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治療最新進展 | 肝癌與TA|索拉非尼|肝細胞癌|肝功能|-健康界

2020-11-26 健康界

原發性肝癌是目前我國第4常見的惡性腫瘤和第2位腫瘤致死病因。原發性肝癌主要包括肝細胞癌(HCC) 、肝內膽管癌(ICC) 和 HCC-ICC 混合型 3 種不同病理學類型,其中肝細胞癌(HCC)佔 85%-90%。

在我國,肝癌高危人群主要包括:具有B型肝炎病毒(HBV)和(或)C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過度飲酒、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炎、長期食用被黃麴黴毒素汙染的食物、各種其他原因引起的肝硬化、以及有肝癌家族史等人群,尤其是年齡>40歲的男性風險更大。

肝癌治療方法包括肝切除術、肝移植術、局部消融治療、 TACE、放射治療、全身治療等多種手段。然而,對於晚期肝癌的患者,有效的系統治療可以減輕腫瘤負荷,改善腫瘤相關症狀,提高生活質量,延長生存時間。但是目前系統治療效果仍不盡如人意,病人可以參加合適的臨床研究。

姑息一線、二線系統治療的適應證主要為:

① 合併有血管侵犯或肝外轉移的 CNLC Ⅲa、 Ⅲb 期肝癌病人;② 雖為局部病變,但不適合手術切除或 TACE的CNLC Ⅱb期肝癌病人;

③ 合併門靜脈主幹或下腔靜脈瘤栓者;

④ 多次 TACE 後肝血管阻塞和( 或) TACE 治療後進展的病人。

相對禁忌證主要為:

1、 ECOG PS 評分> 2 分,肝功能 Child-Pugh 評分>7 分;

2、中重度骨髓功能障礙;

3、肝、腎功能明顯異常,如氨基轉移酶(AST或ALT>5 倍正常值上限和(或)膽紅素顯著升高>2倍正常值上限、血清白蛋白<28g/L 或肌酐清除率( CCr)< 50mL/min;

4、具有感染、發熱、活動性出血或肝性腦病。

肝癌的一線治療方案包括:

(1)索拉非尼

 索拉非尼對於不同國家地區、不同肝病背景的晚期肝癌病人都具有一定的生存獲益。常規推薦用法為400mg,口服,每日2次;可用於肝功能Child-Pugh A 級或 B 級的病人。而相對於肝功能 Child-Pugh B 級, Child-Pugh A 級的病人生存獲益更明顯。

需注意索拉非尼對HBV和肝功能的影響,建議全程管理基礎肝病。最常見的不良反應為腹瀉、 體質量下降、手足症候群、皮疹、心肌缺血以及高血壓等,一般發生在治療開始後的 2-6 周內。

(2)侖伐替尼

侖伐替尼適用於不可切除的 CNLC Ⅱb、Ⅲa、Ⅲb 期、 肝功能 Child-Pugh A 級的肝癌病人, 其一線治療效果不劣於索拉非尼,HBV相關肝癌具有較好的生存獲益。該藥已經獲得批准用於肝功能Child-Pugh A 級的晚期肝癌病人。用法為:體質量≥60kg 者,12mg,口服,每日1次;體質量<60kg者8mg,口服,每日1次。常見不良反應為高血壓、腹瀉、食慾下降、疲勞、手足綜

合徵、蛋白尿、噁心以及甲狀腺功能減退等。

(3)FOLFOX方案

FOLFOX4方案在我國被批准用於治療不適合手術切除或局部治療的局部晚期和轉移性肝癌。

肝癌的二線治療方案包括

(1) 瑞戈非尼

     瑞戈非尼被批准用於既往接受過索拉非尼治療的 CNLC Ⅱb、Ⅲa 和 Ⅲb 期肝癌病人。用法為160mg,每日1次,連用3周,停用1周。在我國初始劑量可採用一次 80mg或120mg, 每日1次,根據病人的耐受情況逐漸增量。常見不良事件是高血壓、手足皮膚反應、乏力及腹瀉等。

(2)美國 FDA 批准納武利尤單克隆抗體(Nivolumab)和帕博利珠單克隆抗體(Pembrolizumab) 用於既往索拉非尼治療後進展或無法耐受索拉非尼的肝癌病人。

