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終端、北鬥應用…誰正在電力物聯網的風口上起飛?

2020-12-23 中國電力新聞網

智能終端、北鬥應用…誰正在電力物聯網的風口上起飛?

來源: 時間:2020-12-07 11:35

  中國電力新聞網訊 繼特高壓、充電樁後,「電力物聯網」代表著電力行業數位化轉型升級的趨勢之一,再次列入兩網的重要戰略規劃。

  2020年11月10日,國家電網發布了「計劃到2025年初步建成能源網際網路」的新戰略;幾乎是在同一時間,11月13日,南方電網發布全球首份《數字電網白皮書》,旨在推進能源電力行業數位化轉型。至此,電網的數位化轉型開啟了一個劃時代的新篇章。

  數位化的價值與落地

  2019年以來,國網的數位化轉型步履日漸清晰。隨著國家「新基建」戰略的提出,2020年6月,國網發布電網「數字新基建」的十大重點建設任務:電網數位化平臺、能源大數據中心,電力大數據應用、電力物聯網、智慧綜合能源服務、能源網際網路5G應用、電力人工智慧應用以及電力北鬥應用等。

  從智能終端設備的革新,到電力大數據平臺的建設,再到綜合能源服務,電網數位化轉型撬動了國內千億級電力電氣市場的繁榮,以及一系列新的發展機遇和創新方案的落地。這其中,中電科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電科安」)作為深度參與電力物聯網建設的企業,其自主研發的SECMAX數字斷路器、SECMAX智能配電方案以及北鬥數字斷路器、北鬥配電饋線終端(北鬥FTU)等一系列數字終端產品,與電網數位化轉型需求深度契合,已促成了多樣化的創新方案和項目應用的落地。

  數位化能為電網帶來哪些價值?我們以電網「線損管理」作為一個重要案例。「線損指標」是每個省級電網公司實施精益化管理的重頭,如果以每個省網公司每年5%的線損率計算,則對應數十億元的電費損失,這是當前電網管理中一個很大的痛點。但更重要是,受限於早期設備的低數位化水平和落後管理方式,管理者無法定位損失的故障點在哪裡,這成為困擾電網公司進行電能損耗分析和降低電損的最大掣肘。

  而數字終端產品的應用能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中電科安SECMAX數字終端設備集成六大智能晶片,可高精度採集電網運行、時間、位置三個維度的數據,實現對每一條線路三相電的電流、電壓、電量、功率、漏電、諧波、溫度、位置等八大數據的精準採集。

北極星電力網與中電科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呂文奎先生交流

  「計量晶片和線路拓撲圖的生成,可實現每一條線路的可視化管理,以及故障的精準定位,這是精細化線損管理的第一步。」中電科安董事長呂文奎在採訪中指出,「同時,中電科安電力物聯網管理雲平臺與終端設備數據同步,通過平臺統計分析、能耗診斷功能,可自主設置降低無效能耗,實現精益化的用能管理。」

  電力物聯網不僅僅是終端產品的感知和數據收集,海量的數據如果沒有被充分挖掘利用,則無法轉化為有效的應用服務。電力物聯網管理雲平臺就在這裡起到了非常關鍵的作用,也成為開展綜合能源服務的基礎和支撐。

  另一方面,從風靡全國消費市場的外賣、購物、共享軟體來看,準確的位置信息已成為影響各個行業用戶體驗的最關鍵因素。而如果在電力行業也實現以上的定位功能,則只能依託北鬥來實現。

  中電科安積極探索北鬥技術在電力行業的應用,專注研發設計和產品創新,現已推出北鬥數字斷路器、北鬥配電饋線終端(北鬥FTU)、北鬥故障指示器等一系列應用終端。當前,產品已在國家電網、南方電網的多個省網項目中投入使用,產品運行穩定、安全可靠。

  助力電力物聯網 技術生產服務三管齊下

  隨著能源消費端電能佔比的日益提高,電能消費呈現三個新的特徵——安全、綠色和智能。作為連結電能供需的電網,這三個特徵也成為兩網滿足新需求的必要建設和發展目標。

  2020年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十四五」開局在即,未來中電科安也將以數字電網建設為目標,在技術、生產和服務三方面進一步提高自身能力和競爭力水平。

