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高調殺入中國充電樁市場,關鍵時候才知比亞迪的重要

2020-12-02 我為科技狂


在特斯拉高調進軍中國市場建設充電樁工廠之後,國內充電樁龍頭特來電亦宣布將獨立上市,再加上「新基建」政策落地,近日充電樁的大風似乎再次颳了起來,市場上的新老玩家們將聞風而動,而IGBT廠商更是其中的「香餑餑」。

1,特斯拉高調殺入充電樁市場,市場上新老玩家聞風而動,中國充電樁龍頭特來電見機行事,決定獨立上市以為自身構築業務壁壘、穩固市場地位

昨日晚間,特來電母公司特銳德發布公告稱,啟動分拆特來電至境內證券交易所上市的前期籌備工作。根據中國充電聯盟統計,特來電在中國充電樁市場的市佔率已經連續4年位居第一,截止2019年底,特來電擁有14.8萬臺充電樁。

業內人士認為,特來電身處的充電樁賽道,屬於典型的重資產行業,分拆上市可以進一步提升特來電的品牌影響力,實現更好的估值,保持快速擴張,逐步形成業務壁壘。據了解,2019年12月,特來電曾經通過股權融資13.5億元人民幣,當時估值達78億元人民幣。

特來電的野心其實已經昭然若揭,之所以選擇獨立上市,背後或許跟極具威脅性的玩家突然殺入市場有關,例如大名鼎鼎的特斯拉。

自2020年以來,在街頭上並不起眼的充電樁正在吸引著巨頭們加速入場。例如,3月,寧德時代與福建百城合資成立上海快卜新能源,主營充電樁快充服務;同月,阿里系的螞蟻集團借子公司入股簡單充,由此跨入賽道;4月,華為公布了新一代直流充電模塊HiCharger;7月,小米入股快電平臺母公司能鏈集團,由此入局;11月,電動車大廠特斯拉擬斥資4200萬元在上海建設充電樁工廠。

此前,滴滴、高德選擇聚合的方式切入到充電樁市場;小鵬、蔚來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整車製造商,充電是服務甚至是銷量的一部分,早就做了相關布局。因而可以說,充電樁的大風似乎在今年又再次颳了起來。

值得補充的是,據工信部數據顯示,截至今年9月,全國各類充電樁達到142萬個,車樁比約為3.1:1。相比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的規模,充電設施建設顯得有點滿足不了消費者的需求——車多樁少,特別是公共充電樁缺囗較大已成為普遍性的問題。

儘管充電樁行業存在盈利難、風險較高等問題,但隨著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轉向充電基礎設施以及在「新基建」的風口下,各個玩家仍然是加快布局,為的是搶佔市場先機。

業內人士指出,「隨著市場不斷發展到,最後充電樁行業或許會出現『二八定律』,幾家巨頭搶佔80%的市場份額,剩下的20%的市場份額由中小企業來分。」或者還可以說,充電設備市場最終會向有技術、有資源、有資金實力的企業逐漸集中。

2,充電樁核心器件IGBT被少數國際大廠壟斷,市場供應越發吃緊,但同時廠商也在紛紛擴產

在此背景下,除了大玩家們紛紛入場,充電樁產業的上遊供給端也正快馬加鞭追趕市場需求,作為充電設備核心器件供應商,IGBT廠商毫無疑問是值得業界關注的重點之一。業界認為,超級快充應該是未來的趨勢。而實現大功率快充,必然離不開IGBT等功率元器件,IGBT也被稱為是充電樁的「心臟」。

從充電樁的成本結構分析,充電機、充電模塊是充電核心設備,其中充電模塊佔充電系統成本近50%,核心功能是將電網中的交流電轉化成可以為電池充電的直流電。而充電模塊的關鍵又在於IGBT功率開關,當充電模塊工作時,三相交流電經過整流濾波後,變成直流輸入電壓供給IGBT橋。

據了解,IGBT成本佔據充電樁的20%。隨著新能源充電樁市場的快速發展,IGBT市場將保持高速增長態勢。中信證券先前預計,到2030年,中、美、歐直流樁佔比有望提升至44%/20%/32%,上述區域新增直流充電樁預計累計帶動IGBT需求約1300億元,潛在市場空間巨大。

業內人士表示,雖然IGBT市場一直被英飛凌、三菱、富士電機和安森美等少數供應商壟斷,但市場的旺盛需求以及國際IGBT大廠均受新冠疫情影響,國內IGBT市場供應緊缺的狀況愈演愈烈,交貨期一再拉長,國內客戶除了下全款訂單等待產品的同時,也正在逐漸導入國產供應商。國內IGBT代工產能持續緊張,華虹半導體、中芯紹興和斯達半導體等IGBT代工廠從2019年底至今均處於產能滿載的狀態。

