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論任何考試,經常會結合熱點出題,公考也不例外。而且公考常常會結合一些社會新聞,讓考生說明看法並且提出相應的解決方案,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看「買短乘長」導致火車超載、持票乘客無法上車這個問題,公考會怎麼出題吧!
【熱點背景】
在剛剛過去的五一小長假,「買短乘長」的乘車方式引起了熱議。有多位網友抱怨,自己提前買好了回家的火車票,卻被臨時告知無法上車。原來,這是因為不少購買短途車票的旅客,到站後繼續乘坐,導致火車超載、持票乘客無法上車。儘管相關鐵路局為已購票乘客辦理全額退票,但這樣的補救並不能讓持票者滿意。
(《黨報君評論》2019年5月05日 :《買短乘長,莫讓老實人神傷》 石羚 )
【命題預測】
近日在,高鐵「買短乘長」的乘車方式引起了熱議。少購買短途車票的旅客,到站後繼續乘坐,導致火車超載、持票乘客無法上車。儘管相關鐵路局為已購票乘客辦理全額退票,但這樣的補救並不能讓持票者滿意。對此,你怎麼看?
【中公解答】
高鐵出行是人們外出的方式,以其便利,價格相對便宜,速度快而備受群眾選擇,尤其是在節假日時期,高鐵票更是一票難求,很多第三方搶票軟體也因此應運而生。但是,節假日搶票很多時候也只是看著軟體「望洋興嘆」,退票改籤人數少,市場需要量大。正因如此,一種新型的乘車方式「買短乘長」悄悄出現並隨之大面湧向而來,對鐵路建設提出了更高要求。
其實,《鐵路旅客運輸規程》規定:旅客在車票到站前要求越過到站繼續乘車時,在有運輸能力的情況下列車應予以辦理。預購車票也好,臨時補票也罷,都是旅客與鐵路部門籤訂的合法契約。允許先上車後補票,可說是方便乘客的人性化安排。這樣的規則制定,本身並非沒有道理,甚至還值得點個讚。
但是,人性化的安排不應成為人們鑽制度空子的理由,購票乘車本應「先來後到」,卻變成「後來居上」,「買短乘長」侵害了提前購票者的乘車優先權,花時間在補票者的檢查也會影響到乘車的秩序,造成晚點現象的出現,更甚至,超出車廂的承載能力,帶來行車安全的降低,其實這種行為,已經侵犯了他人的人身安全。不久前,重慶公交車墜江慘痛事故就是一個例子。
「買短乘長」這項靈活的乘車制度,可以看出群眾的道德素質水平,究竟是補不了票按規定下車,還是死活不肯走,抱著總不能趕走我的心態。也可以看出,高鐵在管理上還有很長的一段路需要前行,到底什麼情況可以補票,補多少票,補不到票不下車的怎麼處理,如何處理高峰期的大流量出行。
因此,鐵路部門日前回應,如果旅客沒有按規定補票強行越站乘車,到站後鐵路部門將加收已乘區間應補票價50%的票款;鐵總相關負責人也表示,將協同有關部門增加誠信記錄內容。通過提高違規成本的方式提高人們的規則意識確實能起到一定的作用,高鐵部門可能還需要統籌協調區域的運力,提升運力的同時,根據節假日進行乘坐高鐵動車的價格浮動,讓更多人思考選擇其他其他出行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