  在技術研發方面,中電科安將重點打造三支隊伍、兩個生產中心。

  第一支隊伍是基於軟體研發的技術開發隊伍,為電力行業的平臺軟體服務做好支撐;第二支隊伍是基於核心技術的智能終端產品開發隊伍,著重於終端物聯網設備的研發;第三支隊伍則是基於行業應用的解決方案設計團隊,提升軟體、硬體結合能力,為電力數位化轉型整體解決方案做好服務支撐。

  相比傳統電力硬體產品,智能終端產品在生產過程中需要更多的技術要素,因此中電科安將進一步加強在生產上的投入。2020年,中電科安在河北投建了佔地8000平方米的生產基地,基地一期聚焦智能終端設備的生產,二期將聚焦核心電路板研發。二期工程計劃於2021年二季度投產,屆時河北生產基地將形成20億/年的產值。
  同時,中電科安也將於2021年啟動武漢生產基地建設,基地佔地面積45畝,預計2022年初正式投入使用,預計年產值達20億元。也就是說,未來中電科安將以河北、武漢兩個生產基地為中心,加速布局其在智慧電力數字終端產品上的生產能力。

  對於身處數位化轉型中的企業,構建基於電力物聯網的數據分析能力與平臺服務能力,是在市場中保持競爭力的重要籌碼。原因在於,電力物聯網的建設與傳統電力行業發展有顯著區別,這些區別在於數據採集、通訊協議、平臺建設以及持續運營的能力。這對每個項目的後續服務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為此,中電科安計劃在華北、華中、華南、西南和西北5個大區技術支持服務中心的基礎上增加至9個,並在每個服務中心增設運營中心,實現更為廣泛的產品與服務覆蓋,最大化的釋放產品的價值,以此來助力電網降低運維成本,為其創造更大的價值。

  「在對以上能力的構建中,除了資金等各項投入,我們還秉承兩個理念——開放、融合。」呂文奎董事長強調說,在技術能力的構建中,中電科安同行業夥伴建立了廣泛而緊密的互動關係,這種開放的心態是構建技術能力的重要前提。

  同時,有別於消費網際網路的高度標準化,工業網際網路需要技術與應用的深度、持續融合。基於業務理解的技術團隊就成為了中電科安的重要力量,只有了解客戶的業務,才能在研發生產過程當中創造出契合市場需求的產品。

  可以說,數位化轉型是對傳統電力管理的顛覆,也是我國「30 60」碳中和目標實現的重要基礎。智能化電網將有效提升新能源併網效率與水平,在未來高比例可再生能源電網建設中發揮出更大的價值。

  站在成立10周年的歷史時刻,未來中電科安將繼續秉承「以數位技術服務美好生活,以技術創新承擔社會責任」的發展理念,持續服務電網的數位化轉型之路。(冉小冉)

