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機器人產業探索「一體化」創新機制

2020-12-28 新華網北京頻道

  新華網北京12月27日電(記者 蓋博銘)「醫療機器人創新鏈應補足從技術研究到產品研製的短板,形成上下遊協同創新的全鏈條生態。」在26日舉辦的「第三屆國際醫用機器人創新發展論壇」中,國內外專家學者和企業家共同研討中國醫療機器人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探索產業創新生態構建的新服務與新模式。

  此次論壇以「中國醫療機器人技術創新成果與發展方向」為主題。近年來,中國醫療機器人產業進入高速發展期,呈現出跨領域、多層次、融合創新的發展趨勢,部分領域產品已實現自研國產關鍵零部件的突破。但目前醫療機器人產業「產學研醫」創新鏈銜接聯動不足,整體效能較低,在如何打破技術壁壘,謀求差異化發展,加強醫工交叉,縮短產品轉化周期等方面仍有較大提升空間。

  為共同探索推動醫療機器人技術成果落地的新動能、新載體、新服務和新場景,大會議題聚焦在醫療機器人的雙鏈融合、安全控制、成果落地、醫工交叉等專題內容,來自醫、產、學、研的20餘位行業專家分享了經驗和觀點。

  中國醫學裝備協會理事長趙自林表示,醫療機器人快速發展有助於補齊我國高端儀器方面的短板,應共同促進醫用機器人企業健康可持續發展,促進醫用機器人技術創新和臨床應用,突破技術應用瓶頸,開拓醫用機器人領域和完善發展生態。

  作為支撐中關村科學城產業生態建設的市場化運營平臺,北京中關村科學城創新發展有限公司總經理朱平表示,公司已搭建醫療機器人創新中心、高端製劑研發平臺、生物醫藥公共儀器共享平臺、早期創新藥孵化服務平臺,彌補相關領域短板,促進區域形成良好產業生態。

