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億中小銀行專項債落地廣東 粵財控股間接入股1家農信社和3家...

2020-12-19 華夏時報

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劉佳 北京報導

首個地方政府發行用於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的專項債出爐。

12月1日,中國債券信息網披露《2020年廣東省支持中小銀行發展專項債券信息披露文件》。

文件顯示,廣東省決定於12月7日發行2020年廣東省支持中小銀行發展專項債券(一期)--2020年廣東省政府專項債券(九十一期),計劃發行額度為100億元,募集資金將用於補充普寧農商行、鬱南農信社、揭東農商行、羅定農商行四家中小銀行的資本金。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發行的中小銀行專項債期限為10年期,存續期第6-10年(2026-2030年),每年按發行規模的20%(即20億元)償還本金,利息按半年支付。發行後可按規定在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和證券交易所債券市場上市流通。

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溫彬表示,地方政府專項債用於補充中小銀行資本,不僅拓寬了地方政府專項債的使用範圍,也擴大了中小銀行利用可轉債的方式補充資本的途徑。「儘管降低了可轉債的發行門檻,但是中小銀行自身的公司治理還要不斷完善和規範,確保可轉債的使用效果。」

補充資本金

據記者了解,廣東省此次募集的100億中小銀行專項債投向為1家農信社和3家農商行。其中鬱南農信社的債券金額為40億元,普寧農商行的債券金額為37億元,揭東農商行的債券金額為14億元,羅定農商行的債券金額為9億元。

值得注意的是,本期債券募集資金通過廣東粵財投資控股有限公司(簡稱「粵財控股」)採用間接入股等方式,分別向上述四家銀行注資補充資本金。

粵財控股是廣東省屬金融控股龍頭企業,截至2019年底,公司資產總額775億元,管理資產規模5351億元。

為支持上述四家銀行全面轉化經營機制,廣東省農村信用社聯合社或廣東省深化農合機構改革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定農商銀行、順德農商行、珠海農商行、南海農商行分別作為戰略合作單位,配合粵財控股做好資金運營管理工作,並在本期債券還本寬限期後,參與粵財控股所持有的上述四家銀行股份的市場化轉讓。

同時,上海新世紀資信給予該債券AAA評級,評級報告稱本期債券債務收入、安排的支出、還本付息等納入廣東省政府性基金預算管理。評級報告也發出提醒,償債資金來源受經濟環境、中小銀行經營狀況影響較大,需關注收益不達預期對償債資金的影響。

「地方專項債不僅僅是給中小銀行一個資本補充,還要改善它的經營機制,提升經營能力,而使用專項債的對象本身不多,資金也需要嚴格控制用途,保證未來退出。」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銀行研究中心主任曾剛分析稱。

注資非「兜底」

由於營商環境發生變化,中小銀行面臨較大的經營壓力,風險狀況頻出,資本不足問題愈發明顯,但又缺乏行之有效的資本補充渠道。近兩年來,監管層頻繁推出相關政策支持中小銀行資本金補充。

據財政部此前公布數據顯示,截至10月末,今年下達的3.55萬億元新增地方專項債已發行35466億元,完成99.9%。用於支持化解地方中小銀行風險的新增專項債券額度2000億元,分地區額度已全部下達。

據悉,專項債合計下發至18個省份。除廣東省外,浙江、陝西兩省也有消息稱將於12月發行地方政府專項債用於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額度分別為50億元、46億元,期限均為10年期。

值得注意的是,此前國常會首次提出通過專項債補充銀行資本金,明確「將在今年新增的地方政府專項債限額中安排一定額度,允許地方政府通過認購可轉債等方式,探索補充中小銀行資本的相關路徑」。同時明確「將優先支持具備可持續市場化經營能力的中小銀行。」可見,用地方專項債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有利於進一步深化中小銀行改革。

然而,有部分業內人士則認為專項債補充銀行資本的流程仍不明確,存在「落地難」的痛點。「目前地方政府所發行的專項債期限多為10年到15年,而轉股後的可轉債卻沒有固定期限,所以專項債的退出途徑與方式也有待進一步研究確定。此外專項債利率較高。」

某券商研報分析認為,由於現在地方政府是很多地方中小銀行的主要股東,而專項債是地方政府發行,由地方政府承擔責任,因此允許地方政府用專項債中的一部分額度,認購可轉債來為中小銀行注資,其實相當於規定了地方政府的屬地責任,強化了地方政府在處置中小銀行風險中的作用。「但注資思路是『託底』的,而不是『兜底』。中小銀行競爭力的提升在於公司治理和業務結構轉型。」

