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享電單車領域前景如何?哈囉出行將祭出兩大殺器

2020-12-04 觀察者網

(文/觀察者網 一鳴)11月27日,在中國兩輪出行產業高峰論壇上,專注於兩輪共享出行領域的哈囉出行曝出一個令人震驚的消息——它要親自下場造車了。

在會上,哈囉出行執行總裁李開逐宣布,哈囉出行將切入兩輪電動車業務,推出智能兩輪「新物種」,預計哈囉電動車第一代智能化產品將於明年初與大家見面。

哈囉出行執行總裁李開逐

不僅如此,哈囉換電業務還宣布啟用全新品牌「小哈換電」。李開逐表示,「小哈換電」整體品牌視覺延續哈囉出行基因,採用集團通用的「H」型Logo,便於關聯用戶現有認知,並以兩輪換電「新物種」更好延承哈囉對智慧科技、出行道路、人車路的深入連接,帶來輕鬆出行體驗。

李開逐稱,哈囉出行將繼續深耕兩輪業務,在共享兩輪服務、換電、電動車三條業務線上持續加注,同時將繼續堅持生態供應鏈戰略,以更開放的姿態攜手產業夥伴共同撬動巨量兩輪市場。

兩輪出行」迎來巨大變革

哈囉出行祭出「兩輪電動車」、「兩輪換電」這套組合拳的背後,是中國兩輪出行市場正迎來巨大的變革。

作為中國人出行最重要的工具之一,兩輪不僅服務著居民通勤等日常需求,也服務著快遞、外賣騎手這類專業出行需求。即使在公共運輸發達的大城市,到家最後一公裡的問題依然要靠兩輪車接駁解決。

根據兩輪出行產業高峰論壇上透露的數據,中國每天發生的兩輪出行需求超過10億次,2019年,電動自行車和摩託車保有量達到近4億臺,且每年新增銷量達到4600萬臺,兩輪出行市場前景廣闊。

2019年開始正式實行的新國標更是拉開了兩輪電動車「智能化」、「鋰電化」的序幕:由於新國標對整車質量、車輛尺寸都做出了明確的規定,笨重鉛酸電池明顯不再合時宜;而車輛參數變化帶來的「充電難」、「裡程焦慮」等問題,也對兩輪電動車的「智能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此前,受制於成本,「傻大笨粗」的鉛酸電動兩輪車一直是市場主流。方正證券研報顯示,2019年兩輪車整體電池用量中,鉛酸佔比超過95%,裝機量規模在100Gwh水平,天能動力、超威動力佔據市場87%的份額。

在新國標等驅動下,兩輪電動車的改變在所難免。國盛證券研報稱,受益於新國標催生的鋰電替換需求,國內市場未來2-3年內有望釋放3500萬輛/年以上的升級空間。

中金汽車也表示,新國標對車身重量的嚴格限制,將會加速質量輕便的鋰電車型滲透率提升,預計到2030年有望接近60%。

再加上中國的道路環境和人均汽車保有量規模,電動摩託車和電動自行車為仍將會是重要的出行工具,現在正是兩輪出行市場最好的入局時機。

哈囉出行在這其中看到了機遇,成立4年多的哈囉出行基於共享單車和共享助力車業務,在技術、產品、用戶基礎等方面都積累了一定實力,從共享服務切入「兩輪電動車」、「兩輪換電」具有顯著優勢。

「新物種」智能「兩輪電動」

在「兩輪電動車」領域,「智能化」是哈囉出行最大殺手鐧。「這個時代,所有的行業似乎都在講網際網路+或者是+網際網路,兩輪在網際網路化和智能化方面相對來說還是落後了一點,」 李開逐如是說。

他指出,目前市場上具有一定輔助智能駕駛功能的汽車都可以稱為智能汽車,由此計算,汽車市場的滲透率已經有50%,但兩輪出行產品的智能化滲透率卻極低,李開逐說:「相比智慧型手機、智能電視、智能汽車,智能兩輪電動車的滲透率還不足5%。」

