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觀眾熟知的故事講得精彩動人,並給人驚喜,電影《奪冠》做到了

2020-12-17 LUX小沐的龍門陣

電影《奪冠》熱映中,也在熱議中。總體上,叫好聲還是絕對壓倒質疑聲。而且,個人覺得《奪冠》在「講故事」上,做到了一般意義上很難做到的事,並做好了。

以真實事件為藍本的體育電影,與其他類型的電影最大的區別在於可知性。

無論是故事本身或者結局,在走進電影院前,甚至只用看片名,觀眾就已知道電影的結局——奪冠;同時,中國女排的故事亦可說是家喻戶曉,大多數觀眾至少是2016裡約奪冠之路的見證者。因此,若想在觀眾已知結局的情況下,把觀眾已熟知的故事講得精彩、講得動人、給人驚喜,並非一件容易的事。而《奪冠》在這一方面可以說是成功的。

在觀影過程中,《奪冠》給人最大的感受是「勾起回憶」。在影片中「現實」與「虛構」相交織的敘述方式,為觀眾提供了相當有趣的觀影體驗。對於年輕一代來說,尤其是影片後半段,關於千禧年之後的女排故事,無論是快速閃回中的2004年雅典奇蹟奪冠、以及被重點刻畫的2008年北京奧運會半決賽的「和平」大戰、2016年里約淘汰賽首輪完成黑馬奇蹟,每一個瞬間都深刻地印在這一代觀眾記憶裡。《奪冠》以獨特的手法完美「復刻」了這些經典瞬間。

例如,閃現畫面中,黃渤從教練席蹦起來的畫面,可以說是「陳忠和附體」,每一個細節都還原了那個在電視中反覆播放無數次的場景。關於2016年里約奧運周期的「情景再現」,更是請到運動員本人進行演繹,再加以構造的「幕後故事」,對那再熟悉不過的故事加以藝術化的「講解」,所創造的「真實感」,進一步讓觀眾對當時現場的回憶,更加清晰與鮮活。

在觀影過程中,由影片中的場景激發,進而勾起觀眾對這件事自己的記憶,讓觀眾能帶著自己的記憶「進入」影片中,提供了一種「多維」的觀影體驗,這樣的方式,可以說十分有意義,也十分有趣。

另一方面,雖然年輕一代觀眾對於80年代的中國女排沒有那麼熟悉,但他們的長輩們對這一段有著難以忘懷的記憶。就算片中這一時期的女排團隊除了郎平都沒有明確地提到名字,但那輩人都可以清楚地對應上每一個成員。同樣的,對於他們來說,也提供了一個喚起自己「青春」記憶,「多維」觀影的機會,在感情上產生強烈共鳴。

《奪冠》雖然並非一部完美的電影,比如有些臺詞略顯尷尬和生硬,但體育、排球,作為一個全年齡段的「話題」,這部體育電影也串聯起了兩代人,甚至幾代人,關於相同事物的記憶,為他們提供了一個交流「記憶」的機會,拉近了不同年齡段觀眾的距離。

