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場銷量節節敗退,去年市佔率僅為2%
在關停在華的最後一家PC工廠、出售蘇州液晶和模組產線後,近日三星又計劃關閉位於天津的電視工廠。該工廠成立於1993年,是三星在中國唯一一家電視工廠。三星旗下的中低端電視品牌,一直交由瑞軒科技等代工廠商生產,而在中國銷售的高端QLED電視,則由天津工廠生產。
對於擬關閉天津三星電視工廠,記者多次致電天津三星的公開電話,均未能接通。隨著中國智能硬體廠商的崛起、液晶面板產能的提升,這些製造產業逐步向中國市場轉移,韓系企業在中國市場上競爭力下降,盈利也不佳,疫情在一定程度上又加速了三星的「退出」決心。
■新快報記者 陳學東
意料之中的關廠
公開資料顯示,天津三星電視工廠目前擁有3條電視組裝線,623名員工。原本是三星電子海外重要的電視生產基地,可以滿足三星電視中國市場及部分海外市場的需求。
但是自2013年以後中國電視品牌逐漸崛起,外資品牌節節敗退,三星電視市場份額也被中國品牌廠商不斷侵蝕,銷量持續下滑。2019年,三星電視在中國市場銷量僅剩100多萬臺,佔比不足2%。
「目前,三星電視在中國及其周邊國家銷量已經無法滿足天津三星電視工廠的稼動率,三星電視海外訂單又交給越南、印度、巴西、歐洲、墨西哥等電視工廠,再加上中國不斷上升的人工成本,這可能是天津三星電視工廠停產的原因」,消息人士分析指出。
其實,近三年來,天津三星電視工廠一直在減少人員,降低產能,削減成本,以維持運營。此前也有消息傳出,三星電子考慮削減天津電視工廠生產,因為其電視銷售正在放緩,中國的勞動力成本正在上升。
其實這已經不是三星在華的第一次「大規模撤退」了。三星電子在2018年底關閉了位於天津的智慧型手機生產廠,2019年關閉位於廣東省惠州的智慧型手機生產廠,今年7月最後一座個人電腦生產廠——蘇州工廠停運。
在關閉天津電視工廠之後,三星在中國就只剩下蘇州的家電工廠、半導體後道工廠和西安的晶片工廠。與此同時,三星電子準備在韓國平澤新建一個大型半導體生產基地,並計劃在9月份啟動工廠建設。
日益低迷的市場份額
三星關停天津工廠的背後,是日益低迷的市場份額。
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19年三星電視在中國市場的出貨量只有100萬臺,市場佔有率僅為2%。另外,據諮詢公司歐姆迪亞(Omdia)數據,三星電子2020年上半年在中國電視市場的佔有率為4.8%,僅排在第8位,前7位都是中國企業。這與三星電視在全球市場近五分之一的市場份額形成鮮明對比。
此外,三星關閉天津電視機工廠也與三星整體戰略有關。近年,三星的低端製造業務逐漸搬離中國市場,轉而在中國加強存儲晶片等高科技業務。這也意味著接下來三星可能還會逐步淘汰一些低端製造業務。
三星在低端領域退出中國,除了競爭力不足外,也是三星主動為之的結果。「目前在中國的電視領域,外資品牌聚焦高端市場。一方面,外資企業的品牌影響力仍具備優勢;另一方面,外資企業也避免低端市場的價格戰帶來的經營損失。」奧維雲網消費電子事業部研究總監揭美娟表示。
揭美娟認為,目前三星等外資品牌面臨雙重壓力。一面是節節攀升的中國人工成本,一面是中國本土廠商的價格戰。在這種環境下,即使還能盈利,賺的都是「辛苦錢」。
奧維雲網數據顯示,2020年上半年,中國彩電行業市場零售量為2089萬臺,同比下降9.1%。市場持續低迷,彩電行業也再現「價格戰」。2020年上半年,各大品牌均價大幅下跌,最低同比跌幅近三成,外資品牌均價也同比下降5.1%。
至於天津電視工廠的未來走向,三星有出售天津工廠的意向。有業內人士透露,三星電子正在跟一些電視代工廠交涉,希望將天津三星電視工廠出售給旗下沒有電視品牌的一些代工廠,所以富士康、群創、TCL SCBC、冠捷等電視代工廠都沒有機會。消息人士進一步指出,三星電視的代工廠瑞軒非常希望收下天津三星電視工廠,其高層已經兩次拜訪三星電子韓國總部,商談收購事宜。但此消息並未得到官方證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