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射雷達價格大幅下降,能否在自動駕駛應用中普及?

2020-11-22 電子工程專輯

雷射雷達(LiDAR)因其360°的全視野而被許多自動駕駛車輛開發商青睞,被用於構建車輛周圍環境的三維地圖,但大規模部署仍充滿新的挑戰和壓力。Q5bEETC-電子工程專輯

汽車雷射雷達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美國國防高級研究計劃局(DARPA)發起的挑戰賽(Grand Challenge),那是一場旨在促進全自動地面車輛發展的AV競賽,雷射雷達在2005年的第二屆比賽中暫露頭角。兩年後,完成比賽的六輛車中有五輛都配有頂裝式LiDAR裝置。根據法國市場研究公司Yole的調查,自此雷射雷達的創新迭代進展迅速,預計在未來五年內,汽車應用將成為其主要推動力。Q5bEETC-電子工程專輯

Yole技術和市場分析師Alexis Debray表示:「高級駕駛輔助系統(ADAS) 的LiDAR市場將實現114%的年增長率,從2019年的1900萬美元增長到2025年的17億美元。」(如圖1) 期望如此之高,但雷射雷達市場面臨阻礙,急需大膽創新。Q5bEETC-電子工程專輯

圖1Q5bEETC-電子工程專輯

想了解ADAS/自動駕駛的最新設計和市場趨勢?請即刻報名參加:汽車電子高峰論壇Q5bEETC-電子工程專輯

Q5bEETC-電子工程專輯

價格下降,但銷量仍然上不來

從歷史上看,雷射雷達系統過於昂貴,無法大量生產用於消費類汽車。現在,這個趨勢正在逆轉,雷射雷達製造商們制定了積極的策略,使其價格在過去三年內有了大幅下降。Q5bEETC-電子工程專輯

去年,Luminar發布了價格不到1000美元的LiDAR解決方案。而2005年首推實時3D LiDAR的Velodyne公司則計劃到2024年將平均售價從2017年的17,900美元降至600美元。中國LiDAR製造商的價格通常是其他公司的五分之一,他們已經開始生產低於1000美元的產品,而且正在獲得更多市場份額。Q5bEETC-電子工程專輯

但是,價格下降並不一定意味著銷量的增加。迄今為止,銷量並未見顯著增長,並且尚未大規模採用。「雷射雷達必須滿足市場需求,」 Debray說。 「在包括製造和物流在內的工業市場中,自動化趨勢非常明顯,雷射雷達在其中發揮著關鍵作用。但在汽車領域,與平均80美元的ADAS攝像頭相比,600美元的汽車傳感器價格仍然過於昂貴。因此,現在已經出現了用於短程汽車應用的雷射雷達,價格大約為100美元。」Q5bEETC-電子工程專輯

Debray表示,儘管Velodyne的計劃存在一定風險,「但降低價格對汽車和工業市場而言是必要的,他們需要做出改變。」Q5bEETC-電子工程專輯

協作與壓力俱增

Yole對雷射雷達製造商與汽車製造商之間的多個合作項目進行了跟蹤,並預測到2025年,將有3.2%的私家車集成LiDAR單元。Q5bEETC-電子工程專輯

奧迪和法雷奧從2017年就開始合作,將法雷奧的SCALA LiDAR集成到奧迪A8中。現在,雷射雷達也出現在其它車型中,如奧迪A6、A7、Q7和Q8。法雷奧與梅賽德斯(Mercedes)也有合作,最近剛剛發布的S-Class車型即採用了法雷奧第二代LiDAR SCALA 2。Q5bEETC-電子工程專輯

其他合作項目還包括Innoviz與寶馬、Luminar與沃爾沃、Velodyne與現代,以及Ibeo與長城汽車。Yole技術和市場分析師Pierrick Boulay表示:「這只是開始,預計未來會有更多的合作夥伴關係。」Q5bEETC-電子工程專輯

