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杜麗娟 北京報導
出口退稅系統整合項目的試點改革正式啟動。
記者獲悉,國家稅務總局已於近日上線了出口退稅新系統,其中試點地區會將出口退稅申報、出口退稅審核、出口退稅函調等功能,統一歸併至金稅三期信息系統。
目前稅務部門的機構設置中,徵稅和退稅是兩個相互獨立的部門,由於部門之間信息共享尚未打通,這使得出口退稅操作過程中,存在大量管理漏洞。
對納稅人來說,在金稅三期系統中開發出口退稅管理新系統,可在申報環節實現自動接單,並能直接導入購貨憑證電子信息,通過勾選報關單及購貨憑證,自動生成退稅申報信息,從而使報稅更精準。
先試點再推廣
「金稅三期作為報稅系統,和退稅系統的整合,對納稅人來說,可以提高退稅辦理的便利性。」北京智方圓稅務師事務所有限公司董事長王冬生說。
記者了解到,隨著金稅三期的不斷升級,稅務部門徵管能力大大提升,與此同時退稅系統的升級也受到各方關注,尤其是納稅人和稅務人員對整合完善出口退稅系統和金稅三期信息系統表現出迫切需求。
一位稅務系統人士坦言,徵稅和退稅系統的整合,對於稅務部門來說,可以利用金稅三期的數據聚合優勢,實現事前、事中、事後的全流程監管,這有利於降低企業的涉稅風險。
按照國家稅務總局的部署,出口退稅新系統將在廣東省和大連市試點推行,試點地區納稅人可以自願選擇使用新系統離線申報工具、電子稅務局或標準版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出口退稅平臺,辦理出口退稅相關業務。
國家稅務總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新系統將採取先試點再推廣的方式,在廣東省和大連市試點後,將在全國其他地區分步推廣。該人士介紹,此次系統整合實現了出口退稅申報、審核等多項功能統一併入金稅三期系統中。
9月29日,出口退稅新系統在廣州試點上線一個月後,多家外貿企業表示,退稅過程新系統不僅幫助企業節省了辦稅成本,還降低了風險。
「企業報稅過程中,有時會存在退稅額和進貨發票實際稅額不一致的情況,金稅三期升級後,這些行為對企業來說,需要單獨說明,否則就有可能存在涉稅風險,如今兩個系統整合,對於辦稅員來說,不僅可以提高辦稅效率,還能降低相關的稅務風險」。廣東省某紡織品出口公司相關人士說。
據了解,除了降低風險外,新的出口退稅系統還取消了外貿企業出口退稅匯總申報表,並把出口明細申報表的錄入項從20項減少到15項。
來自國家稅務總局的數據顯示,今年1-7月,全國稅務機關辦理出口退稅8953億元,全國稅務機關辦理出口退稅平均時間由2019年的10個工作日壓縮到了8個工作日以內,辦稅效率提速了20%。根據第三方機構的測算,未來退稅時間有望繼續提高。
提高退稅時效性
按照出口退稅政策「應享盡享、應享快享」的政策,出口退稅的及時到位,對出口企業緩解資金壓力具有重要意義。
今年以來,國務院出臺多項舉措以提高外貿企業出口退稅的便利性,截至6月底,出口企業通過單一窗口申報的出口退稅為110億元。對於風險可控的出口退稅業務,稅務部門還為企業先行辦理退稅,事後再補辦實地核查手續。
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有1.1萬戶企業享受了實地核查「容缺辦理」的服務。從目前情況看,稅務部門在落實政策、提高出口產品競爭力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記者實地採訪中,仍有部分企業反映出口退稅過程中的難題。
「從現實情況看,企業辦理退稅仍存在一些難題,比如企業繳納增值稅的地方和出口退稅的部門往往不是同一機構,這加大了企業在實際退稅中的溝通成本,退稅款不能及時到帳,影響企業現金流使用」。一位外貿企業相關人士告訴記者。
據悉,由於徵稅和退稅分屬不同部門,退稅管理除了涉及稅務部門外,通常情況下,還與海關、商務、外管等政府部門有關,在納稅信息尚未共享的背景下,企業要想快速完成退稅款的核實,原則上需要一定的流程。
一位稅務系統研究人士分析,稅收徵管系統中,增值稅防偽稅控系統和出口退稅系統是獨立存在的兩個系統,因此很多關鍵信息,包括企業基本信息除非稽查使用,否則並不是實時共享,對於企業退稅來說,這會降低出口退稅的管理質量和效率。
王冬生也表示,企業存在的退稅難問題,一定程度上會加大企業的出口成本,從而降低出口產品在國際市場的成本優勢和競爭力。
記者了解到,由於各地徵管業務標準的差異,目前退稅部門也缺乏全國統一的標準,這些因素也給出口退稅帶來風險。
對此,稅務總局要求,新系統上線後,各級稅務機關要充分考慮出口退稅系統整合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系統不穩定、辦稅服務廳擁堵等風險,根據本地實際情況進一步梳理風險點,做好應急預案,細化應對措施,有效防範各項工作落實不到位的風險。
此外,對於廣東和大連兩個試點地區,稅務部門還要通過12366納稅服務熱線、微信等「非接觸」渠道建立問題快速響應機制,及時解決納稅人提出的各類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