(3)美國 FDA 批准卡博替尼用於一線系統治療後進展的肝癌病人,批准雷莫蘆單克隆抗體用於血清 AFP 水平≥400ng/mL肝癌病人的二線治療。

(4)2020年3月4日,恆瑞卡瑞利珠單抗(商品名:艾瑞卡)正式獲得NMPA批准,用於接受過索拉非尼治療和/或含奧沙利鉑系統化療的晚期肝細胞肝癌患者的治療。

IMbrave150是一項全球多中心Ⅲ期臨床研究,旨在評估阿特珠單抗+貝伐珠單抗(即T+A方案)對比標準治療用於不可切除肝細胞癌患者一線治療的療效和安全性。患者按2:1比例隨機分配接受阿特珠單抗1200 mg靜脈注射+貝伐珠單抗15 mg/kg靜脈注射,每3周一次,或索拉非尼400 mg口服,2次/日,直至無臨床獲益或出現不可接受的毒性。

2019年ESMO-ASIA大會上,IMbrave 150研究公布的結果顯示,與索拉非尼相比,對阿特珠單抗+貝伐珠單抗(T+A方案)可顯著改善晚期不可切除肝細胞癌患者的總生存期(OS)與無進展生存期(PFS),聯合組和索拉非尼組的中位OS分別為未達到和13.2個月(HR=0.58,P=0.0006),中位PFS分別為6.8個月和4.3個月(HR=0.59,P<0.0001),疾病進展和死亡降低41%。

2020年5月14日的《新英格蘭醫學雜誌》上,IMbrave150的完整研究數據正式公布:與索拉非尼相比,「T+A」免疫聯合治療方案顯著延長了患者OS和PFS兩項數據,「T+A」免疫聯合治療組患者12個月生存率達67.2%。預計緩解時間大於6個月的患者,在「T+A」組佔87.6%,索拉非尼組為59.1%。

此外,IMbrave150試驗共納入501名既往未接受過系統性治療的不可切除HCC患者,其中中國患者就有194例(137例來自IMbrave150全球研究,57例來自中國擴展研究隊列),133例患者隨機接受「T+A」方案治療,61例患者接受索拉非尼治療。中國亞群的研究結果顯示:「T+A」可能會更適合中國患者。具體數據顯示,在患者整體有著更高的B肝感染率、大血管侵犯/肝外轉移、甲胎蛋白≥400ng/ml等多種預後不良因素的狀態下,中國亞群患者OS的HR值為0.44,患者6個月生存率達到86.6%,意味著療效比試驗整體人群更出色。在安全性上和全球人群一致。

2020年3月24日,美國國家綜合癌症網絡(NCCN)肝癌指南更新,「T+A」方案首次納入一線推薦優選方案。歐洲腫瘤內科學會(ESMO)指南也即將正式更新相關推薦。2020年新版《中國臨床腫瘤學會(CSCO)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也已經將「T+A」方案列為1A類專家推薦,作為最新的一線治療策略供臨床選擇,不久將正式公布。