整個行業都在整合。除了在製造商、Tier 1供應商和OEM之間進行合作,Tier 1供應商還收購雷射雷達公司。大陸集團於2016年收購了Advanced Scientific Concepts的子公司ASCar,自動駕駛汽車初創公司Aurora Innovation於2019年收購了Blackmore。還有一些元器件公司的收購行為,如2018年安森美半導體收購了SensL Technologies,Luminar收購了Black Forest Engineering。Q5bEETC-電子工程專輯

ADAS LiDAR發展路線圖Q5bEETC-電子工程專輯

但Debray發出了警告,他指出「技術的不確定性和未來市場規模導致了這些收購行為。」Q5bEETC-電子工程專輯

全球汽車行業確實面臨越來越大的壓力。聯網、自動駕駛、共享和電氣化(CASE)技術的引入為車企帶來了一系列新的選擇。每家企業都需要確定一個正確的方向,以優先滿足客戶的偏好和需求。Boulay說,「目前正在推動汽車行業發展的兩個主要趨勢是電氣化和自動駕駛」。自2009年以來,歐盟立法為新車設定了強制性排放目標:到2025年平均碳排放必須下降15%,到2030年必須下降37.5%。轉化為具體數值,即2021年的目標碳排放值為95g/km,2025年的目標值為81g/km。Boulay認為,「電氣化需要時間進行大量研發,而這可能會延遲或減少一些OEM的自動駕駛開發項目。」Q5bEETC-電子工程專輯

需要注意的是,雷射雷達並不是唯一需要完善和改進的傳感器技術。Boulay指出,雷達正朝著超高解析度的方向發展,熱像儀也可能會加入戰局。「雷射雷達現在仍然很昂貴,其價格是攝像頭或雷達的十倍以上。如果OEM可以找到性能與雷射雷達相似,但價格更便宜的解決方案,他們一定會採用。」Q5bEETC-電子工程專輯

有部分汽車OEM廠商卻完全擯棄雷射雷達,而押注於傳感器和人工智慧計算的結合,以實現高級別自動駕駛等級。其中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特斯拉,其CEO 埃隆·馬斯克(Elon Musk)在2019年4月的首次「自動駕駛日」(Autonomy Day)活動中,宣稱雷射雷達是「傻子的選擇」。Musk 說道,「任何依賴雷射雷達的人都將註定失敗,完全沒必要選擇這樣昂貴的傳感器。」Q5bEETC-電子工程專輯

Boulay承認,特斯拉採用的方法的確值得關注。「他們基於車輛周圍放置的攝像頭,採用一種偽LiDAR法來生成汽車周圍環境的精確3D圖像。」 AI計算被用於分析車道標記,並預測其他車輛的行為。「它不僅分析圖像,還分析圖像中的單個像素,以預測每個像素的深度。」 Boulay補充說。豐田汽車也正在研究類似的方法。Q5bEETC-電子工程專輯

毫無疑問,Musk是一位有影響力的思想家,他的言論可能會對整個行業產生影響。特斯拉Model S是第一款具有自動駕駛功能的汽車。Boulay將特斯拉的Autopilot稱為「邁向自動駕駛的一大步」。但他也補充說,「自發布以來,由於誤用該功能引發了許多事故,駕駛員過於依賴這個ADAS系統了。」Q5bEETC-電子工程專輯

Boulay說:「2018年,一位名叫Elaine Herzberg的行人被一輛Uber自動駕駛汽車撞死,這確實喚醒了OEM、一級和二級零配件供應商。''他們意識到,實現自動駕駛將會比預期的要複雜得多,並且需要「數十年才能達到真正的自動駕駛」。Q5bEETC-電子工程專輯

Debray指出,Musk並非在所有應用中都反對雷射雷達, Musk的另一家公司SpaceX,就在其Dragon和Crew Dragon航天飛行器中採用了DragonEye LiDAR。Debray也由此對Musk提出質疑:「為什麼地球人不能享有與太空人一樣的安全性?」Q5bEETC-電子工程專輯

市場在變化,但用例仍然不多

目前的雷射雷達市場由兩家傳統的測繪技術公司Trimble和Hexagon主導。由於擁有特定的技術和商業模式,這些成熟的公司不會面臨來自新晉者的太大壓力。Debray相信,當情況變得更加明朗時,他們甚至可能收購雷射雷達公司。Q5bEETC-電子工程專輯