對於發行專項債的目的,近日批覆的廣東省《關於2020年省級財政第三次預算調整方案的報告》提到,此次新增的100億元專項債券按照各高風險農合機構資金缺口、所在地實際需求及幫扶機構出資情況分配,主要用於定向幫扶高風險農合機構推進風險化解及機制轉換工作。

責任編輯:孟俊蓮 主編:冉學東

相關焦點

  • 100億中小銀行專項債落地廣東
    原標題:100億中小銀行專項債落地廣東 粵財控股間接入股1家農信社和3家農商行 來源:華夏時報網本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劉佳北京報導首個地方政府發行用於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的專項債出爐。
  • 廣東擬發行百億元專項債支持中小銀行 增資1家農信社、3家農商行
    廣東擬發行百億元專項債支持中小銀行 增資1家農信社、3家農商行   據中國債券信息網披露
  • 首地專項債注資銀行細節曝光:廣東發行100億專項債 4家銀行受益
    時隔小半年,首地公開地方專項債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細節!  12月1日,廣東省披露支持中小銀行發展專項債細節。根據中國債券網,12月7日,廣東省將招標發行100億元支持4家中小銀行發展專項債券。
  • 首地專項債注資銀行細節曝光!廣東發行100億專項債 4家銀行受益
    來源:東方財富網時隔小半年,首地公開地方專項債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細節!12月1日,廣東省披露支持中小銀行發展專項債細節。根據中國債券網,12月7日,廣東省將招標發行100億元支持4家中小銀行發展專項債券。
  • 廣東創新中小銀行專項債投資架構安排 市場化退出有助防範道德風險
    財聯社(上海,記者 孫詩宇)訊,廣東省計劃於12月7日發行地方政府支持中小銀行發展專項債,發行額度100億元,支持1家農信社和3家農商行補充資本,是首個披露支持中小銀行發展專項債細節的省份。值得一提的是,廣東省專項債資金的投資架構安排與其他類型的地方債相比有所創新,通過借道地方政府投資平臺對目標銀行間接入股的方式實現,並在發行前已經進行了市場化退出方式的安排。業內人士預計,該模式有望被其他省複製。
  • 浙江50億專項債發行僅用於溫州銀行補充資本金 溫州國金間接入股?
    12月18日,浙江省財政廳公布,浙江省支持中小銀行發展的50億元專項債將於12月25日發行,僅用於溫州銀行一家補充資本金。
  • 多渠道「補血」 千億專項債馳援中小銀行
    臨近歲末,中小銀行注資「補血」明顯提速,與此同時,金融監管部門頻頻發聲,力挺中小銀行多渠道補充資本、完善治理。12月7日,廣東省將招標發行100億元專項債券,支持四家地方銀行資本金補充。山西、陝西、浙江等地專項債也將陸續「開閘」注資中小銀行。
  • 山西擬發行153億專項債,通過山西金控注入山西銀行補充資本
    對不具備發行條件的,可研究通過省級金融控股公司等採取間接入股的方式向中小銀行注資補充資本金。  山西省日前公告稱,擬於12月23日發行153億專項債,用於補充新成立的城商行資本金。  「成立伊始,資產規模接近3000億元,居全國130家城商行30多位,並將在3年之內完成省內資源整合和網點布局,力爭資產規模達到4000億元。」招聘公告稱。
  • WEMONEY研究室朝聞:廣東首發100億中小銀行專項債注資小銀行;晉商...
    如果進展順利,該行將成為年內第2家A股上市銀行,也是第9家A股上市農商行。上海農商行A股上市進程中,股權結構曾一度不達標。上海國際集團通過子公司共持股18.46%,超過10%紅線。2015年11月,冀光恆加入上海農商銀行,任黨委書記、董事長。2019年離任,未等到上海農商行上市。 原上海國際集團副總經理顧建忠出任新行長。
  • 22家同業喜提專項債後 農商行的資本缺口還要怎麼補?
    209億元專項債資金注入,22家農商行、農信社獲得新鮮資本血液。近期,在已經發行的421億元專項債中,農商行、農信社等中小銀行是資本「輸血」最多的機構。(第一財經)   209億元專項債資金注入,22家農商行、農信社獲得新鮮資本血液。
  • 發行地方專項債 中小銀行資本補充再添新探索路徑
