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廣西金融業與實體經濟實現良性循環

2020-12-27 金臺資訊

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脈,脈絡通則經濟活。「十三五」時期,廣西金融業牢記服務實體經濟的天職,金融政策持續升級,金融改革有序推進,資金結構流向更趨合理,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

「十三五」期間,廣西金融業綜合實力和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持續提升,支柱產業地位進一步鞏固。預計到「十三五」末,金融業增加值達到1500億元左右,是「十二五」末的1.5倍,年均增長約9%;全區金融機構本外幣存貸款餘額均達3.5萬億元左右,分別是「十二五」末的1.5倍、1.9倍,年均增長約9%、13%;保險市場實現保費收入720億元左右,是「十二五」末的1.9倍,年均增長約13%。

開放升級,跨境金融創新暢通「雙循環」

「上個月,我們公司僅耗時1天便通過建設銀行欽州分行應用新政策提供的境內外聯動的金融產品,獲得1.5億元融資,節約融資成本83萬元。」廣西天盛港務有限公司財務經理劉巧麗說。這樣的融資便利,得益於中馬欽州產業園區金融創新試點創新推出的境內信貸資產跨境轉讓業務。

「十三五」時期,是廣西金融改革加速推進的5年,沿邊金改順利收官,建設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門戶高位推進。近年來廣西利用金融開放門戶、自貿試驗區、陸海新通道、中國—東協信息港、粵港澳大灣區等多項國家政策疊加的背景,進一步完善金融開放門戶實施的配套政策,面向東協的金融開放創新邁出更加堅實的步伐。

貿易投資更加便利。廣西銀行機構將開戶、付匯、徵稅保函等金融服務和產品嵌入國際貿易「單一窗口」,海關稅費匯總擔保全流程線上作業,辦理時間縮短至1—2天。廣西保險機構推出關稅保證保險提高通關效率並降低企業通關成本,人保財險2020年為94家企業出具181筆關稅保證險保單,為企業釋放3.64億元關稅保證金……

今年8月,國家賦予廣西新的使命,批覆開展中馬「兩國雙園」跨境金融創新試點,實施跨境人民幣雙向流動便利化、跨境人民幣同業融資、境外項目貸款、簡化人民幣NRA帳戶離岸劃轉、境內信貸資產跨境轉讓5大創新。其中,跨境人民幣雙向自由流動便利化政策屬全國首創。截至11月26日,中馬欽州產業園區金融創新試點5項創新業務量合計18.8億元。專家指出,中馬欽州產業園區金融創新試點獲批後,經濟主體可充分利用境內外「兩個市場、兩種資源」靈活配置、管理和使用人民幣,極大減少資金和匯兌成本,將支持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企業融資需求更快滿足。2019年以來,廣西大力推進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試點,依託科技賦能增加金融供給。截至2020年12月21日,全區通過該平臺完成出口應收帳款融資688筆,放款金額合計24.5億元,有效緩解出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2020年11月末,廣西跨境人民幣結算總量1.27萬億元,結算規模全國排名第十,在9個邊境省(區)、12個西部省區市中排名第一。

精準直達,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質效提升

如果不是親身經歷,平南縣一家食品加工廠的負責人李女士怎麼也想不到,在企業岌岌可危的關頭,獲得銀行貸款能如此容易。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李女士的食品加工廠今年上半年經營狀況不佳,員工工資發放都成了問題。7月,她抱著試試看的心理到平南桂銀村鎮銀行,400萬元貸款很快獲批。平南桂銀村鎮銀行還利用支小再貸款資金政策,對其中的200萬元信用貸款給予低利率優惠,讓李女士喜出望外。

「十三五」期間,廣西更加注重金融政策「精準直達」,圍繞工業高質量發展、民營經濟、「雙百雙新」項目和西部陸海新通道等重大工程,完善金融服務政策體系,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

2020年是極不平凡的一年。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廣西在全國率先推出財政貼息復工貸(穩企貸)政策,創新採用財政補貼銀行利差、銀行直降利率的方式,通過財政金融聯動支持復工復產和穩企業保就業。全區累計投放貼息復工貸(穩企貸)416.15億元,為1.5萬戶企業節省利息成本8.32億元,加權平均利率降至3.61%。

