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7-11 17:08
浙江新聞客戶端編輯 史朵朵
舟山可謂颱風的「百戰之地」,有統計顯示,1989年至2006年,有具體記載影響我市的熱帶氣旋(颱風、熱帶風暴、低壓)共計66個,而在《舟山市志》的記載中:1951年至1988年,年均影響4.3次,最少年份2次,最多年份9次。
最早的颱風記載:唐開元十七年(729)八月丙寅,越州大水壞州縣城。(註:唐代越州即今浙東一帶。這次記錄算是疑似颱風,不作為具體憑證。)可明確見到 「颶風」字樣的記載是,宋紹熙五年(1194),秋,明州颶風駕海潮害稼。(註:明州即寧波。)
建國後首次強颱風:1951年8月17日16號颱風,強風、暴雨、加上大潮汛,被淹農田27588畝,衝毀民房1939間,損壞漁船72艘。
帶來最大損失的颱風:1997年11號颱風。1997年8月18日晚,在溫嶺市石塘鎮登陸,登陸時中心氣壓955百帕,中心風力12級以上,登陸強度罕見。舟山從8月17日起自南到北出現大風,伴陣性降水,後風雨逐漸增強,各縣(區)普遍出現12級以上大風和暴雨。
恰逢農曆七月十五大潮汛,18日夜間定海最高潮位10.68米,超過歷史最高潮位0.38米,海水倒灌使各縣(區)城鄉嚴重受淹,積水1~3米,造成了嚴重的財產損失。全市疏散、轉移人員5.6萬,倒塌民房1050間;造成5人死亡,傷6人。直接經濟損失25.68億元。
首個有名字的颱風:強熱帶風暴「啟德」。2000年7月9~10日,外圍影響舟山。最大風速11級、最大過程雨量72毫米,全市直接經濟損失3622萬元。
間隔最短的兩次颱風:「派比安」與「桑美」,間隔10天。
2000年8月30日,「派比安」颱風緊擦舟山市普陀區北上,自南而北穿過舟山群島,該颱風在移動過程中,強度加強,到達舟山時,達到最大。30~31日,舟山市出現12級以上大風,嵊泗實測極大風速44.4米/秒,為有記錄以來第四大風速,直接經濟損失10.25億元。
9月11~15日,舟山市受「桑美」颱風影響,強颱風緩慢北上,並在定海東南280千米海面上速度減到最慢,然後加速北上,全市8級以上大風持續81小時,嵊泗12級大風持續44.5小時,各地普降暴雨,其中定海、普陀13~15日連續3天暴雨,13日大暴雨。
全市直接經濟損失14.6865億元。由於10天前剛遭受「派比安」颱風嚴重襲擊,舊傷未愈,在防汛設施極其脆弱的情況下,又遭「桑美」颱風肆虐3天3夜,全市受到極大破壞和慘重經濟損失。
颱風最多的年份:2004年。共有9個颱風、1個熱帶風暴、1個熱帶低壓影響舟山,比常年偏多7個,比2003年偏多5個,為歷年來颱風影響最為頻繁的一年,其中第7號颱風「蒲公英」、第14號颱風「雲娜」、第4號熱帶低壓影響較大。
雨量最大的颱風:2005年第9號颱風「麥莎」。8月5日下午至7日凌晨影響舟山,全市出現大暴雨,局部特大暴雨,過程雨量:定海337.7毫米、普陀135.7毫米、岱山184.4毫米、嵊泗232.6毫米。金塘雨量站日降雨量454毫米、過程雨量538毫米,均創全市自1954年有氣象記錄以來新記錄。全市直接經濟損失達19.12億元,17萬人被洪水圍困,緊急轉移人數達10萬人次。三天暴雨也給全市帶來充沛降水,全市水庫增加蓄水量4343萬立方米,除嵊泗外,全市旱情基本解除。
來得最早的颱風:2006年第1號颱風「珍珠」。5月18日影響舟山。是有氣象記錄以來影響浙江最早的一個颱風。
據中國海洋文化在線
1436605699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