德國公司Sick在面向工廠自動化的LiDAR系統方面處於領先地位。Debray說:「Sick更可能面臨來自新公司的壓力,不過他們仍然擁有許多產品,非常適合許多工業應用。新的雷射雷達公司需要提供更低的價格或更好的性能,才能挑戰Sick的地位。」當被問及誰在這個行業最有影響力時,Debray提到了舊金山的LiDAR初創公司Ouster。該公司於2017年12月正式成立,到目前為止其總融資額達到1.4億美元。Ouster的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它基於消費者市場技術(垂直腔表面發射雷射器和單光子雪崩二極體),而開發出工業級的雷射雷達。而同樣是新晉者的法雷奧,也開始公布其雷射雷達的營收。Q5bEETC-電子工程專輯

Velodyne和Luminar宣布計劃於今年年底之前公開上市。Debray表示:「上市將迫使這兩家公司儘早產生收入,而這將極大地影響雷射雷達的市場格局。」Q5bEETC-電子工程專輯

中國的雷射雷達製造商們(比如禾賽科技、速騰聚創和北科天繪)也在持續發展並不斷擴張其產品線。他們不僅得益於較低的LiDAR單價,還從眾多的AV公共項目獲益。Q5bEETC-電子工程專輯

同時,許多自動駕駛汽車開發商都對雷射雷達技術表現出了濃厚的興趣。英特爾子公司Mobileye正在開發自己的LiDAR技術,而Waymo是目前唯一一家將雷射雷達投入商用的公司。Q5bEETC-電子工程專輯

總體而言,雷射雷達的格局正在發生變化。售價下降,而且在未來幾年將繼續下降,這將促進雷射雷達在新的汽車應用中的普及。Q5bEETC-電子工程專輯

這位Yole分析師認為,我們必須鼓勵多元化,而且需要具有專用規格的新型LiDAR模型。Q5bEETC-電子工程專輯

Boulay最後說道:「雷射雷達的開發與OEM想要實現的用例密切相關。現在還沒有一款雷射雷達可用於多種場景。只有應用或用例才能明確雷射雷達在車輛中的規格和重要性。」 他舉例說,高速公路駕駛需要具有狹窄視野和位於車輛中心位置的遠程LiDAR;而在停車場或城市應用場合,將需要具有較大視野並位於車輛角落的短距LiDAR」。Q5bEETC-電子工程專輯