IGBT供不應求,大廠紛紛擴產。比亞迪IGBT項目於長沙開工;斯達半導新能源汽車用IGBT模塊擴產項目投產後可年產120萬個新能源汽車用IGBT模塊;中車時代電氣計劃在今年量產第6代技術IGBT,8寸IGBT生產線可年產24萬片;合肥中恆微半導體現在產能達每月4000到6000個IGBT模塊,而且正在進行產能爬坡。

此外,振華科技IGBT產品已實現小批量供貨;華虹半導體也宣布將全面發力並打造IGBT生態鏈;英飛凌宣布將新增在華投資,擴大無錫工廠的IGBT模塊生產線,也將成為英飛凌最大的IGBT生產基地之一。

總而言之,從需求端特來電、特斯拉的針對充電樁市場分別做出的動作,再反映到供給端的IGBT產能緊缺與擴產不停,無不顯示充電樁市場的蛋糕在不斷變大。但行業的春風吹過,擺在面前的除了機遇,還有挑戰。隨著各路資本的加入以及新基建落地,加速了馬太效應的發生,充電樁賽道勢必會引起混戰;另一方面,中國本土IGBT廠商跑步入場,加速擴產,國產化率進一步提升的同時也將引來國際巨頭的虎視眈眈。

3,中國IGBT高度依賴進口,比亞迪作為中國本土唯一一家有著IGBT完整產業鏈的汽車廠商,為解決「缺芯」瓶頸貢獻一份力量

儘管充電樁,以及由此帶動的IGBT市場空間巨大,但顯而易見的是,中國在高端IGBT等功率元器件領域還基本依賴進口。一位在新能源汽車廠商工作多年的業內人士說,「我們是採購不了國外IGBT產品的情況下,才會使用自己研發的IGBT產品。國產IGBT主要應用在低端領域,比如慢充15KW以內的基本都是用國產工業IGBT,而且大多都是交流充電樁。目前使用國外IGBT產品的比例可能超過90%,尤其是在大功率高壓直流充電樁領域,對安全性、穩定性等要求更高,目前主要還是依賴進口。」

行業人士稱,中國在高端功率器件領域,與國外企業的技術相比還有很大的差異;國內企業必須高度重視IGBT等功率元器件產品的技術研發與投入,提高核心技術的競爭力,才能把握未來充電樁產業發展的主動權。

在此,有必要重點說說比亞迪。中金資本之前發布的《2020年半導體行業展望》中有提到,在科創板及半導體國產化大潮的推動下,中國半導體產業已經成長為超1萬億元市值的投資賽道。其中,隨著新能源市場的發展,對IGBT的需求仍將會呈爆發性增長,比亞迪作為中國本土唯一一家有著IGBT完整產業鏈的汽車廠商,強勁的市場需求對比亞迪無疑是極大的利好。

2019年中國新能源汽車IGBT模塊市場格局

在比亞迪研發IGBT之前,國內電動汽車用MCU、變頻空調、電焊機和變頻器等產品用的IGBT基本要靠進口,價格和交貨周期都受制於國外。比亞迪半導體在2018年12月推出的IGBT 4.0,在諸多關鍵指標上實際優於當前市場上的主流產品,比如電流輸出能力高15%,綜合損耗降低20%,溫度循環壽命可達主流產品10倍以上,打破了IGBT受制於國外的局面。

據NE時代統計的2019年數據顯示,中國新能源汽車用IGBT模塊中,僅英飛凌一家廠商就出貨63萬套,佔據了58.2%的份額;比亞迪出貨量19萬套,市場佔有率為18%,位居第二。按照比亞迪制定的規劃,半導體業務不會與臺積電、三星、聯電、中芯國際等晶圓代工大廠在先進位程正面競爭,而是主攻成熟製程的功率半導體、車用IGBT等利基型市場。此外,比亞迪還在投入第三代半導體材料SiC研發,同時,據預測,比亞迪長沙IGBT項目建成達產後,預計年營業收入可達8億元,實現利潤4000萬元。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IGBT之於比亞迪,就相當於海思晶片之於華為。比亞迪也毫不掩飾自己在晶片行業的野心,比亞迪副總裁陳剛就說過:「我們立志於使比亞迪功率半導體晶片對於新能源汽車的意義,如高通之於手機、英特爾之於電腦。」再聯想到華為事件,比亞迪半導體引入戰略投資,購買長沙廠房,聯姻合作,以及在未來獨立上市,在某種程度上確實可以視作,比亞迪為半導體國產化策略力求解決「缺芯」瓶頸的大動作。

(我為科技狂整理)

