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晶片設計領域,高通是當之無愧的巨頭,2019年在全球手機晶片市場佔有率達到33.4%,排名全球第一。不過,從營收業績來看,高通卻只能排名第二,在2020財年第二季度,博通以39.76億美元的營收,超越高通排名全球第一。
而得益於蘋果即將推出的5G手機,和日益增長的遠程工作時長對博通晶片的強勁需求,博通第三財季營收仍有增長,預計第四財季將高於華爾街預期。
9月4日,博通發布2020年財年第三財季報告,公司營收為58.21億美元,同比增長6%。其第四財季營收預計在6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437億元,美國晶片巨頭的吸金能力可見一斑。
值得注意的是,回顧博通的發展史不難發現,博通並非與高通一樣始終專注於技術研發,靠專利費等實現業績增長,而是一個靠買買買成就的晶片巨頭。創建於1961年的安華高科技,正是如今博通有限公司的前身。
2016年安華高科技以370億美元的價格,將博通收入囊中,從此更名為博通有限公司。而原安華高科技其實是從惠普拆分出來的安捷倫科技的半導體事業部,2005年KKR和Silver Lake Partners對其收購後成立了安華高科技。
從此,安華高科技也就是如今的博通,走上「買買買」的道路,2008 年安華高科技收購Nemicon,同年又完成對英飛凌體聲波業務的收購,2013年,通又先後將CyOptics、Javelin Semiconductor,以及美國老牌晶片供應商 LSI收入囊中。
之後幾年,PLX Technology、Emulex也接連被安華高收購,公司規模進一步擴大,正是憑藉著不斷收購,2016年新博通就已經成為僅次於英特爾、三星、臺積電、高通的全球第五大半導體公司。而新博通則接力安華高科技,繼續收購。
2017年,完成對網絡設備製造商博科的收購後,新博通甚至想以1300億美元收購高通,但因為美國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對其否決,此次收購最終以失敗告終。2018年,博通又收購了美國商業軟體公司CA Technologies,在技術服務方面發展。
正是通過一路以來的收購,博通沒有在研發方面費力太多,就輕而易舉的掌握諸多核心科技。如今,華為、戴爾、思科等全球知名的企業均為博通客戶,其在有線基礎設施領域佔比全球第一,在寬帶接入、網絡交換機諸多領域排名前列。
隨著5G時代的到來,未來博通的營收有望持續增長。
文/有魚 審核/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