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半導體推動新能源汽車進入自主SiC新時代

2020-12-21 NE時代

比亞迪半導體的功率器件的升級和推廣應用,會是我們見證的最好的成長故事之一。

如果說十年四代IGBT晶片的開發,是自主半導體縮小與外資差距的一個過程,到SiC MOS的研發和和應用,就站上了同一賽道。

新賽道對於入局其中的半導體企業而言是輸贏,對SiC功率器件卻能使成本太高的它飛入尋常百姓家。這將是半導體材料在汽車領域應用的一個顛覆時刻。

很明顯,比亞迪漢EV,國內首款應用自主研發SiC模塊的電動汽車,不僅是自主應用第三代半導體材料的開始,更是該材料進入中高端量產車的開端。

國內首款SiC模塊的全面應用

漢,比亞迪旗艦級電動汽車,集比亞迪旗下零部件最新高科技產品於一身。自7月12日上市,它就成為被研究、被解析的對象。

SiC MOSFET功率器件,是比亞迪自主研發、製造的、除了刀片電池以外的又一具有領先優勢的零部件。

一個數字就可以很直接地展現SiC功率器件的功力:漢EV四驅高性能版百公裡加速度3.9秒。

NE時代記者混跡各大論壇、交流群後發現,相當一部分消費者下單3.9秒版漢EV。該版本的漢EV比中配7.9秒僅貴出2.37萬元,但能夠讓駕駛者享受到更為純粹的電動汽車性能。

搭載SiC功率器件的電機控制器,毋庸置疑是這一純粹高性能背後的一大功臣。

電動汽車在追求更短的百公裡加速時,需要電機的全馬力高效快速輸出。這時,需要驅動電機有更高的電壓平臺,要求逆變器內的功率器件能夠承受住高壓。

SiC功率模塊的優勢就在於此,能夠承受比Si基功率器件更高的電壓。更重要的是,比亞迪半導體在SiC模塊正面採用銅夾互連工藝,降低寄生電感,提升晶片過電流能力。最終其SiC模塊實現了可達200KW的輸出功率,提升一倍的功率密度。

於是採用了SiC模塊的漢EV四驅版百公裡加速可達3.9秒,較之採用IGBT 4.0晶片的全新一代唐EV的4.4秒高於0.5秒,成為比亞迪王朝家族的新加速冠軍。而全新一代唐EV在去年上市時百公裡加速性能已經十分優異。

晶片過電流能力的提升,意味著流經功率器件的電流損耗小,直流轉交流後的電流相對更多。也就是說,採用了SiC模塊的逆變器能夠最大化保證電池輸出的能量的利用效率。

據了解,比亞迪半導體的SiC模塊效率更高,與當前的1200V矽基IGBT模塊相較,NEDC工況下電控效率提升3%-8%。

相同續航裡程下,由於電控效率的提升,電動汽車就可以減少電池容量,如原本用70kWh的電池才能跑500km,現在有了SiC模塊的逆變器,電池容量就可以減少到64kWh。或者,同樣容量的動力電池,在SiC模塊的電動汽車上就可以多跑5%以上的續航。

可以看到,漢EV高配四驅版雖增加了一套後驅電機電控及其他配置,整備質量提升150kg,百公裡加速提升4秒,但容量同為76.9kWh的情況下,它的續航依然在550km,僅比單電機版漢EV的605km少了9.09%。

巴掌大的碳化矽模塊

為了將電機的功率與扭矩發揮到極致,漢EV首次應用了比亞迪自主研發並製造的高性能碳化矽MOSFET控制模塊。這是它應對高效、節能挑戰交出的答卷之一。

比亞迪認為,提高電動汽車電機驅動系統的功率密度,是更高效、節能新能源汽車發展所面臨的主要挑戰。作為新能源汽車引領者,比亞迪一直致力於高效、節能技術的開發。

IGBT 4.0是比亞迪半導體於2018年推出的新型功率器件。它是十年積累的一次爆發,較市場主流的IGBT的電流輸出能力高15%。它已經用於比亞迪唐EV等電動汽車上,支持整車具有更強的加速能力和更大的功率輸出能力。