在李開逐的眼中,智能兩輪電動車不光是一個簡單的交通工具,而是一個智能物聯網的設備。現在,身負網際網路基因的哈囉出行入局,「將攜手產業夥伴,加快推動電動車產品智能化、換電標準化。」

哈囉目前的共享電單車產品

李開逐甚至表示,隨著業務的發展、哈囉出行未來有自建工廠造車的可能,但目前還將更多依靠產業鏈的力量。

有意思的是,產業界人士也對哈囉出行的入局表現出歡迎的態度。「如果小氣一點,肯定是心裡不舒服,等於是多了一個友商的概念,」 浙江綠源電動車有限公司董事長倪捷向觀察者網打趣,「不過如果說大氣一點,我們很在乎他們口中的『新物種』,我們感覺這會給到我們一些啟發。」

倪捷表示,綠源這樣的整車製造企業歡迎哈囉出行入局製造,因為後者可能會給行業帶來新的見解,新的推動。

上海鳳凰自行車有限公司副總裁劉兵也向觀察者網表達了類似的觀點:「有競爭才會有進步,這個社會是一個包容的社會。哈囉作為一個網際網路平臺的運營商,共享出行做得挺好,現在它嘗試在製造端介入,如果僅僅只是簡單地介入這麼一個傳統的重資產製造,我相信一定不是它的本意。」

劉兵堅信,哈囉出行的底層基因一定是基於網際網路,他樂見哈囉出行在傳統製造業領域不斷探索,創造出更多的經驗,「大家一起能夠包容分享,推動競爭發展。」

「兩輪換電」成「新基建」

要是說「智能兩輪電動車」是哈囉出行推出的「新物種」,「兩輪換電」業務則可以稱為後者的「新基建」,而這一領域,哈囉出行更是布局已久。

早在2019年6月,哈囉出行就宣布與寧德時代、螞蟻金服達成戰略合作。首期共同出資10億人民幣成立合資公司福建寧德智享無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德智享」),推出定位兩輪電動車基礎能源網絡的「哈囉換電」服務。

此前,「充電難」一直是兩輪電動車的痛點之一,加之因為技術等方面的原因,充電中的車輛往往有著引發火災的風險。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產品質量安全監督管理司副司長孫會川曾透露,2018年輿情監測到電動自行車質量安全事件就有95起,並造成25人死亡。

在這種背景下,第三方充電站在社會上已經悄然出現。例如投幣式的充電站,但「充電慢」、「不安全」等問題非旦沒有解決,反而衍生出新的問題。

「換電這個生意長期處在野蠻生長的態勢下,」倪捷告訴觀察者網,「很多小電子廠甚至個人自行組裝鋰電池對外進行銷售,造成了很多安全事故。」

在他看來,換電需要從科學的角度認真去打造合理的規劃,然後選循序漸進地解決問題,「如果有大企業『登高一呼』。來提供正規、有質量保障的、有安全保障的換電服務肯定是好的。」

哈囉出行站出來了!其推出「哈囉換電」服務通過將智能換電櫃定點投放,搭建全域覆蓋的換電網絡,結合移動網際網路、大數據,和雲平臺技術,實現從換電櫃、車輛、電池,到客戶端的全鏈路智能化。使得兩輪電動車用戶也可以智能、安全的使用換電服務。

值得注意的是,「哈囉換電」服務並不只針對哈囉旗下的電單車,而是所有符合新國標以及電池標準化的兩輪電動車。

據哈囉出行介紹,更名後的「小哈換電」已在全國數十個城市面向社會大眾開放網絡能力,提供安全、智能、便捷、高效的兩輪出行用電服務。

而「小哈換電」也將本著「科技新能源,不用充電更安全」的全新品牌主張,向大眾積極普及換電模式認知,加快推廣「車電分離、以換代充」能源消費模式。

對於哈囉出行不斷深耕這一領域,劉兵從業內的角度表示了讚許。他指出,換電業務未來的格局比共享兩輪更大。在他看來,要完成這個目標,需具備三個條件:「一是企業的格局要大,格局小做不了這個事業;二是要有能力,有技術能力,要有資本投入的能力。如果沒有這種能力,對出行安全不利;三是需要具備網際網路基因,因為未來的充電換電管理一定是基於網際網路,基於未來的物聯網、智能城市的管理。哈囉在這個時間點能夠介入到充電樁,我覺得是時機成熟了。」