    來源:上海證券報 繼廣東省百億支持中小銀行發展專項債券落地後,連日來,多個地區披露了支持中小銀行發展專項債券發行計劃。據中國債券信息網昨日公告,浙江、山西、廣西已發布支持中小銀行發展專項債券相關發行文件,披露了此類債券發行規模、兌付方式,以及擬注資的銀行等。從細節來看,各地專項債體現出不同特點。比如,浙江省擬發行50億元專項債,由溫州市國有金融資本管理有限公司通過間接入股的方式補充溫州銀行資本金。
  • "廣西版"專項債注資銀行計劃披露,可轉股協議存款首次亮相,它有...
    廣東、浙江、山西選擇通過間接入股為銀行注資,而廣西此次則選擇可轉股協議存款的方式補充銀行資本,這也是該資本補充工具首次出現公眾視野。多位業內人士向證券時報·券商中國記者表示,對廣西省此次採用的資本補充工具鮮有聽聞,此前,銀行補充其他一級資本的工具主要有永續債和優先股。「在當前中小行普遍資本承壓的情況下,可轉股協議存款這一方式或許可以帶來更高的注資效率。」
  • 新一批再融資債券額度預下達,今年已累計發行地方債62602億元
    擔任地方債承銷團的某股份行人士表示,一些地方已通知擬在12月下旬發行再融資債券,但一些地方發行時間尚未確定,比如華東某省在原來發行注資中小銀行專項債額度的基礎上增發100多億的再融資債券。另據記者了解,中部某省計劃在12月29日前後發行200多億的再融資債券。
  • 多地將發行支持中小銀行發展專項債券 中小銀行資本補充探索新路徑
    資金用途方面,本期新增專項債券募集資金由溫州市國有金融資本管理有限公司通過間接入股的方式補充溫州銀行資本金,增資完成後專項債券對應的股份佔溫州銀行總股份的31.77%。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9月初,溫州銀行提前披露了了地方專項債補充資本金這一消息,根據當時溫州銀行發布增資擴股方案,其將地方專項債納進增資擴股,擬募資不超過70億元用於補充該行核心一級資本和處置不良資產。
  • 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曾剛:廣東農信改制為可持續發展奠定製度基礎
    曾剛:總體上看,農信體系的改革取得了顯著的成效。根據相關數據,2002年末,全國共有農村信用社超過3.5萬家,整體的四級分類不良貸款餘額為5147億元,不良率37%;虧損信用社數量11901家,佔機構總數的33.38%,資不抵債的信用社19542家,佔機構總數的54.98%。
  • 資本補充渠道進一步拓寬 中小銀行將加速「抱團」發展
    來源:華夏時報原標題:資本補充渠道進一步拓寬 中小銀行將加速「抱團」發展|華夏時報金融研究院2021年金融業前瞻作者:王仲琦 馮櫻子(華夏時報金融研究院研究員) 目前,我國以城商行、農商行、農信社和村鎮銀行等構成的中小銀行有4000多家,他們服務的對象主要是民企、三農和小微企業。
  • 定向幫扶如何破除農信社風險「周期律」?
    權威數據顯示,在本輪農信社改制中,優質農商銀行對粵東西北地區農信社以「注資、注智、注制」方式,累計投入資金近267.4億元,帶動其他投資者投入資金超186.5億元,同時,還向改制機構派駐管理團隊共247人、高管33人,不僅通過資金幫助改制機構夯實資本、化解財務包袱;還同步注入管理制度、企業文化、經驗技術。復盤新一輪農信社深化改革過程,為什麼要以「定向幫扶」模式重構廣東農信組織模式?
  • |農商行|湛江|農信社|失信...
    部分欠款人從「不還錢」到「主動還錢」,是伴隨廣東農信社改制過程發生的現象。「農合機構的欠款有很大一部分是由於借款人思想上存在主觀惡意,這種主觀惡意集中體現為外出逃債、倒閉甩債、直接賴債、三角債、攀比欠債等現象,並且還呈現一定程度的蔓延趨勢,直接導致農信系統金融誠信環境得不到好轉。」
  • ...允許地方專項債用於補充資本金——中小銀行「補血」有了新途徑
    一些市場研究機構分析,未來可能有三種注資方式,一是發行專項債後,由地方政府注資給中小銀行,可能以每股淨資產作為定價基礎;二是地方政府以專項債資金認購可轉換債,中小銀行再以可轉債轉股來補充核心一級資本;三是由地方政府和社會資本共同為中小銀行注資。
  • 漲知識,農信社和農商行哪個更好點?
    在這裡小紅花定期會為大家解答一些農信社的常見問題還有相關科普,讓大家真正的了解農信社、了解農信社這份工作。 總有小夥伴會問小紅花,農商行和農信社是什麼關係啊?有的地方為什麼是農信社,而有的是農商行?今天小紅花就來科普一下農信社和農商行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