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晶片巨頭吸金437億,靠買買買成全球第一,曾差點收購高通

2020-12-04 騰訊網

在晶片設計領域,高通是當之無愧的巨頭,2019年在全球手機晶片市場佔有率達到33.4%,排名全球第一。不過,從營收業績來看,高通卻只能排名第二,在2020財年第二季度,博通以39.76億美元的營收,超越高通排名全球第一。

而得益於蘋果即將推出的5G手機,和日益增長的遠程工作時長對博通晶片的強勁需求,博通第三財季營收仍有增長,預計第四財季將高於華爾街預期。

9月4日,博通發布2020年財年第三財季報告,公司營收為58.21億美元,同比增長6%。其第四財季營收預計在64億美元,折合人民幣437億元,美國晶片巨頭的吸金能力可見一斑。

值得注意的是,回顧博通的發展史不難發現,博通並非與高通一樣始終專注於技術研發,靠專利費等實現業績增長,而是一個靠買買買成就的晶片巨頭。創建於1961年的安華高科技,正是如今博通有限公司的前身。

2016年安華高科技以370億美元的價格,將博通收入囊中,從此更名為博通有限公司。而原安華高科技其實是從惠普拆分出來的安捷倫科技的半導體事業部,2005年KKR和Silver Lake Partners對其收購後成立了安華高科技。

從此,安華高科技也就是如今的博通,走上「買買買」的道路,2008 年安華高科技收購Nemicon,同年又完成對英飛凌體聲波業務的收購,2013年,通又先後將CyOptics、Javelin Semiconductor,以及美國老牌晶片供應商 LSI收入囊中。

之後幾年,PLX Technology、Emulex也接連被安華高收購,公司規模進一步擴大,正是憑藉著不斷收購,2016年新博通就已經成為僅次於英特爾、三星、臺積電、高通的全球第五大半導體公司。而新博通則接力安華高科技,繼續收購。

2017年,完成對網絡設備製造商博科的收購後,新博通甚至想以1300億美元收購高通,但因為美國政府以國家安全為由對其否決,此次收購最終以失敗告終。2018年,博通又收購了美國商業軟體公司CA Technologies,在技術服務方面發展。

正是通過一路以來的收購,博通沒有在研發方面費力太多,就輕而易舉的掌握諸多核心科技。如今,華為、戴爾、思科等全球知名的企業均為博通客戶,其在有線基礎設施領域佔比全球第一,在寬帶接入、網絡交換機諸多領域排名前列。

