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 | 于斌
出品 | 於見
10月30日,匯頂科技發布公司2020年三季報財報。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實現營業收入51.28億元,同比增長9.62%,歸母淨利潤為11.00億元,同比下降35.75%。與此同時,匯頂科技預測公司2020年全年存在淨利潤同比下滑的可能性。
作為A股首家市值突破千億大關的晶片公司,匯頂科技在2020年遭遇"戴維斯雙殺"。一方面,公司業績持續下滑,上半年淨利潤跌幅超過40%。另一方面,公司股價自今年2月25日創出387.2元的歷史新高以來,最低跌至155.78元,最大跌幅超過50%。淨利潤大跌、股價腰斬背後,到底發生了什麼?
成立18年,技術三級跳
資料顯示,匯頂科技成立於2002年,最早從事民用固定電話的IC晶片業務。2004年,公司成功研製出高效取電的多功能電話晶片,初步在業內站穩腳跟。
2017年,匯頂科技開始向向手機和平板觸控晶片行業轉型,並在2018年實現了電容觸控晶片的量產。2010年,匯頂科技成功研發出支持十點觸控的晶片,在此之前,只有蘋果手機才擁有10點觸控方案。
在此之後,匯頂科技得到了聯發科的投資,公司手機晶片也得以在手機領域不斷突圍,公司營收在2013年開始向10億元級別邁進。而蘋果5S所採用的指紋識別技術,在此吸引了匯頂科技的注意,公司開始了成立以來的第三次轉型。
由於有著觸控技術的基礎,匯頂科技在2014年就推出了自己的指紋晶片,並通過價格戰的方式不斷搶佔安卓陣營的市場份額。2016年,匯頂科技實現營業收入30.79億元,同比增長175.04%,並順利登陸上交所。
2017年,匯頂科技指紋識別晶片出貨量超過瑞典廠商FPC高居國內第一,主營收入及淨利潤均創出最高紀錄。然而,公司為搶佔市場所採用的低價策略所帶來的後遺症開始顯露,2018年,公司營業收入增速只保持了小幅增長,而公司淨利潤則開始下滑。
然而,隨著屏下指紋識別晶片的普及,匯頂科技業績在2019年再次迎來爆發。相對於10元左右的傳統電容指紋晶片,匯頂科技最先推出的屏下指紋晶片售價高達10美元,而與國外同類型產品相比依然保持著性價比優勢。因此,安卓陣營華為、小米、OPPO,乃至三星均採用了匯頂的屏下指紋晶片解決方案。
2019年9月23日,匯頂科技股價大漲6.33%,市值突破達到1023.16億元,成為兩市晶片公司中唯一突破千億大關的公司。然而,通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匯頂技術分別依靠觸控晶片、電容指紋識別晶片以及屏下指紋識別晶片三次技術突破實現了營收的三級跳,但在技術突破的同時,都面臨到行業競爭加劇、產品價格戰過於激烈的問題。
拿屏下指紋識別晶片來說,在匯頂科技通過價格戰將瑞典廠商FPC從全球第一的寶座拉下馬之後,卻遭到了思立微等國產的廠商的圍攻,屏下指紋晶片產品價格也已經跌至5美元。因此,匯頂科技所享受的高毛利已經不復存在,公司開始遭受價格戰的惡果。
毛利率下滑利潤暴跌,經營性現金流縮水90%
幾乎是在一夜之間,匯頂科技兩市市值最高的晶片企業之位跌落下來,公司1705億元的市值已經跌去一般,至今已經不足900億元。
導火索來自於一季報。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匯頂科技淨利潤、扣非淨利潤均慘遭腰斬。儘管公司強調了新冠疫情的原因,但公司營業收入卻保持著增長,這就說明了公司業績的下滑並非是疫情影響了收入,而是公司毛利率出了問題。
顯然,新冠疫情無法成為匯頂科技業績下滑的遮羞布,這在公司半年報披露之後更加明顯。8月27日匯頂科技發布的半年度報告顯示,公司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30.56元,同比增加5.87%,歸屬上市公司股東的淨利潤5.97元,同比減少41.26%。
此外,由於市場供需情況的反轉,匯頂科技庫存金額達到8.8億元,較上一年同期翻倍。受此影響,公司經營性現金流淨額僅有281萬,較上一年同期(8.08億元)下滑了99.65%。
毛利率的下滑無疑是公司淨利潤大跌的關鍵。數據顯示,2019年第二季度,匯頂科技毛利率高達61.94%。但進入到2020年,公司毛利率在第一季度將下滑至50.17%,同比下滑超過11個百分點。
最新三季報則顯示,公司毛利率為52.08%,較去年同期以及第二季度均處於下滑趨勢,這說明產品價格戰的狀態仍沒有改觀。
此外,匯頂科技應收帳款金額也創下歷史新高,達到12.98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03.71%。這說明行業的競爭已經讓下遊客戶的獲得了更強的溢價能力與帳期要求。
受此影響,匯頂科技前三季度經營性現金流淨額僅為1.52億,較去年同期17.89億縮水超過90%,公司盈利質量明顯下滑。
研發費用突破12億,大基金減持股價承壓
此外,匯頂科技的研發費用也引起了市場的強烈關注。財報數據顯示,2020年1-9月,匯頂科研發費用高達12.89億元,較去年同期增長了78.95%,研發費用率達到了25%。
資料顯示,匯頂科技在2019年度收購了恩智浦VAS業務,將自身業務音頻解決方案、IoT 業務等應用場景進行延伸,公司研發費用的激增或與此有關。
有業內人士指出,對於晶片領域的公司來說,研發領域的投入對公司產品的長期競爭力至關重要,但也要適當考慮投入與產出比。從匯頂科技目前的情況來看,公司似乎對於目前屏下指紋識別晶片領域的價格競爭無能為力,只能寄希望於再一次通過技術突破來實現公司業績的增長。但從目前情況下,智慧型手機並沒有新的識別技術出現。
目前看,在思立微、神盾等競爭對手的持續進攻下,匯頂科技在指紋識別領域的市場份額已經降至39%,而思立微市場份額已經到達了9%。
此外,目前在科創板上市的紅軟科技也進入到了光學屏下指紋領域,作為智慧型手機視覺解決方案的提供商,虹軟科技在算法領域具有明顯的技術優勢。可以預見的是,指紋識別行業未來已經不可能再出現暴利的機會,這本身也是做消費級晶片企業的一種宿命。
10月21日,匯頂科技曾發布公告稱,公司擬投入1200萬元-1400萬元進行股份回購,回購價格不超過220元/股,本次回購的股份擬全部用於實施員工持股計劃。
然而,這一利好消息僅給匯頂科技股價帶來了一天的上漲。在10月22日上漲4.21%之後,匯頂科技股價連續四個交易日下跌,截至10月27日盤中,公司股價已經跌破10月21日的收盤價。
顯然,一日遊的行情說明投資者對匯頂科技未來的發展並沒有信心。從公司目前192.65元的價格看,匯頂科技220元/股的回購價格並沒有對公司股價起到支撐作用。
此外,國家大基金對匯頂科技的減持也仍在繼續。三季報數據顯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股份有限公司(大基金)第三季度減持匯頂科技434.26萬股,今年以來減持金額已經超過20億元。由此可見,匯頂科技股價腰斬之後,仍沒有阻擋大基金的減持步伐,這或將進一步讓公司股價承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