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琴曲讀四書五經——論語(公治長篇)

2020-12-24 蘭心琴舍

古琴曲《大雅》,因《詩經》有《大雅》而傳為周公所作。傳譜分九段至十二段不等。音樂變幻重疊,被認為「外調莫過斯曲之妙」(《琴瑟合譜》)。

我愛曲藝-37.戴曉蓮 - 大雅

05:00來自蘭心琴舍

《論語.公治長篇)

1、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

譯文:孔子談到公冶長,他說:「可以把女兒嫁給他,他雖然曾有牢獄之災,但並不是他的罪過。」孔子把女兒嫁給了他。

2、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

譯文:孔子談到南容,說:「國家政治上軌道,他不會沒有官位;國家政治不上軌道,他可以避免受刑與被殺。」就把哥哥的女兒嫁給了他。

3、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

譯文:孔子在外對人說:「子賤(宓不齊)這個人真是君子啊!如果魯國沒有很多君子的話,子賤如何能學成這樣的君子呢?」

4、子貢問曰:「賜也何如?」子曰:「女,器也。」曰:「何器也?」曰:「瑚璉也。」

譯文:子貢請教孔子說:「我(端木賜)的表現如何呢?」孔子說:「你,是一種器具。」子貢問:「什麼器具?」孔子說:「是宗廟裡面貴重的瑚璉(存糧食用的)。」

5、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給,屢憎於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譯文:有人說:「雍(冉雍字仲弓)這個人很仁厚可惜沒有口才。」孔子說:「哪裡用得著口才?」抵擋人靠一張嘴,往往惹人厭憎。我不知道他是否仁厚,不過哪裡用得著口才?「

6、子使漆雕開仕。對曰:「吾斯之未能信。」子說。

譯文:孔子讓漆雕開出去做官,漆雕開答覆孔子說:「我對自己沒有信心。」孔子看他篤實,所以心裡歡悅。

7、子曰:「道不行,乘桴浮於海。從我者,其由與?」子路聞之喜。子曰:「由也好勇過我,無所取材。」

譯文:孔子說:「我的理想,沒有機會實行,乾脆乘著木伐到海外去。跟隨我的大概就是由吧?」子路聽後喜形於色。孔子說:「由啊!你愛好勇敢超過了我,但是沒有地方可以找到適用的木材呀。」

8、孟武伯問:「子路仁乎?」子曰:「不知也。」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

譯文:孟武伯向孔子請教:「子路算得上仁嗎?」孔子說:「我不知道。」孟武伯繼續問。孔子說:「由這個人啊,千輛兵車的大國(一個諸侯之國),可以找他去主持政務,但是仁或不仁還不知道。」孟武伯又問:「冉求如何?」孔子說:「求(冉雍)啊,如有千戶人家的大邑,或一百輛兵車的卿大夫家,可以派他去做主宰官(擔任家臣),但是是否達到仁的境界,就不知道了。」孟武伯再問:「赤(公西華)如何?」孔子說:「赤這個啊,穿戴整齊站立在廟堂之上,可以使他與賓客交談應酬,至於仁或不仁,我也不知道呢!」

9、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譯文:孔子對子貢說:「你跟回誰比較優秀?」子貢回答說:「我怎麼能跟顏回相比呢?回聽到一個道理,可以領悟十個相關的道理,我聽到一個道理,只能領兩個相關的道理。」孔子說:「是比不上,我與你都比不上(另譯:孔子說:「是比不上,我贊成你比不上顏回。)。」

10、宰予晝寢,子曰:「朽木不可雕;糞土之牆不可杇也;於予與何誅?」子曰:「始吾於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於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於予與改是。」

譯文:宰予(宰我)在白天睡覺,孔子說:「腐朽的木頭沒有辦法用來雕刻,廢土砌成的牆壁,沒有辦法塗得平滑,我對予(宰予)有什麼好責怪的呢?」孔子又說:「過去我對待別人,聽到他的說法,就相信他的行為;現在我對待別人,聽到他的說法,就觀看他的行為,我是看到予(宰予)的例子,才改變態度的。」