隨著5G時代的到來,未來博通的營收有望持續增長。

文/有魚 審核/諦林

相關焦點

  • 差點收購高通,核心技術全靠買,這家晶片巨頭卻「買成」全球第一
    根據集邦資訊最新數據,在2020財年第二季度,高通則因為iPhone 12的推遲發布,晶片營收出現放緩,退居全球第二位。而博通雖然出現了6.8%的下滑,但營收卻成功超越高通,成全球十大IC設計公司榜首。
  • 全球第一的晶片巨頭,核心技術全靠買,平均每月進帳80億
    提及晶片巨頭,大多數消費者都會聯想到高通、華為、聯發科等晶片設計企業,對於高通的印象更是以「壟斷」、「專利流氓」等詞彙居多。不可否認,高通在全球晶片設計領域擁有較多的話語權,但全球第一的晶片巨頭並非高通,而是另外一家美國公司——博通。
  • 令人惋惜,這位華裔企業家曾差點收購高通,成為世界第三的晶片商
    然而前不久美國對華為晶片限制措施升級,明令禁止了所有使用美國企業技術的公司將晶片賣給華為。這一下使得晶片半導體產業走進了人們的視線,其實除了比較為大眾熟知臺積電外,還有一家全球第五的半導體企業博通,而它的掌門人陳福陽更是差點就成功收購了高通。
  • 收入325億,世界第一!這家美國晶片巨頭,壟斷全球高端安卓晶片
    近年來,全球半導體領域進入高速發展階段,晶片市場的規模也在持續性擴張。但處於壟斷地位的晶片巨頭,還是那幾家。日前,集邦科技公布《全球前十大IC設計公司第三季度營收排行》。排行榜顯示,前三名都是來自於美國的晶片巨頭,其中高通憑藉49.67億美元(折合人民幣約325億元)的營收成績,位列世界第一。值得一提的是,排行前三的晶片巨頭不僅都來自於美國,而且季度營收都超過了40億美元,美國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霸主地位之牢固可見一斑。
  • 國產晶片巨頭擊敗高通!搶佔全球31%份額,5G晶片全球銷量第一
    相信大家都知道,針對於今年發生的種種特殊情況,全球的半導體行業可以用「動蕩不安」來形容,因為半導體行業晶片處理器之類的,生產條件苛刻,一環扣一環,一旦出現不定因素就會導致全面受到牽連,產生極大的連鎖反應。
  • 美國晶片巨頭AMD正式宣布,以2300億元收購賽靈思
    可在美國晶片巨頭AMD手裡,2300億元只不過是一筆收購公司的費用而已。AMD正式宣布,以350億美元的全股票價格收購FPGA晶片巨頭賽靈思公司,這折合人民幣2300億元交易最終促成了這次世紀收購。,國內除了華為手機之外其他手機品牌都需要採購高通的旗艦晶片,而高通對於晶片的出售不僅採用捆綁式的方式,而且還要按照整機銷售價格收取一定比例的專利費。
  • 全球十大IC晶片巨頭誕生!美國高通排全球第一:華為晶片排名呢?
    高通、華為、蘋果等等,有些企業專注於晶片製造,例如臺積電、中芯國際等等,當然也有企業在晶片設計、製造等領域都有涉及,例如三星、Intel等等,其中三星、Intel這些企業無疑也是晶片行業內最為強大晶片巨頭,因為從晶片設計、製造最後到晶片成品,都能夠自己一個人搞掂
  • 全球十大IC晶片巨頭誕生!美國高通排全球第一:華為晶片排名呢?
    【6月16日訊】相信大家都知道,自從中興、華為事件發生以後,關於國產作業系統、國產晶片的發展就受到了廣大網友們的高度關注,雖然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很多企業的產品都是通過全球分工合作的模式,在晶片領域也同樣如此,有些企業專注於晶片設計,例如高通、華為、蘋果等等,有些企業專注於晶片製造,例如臺積電、中芯國際等等,當然也有企業在晶片設計
  • 全球第一大晶片巨頭:超越三星、高通和臺積電,半年狂賺2500億!
    導讀:全球第一大晶片巨頭:超越三星、高通和臺積電,半年狂賺2500億!但不管怎麼說,在國內半導體晶片市場上,也還是有表現非常不錯的半導體企業,像華為海思半導體晶片部門,中芯國際等都是國內數一數二的半導體企業;在全球半導體晶片市場上,我們也能看到國產半導體晶片的影子,根據市場調研機構公布的「2020年上半年全球半導體公司營收榜」顯示:全球第一大晶片巨頭企業的實力超越三星、高通和臺積電,僅僅在半年的時間裡,就狂賺了2500億之多!
  • 一個月吸金63億!中國晶片巨頭反超高通,華為功不可沒
    高通佔據,不過現在的聯發科根據7月份的財報,收入266.92億新臺幣,折合人民幣63億元左右,增長5.59%,年增長29.02%。高通為什麼聯發科能夠「翻身」呢?原因很簡單,技術,聯發科最主要的收入就晶片,研發無線技術是可以跟晶片捆綁銷售的,現在能夠擁有那麼強大的吸金能力,就是因為晶片的設計能力大有長進。
