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可穿戴《ACS Nano》電磁幹擾屏蔽的MXene超薄水凝膠

2021-01-08 Macromolecule

【背景介紹】

太赫茲技術的快速發展需要高性能的電磁幹擾(EMI)屏蔽材料來創建安全的電磁環境。儘管在實現卓越的屏蔽效率(SE)方面取得了巨大突破,但傳統的屏蔽材料仍具有高反射率,一旦形成就無法進行重新編輯或回收,從而導致有害的二次電磁汙染和適應性差。

【科研摘要】

最近,愛爾蘭都柏林聖三一學院Ji Liu 和Valeria Nicolosi教授團隊通過生物礦化啟發的組裝路徑來製造結合了MXene和聚丙烯酸的水凝膠型屏蔽材料。該複合水凝膠顯示出優異的可拉伸性和可回收性,良好的形狀適應性和粘合性,以及快速的自修復能力,證明了極大的應用靈活性和可靠性。更有趣的是,由於多孔結構,適度的電導率和內部富水環境的結合,水凝膠的屏蔽性能顯示出吸收為主的特徵。在極薄的水凝膠(0.13 mm)中,可以同時實現45.3 dB的高EMI SE和有效的吸收帶寬(0.2–2.0 THz),以及出色的23.2 dB的反射損失。此外,這種水凝膠表現出敏感的變形響應,並且可用作皮膚上的傳感器。這項工作不僅為設計下一代EMI屏蔽材料提供了另一種策略,而且為在宏觀尺度上製造MXene複合材料提供了一種高效便捷的方法。相關成果以題為Multifunctional Ti3C2Tx MXene Composite Hydrogels with Strain Sensitivity toward Absorption-Dominated Electromagnetic-Interference Shielding發表在納米知名期刊《ACS Nano》上。

【圖文解析】

1.Ti3C2Tx納米片及水凝膠的製備

MXene複合水凝膠是通過生物礦化啟發的組裝過程合成的,如圖1a,b所示。首先通過選擇性地化學蝕刻Ti3AlC2粉末的Al層,然後進行超聲輔助剝離來合成Ti3C2Tx MXene納米片。通過掃描電子顯微鏡(SEM)和原子力顯微鏡(AFM)觀察了它們的超薄和幾何特徵。剝落的Ti3C2Tx的X射線衍射(XRD)圖在2θ= 6.62°處顯示一個尖銳的(002)峰,與在Ti3AlC2(0.91 nm)中觀察到的相比,其層間距離增大了1.33 nm,並且 沒有檢測到Ti3AlC2的衍射峰(圖1c)。這些結果證實了Ti3C2Tx納米片的成功剝離。接著,為了獲得MXene複合水凝膠,通常將Ti3C2Tx MXene懸浮液在劇烈攪拌下與PAA和CaCl2混合以形成穩定的混合物。然後,用移液器小心地添加Na2CO3溶液,直到逐漸形成粘性沉澱為止。

圖1. MXene複合水凝膠的製備和結構表徵。

2. MXene複合水凝膠功能特性

MXene複合水凝膠具有許多有趣的功能。例如,水凝膠是高度可拉伸的和可延展的。如圖2a所示,在破裂之前,可以將一塊水凝膠重複拉伸成具有超過1500%應變的可拉伸性的纖維狀材料。流變行為進一步賦予水凝膠優異的加工性能(圖2b,c)。如圖2c所示,水凝膠用作擠出印刷的油墨,可以從噴嘴順暢地擠出以形成複雜的形狀,從而為滿足苛刻的設計規則和大規模應用提供了誘人的機會。更重要的是,由於其柔軟,粘著和可延展的特性,複合水凝膠可以保形地粘附於具有複雜3D幾何形狀的物體,並且在變形過程中可以保持完好無損,與常規的EMI屏蔽材料(如MXene薄膜)相比,它具有明顯的優勢。具有出色的屏蔽性能,但對變形的適應性非常有限(圖2d–f)。