兩輪變革時代來臨

劉兵告訴觀察者網:「新能源的發展是緊緊是圍繞著出行的,出行有兩輪、也有四輪,但更要看到城市建設的大交通,甚至看到非常前瞻性的無人駕駛,才能夠去理解以後、兩輪出行是一個什麼格局。」

哈囉毫無疑問已經具備了這樣的格局。從最早期的共享服務、到切入 「兩輪換電」、再到推出自己的智能「兩輪電動車」,哈囉出行構築起兩輪出行的生態閉環。

數據也驗證了這一點:目前,哈囉出行旗下共享兩輪(單車及助力車)業務已經覆蓋了全國400餘個城市,市場覆蓋率第一;哈囉出行APP註冊用戶已超過4億。

李開逐曾說,哈囉並不把自己定位在只做出行的公司,「我們希望能夠發展成綜合性的超級普惠生活平臺,所以哈囉布局做了兩輪、換電、順風車、打車、本地生活等業務。」綜合性的超級普惠生活平臺,將是哈囉在未來幾年的重要目標。

或許在不久的將來,我們就能看到,十年前智慧型手機取代傳統手機的那場變革,會在在兩輪行業重演。

相關焦點

  • 美團滴滴「圍剿」哈囉,共享電單車上演「三國殺」
    成立於2016年9月的哈囉出行,雖然進場較晚,但卻成功在共享單車混戰中逆襲成為行業領軍者。如今的電單車大戰,可以看做是一場哈囉的生存保衛戰 ,也是美團和滴滴向超級獨角獸進階的必經之路。1「三國殺」局面重現將時鐘撥轉到三年之前,彼時滴滴、美團、哈囉單車就曾小規模試水電單車業務。
  • 美團、青桔、哈囉共享單車「三國殺」,誰才是混戰最後的贏家?
    成立於2016年10月的哈囉相較於摩拜和ofo可以說是後來者,當時的兩者已經瓜分了整個共享單車市場的80%以上。在摩拜的背後站著的是騰訊,而ofo則先後拿到了阿里、騰訊以及滴滴的投資。「無依無靠」的哈囉為避免與兩大巨頭產生直接衝突,前往三四線城市以及景區等下沉市場成為了哈囉發展方向。
  • 美團、青桔、哈囉共享單車「三國殺」,誰才是混戰最後的贏家?
    在一輪接著一輪的融資之下,狂熱的資本似乎為共享單車行業描繪出了一個光明的前景。「無依無靠」的哈囉為避免與兩大巨頭產生直接衝突,前往三四線城市以及景區等下沉市場成為了哈囉發展方向。事實證明這是正確的,在摩拜ofo等一眾共享單車企業在一線城市爭的你死我活的時候,哈囉已經悄然將觸手升到覆蓋了大部分的三四線城市。在摩拜ofo等還在爭奪大城市的時候,哈囉已經建立起了覆蓋全國100多個縣市的網絡,因此成為了這一場戰爭中的最後贏家。
  • 哈囉出行的共享單車經濟學
    首先就是共享單車成為國民級出行方式,低碳環保。以哈囉出行為例,目前哈囉的單車業務入駐城市超過 360 個城市,註冊用戶超 3 億,助力車業務入駐城市也有近 260 個,可以說經過四年時間發展,共享單車已經成為國民級出行方式。
  • 引領共享單車進入3.0時代,哈囉能否從共享電單車脫穎而出?
    更好的盈利模型吸引眾多玩家入局共享單車已經過了攻城略地的階段,去年隨著電單車新國標的實施,哈囉出行與美團、滴滴青桔不斷加碼共享電單車領域。哈囉出行兩輪出行事業部總經理褚軼群介紹,「哈囉是最早試水電單車,在做單車時就看到了電單車的商機,並且電單車最初就以定點模式運營,電單車相對造價高,需要保證足夠的運營效率,同時減少丟失和私佔的風險。今年是電單車整體井噴發展的一年,有點像最初的單車的階段,三到四家比較大的玩家為主,有很多的小玩家在不同的城市。」
  • 巨頭掀起共享電單車「三國殺」
