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電團隊成功研發毫米波通信晶片

2020-07-03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

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鄭琳 通訊員 程振偉 郭燦天賜

杭電團隊成功研發毫米波通信晶片

日前,在杭電杭州下沙校區,毫米波通訊系統完成測試,系統由毫米波天線、毫米波收發信機和高速基帶處理電路板組成,實現了「超大數據高速率傳輸」。這意味著,它提供了5G通信的一種解決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系統中使用的毫米波晶片、基帶電路板,是由杭電程知群教授領銜的杭電新型半導體器件與電路團隊交叉團隊自主研發,該團隊2018年獲得浙江省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2019年得到國家基金委重大研究計劃重點項目的支持。這意味著杭電團隊在國內率先採用自主研發的E波段毫米波晶片實現高速信息傳輸。

第四代通信,傳輸速率為100Mbps/秒。這意味著,數據傳輸中會有100毫秒的延時。第五代通信,能夠將數據傳輸時延縮短至1毫秒,傳輸速率為1 Gbps—10 Gbps。杭電毫米波通信系統的測試數據,能完全滿足5G通信對傳輸速率的需求。

杭電團隊成功研發毫米波通信晶片

程知群教授團隊,聯合中科院研發力量,經過十餘年的技術積累和不斷完善,研發出可用於5G通信的毫米波晶片。據悉,目前國際上5G通信採用的頻段為Sub—6和毫米波結合,分別兼顧遠距離傳輸和區域高速回傳,實現完整的數據傳輸通信鏈。程知群教授領導的團隊,針對頻段71—86 GHz毫米波通信的大氣窗口,自主研發出全套E波段毫米波晶片。

另據了解,杭電自主研發E波段毫米波晶片,已經實現商業化,曾在華為5G毫米波移動基站樣機射頻晶片的商業招標擊敗Macom/Triquint/Gotmic等國際大廠,正式成為華為5G通信供應商之一。2018年在德國電信的外場實驗中,成功實現全世界首個高階毫米波外場驗證,速率達到70GBps。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際上有中、美、歐盟的三家公司,有E波段毫米波晶片出售。這就意味著在5G通信E波段毫米波晶片領域,中國有自主研發的可替代方案。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

