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北鬥系統應用 雄安電網終端設備完成北鬥主板更換

2020-12-07 央視新聞

記者從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了解到,隨著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並開通,我國地理信息產業應用也加速推進,27日,雄安新區電網所有終端設備,全部完成北鬥地理信息主板更換。

雄安電網完成北鬥主板更換

隨著白洋澱等8個變電站對時裝置及勝利線等335套故障指示器完成北鬥主板更換,標誌著雄安新區18座變電站及354條配網線路600餘組故障指示器全部實現了北鬥技術應用。它不僅實現了電網導航授時領域區域性的自主可控,也是基於北鬥等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應用的轉型實踐。

電網的規劃、建設、運行及客戶服務等對空間地理位置的需求越來越重要。記者了解到,河北已完成建設31座電力北鬥基準站,利用北鬥信息技術提供的多維度高精度的地理空間位置服務,在電力巡視檢修建設、安全管控、運行管理等領域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國網河北雄安新區供電公司副總經理劉海峰對記者表示,舉個例子來說,我們利用北鬥導航無人機自主巡檢這項技術,我們就可以實現釐米級的位置控制,我們在電網的巡檢巡視過程中,就可以達到真正的無人化,提高我們巡視的效率和巡視的質量,從而更好保證安全可靠供電。

國網河北雄安新區供電公司運維檢修中心工程師陳洪亮也表示,我們在安全帽上面安裝了北鬥定位裝置,可以對施工現場偏遠的山區水區農村地區實現精準定位。

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表示,我國地理信息產業與北鬥、5G、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等新技術結合創新,正全面邁向技術和產業融合發展的新階段。

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胥燕嬰說,地理信息技術在和其他行業和技術的融合中,擁有著巨大的潛力和廣泛的空間,正在催生一批新服務、新業態、先模式。這一次 GiS(地理信息)技術在雄安電網建設中的成功實現,為我們行業的融合應用樹立了典範。今後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將繼續推動地理信息技術在各行各業的應用,為經濟高質量發展做出更大的貢獻。

北鬥技術助力地理信息產業深度應用

地理信息技術,聽起來和我們的日常生活有些遙遠,不過近些年隨著科技水平的提高,手機點外賣,騎共享單車,導航地圖已經深入到我們的日常生輝,記者了解到,北鬥應用技術與地理信息產業結合最為密切,也是北鬥技術重要的應用領域之一。

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表示,2019年依託地理信息、地圖遙感、衛星導航、大數據等新技術服務於智慧城市、國情地理調查、智能交通、精準物流等新興業態產生的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產值達到3450億元。目前已構建起集北鬥晶片、模塊、板卡、終端和運營服務為一體的北鬥完整產業鏈。

中國地理信息產業協會常務副會長胥燕嬰表示,北鬥三號的開通,實際上是我們在全球的地理信息領域裡面佔有了我們的一席之地,補充了我們原來的定位資源的能力的不足,同時還具備了一些新的功能,非常有特點,這為我們產業將來的發展提供很大的支持。

在國家數位化轉型、雙循環推動下,今年北鬥應用產值有望突破4000億元。作為北鬥三號系統開通服務後的最大受益群體測繪地理信息領域,下一步要抓住開通的有利機遇,深化「地理信息+人工智慧+北鬥」發展,全力推動「地理信息+」在經濟社會民生各領域深度應用。

目前,北鬥高精度定位技術已在智慧城市、自動駕駛、智慧型手機、共享單車等各類地理信息領域中廣泛使用,為經濟社會發展和國防建設提供強有力的保障服務。(總臺央視記者 譚振華)

(編輯 唐澤屹)