(參考原文:LiDAR Market Promising, But Caution Needed)Q5bEETC-電子工程專輯

責編:Amy GuanQ5bEETC-電子工程專輯

本文將刊登於《電子工程專輯》2020年12月 刊雜誌文章,版權所有,禁止轉載。點擊申請免費雜誌訂閱  Q5bEETC-電子工程專輯

相關焦點

  • 車載雷射雷達發展前景廣闊自動駕駛普及尚待時日
    這三種技術的結合,可以高度準確地定位雷射束打在物體上的光斑,測距精度可達釐米級,雷射雷達最大的優勢就是「精準」和「快速、高效作業」。雷射雷達性能較優一開始雷射雷達只是在軍事方面應用,後來才應用在生活中,其中無人駕駛領域使用最為廣泛。目前谷歌、百度、奧迪、福特、寶馬等企業都在逐漸使用雷射雷達的感知解決方案,已經成為了無人駕駛技術中的最基本的配置。
  • 雷射雷達:自動駕駛的另一仗
    「高冷」的車載雷射雷達讓整個新能源以及高級別自動駕駛行業有了新的「熱點」。雷射雷達上車,將成高級別自動駕駛汽車標配?是否需要搭載雷射雷達,一直是自動駕駛領域爭論的焦點之一。那麼自動駕駛怎麼實現的呢?而對自動駕駛來說,環境感知處於重要地位。在自動駕駛架構中,感知被比作為汽車的「眼睛」,包括車載毫米波雷達、車載雷射雷達和車載超聲波雷達等雷達系傳感器,以及車載攝像頭等視覺系傳感器。
  • 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的顛覆者——Luminar
    導語:汽車雷射雷達這個180多億美元的市場,以Luminar當前技術和市場壟斷性優勢,足夠成長起一家千億市值的公司。汽車自動駕駛一直雷聲大雨點小,生活中實際看到的不多,但是隨著自動駕駛計程車在北京和深圳運行,大眾可以越來越多的接觸到自動駕駛。
  • 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的顛覆者-Luminar
    今天我們談談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的行業顛覆者---Luminar(LAZR.US),我們不是指雷射雷達行業,而是專指自動駕駛的雷射雷達行業,這個是雷射雷達行業最大的市場,可以養出雷射雷達市場最大的魚。
  • 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的顛覆者--Luminar
    隨著特斯拉FSD的測試版發布,是個大的突破性進展,自動駕駛離實際使用越來越近了。2021年應當是自動駕駛進入大眾生活的元年。汽車制動駕駛離不開雷射雷達,雖然Musk說不用雷射雷達,那是因為雷射雷達貴,如果雷射雷達能夠達到1000美元或是500美元,我相信會Musk也會用雷射雷達的。除了Musk之外,幾乎所有的汽車廠商的自動駕駛都在測試雷射雷達。
  • 成本降低70%/助力自動駕駛普及 Innoviz開發低成本雷射雷達
    易車訊日前,易車從海外媒體獲悉,雷射雷達製造商Innoviz Technologies開發了一種低成本雷射雷達,其成本比早期產品成本降低70%。Innoviz Technologies表示,降低雷射的傳感器的價格將是使汽車廠商能夠大規模普及自動駕駛的關鍵。
  • 捧特斯拉自動駕駛踩雷射雷達,馬斯克激進評價水分有多少?
    以雷射雷達為主要設備的自動駕駛技術被特斯拉否定。北京時間4月23日凌晨,特斯拉投資者日上,伊隆·馬斯克正式推出特斯拉全自動駕駛產品,聲稱「這是全世界最先進的自動駕駛計算機」,並表示出「任何使用雷射雷達方案的人都是大傻X,註定失敗!」在會議中,馬斯克展示了特斯拉的「全自駕計算機」(full self-driving computer,簡稱FSD)。
  • 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的顛覆者——Luminar(LAZR.US)
    2、按照目前全球主要汽車製造商的預估,1000美元以下是L4自動駕駛的雷射雷達規模化採購的價格目標,而L2+、L3的價格目標在500美元以下。3、雷射雷達要想成為「車規」級產品,必須要同時滿足「成本夠低」、「可靠」以及「可量產」三個重要條件。我們從投資的角度來分析Luminar(LAZR.US)。首先,我們要看行業。
  • 汽車自動駕駛產業鏈之雷射雷達行業深度報告
    「輕感知、重計算」相比,以雷射雷達為主傳 感器的自動駕駛方案最明顯的特徵是「重感知、輕計算」,「堆疊雷射雷達」的方案會適 當降低感知數據處理環節對運算能力的要求,從而加快 L4 級自動駕駛汽車商業化部署進 程。