相關焦點

  • 華為供應鏈國產化進展,E波段毫米波通信晶片成功量產
    晶片我們國產的毫米波通訊系統的測試成功,意味著我們在5G通信中又找到了一種新的解決方案,而這套系統中的毫米波晶片、基帶電路板就是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的科研團隊自主創新的成果,也是我們國家首次自主研發出的全套E波段毫米波通信晶片。
  •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成功研發毫米波通信晶片
    杭州電子科技大學成功研發毫米波通信晶片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科研團隊近日成功研發的毫米波通信晶片已正式成為華為5G通信供應商之一,這彰顯了該晶片的商業競爭力。日前,杭電完成了毫米波通訊系統測試。該系統由毫米波天線、毫米波收發信機和高速基帶處理電路板組成,實現了「超大數據高速率傳輸」,能完全滿足5G通信對傳輸速率的需求。
  • 路雖遠行則必至,我國全套E波段毫米波通信晶片迎突破
    圖片近日,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程知群教授團隊研發的毫米波通訊系統完成測試。該系統由毫米波天線、毫米波收發信機、高速基帶處理電路板組成,實現了「超大數據高速率傳輸」,它提供了5G通信的一種解決方案。值得注意的是,這個系統中使用的毫米波晶片、基帶電路板,是由杭州電子科技大學程知群教授領銜的杭電新型半導體器件與電路學科交叉團隊自主研發,是中國首次自主研發出的全套E波段毫米波通信晶片。目前,杭州電子科技大學自主研發的E波段毫米波晶片已經實現商業化,已正式成為華為5G通信供應商之一。
  • 中國打破「晶片封鎖」我國5G毫米波晶片研發成功
    眾所周知,我們國家的科技起步很晚,所以在科技上我們國家一直在為之努力,也一直在追趕著其他國家的腳步,一直希望可以跟世界上的先進科技縮小距離,但是現在我們國家的追趕之路更加的艱難,因為現在世界上很多以美國為首的國家都在對我們國家的科技進行封鎖,既然封鎖,那就只能「換道超車」了,我們國家在晶片領域不再追趕,現在已經成為世界第一梯隊,我們國家的今天打破「晶片封鎖」成功研發出了5G波毫米晶片
  • 晶片研發裡程碑:國產5G毫米波晶片研發成功
    晶片作為最尖端的製造業產品,在業內具有非常重要的位置,目前國產5G毫米波晶片研發成功。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雲傑表示,南京網絡通信與安全紫山實驗室已經開發出了CMOS毫米波全集成4通道相控陣晶片,並完成了晶片封裝和測試。每個通道的成本已從1000元減少到20元。
  • 任正非釐米波戰勝毫米波!現在5G毫米波晶片研發成功,意義有多大
    曾在1999年,時任我國科技部部長徐冠華就指出我國信息產業「缺芯少魂」, 其中「芯」是指晶片,「魂」則是指作業系統。而造成「缺芯少魂」的重要原因,就是我國尚未擁有一項其他國家無法替代的技術。不過這個情況,近年來正在逐步改變,尤其是華為的5G已經全球領先,這次的5G毫米波晶片研發成功,助力「中國芯」建設再進一大步!
  • 我自主研發成功商用毫米波相控陣晶片
    來源:經濟日報5G時代,如何讓消費者享受價格低、速度快的通信解決方案?19日,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宣布:我國自主可控、成本超低的毫米波相控陣晶片問世,它速度快、覆蓋廣,一腳踢開了毫米波通信技術商用的「絆腳石」。
  • CMOS毫米波晶片研製成功 毫米波晶片概念股有哪些?
    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表示,南京網絡通訊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已研製出CMOS毫米波全集成4通道相控陣晶片,並完成了晶片封裝和測試,每通道成本由1000元降至20元。同時,他們封裝集成1024通道天線單元的毫米波大規模有源天線陣列。晶片與天線陣列力爭2022年規模商用於5G系統。
  • 國產5G毫米波晶片研發成功
    通信世界網消息(CWW)5G毫米波晶片是適用於5G移動信領域的晶片,是寬帶衛星通信和5G毫米波通信的關鍵核心器件。南京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已研製出CMOS毫米波全集成4通道相控陣晶片,並完成了晶片封裝和測試,每通道成本由1000元降至20元。
  • 中國5G毫米波晶片成功研發,對備受美國打壓的華為有何意義?
    6月15日,中國工程院院士劉韻潔表示,南京網絡通訊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已研製出CMOS毫米波全集成4通道相控陣晶片,並完成了晶片封裝和測試。在華為公司備受美國政府打壓的形勢下,這一晶片的成功研製引來了網友們一片歡呼。可是成功的意義何在?對華為解困有幫助嗎?我來幫大家捋捋!
  • 「芯版圖」政策、技術探索加速,催生5G毫米波商用新機遇
    無論是大帶寬、高容量的場景,還是人口密度大、網絡容量需求大的熱點區域,毫米波都可以為生活娛樂和工作方式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日前,由蘇州能訊高能半導體公司、東南大學等單位共同參與的項目「氮化鎵中高頻晶片設計及製備工藝關鍵技術研究」,入選江蘇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
  • 中國成功研發全球首款5G毫米波濾波器,有望打破國際巨頭的絕對壟斷
    ,正式發布自主研發的5G毫米波濾波器。據了解,這款自主研發的5G毫米波濾波器是中國製造商在5G毫米波頻段成功研發的第一款小型化濾波器產品,產品尺寸僅為2.5 2.0毫米 毫米波頻段以其超高的傳輸速率、超大的容量和極低的時延,將成為下一階段5G發展的核心方向。目前,在全球範圍內,工作在毫米波頻段的微濾波器解決方案幾乎是空白,是世界各國在無線通信核心領域迫切需要突破的技術。
  • 通信行業毫米波專題報告:毫米波發展如火如荼
    ,基站側、終端側、晶片側等各運營 商及設備廠商積極布局,有望助力 5G 發展及應用普及,建議重點關注在 毫米波射頻晶片技術方面具備長期研發和成熟產品積累的龍頭和而泰,以 及其他相關公司包括在 5G 毫米波天線和軍用毫米波產品等方面具備產品 和研發優勢的盛路通信(未覆蓋
  • 機器人水下識別與抓取,杭電團隊拿大獎
    在賽前一天,整個團隊從開館起一刻不停地進行兼容性調試,最終在閉館時分調試成功,實現了兩個算法在視覺識別的不同環節兼容,從而「有驚無險」地奪冠。「衝就完事兒了」團隊也在AUV水中競速項目中取得了亞軍的好成績。
  • 通信行業毫米波專題報告:毫米波發展如火如荼
    2020 年 3 月,工信部發布的《工業和信息化部關於推動 5G 加快發展的通知》中明確表示,要「適時發布部分 5G 毫米波頻段頻率使用規劃」,「組 織開展毫米波設備和性能測試,為 5G 毫米波技術商用做好儲備」。在政策指導下,我國 三大運營商及華為、中興等產業鏈廠商均在積極布局毫米波商用市場,在技術研發、應 用場景測試、終端設備研發上持續取得突破。
  • 好消息:我國已經成功開發了5G毫米波晶片
    據()報導,中國工程院劉韻潔院士表示,中國南京網絡通信與安全紫金山實驗室已成功研製了一種5G毫米波晶片,並完成了晶片的封裝和測試。更重要的是,每個頻道的成本從1000元降到了20元,相當於直接降低了98%的成本!
  • 美國修改「華為禁令」,中國5毫米波晶片宣布成功,難道是巧合?
    在計算機領域中,晶片的重要程度其實就相當於人類的大腦。因為我國在高科技領域比世界上其他的先進國家發展的晚一些,所以多年來一直處於「缺芯少魂」的尷尬狀態,在晶片方面只能依賴進口,所以才經常會出現被人卡脖子的現象。
  • 中國5G毫米波晶片研發成功,美國休想再卡脖子
    在發展的過程當中能夠有自身的影響,發展事業是非常重要的,我們現在就有一些比較慘痛的教訓,在科技發展上我們由於研發的實力不足,所以在很多的工藝方面都會被其他國家所限制,美國今年頒布的新禁令也讓我國在晶片發展上遭到了重創。
  • 中國5G毫米波晶片研發成功,成本僅美國1/50
    一直以來,關於5G標準使用毫米波還是釐米波的爭論,在全球都是一個爭議。而我國從一開始就堅持使用6GHz以下的釐米波來建設5G標準,相比毫米波,釐米波的衍射和繞著能力更強,能夠更好地完成廣域覆蓋,這也是為什麼我國5G布局速度如此之快的一大原因。
  • 美國研首個集成單晶片數字毫米波波束形成器 可實現高頻5G通信
    蓋世汽車訊 據外媒報導,美國密西根大學(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電氣與計算機系的工程師們研發了首款全集成式單晶片數字毫米波(MMW)波束成形器,可為高頻5G通信開闢新道路。該技術可用於改進車到車通信、自動駕駛、衛星網際網路和國防等行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