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有小行星近距離飛掠地球 距我們僅 0.049 天文單位

2021-01-05 手機鳳凰網

2019 年 8 月 10 日,小行星 2006 QQ23 將會近距離飛掠我們的星球,但它不會構成威脅

據國外媒體報導,今天又有一顆小行星正在接近地球,不過可以放心,它不會真的撞上地球。

8 月 10 日,這顆名為 2006 QQ23 的小行星將以每小時 16740 公裡的速度在距地球 0.049 天文單位(約 740 萬公裡)的範圍內飛行。看起來似乎還有點遠,但已經近到足夠將這個物體歸類為近地小行星。此外,由於 2006 QQ23 的軌道在距離地球 0.05 天文單位(約 748 萬公裡)以內,所以已經足以被認為是 " 潛在威脅天體 "。

這顆小行星的直徑約 570 米,比帝國大廈(443 米)還要高。如今,這個與紐約地標建築差不多大小的 " 潛在危險 " 小行星正在接近地球,似乎讓人感到不安。不過,我們不必擔心 2006 QQ23 會撞上地球。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行星防禦協調辦公室跟蹤近地天體的研究人員表示,這顆小行星不會產生嚴重後果。

NASA 之所以跟蹤靠近地球的彗星和小行星,不是因為它們的威脅迫在眉睫,而是為了確保它們不會成為威脅。每年大約有 6 顆大小和小行星 2006 QQ23 差不多的太空物體經過地球,這種近距離飛掠變得司空見慣。

根據 NASA 噴氣動力實驗室近地天體研究中心的數據,目前在太陽系中大約有 900 個大小在 1000 米以上的近地天體,比小行星 2006 QQ23 大得多。儘管 NASA 不認為其中某顆小行星會很快撞向地球,但對近地天體的監測一直在進行之中。而且 NASA 和其他太空機構都試圖開發使小行星偏離軌道的技術,以防它們威脅到我們的星球。

事實上,NASA 正在推進一項名為 " 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 "(DART)的計劃,用來進行行星防禦。在 NASA 的設想中,我們可以利用太空飛行器撞向可能對地球構成威脅的小行星。這是 NASA 的第一個行星防禦任務,該機構希望 DART 能保護地球免受小行星的襲擊。

科學家在 2006 年 8 月 21 日首次發現了小行星 2006 QQ23,它被認為是一顆 " 阿登型 " 小行星(近地小行星的子類之一)。這一類小行星的平均軌道半徑接近 1 個天文單位,而遠日點大於地球的近日點,它們通常位於地球軌道內。2019 年 7 月 14 日,科學家再一次觀測到了小行星 2006 QQ23。它的觀測弧(跟蹤天體路徑時,從第一次到最近一次觀測之間的時間段,主要用在對小行星和彗星等天體的發現和跟蹤上)達到 12 年,具有相當清晰的軌道,因此在可預見的未來都不會對地球構成威脅。

潛在威脅天體

由國際科學光學監測網(ISON)拍攝的近地小行星 2019 OK 圖像(經過著色)

潛在威脅天體(potentially hazardous object,簡稱 PHO)是指軌道有可能撞擊地球,且大小足以對地球全球或局部區域重大損害的近地天體,包括小行星和彗星等。這類天體中多數為潛在威脅小行星,其定義是與地球最小軌道交點距離少於 0.05 天文單位,且絕對星等達到 22 等或更亮。

截至 2019 年 8 月,已知的潛在威脅小行星數量達到 2007 顆,約佔全部近地天體數量的 10%。其中有 155 顆小行星的直徑超過 1 公裡。對地球而言,真正能夠造成世界末日威脅的主要還是直徑 1 公裡以上的小行星,比如 6500 萬年前造成恐龍滅絕的小行星,估計直徑約為 10 公裡。大部分潛在威脅小行星為阿波羅型小行星,有 1601 顆;少數為阿登型小行星,有 169 顆。從 20 世紀 90 年代至今,經過數次天文學調查,已知的潛在威脅小行星數量已經增長了 10 倍。如果潛在威脅天體的軌道能較為精確地測定,就可以知道它在未來 100 年或更長時間內是否會對地球造成威脅。