相關焦點

  • 華北電力大學魏振華教授:泛在電力物聯網終端的區塊鏈應用
    隨著泛在電力物聯網戰略目標的推進,接入泛在電力物聯網的設備將會越來越多。在保障泛在電力物聯網終端安全及應用的同時,對入網設備終端的管理將存在諸多挑戰。一方面,泛在電力終端設備具有異構種類多、接入數量大、安裝分布廣等特徵。
  • 北鬥導航如何進行終端適配?各類應用場景正在被激活
    「終端產業要加入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相關設備上則需要裝有兼容北鬥的晶片。我國此前已經發布了相關技術標準。」數字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胡麒牧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其中,國家標準107項,北鬥專項民用標準34項,交通行業標準12項,航空諮詢通報3項,測繪行業標準、石油天然氣、電子行業、民用航空標準各2項,城鎮建設、鐵道、郵政、安全生產及水利、電力、兵器行業各1項。其次,要實現基礎產品兼容應用。晶片、模塊、天線、板卡等都屬於北鬥導航衛星的基礎產品,也是終端應用的前提。
  • 「北鬥+電力」,來一場數據時空之旅
    ,做好基礎工作很重要就像移動通訊需要信號塔,首先得有電力北鬥基準站(預計年內全國範圍建設1200座,浙江地區建設40座,目前正在加緊建設中),並對其進行加密、通信鏈路和組網聯調。依託基準站建設電力北鬥時頻同步網絡,為周邊終端設備提供毫秒級以上授時服務,基本形成全國聯網的電力北鬥地基增強系統。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BDS)在智能電網的應用與展望
    隨著中國衛星事業的發展,其應用功能和性能有很大提高空間。 2009年9月,中國確立「天地互備,以北鬥為主」的電力授時體系,開闢了智能電網建設的新紀元。目前,電力行業已經陸續開展了基於BDS的各類應用研究,集中體現在電力授時系統、輸電桿塔滑移監測及狀態監測預警、用電信息採集、新能源電廠調度數據安全採集與傳輸、應急終端等方面的應用。
  • 易通星雲發布新理念高精度北鬥+物聯網應用平臺
    在剛剛開幕的第八屆中國導航學術年會上,易通星雲(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發布了基於雲計算和萬物互聯概念的新型北鬥高精度應用平臺,為北鬥+物聯網的推廣應用和產業生態圈的形成帶來了新的氣象。也得到了北鬥領域高層專家的高度評價。
  • 拓展北鬥系統應用 雄安電網終端設備完成北鬥主板更換
    記者從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了解到,隨著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並開通,我國地理信息產業應用也加速推進,27日,雄安新區電網所有終端設備,全部完成北鬥地理信息主板更換。它不僅實現了電網導航授時領域區域性的自主可控,也是基於北鬥等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應用的轉型實踐。電網的規劃、建設、運行及客戶服務等對空間地理位置的需求越來越重要。記者了解到,河北已完成建設31座電力北鬥基準站,利用北鬥信息技術提供的多維度高精度的地理空間位置服務,在電力巡視檢修建設、安全管控、運行管理等領域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 濟南集思寶A3S堅固型北鬥智能終端熱賣
    (山東IT在線 濟南行情)集思寶A3S堅固型北鬥智能終端搭載驍龍64位四核處理器,支持BDS、GPS、GLONASS全星座衛星系統接收,全面兼容移動、聯通、電信4G網絡,優異的工業級性能是電力、林業、國土等行業理想的數據採集終端。
  • 泛在電力物聯網時代,物聯網智能電錶正日益得到重視
    2009年開始,國內開始了智能電錶的改造工作。自此開始,智能電錶行業進入快速發展期,並推動一批智能電錶企業迅速成長。 隨著物聯網的興起,智能電錶的優勢正日益得到重視。今年8月,國家電網公司在其電子商務平臺上發布了新一代智能電錶相關技術規範,正式定義新一代智能電錶為智能物聯表,支撐能源網際網路和電力物聯網建設,可配置不同應用場景功能模塊,啟動了智能電能表更新換代產品歷程。
  • 物聯網會比移動網際網路大10倍!北鬥導航在其中扮演什麼角色
    在物聯網概念的推動下,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巨頭依託自身的雲平臺和大數據,正在搭建物聯網平臺,吸引智能產品製造企業加入。在這些巨頭搭建物聯網平臺的背後,有一個環節常常被人忽略,那就是位置信息服務。       人類活動信息80%與地理位置相關,這讓中國的北鬥導航系統對自身在物聯網建設中的作用寄予厚望。
  • 大河向東流,電力「參」北鬥,電力北鬥基站顯神威