所以,電影《奪冠》做到了不容易做到,更不容易做好的事,這無疑是《奪冠》成功的亮點之一。

相關焦點

  • 《奪冠》黃渤鞏俐飆演技,彭昱暢是意外驚喜,吳剛演的最動人
    文/馬慶雲電影《奪冠》已經全國點映,即將除夕當日與影迷見面。這部電影講的是中國女排如何憑藉拼搏意志獲得五連冠,但稍後又如何進入低谷期,郎平教練如何回國執教,帶領中國女排最終獲得巴西奧運會冠軍的故事。編劇張冀和導演陳可辛,善於通過故事和鏡頭語言進行影迷情緒調動。
  • 《奪冠》:跨越35年,依舊熱血,電影的精彩呈現是對體育人的崇敬
    2020年的春節賀歲檔電影《奪冠》將在大年初一上映,而後因為疫情又撤檔了,但是絲毫沒有減弱觀眾對它的期待。雖然還未上映,但已是第六屆豆瓣電影年度榜單,最值得期待的華語電影,也成為電影中非常熱門的話題,網友還給出了影片8分以上的估分值。
  • 《奪冠》——一個關於奮鬥的故事
    一部電影的上映,不僅引發觀眾的廣泛關注,更是登上了《新聞聯播》,這樣的情形並不多見,《奪冠》就做到了。9月25日,電影《奪冠》在全國上映。當晚,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以《電影〈奪冠〉今日上映 再現中國女排精神》為題進行了報導:「電影《奪冠》今天正式登陸全國電影院線,影片回溯了中國女排40年的風雨徵程,詮釋了幾代中國女排人不屈不撓、不斷拼搏的精神傳承。」報導中大量引用了精彩感人的電影畫面。對於中國觀眾來說,中國女排的故事早已是家喻戶曉,但以電影這種藝術形式展現中國女排的故事,還並不多見。
  • 運動劇情電影不是紀錄片翻拍,《奪冠》與《絕殺慕尼黑》比較
    文 | 張智鋒運動劇情電影如果改編自真實事件,結局對觀眾來說毫無懸念,拍攝這類電影確實具有挑戰性。中國電影《奪冠》和俄羅斯電影《絕殺慕尼黑》都屬於運動劇情電影,都是表現本國球隊在國際大賽奪冠為國爭光的故事。兩部電影的故事背景和目標幾乎一致,但表現的手法和效果卻相差萬裡,就像中國與俄羅斯的距離一樣。
  • 電影《奪冠》9月25日全國公映
    245天的漫長等待,似乎並未打消觀眾觀看《奪冠》的熱情,觀眾直呼——「從過年盼到現在」「一定要看」「坐等上映」「我請我父母看」。那麼,宣傳戰線時間跨度如此之長的《奪冠》,到底為何始終受到大家的矚目和期待?《今日影評》欄目組特別邀請到了影評人周桂伊,共同聚焦即將上映的電影《奪冠》。
  • 《死侍2:我愛我家》想把一個故事講精彩有多難
    但素,想講一個英雄如何拯救世界的故事不太難,難就難在如何拯救;如何拯救也不太難,難就難在會遇到什麼樣的對手、敵人;對手、敵人都有了,將這個故事講好也就差不多;可是僅僅講好講通講得讓人信服了之後,這一切還不夠。
  • 小成本講好故事!電影《我的喜馬拉雅》獲金雞獎
    小成本講好故事! 原標題:獲獎電影《我的喜馬拉雅》小成本講好故事影片真實再現了西藏山南市隆子縣玉麥鄉牧民桑傑曲巴老人及其女兒卓嘎、央宗姐妹,在玉麥鄉守邊衛國的感人故事,其所傳達的家國情懷在廣大觀眾中引發共鳴。玉麥鄉地處喜馬拉雅山脈南麓。1990年之前,卓嘎、央宗姐妹和父親桑傑曲巴是玉麥僅有的居民,父女三人長期堅守在這裡固土守邊。
  • 電影《奪冠》哪裡看?電影《奪冠》上線首播,當貝市場分享大屏觀看...
    電影《奪冠》哪裡看?,隨著電影院的開門營業、電影行業的逐漸甦醒,在今年的9月25日,奪冠上映了。陳可辛是著名的大導演,很會拍時代背景下一代人的成長,代表作品《中國合伙人》獲得7.6的高分;演員包括影后影帝+實力派演員+真人出演的女排運動員,這樣的陣容很難有從演技上拉垮電影的機會。其中彭昱暢飾演青年黃渤的角色,這也變成了一個梗,被人調侃:彭昱暢長大就成了黃渤。同時作為該電影的主要人物,鞏俐在飾演郎平的時候下來一番大功夫。
  • 另類剖析電影《奪冠》,體育題材領域的電影能否此次奪冠?
    截止發稿前,電影《奪冠》的票房已經突破3969萬了,這是一部時間跨度很長的電影。從7080年代直到16年里約奧運,其實這部電影不僅僅講出中國女排的成長,同樣也講述了中國體育之路的艱辛。故事從吳剛飾演的袁偉民第一代女排教練開始,中間輪替黃渤飾演的陳忠和更迭到郎平手中的中國女排,三代教練成了中國女排的脊梁,中間串聯著女排的興替脈絡,故事性非常強,《奪冠》並不像一些普通的體育競技故事,從失敗到最後成功這樣塑造一個簡單的勝利完成影片。
  • 致敬電影巨人喬治·梅裡埃,以小孩視角講大人故事
    「將電影還給魔術,將希望留給後人」,當梅裡埃的《月球旅行記》出現在觀眾視野的時候,我想大家還是感動的。而《雨果》在畫面的拍攝上是無可挑剔的,這是對於拍攝技術上的肯定,要不然也沒可能斬獲奧斯卡最佳攝影獎在內的五項視覺類大獎。當看到這部電影的名字的時候,以為講述的是文學巨匠維克多·雨果的故事,是一個浪漫的,又充滿文學氣息的電影。當看到簡介說是奇幻的,那肯定是一部好故事了。
  • 濟南華僑城微電影摘得2020講好中國故事山東分站賽桂冠