差點不 "OK" 的小行星 2019 OK

天文學家利用國際科學光學監測網(International Scientific Optical Network,簡稱 ISON)的望遠鏡,捕捉到了近地小行星 2019 OK 的一系列圖像。2019 年 7 月 25 日,這顆直徑約 100 米的小行星從距離地球約 7 萬公裡——相當於地月距離的 1/5 ——的地方經過。

就在 2019 OK 近距離飛掠地球的前一天,巴西的南方近地小行星研究天文臺(SONEAR)才發現了它。對 2019 OK 的觀測結果得到了其他天文臺的獨立確認,包括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臺和國際科學光學監測網——由位於十個國家的天文臺組成的偵測、監視和追蹤巡天網絡。

天文學家之所以未能更早發現小行星 2019 OK,主要原因是這類直徑只有數十米至數百米的天體亮度過低,尤其是在白天進行觀測的情況下。而且,這類小天體很容易受到行星或衛星的引力影響,很難長期預測其軌道變化。天文學家只能持續跟蹤觀察,不斷更新軌道計算結果。

在發現小行星 2019 OK 之後,通過已知的位置,天文學家在泛星計劃(Pan-STARRS)和 " 小行星天體衝擊最後警報系統 "(ATLAS)的巡天檔案中發現了這顆小行星的已有圖像。事實上,這兩項調查都是在這顆小行星掠過地球的幾周前拍攝的,但它似乎只是在圖像之間移動了一點點,因此沒有被認出來。

通過這些觀測,小行星專家提取出了 2019 OK 的精確位置和運動數據。" 通過 ISON 的觀測,我們能夠非常準確地確定小行星飛掠的距離," 歐洲空間局近地天體協調中心的天文學家馬可 · 米歇爾(Marco Micheli)博士說," 事實上,結合全球各地的觀測,距離已經可以精確到一公裡以內。"

小行星 2019 OK 運行在一個高度橢圓的軌道上,從金星軌道以內一直延伸到火星軌道之外很遠的地方。這意味著它在地球附近停留的時間相對較短,用目前的望遠鏡可以探測到。

像 2019 OK 這樣大小的小行星在太陽系中比較常見,但撞擊地球的概率平均只有每 10 萬年才發生一次。這顆小行星運行在一個高度橢圓的軌道上,並進入了金星的軌道,因此至少在 200 年內不會再靠近地球。