11、子曰:「吾未見剛者。」或對曰:「申棖。」子曰:「棖也欲,焉得剛?」

譯文:孔子說:「我不曾見過剛強的人。」有人回答說:「申棖就是一位。」孔子說:「棖有不少欲望,怎麼做得到剛強呢?」

12、子貢曰:「我不欲人之加諸我也,吾亦欲無加諸人。」子曰:「賜也,非爾所及也。」

譯文:子貢說:「我不願意別人加在我身上的,我也但願自己不要加在別人身上。」孔子說:「賜啊!這還不是你做得到的。」

13、子貢曰:「夫子之文章,可得而聞也;夫子之言性與天道,不可得而聞也。」

譯文:子貢說:「老師的文章,我們做學生的大家可以聽到,可以學習;老師的所講的性與天道,不是像學問那樣一聽、一學習就會了,沒有那麼容易的(因為性與天道超越世間的學問,沒有形狀)。」

14、子路有聞,未之能行,唯恐有聞。

譯文:子路聽了做人處事的道理,還未抵達能夠實踐的程度以前,害怕自己又聽到新的道理。有:通「又」。

15、子貢問曰:「孔文子何以謂之『文』也?」子曰:「敏而好學,不恥下問,是以謂之『文』也。」

譯文:子貢向孔子請教說:「孔文子憑什麼得到『文』的諡號?」孔子說:「他聰明又好學習,並且不以放下身段向人請教為可恥,所以得到『文』的諡號。」

16、子謂子產:「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養民也惠,其使民也義。」

譯文:孔子評論子產,說:「他有四種行為合乎君子的作風:第一個容貌態度保持恭敬,第二個服侍君上出於敬意,第三個照顧百姓廣施恩惠,第四個役使百姓合乎道義。」

17、子曰:「晏平仲善與人交,久而敬之。」

譯文:孔子說:「晏平仲很懂得與人交往的道理,交往越久,別人越敬重他。」

18、子曰:「臧文仲居蔡,山節藻梲,何如其知也?」

譯文:孔子說:「臧文仲(臧孫辰)供養大龜的屋子裡,柱頭刻成山的形狀,梁上的短柱則畫著海藻,這怎麼算得上大家所說的『明智』呢?」

19、子張問曰:「令尹子文三仕為令尹,無喜色;三已之,無慍色。舊令尹之政,必以告新令尹。何如?」子曰:「忠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崔子弒齊君,陳文子有馬十乘,棄而違之。至於他邦,則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之一邦,則又曰:『猶吾大夫崔子也。』違之。何如?」子曰:「清矣。」曰:「仁矣乎?」曰:「未知;---焉得仁?」

譯文:子張向孔子請教說:「楚國的宰相鬥子文,三次出任宰相,沒有喜色;三次被罷黜,也沒有憤怒的臉色。新舊任交接時都誠懇交接。這種人如何?」孔子說:「這個算忠。」子張問:「達到仁的境界了嗎?」孔子說:「不知道,怎如僅只如此怎麼能算仁?」子張又問:「崔杼以下犯上,殺了齊莊公,齊國大夫陳文子有四十匹馬,全部放棄了離開齊國。到了另一個國家不久,就說:『還是跟我國的大夫崔杼沒有兩樣。』再於是又離開該國。到了另一個國家,不久又說:『還是跟我國的大夫崔杼一樣。』然後又離開這個國家。這種人如何?」孔子說:「非常清高。」子張問:「能稱仁嗎?」孔子說:「不知道他的用心,怎麼能算仁?」