圖2.照片顯示了MXene複合水凝膠的(a)可拉伸性,(b,c)可加工性,(d–f)形狀適應性和粘合性以及(g,h)快速自愈能力。(i)在環境條件下的切割修復過程中電阻的變化。(j)循環切割修復過程。

3. MXene複合水凝膠電磁屏蔽效應

為了探索MXene複合水凝膠的EMI屏蔽性能,首先要研究其電性能。圖3a示出了電導率對MXene含量的依賴性。電導率隨MXene含量的增加而略有增加,但保持在0.1至0.8 S m-1的較低範圍內。太赫茲時域光譜顯示,MXene複合水凝膠的透射太赫茲輻射強度遠小於入射波,並且當MXene含量超過8.5 wt%時幾乎無法檢測到,定性證明了入射太赫茲電磁波幾乎完全屏蔽的(圖3b)。圖3d顯示了MXene複合水凝膠的RL曲線。所有樣品在測量的頻率範圍內均表現出優異的輻射吸收特性,為進一步確定屏蔽機理,分別比較了MXene複合水凝膠和泡沫以及純PAA-ACC水凝膠的太赫茲EMI屏蔽和吸收性能(圖3e)。

圖3.吸收為主的太赫茲EMI屏蔽性能。(a)MXene複合水凝膠的電導率。(b)THz-TDS光譜和(c)MXene複合水凝膠的EMI SE。(d)MXene複合水凝膠的RL曲線。(e)MXene複合水凝膠和參考樣品之間太赫茲EMI屏蔽和吸收性能的比較。(f)建議的MXene複合水凝膠的吸收主導型EMI屏蔽機制。(g)顯示MXene複合水凝膠的表面形態的SEM圖像。(h)太赫茲屏蔽和吸收性能的比較。(i)MXene複合水凝膠(0.29 mm)在不同狀態下的太赫茲EMI屏蔽性能。

為了進一步確定屏蔽機理,分別比較了MXene複合水凝膠和泡沫以及純PAA-ACC水凝膠的太赫茲EMI屏蔽和吸收性能(圖3e)。PAA-ACC水凝膠是絕緣的,但仍顯示12.6 dB的中等EMI SE值和強大的電磁吸收能力(RLMAX = 31.3 dB,EAB = 1.75 THz),證實了水對消散穿透波的積極作用。

4.可穿戴電子皮膚

除了提供吸收主導的電磁保護功能外,MXene複合水凝膠還顯示出對變形的機電響應,並可用作感知人體運動和數字監測生命信號的傳感器,這是可穿戴智能電子產品的高度需求。因此,通過使用彈性體VHB膠帶作為基材封裝水凝膠來製造傳感器。如圖4a所示,傳感器的電阻在單軸拉伸下隨應變的增加而單調增加。如圖4d,e所示,當手指和手臂反覆彎曲時,記錄了傳感器的響應行為。傳感器可以重複響應運動並檢測彎曲角度。此外,通過將傳感器分別安裝在脖子和前額上,可以成功地檢測到更複雜和微妙的身體運動,例如吞咽和皺眉(圖4f,g)。

圖4.(a)傳感器的歸一化電阻與拉伸關係。(b)在不同拉伸變形下傳感器的標準化電阻變化。(c)在不同變形頻率下,傳感器在50%應變下的標準化電阻變化。傳感器的電阻響應於不同的身體運動而變化:(d)手指彎曲,(e)手臂彎曲,(f)吞咽和(g)皺眉。電阻根據(h)水滴和(i)傳感器上的籤名而變化。