「T+A」方案在中位總生存(OS)和無進展生存(PFS)方面優於索拉非尼。這是十多年來第一項顯示HCC患者OS改善顯著優於索拉非尼的Ⅲ期隨機試驗。

相關焦點

  • 肝癌遠程會診:全球肝癌創新藥物進展全覽
    在該試驗中,Galunisertib治療對肝癌HCC患者具有可控的安全性。較低的基線AFP以及AFP或TGF-β1水平的反應(相對於無反應)與更長的生存期相關。雷莫蘆單抗是人血管內皮生長因子受體2(VEGFR2)拮抗劑。它已被批准上市,用於治療患有胃癌、非小細胞肺癌、結腸直腸癌和AFP高的肝細胞癌。
  • 肝癌洞察力報告:全球肝癌創新藥物進展全覽
    它已被批准為商品名Opdivo用於多種癌症,包括被加速批准治療先前接受過索拉非尼治療的肝細胞癌(HCC)患者。 諾華目前正在進行多項臨床試驗,其中有4項研究正在評估PDR001單藥治療和聯合治療。該計劃2期試驗將調查YIV-906的功效和機制, 同事作為sorafenib索拉非尼的輔助藥物來治療患有B型肝炎或其他相關的肝細胞癌的患者。Ⅰ/Ⅱ期臨床試驗Abivax正在研究ABX196,一種能夠激活iNKT細胞(非變體自然殺傷性T細胞)的合成糖脂激動劑。
  • 探索微血管侵犯治療價值 改善肝癌術後生存
    HCC 病理診斷的思路與實踐叢文銘教授   第二軍醫大學東方肝膽外科醫院叢文銘教授介紹了肝癌病理診斷思路的 3 大最新進展。第一個進展是更新病理診斷模式,適應精準醫療的需求。更新主要涉及微血管侵犯(MVI)、復發性 HCC 起源特性、多灶 HCC 的克隆特性等臨床上非常受關注的、帶來治療瓶頸的問題。第二個進展是依據腫瘤異質性理論,創新 HCC 標本取材模式。2015 年中國《原發性肝癌規範化病理診斷指南》提出的「7 點」基線取材方案中體現了病理學取材由重點觀察 HCC 形態本身向均衡觀察侵襲特點的轉變。
  • 梳理肝癌最新研究進展 - Nature報導專區 - 生物谷
    4.Cancers:鑑別出與肝細胞癌發生直接相關的關鍵基因doi:10.3390/cancers11040486肝細胞癌(HCC,Hepatocellular carcinoma)是一種常見的肝癌類型,這類癌症的發病率在過去十年中幾乎翻了一翻,其成為了美國增長最快的癌症類型,同時也是全球人群因癌症死亡的第三大原因,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Cancers上的研究報告中
  • 肝細胞癌新藥!武田口服酪氨酸激酶抑制劑Cabometyx獲日本批准!
    Exelixis公司近日宣布,其日本合作夥伴武田製藥(Tekada)已獲得日本厚生勞動省(MHLW)批准,在日本生產和銷售靶向抗癌藥Cabometyx(cabozantinib,卡博替尼),用於先前系統治療後病情進展的不可切除性肝細胞癌(HCC)患者的治療。
  • 肝癌常見問題問答
    1、什麼是肝癌?肝癌是指肝臟惡性腫瘤,可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大類。原發性肝臟惡性腫瘤起源於肝臟的上皮細胞,根據病理來源不同可分為肝細胞癌、膽管細胞癌和混合細胞型。繼發性或稱轉移性肝癌是來源於其它器官的惡性腫瘤細胞侵犯至肝臟,多見於胃、膽道、胰腺、結直腸、卵巢等惡性腫瘤的肝轉移。
  • ...現在終於可以升級了|阿替利珠單抗|貝伐珠單抗|肝細胞癌|-健康界
    在這個試驗中,501名患者被隨機分配進入「阿特珠單抗+貝伐珠單抗」組(以下簡稱「雙劍合璧」組)或者索拉非尼組。接受索拉非尼治療的患者,中位無進展生存期(PFS)為4.3個月;相比之下,「雙劍合璧」治療將中位無進展生存期提高到了6.8個月(下圖)。
  • 全面認識肝癌 肝癌高危險群的必修課
    原發性肝臟惡性腫瘤常見的有肝細胞癌、肝內膽管癌及血管肉瘤等,其中9成以上是肝細胞癌,因此一般所稱的肝癌是指肝細胞癌。 肝臟的轉移性癌如大腸癌或乳癌等轉移到肝臟的,稱為大腸癌或乳癌合併肝轉移,化療或靶向治療必須依據轉移的來源選擇藥物。 全盤認識肝癌 肝癌高危險群的必修課
  • 成都肝癌醫院前十名,成都肝癌排名前十醫院
    核心提示:肝癌是指源自肝細胞和肝膽細胞的惡性腫瘤。它分為兩類:主要和次要。這是我國常見的惡性腫瘤,那麼成都肝癌醫院前十名,成都肝癌排名前十醫院都有哪些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具體是什麼情況吧。   肝癌是指源自肝細胞和肝膽細胞的惡性腫瘤。
  • 「原創」肝癌靶向藥物的「前世今生」
    隨著對肝段解剖理解的加深和手術技巧及圍手術期護理水平的提高,肝癌手術效果有明顯提高。然而,肝切除患者的選擇也是一項複雜的工作,需要將包括腫瘤侵犯、基礎疾病、肝功能等諸多因素予以整合。肝癌化療用藥也需要做好藥物的平衡工作。肝癌其實對化療並不敏感,大量的臨床實踐證明,肝癌患者尚沒有化療方案顯示出生存獲益,因為肝癌普遍對化療具有耐藥性。