  據介紹,本次論壇還舉行多個戰略合作籤約及實驗室掛牌儀式,致力於推動醫療機器人「一體化」創新。

相關焦點

  • 北京將打造醫療機器人產業發展創新高地
    (董兆瑞)12月26日下午,主題為「中國醫療機器人技術創新成果與發展方向」的第三屆國際醫用機器人創新發展論壇在北京召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齊聚一堂,共同研討中國醫療機器人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探索產業創新生態構建的新服務與新模式。
  • 海峽創新戰略布局醫療機器人領域 助力醫療產業智能化變革
    在此背景下,醫療機器人應運而生,為現代醫療注入了新的活力。此外,「十四五」規劃建議中也提到,要推動網際網路、大數據、人工智慧等同各產業深度融合。醫療機器人的運用與發展,必將為醫療產業帶來新的變革。基於此,醫療器械未來的最終方向一定是智能化,其在醫療器械市場的佔比將越來越大。
  • 微型驅動系統構建醫療機器人創新生態
    隨著大數據IoT、AI、雲計算的發展,「人工智慧+醫療」進入了快車道,也促進了智能醫療機器人市場不斷擴大,智能醫療機器人行業持續湧入創新型企業完善產業生態,行業賽道將進一步優化細分。醫療機器人涉及的門類較多,一般認為醫用機器人是一種可用於外科手術、醫學培訓、康復治療和殘障人士輔具等醫療領域的智能服務機器人。每一種醫療機器人產品,都有獨特的技術和市場以及產品定位。
  • 我國醫療機器人產業發展特徵分析
    醫療機器人是全球機器人和醫療器械領域的新興發展方向,是各國競相投入和角逐的重要科技制高點。醫療機器人具有顯著的高技術、高門檻、高附加值特徵,對醫療手術、康復醫學、健康管理、醫院服務等方面具有革命性影響。我國醫療機器人產業近年來進入快速發展通道,成為機器人和醫療跨界領域中最受關注的明星產業之一,展現出廣闊的市場前景和發展活力。
  • 智能康復機器人創新企業卓道醫療獲數千萬元A輪融資
    中國領先的智能康復機器人創新企業上海卓道醫療科技有限公司(簡稱「卓道醫療®」)完成數千萬元A輪融資,張江高科領投,聯想之星跟投。據了解,本輪融得資金將主要用於創新康復機器人產品的研發註冊、加速豐富康復智能硬體產品矩陣和市場開拓、品牌建設。
  • 醫療機器人產業的細分市場和發展趨勢
    文|東灘顧問近年來,全球醫療機器人技術快速迭代發展,在人工智慧、健康中國2030、國家科技創新戰略以及高質量醫療需求的推動下,中國醫療機器人產業進入飛速發展時期,已成為醫療器械市場最活躍的行業之一。一、醫療機器人的產業分類醫療機器人是一種可用於外科手術、輔助診斷、醫療服務以及康復理療的服務型機器人,在醫療行為中能配合醫護人員,依據實際醫療環境做出檢測、移動、輔助等操作,完成對應的醫療任務,同時也要滿足醫用性、臨床適應性以及交互性。醫療機器人按用途可分為手術機器人、康復機器人、服務機器人和輔助機器人四大類。
  • 第三屆國際醫用機器人創新發展論壇——中國醫療機器人技術創新...
    會議報名中為推動實施醫療機器人創新驅動發展,全麵塑造發展新優勢,提高創新鏈整體效能,北京市醫療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北京清華工業開發研究院等單位主辦的第三屆國際醫用機器人創新發展論壇將於2020年12月26日在北京召開。
  • 醫療機器人創新有哪些新信號?院士大咖給出答案
    醫療機器人成功的關鍵前提是什麼?破解「產學研醫」結合難題的方法是什麼?在北京發展醫療機器人的政策風向如何?12月26日,主題為「中國醫療機器人技術創新成果與發展方向」的第三屆國際醫用機器人創新發展論壇在北京召開。
  • 第三屆國際醫用機器人創新發展論壇在京召開
    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齊聚北京,共同研討中國醫療機器人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探索產業創新生態構建的新服務與新模式。此次論壇由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北京市醫療機器人產業創新中心、北京清華工業開發研究院、北京中關村科學城創新發展有限公司、中關村智友天使研究院、北京積水潭醫院、北京生物醫學工程學會聯合主辦,主題為:「中國醫療機器人技術創新成果與發展方向」。
  • 產業觀察丨智能服務機器人產業發展研究
    2.醫療服務機器人醫療機器人產業主要包括醫療手術機器人、醫療康復機器人、醫療輔助機器人、醫療後勤機器人等,隨著當前醫學與大數據、人工智慧等技術演進與融合發展,以及用戶對醫療需求的不斷增加,醫療機器人產業加快發展。
  • 李開復:自動化、國產替代、線上化、醫療產業重塑將迎來空前發展機遇
    12月28日,李開復在創新工場「預見·2021」媒體趨勢分享會上指出,新冠疫情觸發了全社會的線上化、數位化、AI化,而在中國獨特的經濟環境下,更掀起了硬科技自主創新、企業降本提效的自動化需求、線上化加速消費結構變化、逆周期行業整合等六大結構性變化。「我們預計,自動化,國產替代,線上化,醫療產業重塑這四大領域將迎來空前發展機遇。」
  • 科技大咖訪談系列七:鄭軍奇:優化創新生態鏈,打通機器人技術轉化之路
    「共性技術研發、基於共性技術的成果轉換、聚集人才、行業服務,是平臺作為聚焦機器人方向的公益性平臺的『四位一體』定位。」 上海機器人產業技術研究院院長鄭軍奇介紹道。據了解,為夯實這一機器人產業技術突破關鍵點,平臺建立了「一二三四五」功能型平臺創新管理新模式,成為了行業紐帶。
  • 全球機器人產業將保持快速發展趨勢
    醫療機器人日益重要其中,在醫療機器人展區,智慧機器人正嘗試替人類醫生分擔更多的工作。醫療機器人將使得一些病情複雜或操作環境惡劣的手術更容易進行。例如,在未來太空探索的危險旅程中,高度智慧的醫療機器人將是人類不可或缺的夥伴。
  • 中國科學院先進醫療器械產業孵化聯盟生命健康與創新醫療器械論壇...
    近日,在瀋陽高新區管委會和中國科學院控股有限公司的合作推動下,由中國科學院蘇州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所牽頭髮起的中國科學院先進醫療器械產業孵化聯盟生命健康與創新醫療器械論壇在瀋陽舉行。來自醫療器械產業相關專家及瀋陽高新區生物醫藥和醫療器械類公司主要負責任人等共200餘人參加此次論壇活動。
  • 福祉機器人亮相中國康復輔助器具產業創新大會
    近日,2018國際康復輔助器具產業與服務博覽會暨國際福祉博覽會在秦皇島園博園主場館會議廳拉開帷幕,100多家國內外知名康復輔助器具行業龍頭到會參展。博展會由四個展區構成,分別為科研儀器設備展區、大專院校科研成果展區、康復輔助器具創新產品展區、康復輔助器具應用示範展區,涵蓋康復輔助器具十二大類產品。
  • ...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行動方案》 推進長三角一體化掛圖作戰
    應當如何創新制度,融合服務?又可以共享哪些發展紅利,貢獻哪些「溫州力量」?  昨日,我市公布《推進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行動方案(2019-2025年)》,明確以規劃融合為先導、以創新融入為關鍵、以環境優化為保障,全面推進溫州與長三角城市在基礎設施、科創資源、產業平臺、要素市場、公共服務等領域互聯互融,通過實施八大重點任務,著力將溫州建設成為「三城市兩樞紐」,即長三角南大門區域中心城市、民營經濟創新示範城市、上海高端資源溢出的重要承接城市、全國性綜合交通樞紐、
  • 運營商探索醫療雲生態 5G+雲助力健康中國
    此前中國移動則發布了業界首個採用雲網一體架構的5G醫療邊緣雲平臺,融合了5G切片和邊緣計算技術,可一站式滿足醫療行業的連接、計算、存儲、中臺、業務、安全等核心能力需求,提供可管可控的專屬雲網一體服務。據悉,目前中國移動攜手北京協和、中日友好、華西、武漢同濟、鄭大一附院等350餘家醫療機構,在遠程醫療、智慧醫院、應急救援等領域發力,成功實現了全球首例5G遠程人體手術、高清會診、遠程超聲、5G﹢MR遠程手術指導、5G急救車等數十項創新應用。在遠程醫療方面:中國聯通也進行了探索。
  • 第三屆國際醫用機器人創新發展論壇召開
    12月26日,「第三屆國際醫用機器人創新發展論壇」在北京召開。國內外知名專家、學者和企業家齊聚京華,共同研討中國醫療機器人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探索產業創新生態構建的新服務與新模式。
  • 探索「黨建+產業」 成都天府軟體園持續激發創新活力
    探索「黨建+產業」 成都天府軟體園持續激發創新活力 2020/12/22 11:06 來源:北國網 瀏覽:470
  • 專注創新療法和前沿技術,美敦力在如何賦能中國醫療創新企業?
    根據動脈橙聯合蛋殼研究院發布的《2020年Q3全球醫療健康產業資本報告》顯示,我國2020年Q3醫療健康產業融資總額創歷年Q3新高,達到了441億人民幣,一共發生交易215起。但創新的推動並不僅僅只需要資金,市場、供應鏈、技術等都是必不可少的元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