相關焦點

  • 紫金山天文臺發現近地小行星近距離飛掠地球
    紫金山天文臺供圖中新網南京3月24日電 (記者 朱曉穎)國際小行星預警網(IAWN)和國際小行星中心(MPC)發布,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發現的近地小行星2020 FL2於北京時間2020年3月23日凌晨04時38分24秒在0.38地月距離(約14.4萬公裡)飛掠地球。
  • 一顆近地小行星正靠近地球 預計在11月20日飛掠地球
    一顆近地小行星正靠近地球 預計在11月20日飛掠地球時間:2020-11-12 12:58   來源:今日頭條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一顆近地小行星正靠近地球 預計在11月20日飛掠地球 記者12日從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該臺 發現一顆近地小行星:2020 VA1。
  • 小行星11月20日將飛掠地球
    新華社南京11月12日電 記者12日從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該臺最新發現一顆近地小行星:2020 VA1。該小行星目前正在向地球靠近,預計在11月20日飛掠地球。本次飛掠不會對地球構成威脅。據悉,這顆小行星最早由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於11月6日發現。
  • 紫臺「捉」到一顆近地小行星,下周飛掠地球
    現代快報訊(記者 阿里亞)聽說有顆小行星正奔著地球飛來?沒錯。11月12日,現代快報記者從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一顆名為2020 VA1的近地小行星正在向地球靠近。據預測,這顆小行星將於11月20日飛掠地球,屆時與地球的最近距離約為448萬公裡。這顆小行星最早由紫金山天文臺的近地天體望遠鏡發現。
  • 一顆新發現小行星正靠近地球 預計在20日飛掠地球
    記者12日從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該臺最新發現一顆近地小行星:2020 VA1。該小行星目前正在向地球靠近,預計在11月20日飛掠地球。本次飛掠不會對地球構成威脅。  據悉,這顆小行星最早由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於11月6日發現。此後,位於克羅埃西亞、捷克、義大利、英國等地的十多個天文臺站跟蹤觀測,印證了該小行星的存在並初步定軌。8日,國際小行星中心發布了這顆小行星,並給予臨時編號2020 VA1。
  • 小行星52768將飛掠地球 詳細指南在這裡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小行星52768將飛掠地球 詳細指南在這裡 你需要望遠鏡才能看到大型小行星,但天文學家已經在觀測它了。圖表,提示,最近的圖像,如何觀看在線這裡。 小行星1998 OR2的雷達圖像,由阿雷西博天文臺的天文學家於2020年4月18日拍攝。
  • 小行星2020 VT4以極近距離飛掠地球
    >   據外媒BGR報導, 近日一顆小行星以極近距離飛掠地球,直到它已經飛掠之後才被發現。這顆名為2020 VT4的小行星飛掠地球時距離只有240英裡。 它在飛掠地球的過程中,比許多人造衛星甚至國際空間站都要接近地球。
  • 未來10天2顆小行星飛掠地球,面對危險人類有9種保護措施!
    據中國新聞網4月21日報導,4月底到5月初,將有兩顆存在潛在威脅的近地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第一顆小行星編號為52768,1998年由美國位於夏威夷的NEAT項目發現並跟蹤了二十多年,它將於北京時間4月29日17時56分左右飛掠地球,與地球的最近距離為628萬公裡,因此不會對地球造成影響。
  • 「末日小行星」1998 OR2將於4月29日飛掠地球,直徑超4000米
    【ALENG 自媒體】3月10日午間自媒體專稿,2020年開年就不平凡,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的糟糕形勢下,天外來客對這個藍色星球也似乎發生了異常的興趣,根據天文學家的預測,一個直徑超過4公裡的「末日」小行星,即將於北京時間4月29日近距離飛掠地球,其最近時,該小行星與地球之間的距離僅為600萬公裡,由於其巨大的體積和驚人的時速
  • 小行星27日晚與地球擦肩而過,最近距離0.014天文單位
