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片禁令發布後,華為終於迎來了大動作,或將插足半導體設備行業

2020-10-30 快談天下

晶片禁令發布後,華為終於迎來了大動作,或將插足半導體設備行業

近期最為廣大科技愛好者們所熱議的就是關於華為的消息,今年的華為遭受了來自各方的諸多壓力,手機行業甚至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但就是在這樣風口浪尖下,華為卻又迎來了反擊,晶片禁令發布後,華為終於迎來了大動作,或將插足半導體設備行業。

我們都知道從2018年開始,美方先後對華為實行了3輪打壓,先是污衊華為5G技術不成熟,呼籲各國把華為5G列入實體清單,再是讓谷歌針對華為,禁止華為使用谷歌的GMS服務系統,這一打壓直接導致華為在海外市場的銷售額損失慘重,最後就是今年9月15日發布的晶片禁令,只要是使用到美方晶片技術的產品,必須得到美方的許可證才能給華為供貨。

這一決定直接導致華為無晶片可用,雖然華為早就進軍了半導體晶片行業,也設計出了完全本土化的海思麒麟9000晶片,但是晶片加工工藝技術,尤其是光刻機,絕大多數的零件都是美方提供,因此光有設計能力無加工能力,導致了華為如今的處境,不過近來也接連有好消息傳來,英特爾AMD等企業已獲得向華為供貨的許可,且三星和ASML顯示也可以向華為供貨,不過,臺積電這一巨頭卻官宣今年4季度沒有向華為供貨的計劃,這也是眾多好消息中的壞事。

不過最主要的問題還是出在半導體設備上,也就是光刻機問題,如果不解決這一隱患,國內半導體設備將一直受到擠壓,因此前段時間中科院也傳出了將會把光刻機這一卡脖子的技術納入科研清單,且也取得了相當不錯的成效,而近日華為又迎來了大動作,華為旗下哈勃科技有限公司以150萬美元的價格獲得JFH Techonlogy有限公司45%的股份,該公司將在中國生產高性能測試接觸器。

該公司主要做的就是半導體測試設備,涉及面相當廣泛,包括射頻毫米波、汽車、精密模擬、IGBT等,這次的收購無疑是華為準備進軍半導體設備行業的信號,雖然並非是光刻機等最重要的設備產業,但對於華為在其他業務上也會有很大的提升,像是汽車和5G產業,且這還只是第一步,華為成立哈勃科技公司目的絕不僅僅如此,對於晶片製造、半導體裝備和材料也是該公司的目的。

那麼對於上述消息,你怎麼看呢?

