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衛仁課題組石墨烯動態可調超表面成果在光電子領域期刊《ACS...

2021-01-08 上海交通大學新聞網

2019年12月23日,光電子領域期刊《ACS Photonics》在線發表了上交電子信息與電氣工程學院副教授朱衛仁課題組的研究論文「Electrically tunable metasurface with independent frequency and amplitude modulation」。該工作研究了微波頻段內石墨烯三明治結構電磁特性的調控方法並與動態可調高阻抗表面相結合,以反射性低剖面單元結構為基礎,設計一款基於石墨烯的動態可調超表面,通過外加電壓實現在微波頻段內電磁波響應幅度和頻率的大範圍獨立調控,為石墨烯在超表面的應用提供了有益指導,同時也為設計超表面帶來新的自由度。論文的第一作者為博士生張金,通訊作者為朱衛仁。論文的合作者包括中國科學院重慶綠色智能技術研究院研究員魏興戰、雪梨大學Ivan D. Rukhlenko、美國洛斯阿拉莫斯國家實驗室陳侯通。

相關背景

近年來,利用超表面對電磁波的動態操控在波束賦形、傳感探測、掃描聚焦、極化調控以及信號調諧等方面具有廣泛的應用前景。電磁超表面對電磁波的調控特性與單元結構的幾何參數和材料參數密切相關,因此特定功能的單元結構一旦被設計成型,其對電磁波的調控功能也就無法調節,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資源浪費,設計電控動態可調超表面即成為當前的研究熱點。傳統的動態可調超表面基於PIN管或者變容二極體等可調元件以實現相位的改變,這種方法需要設計複雜的饋電網絡以驅動每個可調元件。此外,由於受限於單一的調控方法,絕大多數的動態可調超表面難以實現幅度和頻率響應的獨立調控,成為亟待解決的難題。

圖1. 基於石墨烯的超表面實現反射幅度/頻率獨立調控.

創新研究

此項工作基於石墨烯三明治結構設計了一款動態可調的反射型超表面,其反射幅度與響應頻率可由兩個獨立電壓源分別控制。石墨烯三明治結構是由上下兩片單層石墨烯中間加載電解液層構成。當在石墨烯層上加載電壓時,離子液層中的正負離子分別向上下兩層石墨烯聚集,形成一個超級電容器。通過這種方式,石墨烯的表面電阻可以在較低的電壓變化下實現大範圍的調控。將這種新型調控方式與可調高阻抗表面相結合,可實現幅度/頻率響應的獨立調控。可調高阻抗表面是由金屬單元加載變容二極體設計實現。為了降低加工複雜度,該設計將饋電網絡與超表面單元結合,採用平面式饋電避免了過孔對整體性能的影響。實驗測試證明,此項工作設計的超表面可以通過兩個電壓源實現反射幅度與頻率的獨立調控,且具有低剖面和大範圍可調的優點。此項工作對設計多功能超表面提供了新的自由度並且有效地推動了石墨烯在微波頻段內的實際應用。

圖2. (a)/(b)/(c)超表面結構示意圖. (d)/(e)/ (f)外加電壓調控石墨烯三明治結構費米能級示意圖.

圖3 . (a)石墨烯三明治結構加工圖. (b)動態可調超表面加工圖. (c)波導測試裝置圖. (d)反射頻率動態調控測試圖. (e)反射頻率動態調控測試圖.

資助項目

該工作得到了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61701303,11574308)和上海市自然科學基金項目(17ZR1414300)的資助。