相關焦點

  • 特斯拉又殺入上海灘:超級充電樁工廠即將投產!萬億市場...
    特斯拉又殺入上海灘:超級充電樁工廠即將投產!萬億市場要徹底爆發? 摘要 【狼真的來了!特斯拉又殺入上海灘:超級充電樁工廠即將投產!萬億市場要徹底爆發?】日前有消息稱,特斯拉計劃在上海投資4200萬元,建設一座集研發、生產於一體的超級充電樁工廠。
  • 特斯拉又殺入上海灘:超級充電樁工廠即將投產
    特斯拉又殺入上海灘:超級充電樁工廠即將投產!萬億市場要徹底爆發?兵馬未動,糧草先行。新能源汽車市場一片繁榮的景象之下,車主們的「續航焦慮」某種程度上促生了充電樁市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車企意識到,加快建設充電網絡是決戰新能源賽道不可或缺的一環。
  • 特斯拉又殺入上海灘:超級充電樁工廠即將投產!萬億市場要...
    新能源汽車市場一片繁榮的景象之下,車主們的「續航焦慮」某種程度上促生了充電樁市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車企意識到,加快建設充電網絡是決戰新能源賽道不可或缺的一環。隨著國產化提速,特斯拉在中國的生產線也將延伸至充電樁。日前有消息稱,特斯拉計劃在上海投資4200萬元,建設一座集研發、生產於一體的超級充電樁工廠。
  • 特斯拉又殺入上海灘:超級充電樁工廠即將投產!萬億市場要徹底爆發?
    新能源汽車市場一片繁榮的景象之下,車主們的「續航焦慮」某種程度上促生了充電樁市場的發展。越來越多的車企意識到,加快建設充電網絡是決戰新能源賽道不可或缺的一環。隨著國產化提速,特斯拉在中國的生產線也將延伸至充電樁。日前有消息稱,特斯拉計劃在上海投資4200萬元,建設一座集研發、生產於一體的超級充電樁工廠。
  • 特斯拉Model Y加速中國充電樁「奇點時刻」到來
    1月1日,特斯拉國產Model Y高調上市,長續航版及高性能版售價分別為33.99萬、36.99萬元,較此前48.8-53.5萬元預售價大幅下調,至今訂單火爆空前。 基於Model Y熱銷市場普遍預計,2021年特斯拉的銷量將超預期。2020年特斯拉全年銷售499550輛,已基本達到馬斯克年初設定的50萬輛目標。
  • 金評天下|特斯拉超級充電樁,為資本逐鹿電動車打開新空間
    雖然最近幾天海外股市的中國造車新勢力略有調整,但依舊無法撼動其成為年度資本市場明星,蔚來汽車今年累計漲幅超過1000%,高盛甚至將理想汽車的目標價直接從20.6美元提高到60美元。國內積極進軍新能源汽車的傳統車企也開啟了新的上漲熱潮。
  • 特斯拉打入中國市場,比亞迪工廠就停產放假92天?比亞迪這樣回應
    新能源車這幾年一直在成為話題,不僅是消費者,還關注著這個問題,我們國家也在關注,最近,特斯拉宣布降價,正式進軍國內汽車市場,然後在國內建了工廠,這讓許多生產新能源汽車的企業感到壓力。對特斯拉自身來說,實力是不容小覷的,很多朋友發現了一個問題,這是特斯拉宣布降價前幾天,國內汽車品牌比亞迪剛剛在CCTV登場,然後在新聞上介紹了比亞迪的成績,令人高興的是,比亞迪的新能源車的銷售量是世界第一。
  • 充電樁分析,未來增長空間巨大,投資潛力十足,但並沒有比亞迪!
    而且隨著國產特斯拉的產能日益釋放,國內造車新勢力蔚來汽車、小鵬汽車、威馬汽車等續航、工藝的日益向好,我國新能源汽車需求增加已經是毫無懸念,而隨著新能源汽車需求的增加,與之相匹配的充電樁市場擴容更是板上釘釘的事情。充電樁的產業鏈。
  • 拆開比亞迪和特斯拉的電池組,才知兩者差距:終於知道它貴在哪了
    拆開比亞迪和特斯拉的電池組,才知兩者差距:終於知道它貴在哪了隨著汽車銷量的巨增,汽油的消耗也在不斷增大,為了緩解汽油消耗以及環境汙染的壓力,汽車行業也是不斷地更新換代,其中新能源汽車的推出正好化解這一難題。
  • 比亞迪為什麼幹不過特斯拉?
    除了埃隆·馬斯克外,其餘四位都來自中國。 其中,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比亞迪」,2002年、2011年分別於港股、A股上市)董事長王傳福身價增長236%,達到141億美元,位居中國第一。 但在2020年年初的時候,比亞迪完全不是這幅光景。
