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江晚報.小時新聞記者 鄭琳 通訊員 程振偉 郭燦天賜
日前,在杭電杭州下沙校區,毫米波通訊系統完成測試,系統由毫米波天線、毫米波收發信機和高速基帶處理電路板組成,實現了「超大數據高速率傳輸」。這意味著,它提供了5G通信的一種解決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這個系統中使用的毫米波晶片、基帶電路板,是由杭電程知群教授領銜的杭電新型半導體器件與電路團隊交叉團隊自主研發,該團隊2018年獲得浙江省領軍型創新創業團隊。2019年得到國家基金委重大研究計劃重點項目的支持。這意味著杭電團隊在國內率先採用自主研發的E波段毫米波晶片實現高速信息傳輸。
第四代通信,傳輸速率為100Mbps/秒。這意味著,數據傳輸中會有100毫秒的延時。第五代通信,能夠將數據傳輸時延縮短至1毫秒,傳輸速率為1 Gbps—10 Gbps。杭電毫米波通信系統的測試數據,能完全滿足5G通信對傳輸速率的需求。
程知群教授團隊,聯合中科院研發力量,經過十餘年的技術積累和不斷完善,研發出可用於5G通信的毫米波晶片。據悉,目前國際上5G通信採用的頻段為Sub—6和毫米波結合,分別兼顧遠距離傳輸和區域高速回傳,實現完整的數據傳輸通信鏈。程知群教授領導的團隊,針對頻段71—86 GHz毫米波通信的大氣窗口,自主研發出全套E波段毫米波晶片。
另據了解,杭電自主研發E波段毫米波晶片,已經實現商業化,曾在華為5G毫米波移動基站樣機射頻晶片的商業招標擊敗Macom/Triquint/Gotmic等國際大廠,正式成為華為5G通信供應商之一。2018年在德國電信的外場實驗中,成功實現全世界首個高階毫米波外場驗證,速率達到70GBps。
記者了解到,目前國際上有中、美、歐盟的三家公司,有E波段毫米波晶片出售。這就意味著在5G通信E波段毫米波晶片領域,中國有自主研發的可替代方案。
本文為錢江晚報原創作品,未經許可,禁止轉載、複製、摘編、改寫及進行網絡傳播等一切作品版權使用行為,否則本報將循司法途徑追究侵權人的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