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最近這段時間比較忙,一直沒有時間寫文章,從華為第一天被美國制裁開始就一直密切關注。
華為被制裁一年多來,只是被限制了發展,並沒有倒下,這是美國政客一直不想看到的,所以不斷加碼的制裁使得華為越來越艱難,特別是臺積電被限制代工華為晶片後讓華為陷入了空前的危機,華為麒麟晶片是否會因此成為絕唱,特別是手機晶片的斷供是否會讓華為退出手機市場?
麒麟晶片不會成為絕唱
麒麟晶片不會成為絕唱的依據是華為在積極布局晶片製造,這一布局在被制裁之前就有,只是被制裁後速度加快了。
當然有不少人說華為作為一個新手進入晶片的製造在短期內很難追趕上臺積電,但利好消息是目前我國也有自己的光刻機,雖然和最先進的水平有不小差距,至少為幾年內追趕上國際先進水平提供了可能性,再加上目前的晶片製程的提升越來越難,這為華為追趕提供了有利條件。
當然還有不少人會說晶片本身是一個產業鏈,整個上下遊企業整體水平的提升才有可能追趕得上,僅靠華為一家是做不到的。有這種疑慮是正常的,但國家在十多年前就已經積極布局,華為並不孤獨,大家差的只是一個時機。
可以預見的是,華為手機SOC短期內很難用上最先進位程,畢竟美國禁令沒有解除,華為也沒有找到替代者,但晶片的設計研發一定不會停止,等到時機一到,一切都會有。
華為退出手機市場?
華為無晶片可用,退出手機市場似乎是註定的,真的會如此嗎?我認為基本不會。
1.華為庫存晶片還能支持幾個月,雖然禁令馬上生效,但肯定還有續集,事情還遠遠沒有結束。
美國制裁華為的根本目的是什麼?限制華為的成長而不是徹底殺死華為。斷供只是方式並不是目的,之前華為電腦晶片和微軟系統被斷供後來恢復就是直接證據。
2.徹底斷供會是行業的噩夢
如果華為被全面斷供,它手機的大量專利還是能讓華為滋潤的過好幾年,你想想如果華為真沒有產品可賣的時候就可以到處收專利費,這些收到的專利費大可以做其它事情,對於華為來說並沒有多大影響,只相當於「換了份工作」,還可以「坐著數錢」,但作為競爭對手們呢?能賴帳嗎?
當然有人回答說:如果美國不承認華為的專利,華為不就收不到錢了?事情真到了這種地步對於全球的經濟影響將會更大,因為專利本身就是雙向的,如果沒有專利的保護,那麼創造將會毫無意義,到處都是抄襲,誰還會創新?
3.華為的退出會極大影響行業上下遊企業
以上只是從華為的角度分析,事實上手機產業本身涉及到的公司是非常多的,有許多公司依靠龍頭企業生存,如果龍頭企業出現問題,相應的,他們的業績也會受到涉及,顯然華為就屬於龍頭企業。
當然有人會想當然的說:他們換其它公司也可以,影響不大。真是這樣嗎?如果華為手機退出,對於小米、OPPO和VIVO等手機廠商可能是一次機會,但對於國外的許多公司同樣是一次機會。
首先高通會繼續漲價造成成本的上升,國產手機會再有一次漲價潮。漲價就會帶來高利潤嗎?對於高通等公司來說是的,但對國內廠商來說並沒有,帶來的只是銷量的下跌;
接下來三星蘋果等國際廠商會迅速搶佔中國市場,因為國產手機廠商的漲價反而突顯了它們的「性價比」,它們甚至會主動降價;
最後會發生什麼?中國手機市場再次被國外被國外品牌佔領,中國手機品牌逐漸退出歷史舞臺。海外市場?中國市場都沒站穩,海外市場可能只能用更低的價格獲利部分第三世界國家的市場份額。
華為早有布局,一切都只是暫時的
麒麟晶片暫時可能會停產,手機銷量暫時會下降,但絕不會輕易倒下。
1.華為早有布局
華為早就預測到了會有被美國打壓的一天,在很多年前就有布局,所以剛被打壓就迅速的拿出了「備胎」,讓美國一下子就被動了。
大家現在可能看到晶片完全被卡住了華為似乎已經沒有辦法了,但卻沒有想過這也是美國打壓華為的最後手段,如果華為頂住了最後的壓力,美國對華為也毫無辦法。
2.華為是中國科技企業的先鋒隊,絕不能輕易倒下
有人說我們是不是把華為看得太重要了?華為是中國科技企業的排頭兵,先鋒隊。華為第一次打破了美國的科技領先,第一次讓美國在5G上落後。美國為什麼打擊華為?就是不能讓中國佔領科技的制高點。
正是如此,國家出臺一系列政策支持華為,華為最近也在積極的和各大高校合作。被美國打壓我們又不是第一次,我們不要覺得不行就放棄,任何高科技都是人創造出來的。作為當事人的華為更清楚他們的現狀,他們都沒有輕言放棄,作為吃瓜群眾的我們為什麼對華為就沒有信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