    據介紹,2020「講好中國故事」創意傳播大賽山東分站賽由中國外文局、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公室指導,當代中國與世界研究院、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大眾報業集團主辦,齊魯晚報·齊魯壹點承辦,青島金莽原文化傳媒協辦,以「講好新時代中國故事」為主旨,面向國內外社會公眾公開徵集各領域中國故事、唱響山東聲音。
  • 中國電影產業發展高峰論壇聚焦「講好中國故事、探索主流電影商業...
    當天上午,本次高峰論壇的第一場主題論壇「『內容為王』講好中國故事主流電影商業化探索」邀請到了眾多電影行業人士,共同探討了中國電影行業未來的機遇與挑戰,一起進行了主流電影商業化探索。近幾年的電影市場中,《我和我的祖國》、《流浪地球》等主流商業影片屢創佳績,成為年度票倉的主力軍,帶動了電影人的創作熱潮,也將中國電影的國際影響力和中國人的文化自信提升至新的高度。
  • 《奪冠》近年來最好看的體育電影,讓幾億觀眾熱淚盈眶
    《奪冠》陳可欣導演作品,體育類型是國產電影稀有品種,好萊塢丹美式橄欖球就能拉出一長串佳片,此外還有棒球,籃球冰球等,美國競技體育產業空前發達,故事素材自然就多,我現在有印象的國產體育類電影,一個手都能數過來,最早1958年謝晉導過的《女籃5號》,81年的《沙鷗》,2000年的女帥男兵,再就是林超賢導的
  • 《奪冠》:銳意進取,講好中國女排的好故事
    張冀編劇、陳可辛導演的《奪冠》,通過對袁偉民、陳忠和、郎平等數代女排人的描寫,充分體現了中國女排與時代相互激揚的讚歌。《奪冠》作為商業類型片,對於訓練和比賽的完成度還原的相當充分,營造出一種沉浸式觀影體驗。主要角色的性格體現也到位,特別是鞏俐飾演的郎平其外形神似、與內在執著,都能夠讓觀眾覺得堅毅的態度、高水平的臨場反應可信,這是一個四十年始終在中國女排、世界女排在場的人。
  • 成今年全球最大電影票倉,但國產電影「出海」還得這麼做|直擊「金...
    數據顯示,截至10月15日零時,2020年中國電影票房超越北美同期票房,首次成為全球第一大票倉。 《流浪地球》《紅海行動》《奪冠》……近年,中國電影誕生了不少叫好又叫座的優秀影片,也成功「出海」和海外觀眾見面。在本土化敘事、突出中國特色的同時,應該怎麼更好地走向國際?
  • 看完國慶檔三部劇,才發現國產電影從70分到90分還差了點啥
    國產電影到底差了些啥?是演技嗎?就演員來說這三部劇裡幾乎沒有流量明星,演技都是到位的。《奪冠》中飾演郎平的鞏俐演技自然沒啥可說的,演年輕郎平的白浪也挺給人驚喜,畢竟是母女,外形、表情都稱得上神似。有這麼多困難做鋪墊,按理說很好講故事。這就像一個人跳高,蹲得低才能跳得高。可女排的後半段,蹲是蹲了,卻沒跳起來。《奪冠》沒把郎平接受中國隊後如何克服困難,如何訓練,如何把女排精神激發出來詮釋出來。這就讓觀眾看得很莫名:中國女排作為弱旅,到底是咋贏的?同時,也沒把對手巴西隊的狠勁拍到位。這一場實在不如老女排和日本隊的那一場拍得精彩。
  • 《奪冠》中國女排免費觀看,電影《奪冠》上線首播,當貝市場分享邀...
    電影《奪冠》早在去年有有了定檔上映的消息,但因為眾所周知的原因推遲了,經過一段時間後,隨著電影院的開門營業、電影行業的逐漸甦醒,在今年的9月25日,奪冠上映了。上映期間,雖然開盤結果一般,但後期顯示出了自身強大的生命力,僅20天就突破7.18億元,總票房破8億,陳可辛內地票房再創新高。
  • 《中國飛俠》,如何講一個精彩的小人物故事|千萬俱樂部
    奇樹有魚副總裁兼本片製片人李思文在接受採訪時向數娛表示,從視頻平臺的態度和目前的市場反應均可見得,現實主義題材網絡電影在市場上是有一定空間的。用「外賣小哥」打入觀眾內心對於一部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而言,「取材於現實」,是李思文在接受採訪時一直在強調的重點,而外賣員群體,則是一個很好的切入口。
  • 傳承經典電影,講好中國故事,老電影故事屋落地橫店影視城
    新中國成立後的十七年裡,在那個文化娛樂形式比較匱乏的年代,電影,作為最大眾化的傳媒載體,更是幾乎被所有人矚目。經典老電影所具有的特定的時代風貌和精神品質,承載著時代思想和情感使命。新出版的《中國經典老電影365:1949-1966》,運用當代最新數字傳播手段,手機掃碼即可免費觀看365部電影。本書可讓曾經的觀眾重溫經典,讓青少年了解歷史,講好中國故事,做好紅色傳承,是非常好的一個載體。
  • 《舞蹈風暴》胡沈員:用最真的情,打造最動人的舞蹈
    作為《舞蹈風暴》第一季的冠軍,胡沈員的表現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沒有強大的背景支撐,但他在比賽中用最真的請,打造最動人的舞蹈,為觀眾帶來了許多驚豔的風暴時刻。在眾星雲集、王者集聚的《舞蹈風暴》舞臺上,舞者胡沈員到底具有怎樣的特徵,能令觀眾如此喜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