然而,由於受到材料限制,傳統Si基功率器件在許多方面已逼近甚至達到了其材料的極限,如工作溫度、電壓阻斷能力、正嚮導通壓降、器件開關速度等,尤其在高頻和高功率領域更顯示出其局限性。

SiC器件以其超低的開關及導通損耗、超200度的工作結溫等特性,在實現系統高效率和高頻化方面起到決定性作用。SiC功率器件的應用,有助於實現功率模塊的小型化,進而提高電機驅動系統的功率密度和可靠性,解決新能源汽車發展所面臨的難題。

由於損耗很小,碳化矽晶片面積約為同規格矽IGBT的四分之一,因此功率密度得到非常顯著地提高。此次漢EV的SiC模塊同功率情況下體積較IGBT縮小一半以上,功率密度提升一倍。

小型化的功率器件便於電驅動系統的緊湊型三合一集成設計。SiC模塊無疑幫助比亞迪提升與小型化、集成化電驅動趨勢的貼合度上。其實,IGBT時代,比亞迪就選擇與集成化電驅動趨勢為友,研製並在量產車上大規模配置三合一電驅動。

比亞迪半導體IGBT晶片產品部高級研發經理吳海平曾在2019年NE時代舉辦的元器件論壇中分享道:「真正在汽車上的碳化矽模塊,現在對外發布的還不多。比亞迪今年是會推出一款碳化矽的車用模塊,這個模塊尺寸很小,就跟手巴掌一樣。規格對應1200V/600A IGBT模塊,也可以做成800A,今年我們公司有一款車上會開始應用。」

這款巴掌大的SiC MOSFET就是用於漢EV電機控制器的功率模塊。

比亞迪也正與外部電控供應商探索碳化矽MOS功率模塊的應用研究。根據藍海華騰董秘的回答,比亞迪與藍海華騰聯合申請的「碳化矽MOSFET晶片和模塊關鍵技術研發」項目目前正在實施期。比亞迪負責碳化矽MOS的研發和應用研究,藍海華騰主要負責匹配碳化矽MOSFET功率模塊在電機控制器的應用研究,雙方共同探索相關的功率器件的國產化替代。

SiC的成熟化

半導體界公認,碳化矽(SiC)是一種應用潛力廣闊,且性能優異的新型半導體材料。未來,它將替代性能達到極限的矽(Si)作為基片,在風光發電、光伏逆變、新能源汽車、航天軍工等領域發揮價值。

SiC屬於寬禁帶半導體,相對於傳統的矽基器件有許多優越的物理特性

(1)禁帶寬度是Si的3倍,可以在500℃或更高的溫度下運行。這時它對冷卻系統的要求比較低,而且熱損耗會降低;

(2)臨界擊穿電場強度是矽材料近10倍,因此具有耐高壓特性。同樣耐壓的情況下,碳化矽器件厚度只有矽器件的十分之一,因此碳化矽器件有著更低的導通和開關損耗;

(3)熱導率是矽的3倍,更高的熱導率可以帶來功率密度的顯著提升,同時散熱系統的設計更簡單,或者直接採用自然冷卻;

(4)飽和漂移速度高出矽一倍,開關速度快,從而降低能量損耗,減少電容電感的體積。

目前高壓領域主要使用Si基IGBT。它是在Si基MOSFET基礎上升級改進的功率器件,因此具備MOSFET器件開關速度快的特點,同時具備高耐壓水平。

Si IGBT大量應用於新能源汽車的OBC、DCDC和電機控制器中。尤其是電機控制器廠家,一般會選用導通壓降小、耐壓高的IGBT晶片,而非用於燃油車或輕混車中的MOSFET。

