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旗銀行劉利剛:明年中國GDP增速將達8.2%

2021-01-11 新浪財經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

原標題:花旗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明年中國GDP增速將達8.2%,寬鬆貨幣政策退出需謹慎

12月22日,花旗銀行研究部董事總經理、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預計明年中國GDP增速大幅反彈,全年整體增速預測將達8.2%。「我們對明年的經濟形勢是比較樂觀的,因為基數原因,上半年中國經濟增速會十分強勁,而下半年則會逐步收斂,回歸潛在增長率。預計明年一季度、二季度、三季度、四季度的GDP同比增速分別為16%、8%、6%和5%。」劉利剛表示。

具體來看,劉利剛認為消費是支撐明年經濟反彈的主要動力,而出口對於GDP增速的貢獻則會降低。

「在假設疫苗有效並且順利推出的情況下,預測被疫情壓抑的消費,尤其是旅遊、酒店、餐飲等將快速恢復,零售業務同比增速會創十年新高,達到16.5%。而因疫情影響而擴大的出口業和萎縮的進口業將恢復常態,預計明年出口同比增速會回落到3.5%,而進口增速會反彈到5.6%,經常帳戶順差佔GDP的比例將會縮小。」

在物價指數方面,劉利剛則預計隨著豬肉價格大幅度下降,中國CPI從今年11月到明年二季度都會出現通縮情況,而明年二季度則會轉為通脹,全年CPI同比增速約為1.2%,PPI同比增速為1.3%。

在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方面,劉利剛則表示明年會是財政政策正常化和可持續化的過程,而貨幣政策方面則既不會加息也不會降準。

「今年受到疫情影響,政府債務佔GDP比重上升較快,中國總政府債務從去年佔GDP78%上升到今年90%,財政赤字也有所提升,而明年則都將回歸正常化。」劉利剛說,「不過,在貨幣政策方面,目前美國、歐洲、日本都在繼續採取量化寬鬆政策進行刺激,美聯儲表示2023年才會考慮退出量化寬鬆和0利率,海外流動性釋放非常大。如果中國央行過快退出寬鬆政策, 帶來在岸利率上升,會進一步導致海外資本流入中國。這一方面導致人民幣出現較大升值壓力,另一方面在更多資本流入可能會讓其逐利投機產業,比如樓市和股市,帶來新一輪資產泡沫。」

據劉利剛預測,到明年6月人民幣兌美元匯率可能上升到6.3,而到明年底則可能上升到6。此外,如果疫苗推出不順利,海外疫情難以好轉,資本則可能更多流入中國市場,人民幣升值壓力會比預測更多。

(作者:顧月 編輯:馬春園)