    相比單車,電單車在下沉市場更是剛需,被巨頭視為不可放棄的市場。此前政策不明朗,電單車一直處於在下沉市場低調運營的狀態。小玩家在此分蛋糕,一、二線城市僅有部分玩家試運營。由於政策的不鼓勵,共享電單車在大城市甚至一度消失。如今,三巨頭同時將戰火燒至電單車領域。
  • 滴滴、美團、哈囉掀新一輪爭奪戰,挖掘共享電單車下沉市場
    11月,哈囉出行執行總裁李開逐透露,哈囉將切入兩輪電動車業務,推出智能兩輪「新物種」。談及布局兩輪電動車原因,李開逐表示,兩輪電動出行市場空間巨大。一個月後,哈囉電動車已經在山東、安徽等多地低調招商,加速拓展門店網絡。
  • 「技術+信用」雙升級 看聚美優品街電、哈囉單車等共享企業如何...
    剛剛結束的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哈囉出行為「東方進博之夜」定製的共享單車亮相,傳遞著共享經濟綠色、低碳、環保的服務理念。而在共享出行之外,共享民宿、共享充電寶等業態也逐步成為人們日常生活的標配,在我們身邊「遍地開花」。共享經濟如何「跑得快」?
  • 哈囉出行旗下共享單車全面接入 北鬥首次大規模應用於共享單車
    當日,專業移動出行平臺哈囉出行宣布旗下共享單車全面接入北鬥定位。哈囉出行聯合創始人、執行總裁李開逐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此舉是北鬥定位服務首次大規模應用於共享出行領域,將助力共享單車有機融入城市公共運輸生態。共享單車在解決最後一公裡出行痛點的同時,也帶來了無序停放的城市治理難題。
  • 不止於共享兩輪,哈囉出行完善兩輪出行生態
    會上,哈囉出行宣布將切入兩輪電動車業務,被外界視為其正在不斷完善兩輪出行生態,深化兩輪出行的發展戰略。擴大兩輪業務版圖 哈囉智能電動車明年推出「哈囉旗下換電業務啟用全新品牌小哈換電;此外,哈囉出行將切入兩輪電動車業務,推出智能兩輪新物種;預計哈囉電動車第一代智能化產品將於明年初與大家見面。」
  • 「技術+信用」雙升級 看聚美優品街電、哈囉單車等共享企業如何破題!
    哈囉出行、滴滴打車對網約車服務的新嘗試,讓城市交通有了更多元的生態與選擇;"地鐵+單車"的一體化智慧接駁,探索出高效便捷的城市出行新方式;聚美集團旗下街電實現了移動端的"電量自由",保障智能化生活"不掉線"。共享經濟在技術升級、生活服務兩個端點的聚焦,促進了科技賦能城市生活,也帶動了消費需求反推共享升級。
  • 共享電單車再燃戰火,美團滴滴圍剿哈囉
    「燒錢」出不了贏家一場共享電單車的新戰事正在悄然上演。「經歷共享單車大戰後,留存下來的幾家企業都已經積累了數年的精細化運維經驗,加上與政府部門也已經有了前幾年共享單車管理的長期磨合,行業大概率不會再重現之前的無序競爭。」易觀出行行業分析師孫乃悅分析認為。
  • 共享單車「三國殺」,誰才是混戰最後的贏家?
    在一輪接著一輪的融資之下,狂熱的資本似乎為共享單車行業描繪出了一個光明的前景。不過,就是在這樣的狀況下,最後的勝利果實卻被哈囉吃下。成立於2016年10月的哈囉相較於摩拜和ofo可以說是後來者,當時的兩者已經瓜分了整個共享單車市場的80%以上。在摩拜的背後站著的是騰訊,而ofo則先後拿到了阿里、騰訊以及滴滴的投資。「無依無靠」的哈囉為避免與兩大巨頭產生直接衝突,前往三四線城市以及景區等下沉市場成為了哈囉發展方向。
  • 共享單車的下半場戰事:哈囉老大難當