另一方面,電機控制器廠家在極力提高逆變器的功率密度,它對更小的導通損耗、更高的耐溫耐壓能力和更快的開關速度提出要求。

原先的IGBT是雙極型器件,在關斷時存在拖尾電流,造成比較大的關斷損耗。MOSFET是單極器件,不存在拖尾電流,當它使用SiC半導體材料製備時,MOSFET的導通電阻、開關損耗大幅降低,整個功率器件具有高溫、高效和高頻特性,在車用電機控制器等高壓部件中可以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誕生了100多年的碳化矽,在21世紀新的十年裡找到它可以實現快速發展和應用的領域。

新能源汽車行業中,OBC和DCDC是最先應用SiC MOSFET功率器件的零部件。

2017年時,比亞迪半導體團隊打破技術壟斷,自主研發出適合於新能源汽車使用的兩款碳化矽功率MOS器件BF930N120SNU(1200V/30A)和BF960N120SNU(1200V/60A),並同步研製開發1200V/200A和1200V/400A全SiC MOS模塊。

從2018年開始,比亞迪碳化矽MOS器件就批量應用於DC/DC、OBC中。

比亞迪充配電三合一採用電力電子集成技術,將車載電源(OBC+DC/DC轉換器)與配電箱(PDU)深度集成,做到「輕量化、小型化、集成化及低成本」。通過運用碳化矽MOS,DC+OBC功率密度可達2.1KW/L。

應用到電驅動部件,功率器件要做到小型化,更要保證可靠性。畢竟電驅動是關係到電動汽車行車安全的重要部件之一。

因此,應用到逆變器中的SiC模塊採用納米銀燒結工藝和國際先進AMB(活性金屬釺焊) Si3N4厚銅技術,大幅降低熱阻,降低晶片結溫10℃以上,更優的散熱性能大大提升了晶片使用壽命,產品可靠性更高,無懼各類嚴苛路況。

逆變器,是SiC MOSFET功率器件在新能源汽車上的應用打通高壓部件的關鍵。兩者的結合,創造一個全新的細分需求領域。

在這個細分領域裡,國內有技術有配套的半導體企業數量不多。而功率器件本身壁壘比較高,是企業可以通過技術優勢贏得客戶,實現規模化效應的產品。正因如此,比亞迪半導體才在不到一個月的時間裡就受到了30家機構、合計27億元的融資。