    小行星27日晚與地球擦肩而過,最近距離0.014天文單位 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的科研人員驚出一身冷汗——一顆小行星3月27日傍晚與地球擦肩而過!
  • 我國科學家發現第30顆近地小行星,現正飛奔而來,一周後飛掠地球
    在我們看來,地球生態環境受太空中近地小行星襲擊的影響很小,但實際上小行星的數量非常多,而且一直不斷有近地小行星被發現,就在今年的11月6日,我國紫金山天文臺還發現了一顆小行星,將其命名為2020 VA1
  • 又一顆小行星奔向地球!紫金山天文臺:2020 DM4,我們盯著你呢
    交匯點訊 近日,國際小行星中心(MPC)發布了紫金山天文臺近地天體望遠鏡新發現的一顆對地球構成潛在威脅的小行星:2020 DM4,並預測2020 DM4將於今年5月初飛掠地球,屆時離地球最近距離約為735萬千米。
  • 白金小行星飛掠地球?假作真時真亦假!
    價值5.4萬億美元的白金小行星飛掠地球,到底是真是假?圖片來源:微博截圖7月20日凌晨,一顆名為2011 UW158的小行星飛掠地球,最近時距離地球僅為月球的6.4倍。小行星在這樣的安全距離上飛掠地球,本是一件司空見慣的事情——幾乎每個星期都有類似的近地小行星與地球擦身而過。然而,這顆小行星的掠過引起了各大媒體的強烈關注,「因為據信這顆小行星的內核可能含有大約1億噸的白金」[1]。按照目前國際市場上的白金價格,這顆小行星價值5.4萬億美元。問題在於,這顆小行星真的擁有一個白金核心嗎?
  • 擦肩而過的小行星越來越多,核飛彈能保護我們的星球嗎?
    如果關注天文消息的話,會明顯感覺到最近飛掠地球的小行星有點兒多。在過去的半個多月時間裡,已經有3顆小行星以極近距離飛掠了地球,其中最近的一顆2020FL2飛掠地球時最近距離只有14.4萬公裡,以天文學上的距離來計算的話,這顆小行星幾乎是擦著地球飛過去的(地月距離38萬公裡)。
  • 2月29日,小行星BK509將接近地球,會不會有危險?
    但是,雖說較小的行星大部分被吹到了太陽系邊緣,但還是有一部分流在了太陽系中心,在太陽系與八大行星之間流浪,根據各行星引力的大小,這些小行星會不時地與八大行星有著親密的接觸,地球也不例外。因為地球有著厚厚的大氣層,小行星要撞擊到地球,必須要穿越這厚厚的大氣層。
  • 我國又發現一顆近地小行星 與地球的最近距離約14.4萬公裡
    我國又發現一顆近地小行星 與地球的最近距離約14.4萬公裡時間:2020-03-30 12:48   來源:搜狐   責任編輯:莫小煙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我國又發現一顆近地小行星 與地球的最近距離約14.4萬公裡 記者從中科院紫金山天文臺獲悉,國際小行星預警網和國際小行星中心近日又發布一顆由該臺近地天體望遠鏡率先觀測到的近地小行星
  • 美國宇航局發布小行星Bennu最清晰照片:每個像素僅5毫米
    【ALENG 自媒體】6月4日晚間自媒體專稿,小行星是我們的太陽系內圍繞太陽運行,但是體積和質量都非常小的一種天體,截至目前,天文學家已經發現了接近130萬顆小行星,它們大多位於火星和木星之間的小行星帶。由於天文學家認為大多數小行星的組成物質都來自於太陽系形成之初,因此,對於小行星的研究,能夠幫助科學家揭開太陽系形成之謎,從而加深對於太陽系以及宇宙的認識。
  • 與地球擦肩而過的小行星
    近年來,有不少近地行星飛掠地球,所幸的是,它們與地球「完美錯過」,這得以讓人類免去遭受來自天際間的毀滅性災害。 2013年 阿波菲斯 與地球相撞的可能性很小 2004年6月,夏威夷大學的天文學家發現了一顆小行星——小行星99942,將其命名為阿波菲斯(埃及神話中的「黑暗之神」)。
  • 小行星又來了,NASA:預計在11月20日飛掠地球,直徑2000英尺
    我們經常會看到小行星靠近地球的消息,現在又有一顆小行星正在朝著我們靠近。NASA科學家指出,這顆名為「481394」(2006 SF6)的小行星預計在11月20日離我們最近,然後從我們地球附近飛過。所以,這顆小行星現在朝著我們靠近,NASA將其列為潛在的危險天體。它的詳細動態,值得我們追蹤、關注。
  • 今天一顆小行星與地球「擦肩而過」 ,半個月前我們就發現了-虎嗅網
    根據國際小行星中心的預報,北京時間11月20日上午08時42分,一顆約12層樓高的近地小行星2020 VA1將在約440萬千米外飛掠地球,但不會對地球構成威脅。今天,我們就來跟大家聊聊「小行星預報」。近地小行星是啥?在切入正題之前,先明確兩個名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