    據外界預估,市場上主流的三家共享單車企業用戶數量和單車數量的排名中,哈囉最多,美團次之,青桔最少。如今哈囉單車的註冊用戶已突破4億,並實現全國400城的覆蓋規模,給其他兩家帶來不少壓力。除了單車業務,此前作為豐富出行場景的電單車也成為三家的新寵,這跟政策的利好有關。
  • 共享單車的下半場戰事:哈囉老大難當
    據外界預估,市場上主流的三家共享單車企業用戶數量和單車數量的排名中,哈囉最多,美團次之,青桔最少。如今哈囉單車的註冊用戶已突破4億,並實現全國400城的覆蓋規模,給其他兩家帶來不少壓力。除了單車業務,此前作為豐富出行場景的電單車也成為三家的新寵,這跟政策的利好有關。2019年4月,電動自行車新國標正式實施,共享電單車行業迎來了發展契機。
  • 三大共享單車兩家落幕 留給哈囉的時間不多了
    這其中的原因在於兩方面,一是單車領域經營積累並不能轉化為生鮮、零售的優勢;二是對於一家長期虧損、盈利無望,且已經過了風口期,資本不再瘋狂投入的企業,無法調動大量資金對新業務進行投入。除了電單車是與單車關聯度較高的業務外,四輪業務的順風車、大出行的票務,還有物品配送的貨運,都與此前哈囉擅長的領域大相庭徑。同樣都是出行,業務邏輯和難點卻完全不同。一個例子是,哈囉的順風車本想在滴滴順風車業務暫停期間「偷襲」,但結果是業務不合規導致被約談。
  • 哈囉出行攜手武漢導航院以科技手段推動共享出行領域發展
    本報記者 施露「哈囉單車全線接入北鬥系統,這是北鬥定位服務首次大規模應用於共享出行領域,將助力共享兩輪出行有機融入城市公共運輸生態。」9月24日,在武漢舉行的中國北鬥應用大會上,哈囉出行副總裁任亮亮表示,作為首家全面接入北鬥定位的專業移動出行平臺,哈囉出行將深入探索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在交通領域的應用場景,積極推動與導航院專家院士的深度交流合作,以及創新應用,實現企業的高效有序管理。哈囉在今年3月底先後發布了新款共享單車「雲行」和新款共享助力車「雲起」,這兩款車型均接入北鬥定位服務。
  • 美團滴滴「圍攻」哈囉,共享電單車的下沉新戰事
    一輛4.2米長的大卡車,踩著夜色從倉庫中緩緩開出來,車上一批共享電單車整裝待發。城市的夜晚靜悄悄,但老徐的工作才剛剛開始,他的任務是將這批共享電單車投放到城市的街道上。 這份工作沒有多少技術含量,但想要做好卻著實需要動一翻腦筋。
  • 北鬥定位首次大規模應用於共享出行 哈囉單車已全線接入
    湖北日報訊 (記者黃磊、通訊員向怡)9月24日,在武漢舉行的中國北鬥應用大會上,哈囉出行副總裁任亮亮表示,目前,哈囉單車已全線接入北鬥系統。據悉,這是北鬥定位服務首次大規模應用於共享出行領域。今年3月底,哈囉出行先後發布了新款共享單車「雲行」和新款共享助力車「雲起」,這兩款車型均接入北鬥定位服務。此後,哈囉對路面所有存量共享單車進行了遠程固件升級,目前哈囉單車已全線適配北鬥。與此同時,哈囉單車通過全面接入北鬥高精度導航定位,引導用戶規範停放,用技術手段優化車輛在市政道路上的停放秩序。
  • 共享單車三國殺,笑到最後的沒想到是哈囉
    此言一出,一片質疑。因為當時摩拜和ofo的月活還位居前列,但哈囉單車高管回應稱,哈囉單車日訂單量業內排行已經處於絕對領先地位。現在看來,哈囉單車確實是在這場舊版三國殺中取勝了。那哈囉單車是如何在「彩虹大戰」中走到最後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