【總結】

作者組織開發了一種多功能的MXene複合水凝膠,它具有出色的可拉伸性和可回收性,良好的形狀適應性和粘合性,快速的自修復能力以及可提供有效太赫茲EMI屏蔽的感測能力。適度的電導率,多孔結構和內部富水環境之間的協同作用使水凝膠具有吸收為主的EMI屏蔽性能。0.13 mm厚的水凝膠的EMI SE達到45.3 dB,RLMAX值為23.2 dB,寬的EAB涵蓋了整個測得的頻率範圍(0.2–2.0 THz),優於迄今為止報導的其他太赫茲屏蔽和吸收材料。此外,水凝膠型屏蔽材料可以保形地粘附到具有任意複雜幾何形狀的物體上,並可以快速地從損壞中恢復過來,這顯示了在可穿戴電子產品和人造皮膚中應用的巨大希望。因此,我們相信這項工作可以為設計下一代太赫茲EMI屏蔽材料提供另一種策略,並為在宏觀尺度上開發多功能3D MXene結構提供一種高效便捷的方法,這將大大擴展MXene材料的應用範圍。

參考文獻:

doi.org/10.1021/acsnano.0c08830

版權聲明:「高分子材料科學」是由專業博士(後)創辦的非贏利性學術公眾號,旨在分享學習交流高分子聚合物材料學的研究進展。上述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且作者水平有限,如有科學不妥之處,請予以下方留言更正。如有侵權或引文不當請聯繫作者修正。商業轉載請聯繫編輯或頂端註明出處。感謝各位關注!