論文連接: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photonics.9b01532

ACS Photonics為光電子領域頂級期刊,中科院分區工程技術和光學類一區,目前影響因子為7.143。

相關焦點

  • FOE | 浙江大學林宏燾教授課題組:石墨烯與光結合會產生什麼
    微信連結:點擊此處閱讀微信文章 《Frontiers of Optoelectronics》期刊近日發表了浙江大學信息與電子工程學院林宏燾研究員課題組撰寫的有關基於石墨烯的全光調製器件的綜述性論文,該文章總結了基於石墨烯的全光調製的多種機理以及器件形式,對基於不同調製原理以及器件類型的器件進行了廣泛的介紹,並進行比較分析,為未來的全光調製器特別是二維材料全光調製器提供有價值的參考
  • 微納電子系任天令教授團隊在鈣鈦礦光電探測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微納電子系任天令教授團隊在鈣鈦礦光電探測領域取得重要進展清華新聞網2月15日電 近日,微納電子系任天令教授團隊在《美國化學學會·納米》(ACS Nano)上發表了一篇題為「矽晶圓集成的單晶鈣鈦礦超快光電探測器」(Ultrafast Photodetector by Integrating Perovskite Directly
  • 環境學院張煒銘/潘丙才課題組在氧化石墨烯膜限域分離...
    環境學院張煒銘/潘丙才課題組在氧化石墨烯膜限域分離策略及其水處理應用方面取得新進展 2020-09-14 18:2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西電在材料領域國際頂級期刊ACS Nano發表研究成果
    5月2日,國際材料領域頂級學術期刊《ACS Nano》(期刊影響因子13.942)在線報導了西安電子科技大學材料學院同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所合作的最新研究工作「Ultrathin Piezotronic Transistors with 2 nm Channel Lengths」。
  • 青島大學在智能彈性導電纖維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青島大學紡織服裝學院教授曲麗君課題組在智能彈性導電纖維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青島大學紡織服裝學院教授曲麗君課題組在智能彈性導電纖維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成果以「Stretchable Conductive Fibers of Ultrahigh Tensile Strain and Stable Conductance
  • 三維石墨烯超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近日,蘭州大學土木工程與力學學院在三維石墨烯超材料研究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先後在國際材料工程領域頂級刊物Advanced Materials 發表論文2篇,在美國化學學會旗下材料科學Top期刊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 發表論文一篇。
  • 清華大學微電子所《ACS Nano》:基於石墨烯的熱聲聲源
    1成果簡介距離發現熱聲(TA)效應已有130多年了。但是,受材料特性的限制,TA聲源的性能無法與磁電和壓電揚聲器相提並論。最近,清華大學微電子所任天令教授課題組在《 ACS Nano》期刊發表名為「Graphene-Based Thermoacoustic Sound Source」的論文,研究發現石墨烯是單位面積熱容量最低的二維材料,具有良好的TA性能。
  • 環境學院尚靜課題組揭示煙炱顆粒光催化自氧化增強健康損傷
    北京大學環境科學與工程學院尚靜課題組針對這些問題給予了科學系統的回答。系列研究成果發表在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Environmental Pollution、ACS Applied Materials & Interfaces等國際知名期刊上。
  • 鄭海務教授課題組在ACS Nano上發表關於壓電光電子學與鐵電極化...
    通過同時施加壓應變和外電場極化提高BLFO/ZnO光伏性能物理與電子學院河南省新能源材料與器件國際聯合實驗室鄭海務教授課題組的研究成果「Enhanced Photovoltaic Performances of
  • 天津大學環境學院李楠副教授課題組在美國化學學會(ACS)TOP期刊...
    本站訊(通訊員 王舒)近日,環境學院李楠副教授課題組在美國化學學會(ACS)Top期刊《Environmental Science & Technology》(影響因子:7.864;DOI: 10.1021/acs.est.0c01404)上發表了題為「Geobacter Autogenically Secretes Fulvic Acid to Facilitate