相關焦點

  • 雄安電網所有終端設備完成北鬥主板更換
    央視網消息:隨著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並開通,我國地理信息產業應用也加速推進。今天(27日),雄安新區電網所有終端設備,全部完成北鬥地理信息主板更換。隨著白洋澱等8個變電站對時裝置及勝利線等335套故障指示器完成北鬥主板更換,雄安新區18座變電站及354條配網線路600餘組故障指示器全部實現了北鬥技術應用。它不僅實現了電網導航授時領域區域性的自主可控,也是基於北鬥等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應用的轉型實踐。
  • 雄安早知道(2020年11月28日):雄安電網所有終端設備更換北鬥主板
    在封面和大家見面的是雄安新區白洋澱的魚鷹。雄安要聞:1、雄安新區電網所有終端設備27日全部完成北鬥地理信息主板更換,標誌著雄安新區18座變電站及354條配網線路600餘組故障指示器全部實現了北鬥技術應用。
  • ​雄安電網應用北鬥技術實現全覆蓋
    圖為基於北鬥的電力鐵塔傾斜度監測系統近日,記者從國網河北省電力公司獲悉,雄安新區18座變電站、354條配網線路及600餘組故障指示器已全部應用北鬥技術,實現了雄安電網北鬥技術應用全覆蓋。它不僅實現了電網導航授時領域區域性的自主可控,也是基於北鬥等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應用的轉型實踐。近年來,空間地理位置信息服務對電網規劃、建設、運行及客戶服務等業務越來越重要。隨著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並開通,利用北鬥信息技術提供的高精度定位、導航和授時授頻服務,為電網調度、智能巡檢、物資運輸、基建安全管控、營銷服務等各專業領域提供了極大的便利。
  •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BDS)在智能電網的應用與展望
    2009年9月,中國確立「天地互備,以北鬥為主」的電力授時體系,開闢了智能電網建設的新紀元。目前,電力行業已經陸續開展了基於BDS的各類應用研究,集中體現在電力授時系統、輸電桿塔滑移監測及狀態監測預警、用電信息採集、新能源電廠調度數據安全採集與傳輸、應急終端等方面的應用。
  • 北鬥三號啟用加速5G無人機機場雄安電網應用
    北鬥三號全球衛星導航系統建成並開通,11月27日,國網信通產業集團完成國網河北雄安新區供電公司北鬥技術服務的升級改造,實現了電網導航授時領域區域性的自主可控,在巡視檢修場景,電力北鬥精準服務網為復亞智能無人機機場提供了實時釐米級的高精度定位服務,加速了無人機自主巡檢在電網的落地。
  • 「北鬥+電力」護航電網安全
    古有北鬥七星辨明方向,今有北鬥系統定位九州。仰望星辰,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正服務於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電力行業,應用北鬥地基增強系統可提高定位精度,將定位誤差從普通精度定位的米級精確到分米、釐米甚至毫米級,在電力運檢、設備狀態監測、智慧安監、災害監測等領域「大放異彩」。
  • 雄安新區首個500千伏變電站開工建設 將全面應用北鬥技術
    根據規劃,雄安新區電力主要依靠外部電源通過500千伏變電站向新區內220千伏電網供電,因此,30日開工的雄東500千伏變電站是雄安新區能源輸送主通道的關鍵節點工程。河北電力公司建設部項目管理處處長武坤介紹,目前,新區只有在西南部有一個50萬伏變電站,雄東變電站建成之後,就有了進入新區東北部的下送通道,整個雄安新區的電網就形成了一個鏈式,雄安電網的可靠性將提高一個很高的級別。
  • 廣東電網公司建成覆蓋全省的北鬥地基增強站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馬燦 通訊員 沈甸22日,記者從南方電網廣東電網公司了解到,隨著珠海供電局110千伏定家灣站北鬥基站的順利建成,120座覆蓋全省的北鬥地基增強站(以下簡稱「CORS基站」),為面向廣東電網提供高精度定位信息奠定了基礎,為完成南方電網公司標杆項目和廣東電網公司
  • 依迅半月說|北鬥三號衛星系統項目榮獲第十九屆全國質量獎
    此次珠峰高程測量實現了北鬥衛星導航系統首次應用、首次實測珠峰峰頂重力值等多項第一。採用了多種傳統和現代測繪技術,北鬥系統在珠峰地區可以獲得同GPS精度相當的數據,珠峰及周邊地區重力水準面精度也較2005年提升了2倍。
  • 智能終端、北鬥應用…誰正在電力物聯網的風口上起飛?
    智能終端、北鬥應用…誰正在電力物聯網的風口上起飛?隨著國家「新基建」戰略的提出,2020年6月,國網發布電網「數字新基建」的十大重點建設任務:電網數位化平臺、能源大數據中心,電力大數據應用、電力物聯網、智慧綜合能源服務、能源網際網路5G應用、電力人工智慧應用以及電力北鬥應用等。  從智能終端設備的革新,到電力大數據平臺的建設,再到綜合能源服務,電網數位化轉型撬動了國內千億級電力電氣市場的繁榮,以及一系列新的發展機遇和創新方案的落地。