  • 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的顛覆者--Luminar(一)
    一直雷聲大雨點小,生活中實際看到的不多,但是隨著自動駕駛計程車在北京和深圳運行,大眾可以越來越多的接觸到自動駕駛。,這對於無人值守的自動駕駛汽車是致命的,一下大雨因精度下降它就不得不罷工了。而Luminar認為高速自動駕駛是最大的市場,也是視覺加雷射雷達最容易實現自動駕駛市場。
  • 自動駕駛車載雷射雷達技術現狀分析
    來源:猛獅無人駕駛實驗室摘要:本報告將自動駕駛領域最為關鍵的傳感器——雷射雷達作為中心,通過調研其所扮演重要角色的領域——自動駕駛,以及自動駕駛和雷射雷達的國內外發展現狀,深入了解雷射雷達的技術背景。隨著自動駕駛的興起,對於環境感知要求日趨嚴格,在自動駕駛架構中,傳感層被比作為汽車的「眼睛」,包括車載攝像頭等視覺系傳感器和車載毫米波雷達、車載雷射雷達和車載超聲波雷達等雷達系傳感器,其中雷射雷達已經被廣泛認為是實現自動駕駛的必要傳感器。相比於其它類型的自動駕駛傳感器,如攝像頭,雷射雷達探測的距離更遠,精度更高。
  • 速騰聚創發布80線雷射雷達 推進自動駕駛商業化
    近日,網通社了解到,速騰聚創(RoboSense)正式發布一款性能和價格更均衡的高線數產品——80線雷射雷達RS-Ruby Lite。該產品能夠滿足各大應用場景的自動駕駛方案並實現更加安全可靠的功能化升級和商業化應用。
  • 雷射雷達用於自動駕駛 到底香不香
    隨著智能汽車的興起,自動駕駛技術成為了智能汽車的標配,強調不造車的華為也在入局智能車機、自動駕駛領域,為未來的智能汽車提供服務,據悉華為也在研發雷射雷達,在汽車圈比較火熱的小鵬汽車更是宣布將在2021年發布全球首款搭載雷射雷達的量產智能汽車。
  • 幾千塊能買雷射雷達,大疆進軍自動駕駛,旗下公司雷射雷達首亮相
    機器之心報導參與:蛋醬、張倩雷射雷達可以說是自動駕駛汽車最顯眼的配置。這種傳感器精度高、成本高、技術門檻高,但因為安全係數也較高,目前多數自動駕駛汽車仍然選擇搭載該設備。如今,這個行業又多了一位入局者——大疆。
  • 無人車的眼睛,雷射雷達對自動駕駛有多重要?
    隨著百度自動駕駛計程車(Robotaxi)在北京正式開放運營,「自動駕駛」再次吸引了大眾目光,成為熱門關注點。自動駕駛的腳步越來越近,雷射雷達(LiDAR)作為一種光學感知技術,是自動駕駛的核心零部件,可以讓汽車「看清」周圍的環境,幫助決策並實現輔助自動駕駛功能。
  • 自動駕駛技術日漸成熟,雷射雷達傳感技術功不可沒
    隨著汽車製造商推遲推出自動駕駛模型的時間表,專門從事這些雷射傳感器的公司(稱為雷射雷達)的目標是為乘用車提供更多有限的功能,這些功能將在幾年後投入生產。這與曾經是製造商戰略中心的無人駕駛車隊有所不同。由兩個全球最大的汽車供應商Aptiv Plc和Magna International Inc.支持的以色列初創企業Innoviz Technologies Ltd.將其最新傳感器推向汽車製造商的一種較便宜的方式,因為它允許升級,從而開始逐步採用更先進的技術隨著自動駕駛系統變得越來越強大和普及。
  • 國產雷射雷達的機會來了?
    高級自動駕駛商業化還有很長的距離,但是特定場景下的商用車自動駕駛卻為國產雷射雷達打開了一扇窗。當前,自動駕駛公司制定的L4級及以上的自動駕駛汽車量產商用時間都在2025年左右。在這之前,雷射雷達很難指望靠L4級Robotaxi實現量產應用。
  • 雷射雷達:智能汽車的下一仗?
    小鵬聲稱之後要採用攝像頭+毫米波雷達+超聲波雷達+雷射雷達的融合方式來搞自動駕駛,簡單來說就是加滿裝備跑得更快更穩更安全。可即使雷射雷達能滿足L3以上級別的自動駕駛要求,高昂的成本,小鵬汽車又該如何應對呢?
  • 自動駕駛和雷射雷達的專利分析
    自動駕駛和雷射雷達的專利分析 佐思汽車研究 發表於 2021-01-06 10:13:06 基於「無人車、無人駕駛、自動駕駛」關鍵詞的專利檢索結果,專利申請前50名企業中,國內只有百度(超過2000件)、華為
  • 自動駕駛雷射雷達的顛覆者--Luminar(二)
    在自動駕駛的汽車雷射雷達創新不足,早期只有VLDR可以量產,所有的自動駕駛都找VLDR,VLDR一直死抱VLDR現有的市場也足夠大,VLDR的汽車雷射雷達佔比不足50%,其他市場,如無人飛機、智慧城市等佔了比較多的市場,這些市場規模沒有汽車制動駕駛大,還能接受高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