當SiC功率器件邁出第一步,走向大規模應用之時,國內半導體企業也在一步步發展起來。這是他們共同的成長機會。

相關焦點

  • 比亞迪半導體IGBT概念股
    2020年6月,公司及比亞迪半導體與新一輪30位戰略投資者籤署《投資協議》、《股東協議》。本輪投資者擬向比亞迪半導體合計增資79,999.9999萬元,本輪投資者合計將取得比亞迪半導體增資擴股後7.843129%股權。公司持有比亞迪半導體72.301481%股權。比亞迪半導體是國內自主可控的車規級IGBT領導廠商。
  • 第三代半導體SiC功率器件加速新能源汽車產品升級
    比亞迪功率器件產品總監楊欽耀告訴《中國電子報》記者,功率器件是電力電子的「CPU」,是特高壓電網、高速列車、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及工業變頻器和伺服器的核心晶片,也是各系統電源模塊的關鍵器件,起到變頻、變流和變壓作用。SiC功率器件作為一種新型功率器件,在新能源汽車的應用中具有極大優勢。
  • 比亞迪成立半導體公司、英飛凌收購賽普拉斯,汽車晶片產業格局能否...
    國內較大的IGBT晶片製造企業斯達公司、比亞迪幾乎都是從2005年才起步,而汽車晶片巨頭之一的英飛凌早在1999年就從西門子拆分出來,之前就已經有了很深厚的技術積累,技術差距短期內很難追平。從國內IGBT企業布局來看,中車時代、比亞迪等均主要為高鐵和新能源汽車做配套,主要產品是第四代,與國際龍頭企業的第六代產品仍有差距。
  • 比亞迪新能源汽車利好不斷,銷量趕超特斯拉
    提起新能源汽車一哥,就不得不提到比亞迪,它連續四年蟬聯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冠,不料卻在2019年沉沙折戟被特斯拉超越。新能源汽車市佔率方面,上通五菱以20%位居第一,比亞迪、特斯拉以15%、9%的市佔率緊隨其後。其中比亞迪9月銷量1.9萬輛,1-9月累計銷量10.7 萬輛,累計市佔率 17%。特斯拉中國的這三個數據分別是1.1 萬輛、8.1萬輛和13%。比亞迪一家抵上新勢力之和。
  • 比亞迪拆分旗下半導體謀上市 能否抓國產替代機遇?
    此外,同樣在2020年12月30日,中國中車公告稱,公司下屬間接控股子公司株洲中車時代電氣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車時代電氣」)此前提交的A股首發並在科創板上市申請獲上交所受理。而在2020年度中國汽車工業統計工作會議上,中車時代電氣副總經理餘康表示,公司2020年9月26日下線了中國首條8英寸車規級IGBT晶片生產線,產品將於不久後推出。
  • 從「電池大王」到新能源汽車先行者——比亞迪董事長王傳福:沒有...
    以此為起點,比亞迪在王傳福的帶領下踏上了發展自主品牌汽車的徵程。彼時,因轉戰汽車行業不被投資者看好,比亞迪市值在幾天內蒸發了30多億元,但王傳福並沒有因此而放棄。事實證明,王傳福的決定是正確的。2005年,比亞迪推出首款量產車型——F3,第二年銷量就達到了10萬輛,打響了比亞迪在汽車行業的「第一槍」。
  • 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加快制定 比亞迪重組半導體業務
    工信部發布《2020年智能網聯汽車標準化工作要點》, 加快推進汽車智能化標準制定;入局車聯網,小米戰略投資上海博泰;比亞迪重組旗下半導體公司,擬引入戰略投資者並尋求獨立上市;加速擁抱自動駕駛,一汽斥資5000萬成立AI公司等。蓋世汽車現將相關要點梳理如下。
  • 走近比亞迪,見證名副其實的新能源領導者_易車網
    在這個新能源汽車飛速發展的時代,除了知名電動車品牌特斯拉之外,自主品牌比亞迪在新能源汽車領域中的成就也不容小覷。得益於比亞迪先進的技術及硬核的產品實力,旗下的新能源汽車也備受消費者關注,正如今年7月才上市的比亞迪漢EV。
  • 新能源汽車、光伏、半導體三大行業或「跨欄奔騰」
    據中汽協公布的11月新能源車銷量情況顯示,11月實現新能源車銷量約20萬,同比增長105%,其中純電動新能源乘用車15.4萬,同比增長137%,插電式混動乘用車月3.2萬,同比增長138%。1-11月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110.9萬輛,同比首次轉正為1.9%。根據公司公告,比亞迪、蔚來、理想、小鵬汽車11月新能源車銷量繼續高增長。 之前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
  • 比亞迪: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未來
    而汽車行業也在朝著新能源方向邁進,美日韓等西方國家都已經提前布局。而新能源在我國也寫入了七大戰略性新興產業之中。在新能源汽車飛速發展的今天誰擁有最頂級的電池產品,誰就能掌握中國新能源汽車的龐大市場。「比亞迪「一個靠電池發家的中國車企。
