴進口免疫抑制劑的歷史,同時,華藥集團還研發出了全省第一個生物創新藥、國家I類新藥——狂犬病毒單抗注射液。在環境治理方面,河北協同環保公司開發的焦化廢水處理技術被國家列入「首批環境汙染第三方治理典型案例」;河鋼集團研發的超低排放控制技術在促進河北省鋼鐵行業綠色發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面向民生重大關切,發布技術榜單,形成了一批系統性技術解決方案。近兩年,河北聚焦重大戰略和民生關注,向社會公開發布了「雄安新區地下綜合管廊建設」「智慧崇禮建設」「突發傳染病應急處置」等8個技術榜單,集成省內外科技力量,形成了一批系統性的技術解決方案,為民生領域相關工作的科學決策提供了保障。
面向創新發展,強化載體建設,完善了民生領域的科技支撐體系。2018年以來,河北著力打造兩類創新載體——圍繞可持續發展主題,布局建設了6家省級可持續發展實驗區,形成了「礦山修復」的遷安模式、「循環經濟」的磁縣模式、「產業扶貧」的平泉模式,此外,承德市獲批建設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圍繞重大疾病診治,在神經系統、惡性腫瘤、骨科等疾病領域布局建設23家省級臨床醫學研究中心,構建了聯通省、市、縣三級醫療機構的協同創新網絡,推動先進醫學技術和成果惠及百姓。
【來源:河北省人民政府】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