  • 白鋒教授課題組在Nano Letters及ACS Nano上發表系列學術論文
    我校白鋒教授課題組一直致力於卟啉可控自組裝及其相關應用的研究,近期取得了一系列新進展,相關成果在國際頂級期刊Nano Letters及ACS Nano上連續發表。採用本課題組開發的酸鹼中和/膠束限域可控自組裝方法實現了四苯羥基卟啉(THPP)的可控自組裝。
  • 國產期刊五大花旦前沿動態
    近幾年來,國產的英文期刊發展勢頭迅猛,越來越多的國產英文期刊被SCI收錄。最近幾年國產的材料、化學類SCI期刊發展趨勢是非常亮眼的,其中不乏一些TOP期刊。隨著國內學術期刊團隊的辛勤耕耘和不斷努力,國內多個學術期刊已經取得很不錯的成績,大量優秀科研成果在國內優秀期刊上發表。
  • 劉忠範院士團隊發表石墨烯石英纖維最新研究進展
    將石英玻璃纖維金屬化或與其他導電材料複合可提升纖維導電、導熱特性,進而拓展石英纖維在柔性傳感、高功率散熱、電磁屏蔽等諸多領域的應用。然而,纖維表面金屬化的過程會導致纖維柔性降低和嚴重的金屬汙染問題。因此,開發一種可批量化製備柔性、高導電性石英纖維的新方法是本領域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
  • ...最新研究成果以我校為獨立第一單位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ACS Nano...
    近日,我校光伏材料省重點實驗室肖助兵教授課題組在高體積能量密度鋰硫電池方面取得重要研究進展,該工作以我校為獨立第一單位,以「Selective S/Li2S Conversion via in-Built Crystal Facet
  • 南京工業大學藥學院何冰芳課題組《ACS Nano》發表新成果
    近期南京工業大學藥學院何冰芳教授課題組兩項創新成果發表於國際權威期刊《ACS Nano》和《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第一作者分別為課題組教師姜天玥副教授和高兵兵副教授。其中,《ACS Nano》(影響因子13.7)上發表的皮膚塗布水凝膠用於透皮治療黑色素瘤。皮膚是抵禦來自體外的病原體和其他有害物質的第一道防線。
  • 綜述:基於二維材料光電子學信息功能器件的新發展
    到目前為止,二維材料已具備卓越的光學性能,例如從紫外到微波的超快寬帶光學響應範圍(圖1),強及可調的光與物質相互作用和大的光學非線性係數。 在本節中,我們專注於二維材料的光子和光電特性,包括石墨烯,過渡金屬硫化物,黑磷,MXenes。
  • 北京理工大學|基於全介質超穎表面實現彩色印刷與全息術
    技術突破課題組提出的全介質超穎表面具有雙工作模式,其在白光照射下呈現為顯微彩色圖像,而在特定的相干單色雷射照射下則能夠實現極低串擾的高質量彩色全息顯示。長期在技術光學和虛擬實境領域從事教學和科研工作。黃玲玲,北京理工大學教授,博導。入選教育部青年長江學者、北京市卓越青年科學家。主要從事微納光學功能器件及物理機制研究。團隊近年來在超穎表面全息領域開展系列創新工作,包括開展了超穎表面偏振/位置/角度等同軸/離軸混合三維全息復用研究(Adv.
  • 工學院鄒如強課題組在相變儲能複合材料研究方面取得新進展
    近日,工學院鄒如強特聘研究員與曹安源教授課題組合作在智能控熱相變儲能研究領域取得重要進展,相關論文《分布密度可控的碳納米管陣列-相變複合儲能材料及其在電熱轉換中的應用》 (「Tailoring Carbon Nanotube Density for Modulating Electro-to-Heat Conversion in Phase Change Composites」)和
  • 王少彬課題組:碳催化活化過硫酸鹽-苯甲醇選擇性氧化新體系
    研究表明,PMS可以被多種碳材料(碳納米管,氧化石墨烯,納米金剛石等)活化,用於高級氧化反應來降解有機物。然而,該催化活化的機理研究還不夠完善。此外,該體系在有機選擇性氧化反應中的可行性還有待探索。課題組介紹阿德萊德大學王少彬教授課題組主要研究領域和方向為納米材料研製及在環境和能源轉化上的應用,包括廢水和廢氣的光催化處理、含硫氧化物催化降解、氮氧化合物降解、工業固廢的轉化利用、溫室氣體存儲和轉化利用、能源清潔轉化和環境汙染治理。在Matter (Cell Press), Acc.
  •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在矽基光晶片領域取得重要研究成果
    香港中文大學(深圳)理工學院張昭宇教授課題組與合作團隊通過設計矽基量子點光子晶體雷射器外延結構,採用分子束外延方式在矽襯底上直接生長高質量的InAs量子點作為雷射器增益介質(發光材料),依託深圳市半導體雷射器重點實驗室平臺,成功製備了亞波長尺寸的超低閾值矽基光泵浦光子晶體雷射器晶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