相關焦點

  • 花旗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明年中國GDP增速將達8.2% 寬鬆...
    原標題:花旗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明年中國GDP增速將達8.2%,寬鬆貨幣政策退出需謹慎   12月22日,花旗
  • 花旗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明年中國GDP增速將達8.2%,寬鬆...
    來源:21世紀經濟報導原標題:花旗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明年中國GDP增速將達8.2%,寬鬆貨幣政策退出需謹慎12月22日,花旗銀行研究部董事總經理、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在接受21世紀經濟報導記者採訪時表示
  • 花旗銀行劉利剛:明年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或升值至6
    花旗銀行劉利剛:明年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或升值至6 澎湃新聞記者 蔣夢瑩 2020-12-24 17:03 來源:澎湃新聞
  • 花旗銀行劉利剛:明年年底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或升至6
    來源:澎湃新聞疫情之下,中國出口屢創新高,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離岸和在岸市場延續升值勢頭。2021年中國的經濟增長勢頭如何?接下來人民幣的匯率將如何走?花旗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近日在2021年宏觀經濟展望線上交流會上指出,花旗銀行預計明年中國經濟有望達到8.2%的增速。明年一二季度經濟增速將非常強勁,預測明年一季度同比增速將達16%。到明年下半年,中國經濟又將回到潛在增長率水平。關於財政政策,劉利剛表示,花旗銀行認為中國的財政政策在明年將逐漸走向財政政策正常化和可持續的過程。
  • 花旗銀行劉利剛:預計明年海外機構投資者會首選中國債市投資
    來源:證券日報本報記者李文12月22日,花旗銀行研究部董事總經理、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就2021宏觀經濟展望發表觀點。劉利剛表示:「我們認為明年中國經濟有8.2%的增速。對於明年的季度增長走勢,我覺得是一個周期逐漸收斂的狀況,明年第一季度中國一定會有非常強的同比經濟增速,因為基數的原因。我們預測明年一季度有16%的同比增速,但是這樣的同比增速在二季度會降到8%,三季度為6%,四季度為5%。在明年下半年,中國經濟又回到潛在增長率水平,明年下半年是平均5.5%的增速。」
  • 花旗銀行:中國下半年GDP將同比增長5.9%
    來源:證券日報網本報記者 李文7月24日,花旗銀行研究部董事總經理、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就今年下半年宏觀經濟展望發表觀點。花旗預計,中國下半年GDP將同比增長5.9%;預計第三季度GDP增長將逐步攀升至5.5%,第四季度將同比增長6.3%,但經濟復甦的步伐可能不均衡。生產和基礎設施投資的恢復可能比消費和資本支出的恢復要快得多。劉利剛表示,由於全國人大五月下旬召開,財政刺激措施的實施也推遲了。
  • 【首席視野】花旗劉利剛:中國股市能持續為外資帶來超額收益
    在談及中美之間每一次的風吹草動都劇烈地撩撥市場的神經、大洋彼岸的金融機構如何抉擇之時,劉利剛對經濟觀察報記者表示,華爾街和全球500強企業都對美國政府現在的對外政策比較擔心。近日經濟觀察報記者專訪花旗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這位在外資及國際機構工作了二十餘載的資深業內人士,對國際局勢有清醒的認識。他認為,逆全球化的趨勢已經在發生,「我不同意中美之間脫不了鉤」。
  • 花旗銀行劉利剛:弱美元將持續至2022年,人民幣國際化將會加速,2030...
    近日,花旗銀行研究部董事總經理、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接受券商中國記者採訪,分享了對人民幣國際化及匯率市場的看法。他指出,目前弱美元的貨幣環境會進一步加快中國人民幣的國際化;而中美摩擦的潛在風險與外部貨幣政策環境的變化促使人民幣在今後必須加快國際化進程。
  • 花旗銀行首席劉利剛:人民幣進入升值通道 短期看到6.9
    來源:經濟觀察網原標題:花旗銀行首席劉利剛:國際化加速開啟 人民幣進入升值通道,短期看到6.9 經濟觀察網 記者 鄭一真 「到2030年,人民幣也會逐漸取代英鎊,變成全球第三大支付貨幣,我們預期佔比在7.9%左右,比現在的1.76%有一個大幅的上升,但和現在其他兩大主要全球支付貨幣—
  • 花旗:央行貨幣政策正在發揮作用 二季度降準可期
    花旗銀行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在日前的媒體見面會上表示。  同時,一些向好跡象已經出現,海外機構投資人對人民幣、中國境內股市和債券市場的配置熱情正在提高。  「預計2019年GDP增速為6.2%,上半年經濟還將保持疲弱,下半年會有所改善。四個季度的GDP增速預計分別為6.1%、6.2%、6.2%和6.3%。」劉利剛說。
