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凰:
(2014年第16號強熱帶風暴):為2014年太平洋颱風季第十六個被命名的熱帶氣旋。「鳳凰」一名是由香港提供,即當地勝景鳳凰山。受颱風鳳凰影響,永嘉縣41省道、坦五線等多處公路發生山體塌方、滑坡現象,造成道路通行受阻。
菲特:
(2013年第23號強颱風):「菲特」一名由密克羅尼西亞提供,是一種美麗芬芳的花朵。「菲特」是新中國成立以來10月份登陸我國大陸的最強颱風,也是2008年以來給溫州造成嚴重災害的最強颱風。「菲特」導致全市120個鄉鎮(街道)受災,受災人口359.3萬人,直接經濟損失高達72.69億元。
莫拉克:
「莫拉克」於2009年8月7日23時45分在臺灣省花蓮市沿海登陸。8月9日16時20分在福建省霞浦縣沿海再次登陸,8月10日上午穿過溫州。颱風造成全市受災人口251.17萬人,因災死亡4人,失蹤1人,直接經濟損失達26.8億元。
韋帕:
2007年9月19日第13號超強颱風「韋帕」在蒼南霞關登陸,是07年登陸我國大陸最強的颱風。溫州265.7953萬人受災,因災死亡1人,失蹤1人,直接經濟損失20億元左右。溫州過程雨量達到359毫米。
桑美:
2006年8月10日,超強颱風「桑美」在蒼南縣馬站鎮登陸。「桑美」逼近時,近中心風力17級以上,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登陸我國大陸強度最強的颱風。全市共有259個鄉鎮(街道)受災,全市因災死亡154人,失蹤2人,直接經濟損失達117.33億元。因颱風造成特別嚴重的損失,亞太颱風委員會將「桑美」從颱風命名表中刪去。
麥莎:
2005年第9號颱風「麥莎」、2005年8月1日在菲律賓東方的海面上形成,在中國浙江登陸。溫州全市共有292個鄉鎮(街道)受災,受災人口達322萬人,其中,死亡2人,倒塌房屋6629間,直接經濟損失達28.19億元。 麥莎是由寮國氣象單位所提供的名字,有美人魚之意。
泰利:
是2005年第13號颱風,這個名字是由菲律賓所提供。2005年9月1日,颱風「泰利」在福建莆田登陸,溫州全市交通、電力、水利等基礎設施遭受嚴重損失,全市因災死亡3人,失蹤10人,直接經濟損失達26.11億元。
海棠:
2005年7月18日8時,「海棠」在臺灣花蓮登陸,19日17時10分在連江黃岐再次登陸,再次登陸時近中心最大風力仍達到12級。全市共263個鄉鎮(街道)受災,受災人口達497萬人,因災死亡1人,直接經濟損失達78.12億元,蒼南、平陽、樂清、永嘉受災情況最為嚴重。
雲娜:
為2004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3個被命名的風暴。「雲娜」一名由密克羅尼西亞提供。在浙江省登陸,是自1997年以來登陸中國最強的一次颱風。溫州全境普降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範圍之廣極為罕見,不少地方刷新了溫州市歷史最大雨量記錄,甚至全省水文實測資料最大值。颱風造成全市286個鄉鎮(街道)、316.8萬人受災,死亡65人,失蹤6人,直接經濟損失40.45億元。
返回大浙溫州首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