20、季文子三思而後行。子聞之,曰:「再,斯可矣。」

譯文:季文子每次做事情都要考慮許多次才去做。孔子聽到這種描述就說:「考慮兩次,就可以了。」

21、子曰:「寧武子,邦有道,則知;邦無道,則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

譯文:孔子說:「寧武子在國家上軌道的時候,顯得很明智;在國家不上軌道的時候,就變得很愚笨了。他的明智,別人趕得上,他的愚笨,別人趕不上。」寧武子:衛國大夫。

22、子在陳,曰:「歸與!歸與!吾黨之小子狂簡,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

譯文:孔子在陳國時,說:「回去吧!回去吧!我們家鄉的學生們,志向高遠,奮發進取,基本的修養已經頗有可觀了,只是還不知道裁度事理的原則(或:只是還沒有把自己的修養功夫調理到恰到好處)。」

23、子曰:「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

譯文:孔子說:「伯夷與叔齊心中不記得別人的過去的惡行,別人對他們的怨恨也就很少了。」希:稀少。

24、子曰:「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醢焉,乞諸其鄰而與之。」

譯文:孔子說:「誰說微生高直爽?有人向他要一點醋,他去向鄰居要來給人。」

25、子曰:「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匿怨而友其之,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譯文;孔子說:「說話美妙動聽,表情討好熱絡,態度極其恭順,這種人左丘明認為他的行為可恥,我也認為可恥。內心怨恨一個人,表面上卻與他繼續交往,左丘明認為這樣的行為可恥,我也認為可恥。」足(ju):過度。

26、顏淵子路侍。子曰:「盍各言爾志?」子路曰:「願車馬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顏淵曰:「原無伐善,無施勞。」子路曰:「願聞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友,少者懷之。」

譯文:顏淵、季路站在孔子身邊。孔子說:「何不說說各人的志向?」子路說:「我希望把我的車馬衣服同朋友一起共用,使用壞了也不怨恨。」顏淵說:「我希望不誇耀自己的優點,也不炫耀自己的功勞。」子路說:「願意聽聽老師的志向。」孔子說:「使老年人都得到安養,使朋友們都互相信賴,使青少年都得到照顧。」懷:照顧、關懷。