相關焦點

  • 華為剛剛表態晶片,聯發科就有了大動作,國產晶片迎來新機遇
    庫存晶片足以應對1年~2年的時間,在外界半導體廠商仍然無法為華為供貨的局面下。華為也終於正面表態了晶片問題,據悉,任正非將2021年~2022年定位為華為的「戰略攻關年」,投入數十億美元用於完成晶片等重要戰略技術的攻關。
  • 半導體行業怎麼了?華為撤資後,美迎來三個壞消息
    ,也將很多理論基地選址在美國,但是自從美方開始打壓後,我們很清楚自身的處境,未來華為將會把美國的項目整體轉移到俄羅斯,包括提高對俄羅斯的投入。有趣的是,在任正非宣布撤資後,美卻迎來了三個壞消息!與之前的打壓形成對比,不少網友調侃道老美這是要為打壓付出代價了。
  • 晶片禁令發布後,美國終於吞下了自己製造的惡果,害人終將害己
    晶片禁令發布後,美國終於吞下了自己製造的惡果,害人終將害己華為作為國內乃至世界最大的手機廠商之一,它締造了諸多令國人為之驕傲的成績,2019年華為手機銷量正式超越蘋果成為除三星外世界第二大手機廠商,而在2020年初,華為在
  • 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對華為升級封禁令將給產業帶來嚴重破壞
    當地時間8月17日,美國商務部進一步收緊了對華為獲取美國技術的限制,同時將華為在全球21個國家的38家子公司列入「實體名單」。即美國商務部試圖「阻斷」華為外購晶片方案。在此次禁令中,美國商務部新增了數條細則。比如基於美國軟體和技術的產品不能用以製造或開發任何華為子公司(實體名單內)所生產、購買或訂購的零部件、組件或設備中。此外,該規定還限制了實體清單中的華為作為「買方」、「中間收貨人」、「最終收貨人」或「最終用戶」參與相關交易,前提是必須獲得許可。
  • 美半導體行業協會:對華為升級封禁令將給產業帶來嚴重破壞
    美國國務院官網稱,美國商務部擴大其外國直接產品規則,這將阻止華為通過「替代晶片生產」與「提供用從美國獲得的工具生產的現成(OTS)晶片」來規避即美國商務部試圖「阻斷」華為外購晶片方案。IT之家獲悉,在此次禁令中,美國商務部新增了數條細則。比如基於美國軟體和技術的產品不能用以製造或開發任何華為子公司(實體名單內)所生產、購買或訂購的零部件、組件或設備中。此外,該規定還限制了實體清單中的華為作為「買方」、「中間收貨人」、「最終收貨人」或「最終用戶」參與相關交易,前提是必須獲得許可。
  • 華為晶片迎來轉機,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建議美國延長禁令120天
    在3G和4G網絡時代,高通牢牢掌握著行業的話語權,直到華為在5G網絡領域上嶄露頭角,才讓白宮意識到自己的危機。川普上臺後,先後打壓華為的發展,近期 美國商務部對華為的禁令再度升級,將華為在全球21個國家的38家子公司列入實體清單。
  • 從一窮二白到領先全球,韓國半導體的崛起,給國產晶片3大啟示
    2020年下半年,美國接連三次升級了對華為的禁令,9月15日後華為晶片遭到斷供,雖然目前AMD和英特爾已經獲得許可證,華為電腦晶片暫時沒有後顧之憂,可華為手機業務依面臨存貨消耗完後,無芯可用的處境。美國此舉不單單是為了打壓華為,更是為了限制中國半導體產業的發展。
  • 被華為禁令重創後,射頻晶片龍頭思佳訊將迎來5G曙光?
    射頻晶片龍頭思佳訊 (NASDAQ:SWKS)將於周二盤後公布2019財年四季度及全年業績報告。本月初,另一家射頻晶片公司Qorvo Inc (NASDAQ:QRVO)發布的財報表現強勁,重振了圍繞5G晶片的樂觀情緒,也使得思佳訊在財報公布之前積累了不少看漲人氣。
  • 「華為禁令」衝擊日本半導體產業
    、軟體設計和製造半導體晶片,此舉將使得華為進一步被美國出口管控政策所限制。同時,禁令迫使日本晶片製造商擴大業務網絡,以填補因華為的銷售損失而造成的缺口。9月15日 華為迎來全面斷供9月15日,中美貿易衝突最具有標誌性的一天,中國兩家出海企業——華為和字節跳動旗下的TikTok,同時迎來關鍵的時間窗口——對華為和TikTok而言,所謂的「大限」,未嘗不是新的開端。
  • 斷供華為晶片,臺積電訂單被截胡,半導體行業開始亂了?
    尤其是華為作為臺積電的第二大客戶,臺積電更是不願意放棄,此前在老美的規則下分別在&34;、和&34;技術含量的條件下進行供貨,可見臺積電與華為之間的合作關係多麼密切。根據相關資料顯示,僅在去年,華為就為臺積電創造了接近400億的巨額訂單。所以臺積電是不願意放棄華為的,當然之前也曾對晶片禁令提出過抗議,奈何自身也是使用了美國大量的技術和設備。