相關焦點

  • MXene塗層智能織物可以防止可穿戴設備中的電磁幹擾
    MXene塗層智能織物可以防止可穿戴設備中的電磁幹擾德雷克塞爾大學工程學院的研究人員報告說,塗有稱為MXene的導電二維材料的織物在阻擋電磁波和潛在有害輻射方面非常有效。"可穿戴設備將需要屏蔽行動裝置經常產生的電磁幹擾(EMI),並且屏蔽應作為服裝的一部分進行集成,"傑出大學博士,Drexel的巴赫教授Yury Gogotsi說道,他最近領導了研究發表在材料科學雜誌CARBON上。"一段時間以來,我們已經知道MXene具有比其他材料更好的阻擋電磁幹擾的能力,但是這一發現表明,它可以有效地粘附到織物上並保持其獨特的屏蔽能力。"
  • MXene塗層織物:可有效阻擋電磁幹擾!
    (圖片來源:德雷塞爾大學)德雷塞爾大學教授、這項研究的領導者尤裡·高果奇(Yury Gogotsi)表示:「可穿戴設備需要屏蔽行動裝置產生的電磁幹擾(EMI),這種屏蔽應該作為服裝的一部分。我們早就知道,MXene 能比其他材料更好地阻擋電磁幹擾,但這項發現表明,它能夠有效附著在織物上,並保持其獨特的屏蔽能力。」
  • 「MXenes之父」最新《ACS Nano》:MXenes電磁屏蔽性能與結構關係大...
    目前,MXenes主要通過HF酸或鹽酸和氟化物的混合溶液將MAX相中結合較弱的A位元素(如Al原子)抽出而得到, 具備組分靈活可調,最小納米層厚可控以及在水或有機溶劑中能夠穩定地分散等優勢,同時具有石墨烯高比表面積和高電導率 (MXenes電導率可高達14000 S cm1),因此MXenes在 電磁屏蔽 鄰域顯示出了巨大的應用潛力。
  • Kevlar納米纖維和MXene再登《ACS Nano》:陝科大張美雲團隊:高回彈...
    隨著人工智慧領域的快速發展,可穿戴傳感器在仿生義肢、健康監測和醫用領域的研究呈現出爆發式的發展。其中,壓力傳感器是可穿戴傳感器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但是,目前的壓力傳感器還存在力學強度低、靈敏度不高、耐溫性能差的問題。
  • 一種新型MXene材料顯示出非凡的電磁幹擾屏蔽能力
    德雷克塞爾大學的研究人員在《科學》雜誌上發布了其最新的發現,一種新的二維材料具有卓越的屏蔽能力,它可以吸收電磁幹擾,而不僅僅是偏轉回。這種材料名為碳化鈦,是2011年德雷克塞爾大學首次生產的一種名為MXenes的二維材料家族的一部分。研究人員透露,這些材料具有許多特殊的性能,包括高強度、高導電性和分子過濾能力。
  • 《ACS Nano》邁向建築納米複合材料:MXenes和更高
    【科研摘要】實現出色的電磁幹擾(EMI)屏蔽以及機械柔韌性,光學透明性和環境穩定性,對於塗料,靜電放電,電子顯示器以及可穿戴和可攜式電子設備的未來至關重要。不幸的是,由於缺乏對基礎材料的物理特性和結構-特性關係的了解,因此工程設計具有所有這些所需特性的材料具有挑戰性。
  • 透明屏蔽膜——以極低的電阻實現EMI、RFID電磁幹擾屏蔽
    廠家直銷,規格可定製超低電阻EMI屏蔽膜可以廣泛應用於PDP等離子彩電視窗和雷達顯示器、計算機顯示終端、頻 譜儀、精密儀器儀表等的電子產品和電子設備的電磁屏蔽。超低電阻EMI屏蔽膜是一種,以極低的電阻實現EMI、RFID電磁幹擾屏蔽。透明屏蔽膜、耐久性、低電阻、不氧化是現代各類透明視窗、無人超市、自動售賣機等信號屏蔽。
  • MXene塗覆的紗線可應用於新一代智能織物
    智能織物,也稱「電子織物」、「智能服裝」,是時下新興的科技領域之一。它是電子、通信、新材料等新科技與傳統紡織技術相互融合的產物。智能織物不僅可由導電纖維、導電紗線、導電塗層、導電刺繡圖案、導電疊片等各種導電材料製成,還可包含傳感器、集成電路、LED、OLED、電池等各種電子器件。未來,智能衣服為我們帶來許多驚喜的功能,例如顯示、通信、儲能、感知、供電等。
  • 電磁幹擾如何消除
    那麼,電磁幹擾如何消除呢?我們一同去了解下。電磁幹擾如何消除(1)利用屏蔽技術減少電磁幹擾為有效的抑制電磁波的輻射和傳導及高次諧波引發的噪聲電流, 在用變頻器驅動的電梯電動機電纜必須採用屏蔽電纜,屏蔽層的電導至少為每相導線芯的電導線的 1/10,且屏蔽層應可靠接地。
  • 深圳先進院在高性能電磁屏蔽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同時突顯出電磁幹擾的嚴重性。電磁幹擾會造成信號攔截、數據丟失等負面效應,嚴重影響電子電氣設備的性能及其正常運行。發展新型電磁屏蔽材料是解決電磁汙染的關鍵技術,特別是超薄、輕質且具有優異力學強度和可靠性的高性能電磁屏蔽材料。碳納米管具有極高的導電和力學性能,在電磁屏蔽領域具有廣泛的潛在應用前景。