  • 「看客說車」比亞迪押寶新能源汽車,開創「中國芯」時代!
    從2006年的純電動轎車F3e到今天的比亞迪唐、宋、元等王朝系列車型,比亞迪一直在新能源汽車市場上堅持,即使在電動車的未來不被人看好的時候,比亞迪都沒有放棄新能源市場。而電樁少、續航差、單價高,明明阻力重重為什麼要全力押寶新能源汽車呢?
  • 自主開發率低、「卡脖子」技術多,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尚未自主可控
    在日前由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主辦的2020全球新能源汽車供應鏈創新大會上,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張永偉表示,新能源汽車逐漸形成了電動化、智能化、網聯化三條新供應鏈,要有針對性地制定國內汽車零部件發展戰略,針對汽車供應鏈「卡脖子」技術、供需不平衡等問題建立攻關機制。
  • 比亞迪半導體或來A上市!概念股全名單備好
    因此,IGBT 被稱為電力電子行業裡的 「CPU」,廣泛應用於工業、4C(通信、計算機、消費電子、汽車電子)、航空航天、國防軍工等傳統產業領域,以及軌道交通、新能源、智能電網、新能源汽車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領域。2月4日,全球第八大IGBT模塊供應商斯達半導在A股上市,上市以來,斯達半導股價已漲超18倍。
  • 應對晶圓短缺,比亞迪半導體將自建SiC產線
    比亞迪在半導體行業布局較早,早在2005年就成立了IGBT團隊。  預計到2023年,比亞迪將採用SiC半導體全面替代IGBT半導體。這樣的話,整車續 航性能在現有基礎上可以再提升。以漢EV(參數丨圖片)為例,現在的純電續航為605km,採用SiC半導體續航可達665km左右。
  • 比亞迪:鋰電池、第三代半導體、IGBT全覆蓋
    作為超高景氣度的新能源車板塊異軍突起,從行業角度,在政策和技術創新的推動下,預計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將進入快速增長期。2020至2025年年均複合增長率有望達到43%。作為中國新能源汽車領域的龍頭——比亞迪(002594)有望深度受益。
  • 國內新能源汽車龍頭比亞迪,業務與題材概念全解析
    比亞迪題材概念全解析半導體:國內唯一擁有絕緣柵雙極型電晶體(Insulated Gate Bipolar Transistor, IGBT)完整產業鏈的車企,比亞迪持續投入IGBT等電動車核心技術的自主研發和創新,已全面掌握IGBT晶片設計和製造、模塊封裝、大功率器件測試應用平臺,打破海外技術壟斷,將在保障內部需求的同時,加速對外銷售;20年5月控股子公司比亞迪半導體以增資擴股的方式引入紅杉瀚辰股權投資等多名戰略投資者,合計增資19億元無人駕駛
  • 比亞迪分拆半導體 需利用好技術和市場空窗期
    在車規級晶片短缺成為行業大考後,比亞迪趁勢推進拆分上市,可為強化晶片自主能力拓寬融資渠道,並藉助市場情緒獲得更高的估值。現在還未完成電池業務分拆上市的比亞迪,目睹了寧德時代的崛起。現在打算分拆半導體業務,有利於利用好當下這段市場空窗期,迅速在半導體市場完成身份切換成為重中之重。
  • 新能源汽車中的黑馬,國內新能源整車龍頭,業績營收多點開花
    硬核規劃獲支持,新能源汽車為推動消費主線之一《規劃》支持新能源汽車產業的「計劃」的主旨沒有改變,但是產業的發展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比亞迪是國內領先的鋰電池公司,擁有全國第二大動力電池裝機容量,並且是國內唯一一家能夠自主研發和生產鋰電池的汽車公司。
  • 新能源汽車利好不斷,龍頭企業發展優勢明顯
    10月9日,中國國務院常務會議在北京召開,通過了《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以下簡稱《規劃》),明確了未來15年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發展方向。近來,新能源汽車產業迎來多重利好,這將極大推動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蓬勃發展,以比亞迪為代表的新能源龍頭車企有望獲得更大優勢。
  • 新能源汽車巨頭罕見...
    板塊上,受周末消息驅動,種業股大漲,新能源產業鏈的汽車整車、鋰電、光伏等板塊全線走強,白酒股有所分化,有色、軍工、半導體、醫美、券商等板塊輪動拉升,個股上,資金抱團趨勢股出現加速,寧德時代大漲12%市值進前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