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貫徹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精神系列評論之一
剛剛閉幕的市委十一屆十一次全會描繪了新的發展藍圖,清晰展望了昆明到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明確提出了「十四五」時期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指導思想、主要目標、重點任務、重大舉措。在「十四五」時期重點任務中,有一項尤其引人關注,那就是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重大戰略,構建新發展格局。可以說,構建新發展格局構成「十四五」規劃的重要內容和突出特色。
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是我國應對當前外部環境變化,著眼經濟中長期發展作出的戰略部署,對於推動經濟行穩致遠、實現高質量發展、提升經濟發展水平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對昆明來說,積極主動融入新發展格局,全面提升在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的嵌入度,這為實現「十四五」規劃和二〇三五年遠景目標指明了主攻方向。
「十三五」收官,我們即將進入新發展階段,吹響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的時代號角。新發展階段就要有適應新發展階段的新要求、塑造國際合作競爭新優勢。環顧當下、審時度勢,我們支撐發展的要素條件發生了深刻變化,多方面優勢和條件更加凸顯,國內大循環活力日益強勁,構建新發展格局具有深厚的實踐基礎。與此同時,國際環境日趨複雜,經濟全球化遭遇逆流,國際大循環動能明顯減弱。必須把握髮展主動權,下好先手棋,充分發揮國內超大規模市場優勢,通過繁榮國內經濟、暢通國內大循環,與時俱進為經濟發展增添動力。
因此,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是基於我國發展階段、環境、條件變化,審時度勢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是事關全局的系統性深層次變革,是解決面臨的各種中長期問題的重要抓手。改革開放40多年來,不管遭遇多大的驚濤駭浪,不管碰上多大的艱難險阻,比如外部風險衝擊、國際金融危機等等,我們最終都能劈波斬浪、化險為夷,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把發展的立足點放在國內,集中精力辦好自己的事情。
「中國經濟是一片大海,而不是一個小池塘。」14億人口是全球最大和最具潛力的消費市場,具有巨大的增長空間。「十三五」乃至較長一段時期,以國內市場主導國民經濟循環的特徵會更加明顯,擴大內需是戰略基點,也是經濟發展的基本動力。只要我們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發揮內需潛力,使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更好聯通,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就完全有條件構建新發展格局、塑造新競爭優勢,實現更加強勁更可持續的發展。
構建新發展格局是一個系統工程,既要加強戰略謀劃和頂層設計,也需要基層實踐和把握工作著力點。全市上下要深刻把握新發展階段的新特徵新要求,正確認識昆明在全國、全省發展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找準自己在國內大循環和國內國際雙循環中的位置和比較優勢,找準主動服務和融入新發展格局的結合點和切入點,順勢而謀、應勢而動、乘勢而為,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昆明日報評論員
責編:楊蓉
編審:沙蘭梅
終審:錢紅兵
【來源:掌上春城】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