  • 華為禁令,割裂的是整個半導體世界
    9月15日,美國商務部對華為的禁令正式生效。全球主要半導體廠商對華為的晶片供應將停止。華為即將要度過一段至暗時期,全球的半導體行業也將要承受因此而來的強烈衝擊。即使後續會發生一些改觀,整個行業也會留下深深的烙印。
  • 美斷華為晶片之後,半導體行業到底發生了什麼?
    大家好,我是王科技特不靠譜的一意孤行,終於迎來眾多科技巨頭的喊話!或許他自己都沒想到,制裁華為這件事,會招來這麼多的喊話!而根據某達人爆料,現在老美也開始鬆口,表示可以開始給某些被限制的用戶供貨,這家公司就是AMD,於是不少網友驚呼,當第一家企業拿到許可之後,後面鬆口的就會越來越多,不然,一意孤行的特不靠譜,終將是&34;!
  • 禁令真禁不住!高通、臺積電先後表態,華為迎來新局面
    禁止華為向美國半導體公司採購晶片,軟體巨頭谷歌宣告GMS服務的斷供、讓華為的5G設備和技術無法流入美國市場。華為可以通過採購相關標準或是通用產品的方式,獲得自己需要的半導體晶片產品。同時,有相關消息傳出,臺積電目前正向美國半導體行業協會申請,要將非5G基站的手機以及AI晶片產品列入標準產品範圍。
  • 又一公司發布好消息,晶片行業再次迎來突破,半導體行業破冰前行
    又一公司發布好消息,晶片行業再次迎來突破,半導體行業破冰前行自從華為成為5G網絡技術的領導者後,便一連承受了來自世界各地的諸多方面的壓力,從2018年開始,華為就先後遭受了美方三次重大打壓,導致華為在智慧型手機行業直接進入了寒冬期
  • 決不讓卡脖子技術一直存在,華為迎來蓄力反擊,晶片行業將迎曙光
    決不讓卡脖子技術一直存在,華為迎來蓄力反擊,晶片行業將迎曙光如今這個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智慧型手機行業絕對是最為關鍵的一環,而說道智慧型手機,那肯定繞不開國內最出色的手機廠商華為,作為國人的驕傲,華為創造了一項項世界第一,包括最新的
  • 美國再次升級禁令,晶片之路徹底被斷,華為迎來最寒冷「冬天」
    美國再次升級了對華為的打壓。美國商務部進一步加強了對華為獲取美國技術的限制。同時把華為在21個國家/地區的38個華為子公司也被列入「實體列表」。自2019年5月華為首次被列入實體清單至今,被列入美國「實體名單」的華為子公司總數已達152家。為了打壓華為,美國川普也是想盡一切辦法,今天終極版禁令終於上演了。
  • 晶片禁令發布一個月後,日本又一巨頭支撐不住,申請給華為供貨
    晶片禁令發布一個月後,日本又一巨頭支撐不住,申請給華為供貨如今這個網際網路資訊時代,科技無疑是國家發展的重中之重,而作為科技成果的傑出產物,智慧型手機如今的市場可謂是相當的巨大,畢竟人們對於智慧型手機的需求是相當大的,而近期在手機行業
  • 終於批了!華為投近百億在英國研發全新光電晶片,禁令或將無用
    美國科技霸權一直都存在,其見不得別的國家在技術上超越自身,一旦超越,美國就會想盡辦法的打壓和限制,華為就是最好的例子。 華為在5G技術方面領先後,美國不僅對華為實施禁令,禁止美國相關企業向華為出口元器件和技術等,還要求盟國等放棄華為5G設備和技術。
  • 國際半導體協會發出「警告」,外媒:華為晶片禁令要延期?
    2020年8月17日,美國動用「晶片絕殺」大權對華為芯「趕盡殺絕」,讓華為陷入了「造不能造,買不能買」的尷尬境地。對此,業內人士除去指責美國的「科技霸凌行」為之外,也都對華為芯目前的境況感到悲觀,認為華為這次可能真的是在劫難逃了,至少手機業務將面臨絕境。然而沒有想到的是,就在近日,外媒傳來消息,國際半導體協會發出「警告」,華為晶片禁令或將延期?
  • 華為終於傳來好消息!晶片禁令鬆綁 大批量回收迎來發展機會?
    對於華為來說,這兩年可謂至暗時刻了,2019年5月,華為被美國列為出口管制「實體名單」,今年9月15日,針對華為的晶片禁令生效,臺積電停止向華為提供麒麟9000晶片,其他>籠罩在華為頭頂的陰雲貌似沒有散去的意思,但所謂陽光總在風雨後,隨著華為Mate 40的正式發布和鴻蒙系統HMS的逐步完善,華為貌似正在慢慢走出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