  • 花旗銀行首席劉利剛:國際化加速開啟 人民幣進入升值通道,短期看到...
    花旗銀行在最新的研報中預期。從幾個數據指標可以看到過去十年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成績,比如人民幣現在已經是全球第五大支付貨幣,在美元、歐元、英鎊、日元後面,佔全球支付貨幣的1.76%。人民幣在中國貿易結算的份額於2015年一度達到29%,在2020年第二季度這個比例是14%左右。
  • 花旗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央行今年仍有必要降低政策利率
    聲明表明,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期望維持寬鬆貨幣政策立場,直到通脹率在一段時間內平均達到2%。美聯儲新政策框架的說明為,在通脹率持續低於2%的時期之後,貨幣政策要促進一段時間內通貨膨脹率略高於2%。另一方面,雖然今年5月的中國政府工作報告重申,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同時,引導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明顯高於去年。
  • 蘭房鏈:外國權威機構看好,預計明年中國GDP增速將達8.0%!
    01、渣打銀行: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將增長4.8%,中國GDP增速8% 渣打銀行全球研究團隊近日發布報告稱,預計2021年全球經濟將增長4.8%,而中國GDP增速將加快到8.0%。
  • 花旗:因海外資金追逐中國資產,人民幣匯率明年或升至6
    來源:財聯社APP隨著中國領先全球經濟復甦,國際資金正源源不斷地進入中國債市和股市,花旗(Citigroup Inc.)預測,這可能將推動人民幣匯率在明年升至6。花旗集團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認為,2021年將有大量海外資金追捧人民幣計價資產,因為這些資產的收益率遠高於世界其他地區。他預計,到明年年底,美元兌人民幣可能會下跌10%至6,甚至更低。
  • 花旗:因海外資金追逐中國資產 人民幣匯率明年或升至6
    財聯社(上海,編輯 周玲)訊,隨著中國領先全球經濟復甦,國際資金正源源不斷地進入中國債市和股市,花旗(Citigroup Inc.)預測,這可能將推動人民幣匯率在明年升至6。花旗集團中國首席經濟學家劉利剛認為,2021年將有大量海外資金追捧人民幣計價資產,因為這些資產的收益率遠高於世界其他地區。他預計,到明年年底,美元兌人民幣可能會下跌10%至6,甚至更低。官方數據顯示,今年以來,海外基金已將在岸債券和股票的持有量增加了逾30%,達到創紀錄水平,部分原因是中國國債和股票被納入更多的國際指數,還有部分原因是中國相對於其他市場的利率溢價較大。
  • 專訪花旗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央行今年仍有必要降低政策利率
    聲明表明,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期望維持寬鬆貨幣政策立場,直到通脹率在一段時間內平均達到2%。美聯儲新政策框架的說明為,在通脹率持續低於2%的時期之後,貨幣政策要促進一段時間內通貨膨脹率略高於2%。另一方面,雖然今年5月的中國政府工作報告重申,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同時,引導廣義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明顯高於去年。
  • 花旗銀行中國經濟學家...
    花旗銀行研究部董事總經理、首席中國經濟學家劉利剛對經濟觀察網記者表示,在大選之前,中美關係是比較令人擔憂的。今後4個月中美關係可能會進入一個非常關鍵的時期。對資本市場而言,地緣政治緊張局勢加劇,正在改變投資者風險偏好。上周五,A股、美股、歐洲股市等風險資產集體下挫,而避險資產黃金繼續崛起,金價接近1920美元,這是2011年以來的最高水平。
  • 衝刺110萬億大關,明年中國GDP增速預測達13%!比美國還差多少?
    出口增速創下21個月來最高,專家:明年中國GDP增速將達13%最近,歐美國家開始密集籌劃新冠疫苗接種事項。綜合媒體報導,當地時間12月8日,英國正式啟動了大規模新冠疫苗接種項目;美國被傳出將在12月中旬開啟疫苗接種;包括法國、葡萄牙在內歐洲國家將在2021年初接種疫苗.......不過,有專家預計,即使擁有疫苗,明年全球經濟復甦仍然困難。
  • 明年中國GDP增速或達8%,「十四五」增長目標如何設定
    臨近年終,對明年中國經濟的預測和討論日漸增多。疫情之後,經濟恢復的動能如何?「十四五」期間GDP增長目標又該如何設定?從這些討論來看,專家學者們對經濟的恢復充滿信心,他們認為在經濟復甦與基數效應的雙重作用下,2021年中國宏觀經濟各類同比參數將全面走高。
  • 花旗銀行信用卡的中國生意
    比如有個很有意思的細節是,在花旗銀行,只想存取款的客戶,可能需要"費力"地爬二樓,而那些有足夠財力進行投資理財的,或者消費其他增值業務的,就可以在一樓接受面對面服務。中國消費金融爆發式增長據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此前發布的《中國消費金融創新報告》預測,若以每年20%的速度增長,預計到2020年,我國消費信貸規模或將超過12萬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