  • 比亞迪和特斯拉哪個更好?差距在哪裡?
    最早的造車新勢力的特斯拉名動天下,以豪車的姿態高調進入人們的視野。顛覆性的加速性能,顛覆性的智能化水平,顛覆性的用車體驗,深受追捧。我們必須承認,特斯拉是一家偉大的公司,生產出了高品質的產品,為電動汽車世界範圍內的崛起奠定了基礎。從2013年第四季度開始,中國大力推動新能源汽車的發展和普及。到現在已經超過了5個年頭,這5年的時間積累,讓我們對電動汽車不再陌生,對一些電動常識有所了解。
  • 王傳福無奈使出大招,比亞迪DM-i橫空出世,即將告別充電樁
    王傳福無奈使出大招,比亞迪DM-i橫空出世,即將告別充電樁在國內新能源領域,比亞迪可以說是最厲害的,也受到車主廣泛的認可。在技術著一方面,比亞迪手裡掌握著電動車最關鍵的三點技術,也就是電池、電控以及電機。
  • 別看特斯拉在中國風聲水起,中國的「老頭樂」也要殺入美國市場啦
    最近兩年特斯拉在中國的迅猛發展,對方興未艾的國產電動車車企造成了巨大的衝擊。特斯拉上海超級工廠2018年籤約、取得土地、獲取施工許可證;2019年開工,當年投產、當年交付,創造了全球汽車製造業新紀錄。這叫什麼速度好呢?特斯拉速度,上海速度,中國改革開放新速度......
  • 稱霸中國市場的特斯拉,下一步,還是狠招
    特斯拉在中國躍居電動車市場首位,品牌成長獲得關鍵根據日經新聞所引用的統計資料,2020 年上半年的中國電動車總體市場出現大幅萎縮,累積銷售只有 23.5 萬輛,相比 2019 年上半年的 46 萬輛,只剩下一半的銷售規模。
  • 比亞迪汽車為什麼不如特斯拉?
    1.比亞迪全面開花2020年絕對屬於新能源汽車行業,蔚來全年暴漲超20倍、特斯拉上漲超9倍。中國人民大學高級研究員蔡凱龍認為,中國新能源能汽車走到今天,一方面在於特斯拉的崛起,另一方面在於低利率下大量資本進入市場。比亞迪就是抓住了電池與新能源汽車兩個關鍵點。電動汽車的關鍵就是電池,這也是當前電動汽車最大的痛點。
  • 特斯拉充電樁國產 萬億充電樁市場待激活
    (原標題:特斯拉國產V3充電樁明年一季度投產 國內萬億充電樁市場待激活) 特斯拉充電樁也要國產了。
  • 一線|特斯拉充電樁起底:費用高於第三方運營商 「鯰魚效應」如何...
    基於Model Y熱銷市場普遍預計,2021年特斯拉的銷量將超預期。2020年特斯拉全年銷售499550輛,已基本達到馬斯克年初設定的50萬輛目標。針對未來在中國市場的銷量目標,繼上海超級工廠之後,特斯拉眼下關鍵的另一步棋,是更進一步自建國內超充產能及網絡。外界顯見其動作頻頻。
  • 再等13天亮相,完勝小鵬P7,超低價殺入市場,劍指特斯拉Model 3
    導讀:蔚來汽車「不講武德」,首款轎車搭全球最牛150kwh電池,續航900公裡直接碾壓特斯拉!再等13天亮相,新車顏值完勝小鵬P7,超低價殺入市場,劍指特斯拉Model 3!下面就讓我們一探究竟!蔚來汽車市值瘋漲數十倍,市值達4900億,超越比亞迪成中國第一,全球排名第四,僅次於特斯拉、豐田和大眾,超越了通用汽車等百年車企。造車新勢力市值超越奔馳母公司,蔚來汽車到底靠什麼撐起高股價?今天說的這款車就是蔚來ET7。蔚來ET是蔚來汽車第一款轎車,這款車的主要的競爭對手就是特斯拉Model 3、小鵬P7、吉利極星2等高端新能源車型。
  • 特斯拉充電樁起底:費用高於第三方運營商 鯰魚效應如何攪動產業鏈
    1月1日,特斯拉國產Model Y高調上市,長續航版及高性能版售價分別為33.99萬、36.99萬元,較此前48.8-53.5萬元預售價大幅下調,至今訂單火爆空前(詳見科創板日報1月7日報導《開售7天交期已排至今年二三季!記者實探特斯拉Model Y熱銷背後》)。基於Model Y熱銷市場普遍預計,2021年特斯拉的銷量將超預期。
  • 特斯拉上海充電樁工廠項目獲批准 明年至少生產1萬根V3充電樁
    易車訊 日前,特斯拉公司副總裁陶琳表示:「2021年,特斯拉上海充電樁工廠將至少生產1萬根V3超級充電樁。這一數字,比過去特斯拉在中國鋪設的充電樁總和還要多。」此前,特斯拉被曝將在上海投資4200萬元,建設一座集研發、生產於一體的超級充電樁工廠,該項目計劃於2021年第一季度投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