  • 肝願同行丨晚期肝癌伴肺轉移治療棘手,免疫靶向強強聯手,3周期後療效PR不再是夢!
    原發性肝癌是目前全球範圍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其中有90%以上為肝細胞癌(HCC)。由於早期症狀不典型,確診時多數HCC患者已處於疾病中晚期,無法行根治性手術治療。肝癌進展快,傳統治療方式療效有限,導致晚期HCC患者預後很差。免疫治療是近年來肝癌領域的研究熱點,並在肝癌綜合治療中扮演重要角色,為晚期HCC患者帶來福音與希望。
  • 得了肝癌怎麼辦?這種「組合拳式」治療或可保命
    01肝癌的診斷和分期 原發性肝癌簡稱肝癌,根據病理類型可分為: 1、肝細胞癌(HCC),佔85%-90% 肝細胞癌(HCC)的分期主要是根據肝臟腫瘤的數目、大小、血管侵犯、肝外轉移、Child-Pugh 分級以及體力狀況(PS)評分6個因素。
  • 羅氏Tecentriq免疫聯合療法肝細胞癌III期成功 有效延長OS和PFS
    羅氏集團今日(10月21日)宣布, 一項旨在評估PD-L1免疫抑制劑Tecentriq®(阿替利珠單抗)聯合安維汀®(貝伐珠單抗)用於治療既往未接受過系統性治療的不可切除的肝細胞癌(HCC)患者的研究——IMbrave 150 III期臨床試驗,在患者總生存期(OS)和無進展生存期(PFS)方面都取得了陽性結果,即證明與目前的標準治療索拉非尼相比
  • 史上最新最全最權威的肝癌免疫治療進展!
    要點:十多年來,索拉非尼一直是晚期肝細胞癌(HCC)患者的唯一全身治療選擇而且,作為PD-1/PD-L1靶向治療(HCC為8%)的一種新的進展模式,ICBs可引起嚴重的免疫相關不良事件和過度進展(腫瘤加速生長),基於生物標誌物的患者選擇有助於最大限度地提高療效,減少可能從ICBs獲益甚至不受損害的患者數量。
  • 衛材公布樂伐替尼肝細胞癌獨立影像學審查結果
    與索拉非尼對照用於不可手術切除肝細胞癌一線治療的臨床3期試驗基於獨立影像學分析的結果已公布在2018年美國臨床腫瘤學會胃腸癌專題討論會(ASCO-GI)上。該研究報告公布了對3期REFLECT研究次要終點無進展生存期(PFS)、腫瘤進展時間(TTP)及客觀緩解率(ORR)基於盲法獨立影像審查(IIR)的探索性分析結果。
  • 微課|王東:從黑夜到白天,晚期肝癌藥物治療的兩次「革命」
    /靶向治療劃破肝癌治療漫漫長夜/曾經,對於不可手術的晚期肝癌患者而言,化療是為數不多的治療方法。但傳統化療藥物療效低,加之患者通常伴有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基礎病變,肝功能不良,患者對化療耐受性差。肝癌的藥物治療進展近20多年原地踏步,沒有實質性進展。直到SHARP、ORIENTAL研究的出現。
  • 2018年中國肝癌新發病例數佔全球48%,免疫療法仍為最佳治療手段
    肝癌作為我國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是僅次於肺癌的死亡率第二高的癌種,2018年中國肝癌新發病例數達40萬例。 (HCC)是肝癌的主要亞型,2018年中國肝細胞癌新發病例數達36萬人,佔所有原發性肝癌的90%以上。
  • 阿帕替尼「野心不止」 一線對比索拉非尼 療效一樣能打
    2014年10月,經歷10年磨鍊的阿帕替尼震撼問世,在上市的幾年間屢獲殊榮,其在肝癌領域內的研究更是兩次入選美國腫瘤臨床學會大會,不僅如此,阿帕替尼還以二線治療I級專家推薦(1A類證據)入選2020 CSCO原發性肝癌診療指南。然而,阿帕替尼的野心不止於此,近日阿帕替尼一線對比索拉非尼結果公布,療效一樣能打,或將打破肝癌一線治療格局。
  • 黴變食物能誘發肝癌
    肝癌患者好發年齡集中在40歲—55歲 人們「常談肝癌色變」,肝癌為什麼那麼可怕? 原發性肝癌(簡稱肝癌)俗稱為「癌王」,是世界範圍內最常見的惡性腫瘤之一。
  • 肝癌一線治療重大突破!羅氏Tecentriq+Avastin(泰聖奇+安維汀)獲...
    2020年10月30日訊 /生物谷BIOON/ --羅氏(Roche)近日宣布,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已批准抗PD-L1療法Tecentriq(泰聖奇,通用名:atezolizumab,阿替利珠單抗)聯合Avastin(安維汀,通用名:bevacizumab,貝伐珠單抗),用於治療先前沒有接受過系統治療的不可切除性肝細胞癌(H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