  • 2700億驚天收購!晶片巨頭投入美國懷抱,這是華為不願看到的
    今年7月份有消息稱軟銀因為財務危機打算出售ARM,這一消息在近期得到證實,據了解美國晶片巨頭英偉達將會以400億美元(約2723億人民幣)左右的價格完成對英國晶片設計公司ARM的收購。英國晶片設計公司ARM是全球最大的移動晶片設計企業,是智慧型手機行業最重要的晶片設計公司。
  • 美國晶片巨頭英偉達收購英國ARM,為什麼中國才是關鍵裁判?
    自9 月 14 日,英偉達宣布以 400 億美元從軟銀手中收購英國晶片設計公司ARM起,這起全球最大的晶片收購案其實剛剛拉開序幕,之後,這項交易將面臨英國、中國、歐盟和美國等地監管部門的審批,預計會耗時 18
  • 亞洲第一的中國雷射巨頭,開始進軍光刻機,半年吸金超51億
    亞洲第一的中國雷射巨頭,開始進軍光刻機,半年吸金超51億自從美國斷供了華為晶片之後,導致華為陷入了困境之中,這也讓中國企業意識到了晶片的重要性,開始把更多的目光投注在中國的半導體行業。光刻機作為晶片製造的重要技術,無疑成為了許多企業爭相追逐的目標,如今中國企業在光刻機市場取得了一定的效果,首先中國企業英唐智控目前正在計劃收購日本光刻機設備廠商先鋒微技術,其次大族雷射光刻機業務目前已經實現了小批量的生產和出貨。
  • 失去華為訂單,美國晶片巨頭遭遇困境,標價350億美元求收購
    在晶片行業,美國是龍頭老大,作為全球科技最發達的國家,美國在晶片領域擁有最多的專利和壟斷權,正因此,美國可以掌握全球晶片行業的命脈,對我國華為公司實行禁令,讓華為公司的發展遭遇困難,但是這個晶片禁令並不是損人利己,而是兩敗俱傷,因為晶片禁令的生效,越來越多的美國企業受到影響。
  • 1804億!高通發出警告,日韓晶片巨頭不願意接受結果
    自8月17日美國宣布進一步擴大禁令限制範圍後,全球各大知名電子設備巨頭都顯得十分無奈。就拿聯發科來說,原本都已經接下華為1.2億顆晶片的採購訂單了,結果美國又突然宣布,只要使用了美國技術,都不能擅自跟華為合作。
  • 2700億驚天收購!晶片巨頭將投入美國懷抱這是華為不願看到的
    今年7月份有消息稱軟銀因為財務危機打算出售ARM,這一消息在近期得到證實,據了解美國晶片巨頭英偉達將會以400億美元(約2723億人民幣)左右的價格完成對英國晶片設計公司ARM的收購。英國晶片設計公司ARM是全球最大的移動晶片設計企業,是智慧型手機行業最重要的晶片設計公司。
  • 大手筆,英偉達2732億收購英國晶片巨頭!為何還需要中國批准?
    美國晶片巨頭英偉達(NVIDIA)終於「官宣」對英國晶片設計商ARM的收購一事。當地時間9月13日,英偉達宣布同意以400億美元(約2732億元人民幣)的價格從軟銀手中收購ARM,創下半導體史上最大規模的交易。此項交易影響巨大,其中一個原因是——與英偉達的交易將使ARM受制於一家美國公司,這也可能給中國晶片設計業務帶來影響。
  • 31天251億!全球最「吸金」晶片巨頭:壟斷90%的5G市場
    全球數位化腳步正在逐漸加快,在未來,晶片將毫無疑問的成為全球的「大腦」。近些年,在數位化加快的大趨勢下,全球半導體產業的格局也在悄然發生著變化。作為晶片製造最大的企業,臺積電毫無疑問成為了全球行業的佼佼者。根據臺積電晶片製造工藝的研發,作為目前最先進的、已量產的5nm工藝,再過一個月左右,將正式與全球消費者見面。而作為下一代的性能標杆,臺積電在3nm工藝晶片的研發上,也取得了較大的突破,預計明年將會試產,2022年正式規模量產。截至目前,臺積電強大的研發能力,讓其成為全球科技巨頭們的寵兒。
  • 損失超1804億!高通發出警告,全球晶片巨頭不願接受這個結果
    自從美國對華為實施晶片斷供計劃後,受影響最大的無疑是聯發科,剛接下華為1.2億晶片大訂單,轉眼美國就宣布使用美國技術或設備的企業不能向華為出售,聯發科不得不出面表態,會遵守美國相關法律,不過,好在禁令期限是9月15日才生效,所以聯發科還能為華為趕製不少晶片。
  • 美國400億美元買下英國晶片巨頭,中國要做最壞打算
    計劃收購軟銀旗下的英國晶片設計公司ARM。最近幾年,英偉達市值不斷飆升,早已超越了英特爾,晉升美國市值最高、全球第三大半導體廠商。坐擁3000億美元市值,手頭有錢,正是買買買的好時候。現在,ARM被晶片巨頭英偉達收購,能否繼續保持中立,就很值得懷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