27、子曰:「已矣乎,吾未見能見其過而內自訟者也。」

譯文:孔子說:「算了吧,我不曾見過看到自己的過失,而在內心自我批評的人。」

28、子曰:「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學也。」

譯文:孔子說:「十戶人家的小地方,一定有像我這樣忠信的人,但是不像我這樣好學。」

相關焦點

  • 聽琴曲讀四書五經——論語(述而篇)
    其曲意歷來根據唐代詩人柳宗元的七言古詩《漁翁》來解釋,故也有人認為有傳此曲乃柳宗元所作。後《天聞閣琴譜》記載為《欸乃》,管平湖打譜演奏。現在琴家彈奏的多為管平湖的節本。「欸乃」指的是槳櫓之聲或漁家號子聲,樂曲音調悠揚,清新雋永,以山水為意象抒發感情,乃是託跡漁樵,寄情山水煙霞,頤養至靜的一首名曲,散發出中國民族傳統文化的精神、氣質、神韻。
  • 《論語·公冶長篇第五》5.26: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懷之
    點擊藍字關注我們#每日一句論語#專欄的第 115 篇文章大家好,歡迎打開#每日一句論語#專欄,每天花5分鐘一起學論語,受益每一天!溫馨提示—END—《《論語·公冶長篇第五》5.23:伯夷、叔齊不念舊惡,怨是用希。》《《論語·公冶長篇第五》5.24:孰謂微生高直?或乞醯焉,乞諸其鄰而與之。》《《論語·公冶長篇第五》5.25:巧言、令色、足恭,左丘明恥之,丘亦恥之。》
  • 寶寶起名:四書五經中最唯美的男孩女孩名字,個個怡然自得
    四書五經是四書、五經的合稱,泛指儒家經典著作。四書指的是《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指的是《詩經》《尚書》《禮記》《周易》《春秋》五部。那麼四書五經中有哪些好名字值得推薦的呢?下面是天賜佳名為大家整理的四書五經最唯美的名字。
  • 錢穆:自己讀《論語》與勸人讀《論語》乃中國讀書人兩大責任
    (《孔子誕辰勸人讀論語並及論語之讀法》,《孔子與論語》)研治寶典《論語》與《大學》《中庸》《孟子》被朱子並為「四書」之後,成為傳統中國士人的一部必讀書,而《論語》尤為核心。錢穆十歲時,舉業已廢,但四書五經等典籍仍受重視,加之江南蘇常地區學兼新舊,積累深厚,耳濡目染之下影響殊深。
  • 國學經典-論語第五篇《公冶長篇》,本文帶譯文註解
    論語-公冶長篇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子謂子賤:「君子哉若人!魯無君子者,斯焉取斯?」又問,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子謂子貢曰:「女與回也孰愈?」對曰:「賜也何敢望回?回也聞一以知十,賜也聞一以知二。」子曰:「弗如也,吾與女弗如也!」
  • 論語:公冶長篇第九十一篇
    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為之宰也,不知其仁也。」「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可使與賓客言也,不知其仁也。」翻譯:孟武伯問孔子:子路這個人仁嗎?孔子說:我不知道,這個不是否定,是對於一個人沒有去了解就是真的不能亂批判。
  • 女寶寶名推薦:10個秀色可餐的四書五經女寶寶名,你動心了嗎?
    四書五經是儒家的經典代表著作,其中很多名言名句對後世產生了很大影響,裡面的字詞也都是高雅有內涵的,用來給寶寶起名非常好。 一、《四書五經》中秀色可餐的女寶寶名1. 樂一出自《論語·雍也篇》:一簞食,一瓢飲,在陋巷,人不堪其憂,回也不改其樂。
  • 《論語》與紅木家具
    看到這個標題,有些朋友可能會奇怪了:《論語》是儒家經典,主要以孔子及其主要弟子的語錄為主,怎麼會與紅木拉上關係了?其實,只要您認真研讀《論語》等儒家經典,便會發現,紅木家具的品性與《論語》中所體現的精神是殊途同歸的。
  • 我讀論語小記:八佾第三·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讀論語,修己身,暫且小記當下的理解,方便未來回讀增進,「溫故而知新」。今分享於個人公眾號,也請你多多指教。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當時周天子名存實亡,各諸侯分封而治,季氏是魯國三桓之一,相當於大夫一級,應該用四佾,但他仗著手上有兵有錢,行僭越之事。根據《左傳》昭公二十五年的記載,以及《漢書·劉向傳》中所載,這季氏可能是指季平子,即季孫意如。每每被他人惹怒的時候,這句話經常被我們拿來用,但用法完全錯了,把這句話當作「我再也忍不了啦」來用。
