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5日是打擊和防範經濟犯罪宣傳日,為幫助金融消費者防範各類非法交易活動的侵害,中國銀聯支付安全專家根據配合警方偵破的有關典型案例發布有關支付安全提示,促進用戶增強風險防範意識。
去年銀聯協助警方查案1.9萬餘件
據悉,2019年中國銀聯配合全國各級公安機關查辦案件約1.9萬餘件,協查涉案銀行卡約44萬張,排查非法資金逾2001億元。經過產業各方的共同努力,2019年我國銀行卡總體欺詐率控制在0.87BP,處於全球低位。
參與網絡賭博活動人群更容易被騙受損失
中國銀聯一直持續關注金融消費者支付安全現狀,連續多年開展支付安全大調查活動。2019年調查結果顯示,消費者遭遇到的電信網絡詐騙活動呈現精準特徵,參與網絡賭博活動的用戶較一般人群發生損失的概率更高、發生大額損失的機率更大,非法網絡平臺表現活躍且社會影響惡劣,同時各類詐騙套路及手法複雜多變。
銀聯提醒大家做到三個「一定」
為提升安全意識,中國銀聯支付安全專家建議您做好以下防範工作:
一是做到三個「一定」,防範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一是「一定要管理好自己的銀行卡」,及時清理睡眠銀行卡及帳戶,不出借、出租個人銀行卡,拒絕誘惑,不參與銀行卡帳戶買賣活動;二是「一定守護好個人敏感信息」,不點擊簡訊中的連結,不登錄不明網站,不洩露簡訊驗證碼給他人; 三是「一定從正規渠道下載APP」,不下載以「炒匯」、「現金貸」、「貸款」、「區塊鏈投資」等名義的非法APP交易平臺,通過正規應用商店下載APP。
堅決抵制賭博、「跑分」等非法平臺活動
銀聯支付安全專家還提醒大家,堅決抵制賭博、「跑分」等非法平臺活動。賭博活動本質是一種騙局,賭博的勝負均由賭博團夥人為操控,通過「先贏後輸」、「小贏大輸」等方式,不斷騙取、侵佔用戶資金。同時,賭博團夥為實現非法資金的轉移,還搭建了一些非法網絡平臺,並冠以「跑分」等新名稱,掩蓋從事非法犯罪活動本質,引誘用戶提供個人銀行卡或收款碼參與轉移非法資金活動。因此,提示用戶堅決遠離賭博活動,拒絕參與各種非法平臺活動,自覺遵守國家法律法規,對自身財產安全負責。
四類欺詐套路要會識別
結合協助公安機關打擊的各類非法交易活動案件,支付安全專家揭示了常見的四類欺詐套路。
第一類是高利理財類,以低投資獲得高利息、「消費返利」、投資境外股權、外匯,投資「區塊鏈」、「虛擬貨幣」為噱頭進行「利益」誘惑實施欺詐。
第二類是網絡借貸類,通過網絡虛假廣告引誘、繳納保證金、中介代辦、擔保公司模式等方式盜取投資者信息,以低息貸款進行引誘。
第三類是冒充虛構類,主要通過冒充熟人、領導、公檢法,或虛構中獎、到付快遞等騙局,誘騙受害人轉帳匯款。
第四類是網購交易類,主要有網絡刷單詐騙、網絡支付詐騙、網購消費退款等欺詐方式。
銀聯嚴禁成員機構為任何非法交易提供支付服務
中國銀聯表示,作為清算機構,始終嚴格遵守各項監管規定,督促網絡內成員機構合規發展、嚴格落實商戶管理、交易監控和風險排查等相關要求。嚴禁成員機構為任何非法交易提供支付服務,按照相關規則積極處置違法違規活動。
【來源:北青網】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