  • 南方電網將首次用北鬥系統實施凝凍天氣覆冰監測
    新華社貴陽12月3日電(記者齊健)南方電網在今冬明春凝凍天氣多發的地區,將首次引入北鬥系統進行覆冰監測終端的通訊與定位,有效避免過去大山深處監測終端掉線及信號傳輸受阻等問題,有序部署防冰抗冰,全力保障凝凍天氣下電網運行安全穩定。
  • 專家表示 應用終端兼容北鬥導航系統是國際大趨勢 北鬥導航系統全球服務未來發展空間廣闊
    專家表示,應用終端兼容北鬥導航系統是一種國際大趨勢,未來北鬥導航系統的全球服務發展空間廣闊。北鬥衛星導航系統具備導航定位和通信數傳兩大功能,可提供定位導航授時、全球短報文通信、區域短報文通信、國際搜救、星基增強、地基增強、精密單點定位共7類服務。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新聞發言人冉承其今年8月曾表示,目前大部分主流手機終端均支持北鬥系統。「大部分智慧型手機均支持北鬥功能,支持北鬥地基增強高精度應用的手機已經上市。構建起集晶片、模塊、板卡、終端和運營服務為一體的完整產業鏈。」
  • 大河向東流,電力「參」北鬥,電力北鬥基站顯神威
    筆者注意到,早在2020年6月,隨著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第55顆也是最後一顆全球組網衛星發射成功,我國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完成,可為全球用戶提供全天候、全天時、高精度的定位、導航和授時服務。2020年6月,國家電網同期也發布計劃,年內要建設1200座電力北鬥基站,將具備在全域範圍內提供實時米級、分米級定位服務,在重點區域如輸電線路沿線、地質災害高發地區提供釐米級、毫米級定位服務。電力北鬥基站,主要針對導航和定位功能,是電力北鬥深化應用的重要基礎設施,是實現北鬥高精度位置服務的重要保障。
  • 北鬥三號系統商用前景廣闊 遨遊M5-BD3模塊化定製智能終端 北鬥...
    北鬥三號系統完成了由24顆中圓軌道衛星組成的核心星座的部署。按照計劃2020年6月前將再發射兩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北鬥三號系統將全面建成。北鬥現在的水平和高程定位精度實測均優於5米,今後在中國和周邊地區等的定位精度將提升至釐米級,北鬥初步形成星基通信、國際搜救服務能力,構成了集多種服務能力為一體的北鬥特色應用服務體系。
  • 「北鬥+電力」,來一場數據時空之旅
    依託基準站建設電力北鬥時頻同步網絡,為周邊終端設備提供毫秒級以上授時服務,基本形成全國聯網的電力北鬥地基增強系統。,為設備、營銷、基建、調控等領域北鬥應用提供公共基礎服務支撐。、變電站地基沉降監測終端等基礎設備建設,並在各地開展試點工作,為「北鬥+電力」應用推廣做好充足準備。
  • 我國應用「北鬥」系統實現電纜井蓋高精度定位
    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11月18日訊 (記者 王軼辰 通訊員 仲新文)近日,浙江中新電力工程建設有限公司自動化分公司自主研發的智能井蓋監測終端成功組網,實現了國家北鬥地基增強系統在電纜井蓋定位領域的成功應用。
  • 北鬥三號 首次在運輸領域驗證應用
    作為國內主流北鬥廠商,海格通信在會上集中發布了國內首批支持北鬥三號雙模的晶片解決方案、模塊及「北鬥+5G」的智慧應用方案等技術成果。海格通信還與交通運輸部交通通信信息中心籤訂戰略合作協議,率先配合交通通信信息中心成功實現北鬥三號終端首次在交通運輸領域驗證應用,也為北鬥三號在交通領域規模化應用奠定基礎。
  • 北鬥系統已覆蓋,北鬥是如何實現民用盈利的?
    日常在使用各種手機導航App時,我們並沒有發現北鬥導航的蹤跡,好像一直用的是美國的GPS。其實中國70%的智慧型手機都用到了北鬥系統,之所以用戶感受不到,主要是因為手機上經常用「GPS」三個字母代替了所有導航系統。我們在使用導航軟體時,這些軟體商出於一種使用習慣,會在軟體界面只顯示「GPS信號」這幾個字,籠統將使用的衛星導航都稱為GPS,導致我們並沒有感受到北鬥的存在。
  • 北鬥導航如何進行終端適配?各類應用場景正在被激活
    北鬥衛星導航系統會使我們的生活帶來怎樣的變化?哪些產業將受影響並形成應用場景?終端如何適配北鬥衛星導航系統要真正發揮作用,涉及到標準體系、基礎產品、終端適配這三個層面。首先,是要明確標準化的頂層設計。「終端產業要加入北鬥衛星導航系統,相關設備上則需要裝有兼容北鬥的晶片。我國此前已經發布了相關技術標準。」數字經濟研究院首席研究員胡麒牧在接受第一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
  • 北鬥是個啥?七個問題看懂北鬥全球導航系統
    新京報訊(記者 倪偉)6月23日9點43分,中國北鬥三號系統最後一顆組網衛星發射成功,北鬥全球導航系統星座部署完成。天上的北鬥衛星時刻便利著我們的生活。打開手機,依靠電子地圖導航目的地,或查看軟體裡外賣小哥到哪裡了,這些日常生活中的應用都用上了北鬥系統。目前新入網的手機,也有70%可以用北鬥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