  • 日本幼兒園3歲教論語,國學教育有何「過人之處」?聽園長怎麼說
    在歷史上中國的四書五經對日本民族有著巨大影響,日本諾貝爾獎得主湯川秀樹、近代教育之父福澤諭吉等多是從四五歲就開始習讀四書五經。他們不學習意思和解釋,只是反覆地讀,並最終全部背誦下來。日本是很重視漢文化的,有不少地方甚至從幼兒園開始,就教孩子認識漢字、讀古文了。日本的第二光幼兒園就是這樣一家幼兒園。第二光幼兒園的教室裡,孩子們端身正立,背著手,跟著老師的節奏,老師讀一句,他們跟一句。
  • 論語大義(崔栢滔)公冶長篇 第七章
    子曰:「由也,千乘之國,可使治其賦①也,不知其仁也。」「求也何如?」子曰:「求也,千室之邑②,百乘之家③,可使為之宰④也,不知其仁也。」「赤⑤也何如?」子曰:「赤也,束帶立於朝⑥,可使與賓客⑦言也,不知其仁也。」【注釋】①賦:兵賦。
  • 俗語賞析:不讀四書五經,就別假充聖人
    第七句:不讀四書五經,就別假充聖人釋義:四書是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四種書。五經是指詩、書、禮、易、春秋這五種書。聖人指儒家代表孔子。這句俗語的意思是沒有真才實學就別瞎逞能。餘元鑫的《兩個隊長》中有言:「王順逢人就講,我辛辛苦苦地為隊裡拉關係,可王強在屁股後面扒豁子。王順的兩三個要好的已吆喝開了,『不讀四書五經,就別假充聖人。』」
  • 四書五經起名:氣宇軒昂的男寶名字,華而不彰,簡而不俗
    四書五經是儒家的經典著作,裡面蘊藏著豐富的哲學思想,值得我們慢慢品味和借鑑,所以,這些內容在今天仍然對我們有啟發意義。因此,如果想為孩子起一個有寓意的名字,那不妨參考四書五經起名。 一、《四書五經》中氣宇軒昂的男寶名字1.
  • 男寶名字:10個四書五經神採奕奕的男寶名字,將來必定大有可為
    那麼四書五經中有哪些好名字值得推薦的呢?下面為大家整理推薦一些出自四書五經的名字,以供家長在起名字的時候進行參考! 一、《四書五經》中神採奕奕的男寶名字1. 濟任出自《楚辭·九章》:任重載盛兮,陷滯而不濟。
  • 名字大全推薦:10個器宇軒昂的四書五經男孩名字,睿智深刻
    《四書五經》中有不少的名言名句對後世的思想產生的很大的影響,而那些眼光敏銳的家長,從中提煉出了一些適合孩子的好名字。今天就給大家推薦一些出自四書五經的好名字! 一、《四書五經》中器宇軒昂的男孩名字1.
  • 讀《論語》該從何起步
    張之洞說:「讀書不得要領,勞而無功;知某書宜讀而不得精校精注本,事倍功半。」要在從古至今如此眾多的典籍中尋找到最適合自己的那部《論語》讀本,實非易事。錢穆《論語新解》備採眾說,折衷求是,文言註解,白話試譯,且時有按斷。
  • 四書五經名句精選:玉樹臨風的寶寶名字,個個都乾淨純粹
    那麼四書五經中有哪些好名字值得推薦的呢?下面為大家整理推薦一些出自四書五經的名字,以供家長在起名字的時候進行參考! 一、《四書五經》中玉樹臨風的寶寶名字1.思原出自《論語》:原思為之宰,與之粟九百,辭。「思」本身就有懷念,考慮,想念之義,「原」有開始,平坦之義。寓意男寶寶淳樸,真實。有責任和擔當,是一個值得信賴和可靠的人。4.
  • 四書五經名句精選:10個清雋雅致的寶寶名字,獨特唯美
    四書五經包含了我中華民族博大的精神物質和內涵。因此,許多父母在為孩子擇名的時候,就會選擇從四書五經中去尋找有內涵的名字,來體現孩子名字的大氣和深意。 一、《四書五經》中清雋雅致的寶寶名字1.然善出自《論語·子罕篇》:夫子循循然善誘人解釋:孔子善於一步步的引導學生。3. 杜若出自《楚辭九歌湘君》:「採芳洲兮杜若」。
  • 唐翼明與《論語》:計日程功是讀書的唯一捷徑
    讀《論語》的時候,也讀《三字經》,讀《幼學瓊林》,後來又讀《古文觀止》,我的印象是那時只讀完了《三字經》,《論語》、《幼學瓊林》和《古文觀止》都沒有讀完,後來就搞土改了,谷滿爹和伯父都成了地主,都關進了唐家祠堂,都打得要死。私塾停了,孩子們都散了,直到我上中學,再沒讀過《論語》。當然,《幼學瓊林》和《古文觀止》也沒有再讀。
  • 論語·公冶長·注釋
    中國古代典籍注釋,圖文參照論語·公冶長·注釋(以注帶解,疑處存議,歡迎探討!)子謂公冶長,「可妻也。雖在縲紲(léi xiè )之中,非其罪也」。以其子妻之。1、縲紲:古代用於綁犯人的黑色繩索。指代監牢,囚禁。子謂南容,「邦有道,不廢;邦無道,免於刑戮」。以其兄之子妻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