    2020年6月,國家電網同期也發布計劃,年內要建設1200座電力北鬥基站,將具備在全域範圍內提供實時米級、分米級定位服務,在重點區域如輸電線路沿線、地質災害高發地區提供釐米級、毫米級定位服務。電力北鬥基站,主要針對導航和定位功能,是電力北鬥深化應用的重要基礎設施,是實現北鬥高精度位置服務的重要保障。
  • 「泛在電力物聯網終端通訊技術導則」在蘇州高新區啟動編制
    2020/11/24 16:25 新華報業網   11月20日,「泛在電力物聯網終端通訊技術導則(團標)啟動儀式」在蘇州高新區成功舉辦。活動由南京大學蘇州校區主辦,滸墅關經開區、南京大學蘇州創新研究院承辦,全國各大電力物聯網龍頭企業、高等院校的專家學者齊聚高新區,研究制定《泛在電力物聯網終端通訊技術導則》(以下簡稱「《導則》」)團體標準。南京大學黨委副書記薛海林,區領導索文斌、陶冠紅出席儀式。
  • 北鬥,大部分智慧型手機都能用!
    大部分智慧型手機均支持北鬥功能中國衛星導航系統管理辦公室主任、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北鬥系統已全面服務交通運輸、公共安全、救災減災、農林牧漁、城市治理等行業,融入電力、金融、通信等國家核心基礎設施建設
  • 「北鬥+電力」護航電網安全
    古有北鬥七星辨明方向,今有北鬥系統定位九州。仰望星辰,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正服務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電力行業,應用北鬥地基增強系統可提高定位精度,將定位誤差從普通精度定位的米級精確到分米、釐米甚至毫米級,在電力運檢、設備狀態監測、智慧安監、災害監測等領域「大放異彩」。
  • 2019年蜂窩通信技術與泛在電力物聯網應用論壇圓滿舉行
    4月16日,由有方科技主辦、美國高通公司(以下簡稱高通)協辦的2019年蜂窩通信技術與泛在電力物聯網應用論壇(以下簡稱論壇)在杭州完美落幕。論壇邀請到了國網權威專家、知名國內電力終端廠商、運營商代表、行業意見領袖等近兩百名觀眾參加,圍繞蜂窩通信技術與泛在電力物聯網應用落地與未來趨勢展開分享和探討。
  • 深度布局AI物聯網,日海智能順勢踏上了「新基建」風口
    從人工智慧物聯網目前發展態勢來看,其將會是信息產業發展未來十年的一個主題,區塊鏈、大數據等都將是在此基礎上的應用,而人工智慧物聯網、區塊鏈、大數據等又都是新基建的一個基礎。  根據Gartner研究,2020年到2021年5G物聯網終端將增長兩倍以上,從2020年的350萬臺增長到2021年的1130萬臺。到2023年,5G 物聯網終端設備將接近4900萬臺。
  • 全自助無人機服務網絡真正應用於電力巡檢領域
    多樣化和智能化,讓無人機應用場景日趨豐富。在我省,福州大學北鬥團隊的技術與實踐沉澱,孕育了無人機領域的新突破:該團隊搭建了全自助無人機信息採集和服務網絡。目前,他們的科研成果已經運用於電力巡檢、園區管理等領域——續航痛點,用停機坪解決近日,福大北鬥「極智飛行」團隊與國家電網公司完成了一臺(套)全自動無人機服務網絡的驗收交付工作。這套系統,針對戶外電力巡檢的痛點提出了解決方案。「以往的戶外電力巡檢,在惡劣的環境中,電力巡檢人員需要翻山越嶺,人力佔用量非常大,且整體效率不高。」
  • 北鬥導航晶片:物聯網時代的定位精度
    隨著物聯網行業的快速發展,位置信息在許多應用場景中的作用愈發重要,而定位技術對物聯網的發展也起到了關鍵支撐作用,特別是我國北鬥導航晶片的高精度技術突破,物聯網將成為下一個發展的熱潮。物聯網的基礎就是人與物,物與物之間的深度連接,通過對人與物的位置判別,來確定其是否處於規則範圍並觸發對應機制。
  • ACL交易所平臺知識:北鬥應用更智能更融合
    ACL交易所平臺知識注意到,日前,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正式開通,ACL交易所平臺知識指出標誌著北鬥「三步走」發展戰略圓滿完成,北鬥邁進全球服務新時代。在8月3日舉行的國新辦新聞發布會上,相關專家介紹了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開通的情況。
  • 遨遊終端推出5G系列行業應用專用智能終端
    深圳市遨遊通訊設備有限公司推出物聯網+多模終端:遨遊M系列數據採集多模融合通訊智能終端,數據採集是指:支持1D\2D\RFID\紅外測溫、紅外熱成像、氣體檢測等,多模融合通訊是指:DMR窄帶專網、LTE寬帶專網、全網通4G、5G。遨遊終端可根據客戶需求定製模塊。
  • 2020年國內支持北鬥的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將超過3億部
    據中國通信院消息,為進一步推進移動通信與定位導航產業協同發展,中國信通院與主流四大手機晶片廠商開展戰略合作,聯合產業鏈各方進行平臺研發和業務創新,推動實現北鬥定位系統在智能終端晶片和物聯網終端晶片/模組中的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