  • 電磁波越來越多?不怕!現在有了新材料,可屏蔽99%的輻射
    近日,針對微波輻射,科學家研製出了一種特殊織物,稱「法拉第織物」,可以阻擋幾乎所有的電磁波。這項研究成果來自美國德雷克塞爾大學(Drexel University),已發表在《Carbon》雜誌上。這種織物的關鍵成分是一種叫做MXene的材料,這一成果有助於保護可穿戴設備免受幹擾,保護人們免受潛在的危險輻射。
  • 科學家發現MXene塗層可阻擋電磁波和其它輻射
    新的MXene塗層是一種二維材料,具有導電性,已被證明在阻擋電磁波方面非常有效,並可能阻擋有害輻射,並且可以編織到服裝和其他配件中。隨著製造商將傳感和通信技術融入智能織物中,對能夠阻擋電磁波的織物需求正在增加。研究人員認為,署塗有MXene的織物,以屏蔽設備追蹤和黑客攻擊,同時保護人們免受強烈的微波輻射。
  • 《ACS Nano》:超低密度納米纖維氣凝膠,超強的空氣/汙水淨化能力
    背景介紹 氣凝膠自從1931年首次提出以來就因其卓越的特性而受到關注,如超高表面積(低至100 m2g–1),超低導熱率(低至12 Mw M–1K–1)和超低體積密度(1.2×10–4g cm–3)。目前,由二氧化矽製備的氣凝膠已經成功地商業化,全球市場每年增長。
  • 帝國理工學院《ACS Nano》幹細胞與水凝膠相互作用納米級分子定量
    幹細胞-水凝膠界面示意圖。SCFS是一種原子力顯微鏡(AFM)技術,可提供分子對單細胞與材料相互作用的洞察力.SCFS以前僅在少數研究中用於測量單細胞與材料之間的解鍵力,以鑑定分子相互作用並闡明初始粘附機制,但據悉,尚未將這種凝膠用於具有特定的細胞-粘合劑相互作用的水凝膠。
  • 香港城市大學支春義ACS Nano: 高性能防水可拉伸纖維狀鋅離子電池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人工智慧技術的不斷發展,以智能手錶、智能眼鏡、智能手環、可穿戴智能鞋墊等為代表的柔性可穿戴電子產品已經開始進入我們的生活
  • 《ACS Nano》持久強,粘合好,自修復,木質素抗菌水凝膠組合催化
    【科研摘要】遵循綠色化學原理的,使用簡便的可持續方法進行多功能生物材料的工程設計仍在很大程度上尚未探索,但對世界將是非常有益的。在生物材料的設計中結合使用催化反應和生物質衍生的原材料將促進環保技術和可持續材料的發展。
  • 陶氏憑藉推出的新一代有機矽尖端技術正式宣布進入電磁屏蔽市場
    這款出色的導熱材料可簡化智慧型手機和其他組件的加工過程,在返工過程中可以輕易地完全剝離,不留殘餘。 5G來臨,智能設備除了面臨散熱的挑戰,對於電磁屏蔽材料的需求也在不斷提升。在電子工業中,防電磁汙染是印刷電路板(PCB)結構和組件設計者日益關注的問題。 在5G網絡提高數據傳輸量和速率的同時,更小的元器件、更高密度的封裝以及越來越多的設備連接正在增加電磁汙染的風險。
  • 南京工業大學藥學院何冰芳課題組《ACS Nano》發表新成果
    其中,《ACS Nano》(影響因子13.7)上發表的皮膚塗布水凝膠用於透皮治療黑色素瘤。皮膚是抵禦來自體外的病原體和其他有害物質的第一道防線。然而大部分藥物難以通過角質層屏障到達活性表皮和真皮處的病灶。研究團隊開發出包載抗癌藥物的可塗布傳質體水凝膠用於治療黑色素瘤。該製劑可以長時間在皮膚表面滯留並有效滲入皮膚黑色素瘤。
  • Horiz,ACS Nano成果速遞丨生物醫學日報20191226
    Sound-driven dissipative self-assembly of aromatic biomolecules into functional nanoparticles.ACS Nano:自傳感自冷卻的集成智能運動服智能服裝在人體監測和自適應的眾多可穿戴領域中具有潛在的應用前景。然而,目前的可穿戴傳感器往往存在與正常服裝不能無縫集成、傳感能力受限、並帶來負面的穿戴體驗的缺點。
  • 趙雙良教授團隊《ACS AMI》:納米水凝膠在生物膜環境中的「機械...
    在膜內化過程中,脂質體和受體分子間表現出不同擴散行為,脂質體在膜與納米水凝膠接觸區域形成局部的納米域,而受體分子遷移至水凝膠內部,水凝膠進而溶脹。相關機理如圖1所示。模擬結果中的納米水凝膠形態形變、脂質體和受體擴散性質均與實驗比較相吻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