在「十三五」即將收官之際,廣西總結前期經驗,出臺桂惠貸政策支持廣西經濟高質量發展,每年用40億元財政貼息資金,撬動優惠利率貸款約2000億元,在更大範圍、更寬領域支持實體經濟獲得融資。

針對企業與金融機構信息不對稱的瓶頸,近年來廣西大力推動政金企融資對接活動制度化常態化,完善區、市、縣三級政金企融資對接機制,搭建線上全天候服務政金企融資對接的廣西綜合金融服務平臺。截至2020年11月末,累計有2.3萬家企業通過平臺發布融資需求近2000億元,幫助1.7萬家企業獲得金融機構授信約640億元,實際1837家企業獲得貸款支持30.88億元。

在政策引導下,廣西先進位造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民營小微企業等經濟社會發展的重點領域和實體經濟薄弱環節得到金融機構更多資金支持。

截至2020年11月末,廣西製造業貸款餘額2349.69億元,同比增長18.19%;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融資餘額4143億元;全區普惠小微貸款餘額2963.84億元,同比增長21.41%,連續8個月保持超20%的增速。廣西小微企業貸款在量增的同時,還實現價降。1—11月,廣西金融機構新發放的小微企業貸款加權平均利率5.28%,同比下降76個基點,低於一般貸款利率19個基點,為企業節約成本5.49億元。

改革擴面,普惠金融通達鄉村大地

自2015年以來,上林南華糖業有限公司就持續得到農行廣西分行的信貸支持,累計3.85億元的信貸活水,為南華糖業的穩健經營提供了保障。農行廣西分行通過多方協作,聯合廣西農業信貸擔保公司等金融機構,為南華糖業下遊蔗農發放蔗農貸款0.8億元,支持和帶動當地近8000名貧困蔗農就業發展生產。

「十三五」期間,廣西各級金融部門和金融機構持續完善基礎金融服務、重點傾斜金融資源,創新金融扶貧政策、產品和服務,打通農村金融服務「最後一公裡」。

「金豬貸」「甘蔗貸」「林業貸」「農擔小微貸」「惠農e貸」「保險 期貨」……一大批金融特惠產品和服務投向鄉村,線上線下全方位為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注入強勁動力。農村金融改革「田東模式」在全區升級推廣,廣西持續開展農村信用「四級聯創」「三農金融服務室」創建工作,不斷完善農村信用基礎設施建設,優化農村信用環境,目前全區所有縣域均已建立農戶信用信息系統。

日趨完善的農村金融服務,激發了「三農」的有效貸款需求。截至2020年三季度末,廣西涉農貸款餘額9743.16億元,較上年增長1065.8億元,同比增長13.98%;全區金融精準扶貧貸款餘額2119億元,累計發放貸款3894億元,其中產業精準扶貧貸款餘額713億元,同比增長78.33%,遠高於全區各項貸款增速;全區新增發放扶貧小額信貸貸款105.25億元。

一組組亮眼的數據,勾勒出廣西金融滋潤實體的美好圖景;源源不斷的金融「活水」,託起了廣西經濟發展的大底盤。新起點上,廣西金融業將持續為實體經濟蓄勢賦能,進一步促進經濟與金融良性循環,成為提升廣西經濟競爭力的有力支撐。(記者 譚卓雯)

相關焦點

  • 「金融活水」要澆灌「實體經濟」才真正有作用
    來源:莫開偉作者童其君 田忠華系中國知名財經評論員金融是現代經濟的血脈,脈絡通則經濟活。「十三五」時期,廣西金融業牢記服務實體經濟的天職,金融政策持續升級,金融改革有序推進,資金結構流向更趨合理,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不斷加大(12月23日《廣西日報》)。
  • ...打造金融實體經濟良性發展循環 ——來賓市召開企業融資實操…
    會上,推進「桂惠貸」支持來賓市高質量發展行動正式啟動,廣西資本促進會、柳州銀行來賓分行、廣西數字金服有限公司的專家分別就直接融資、間接融資、廣西綜合金融服務平臺使用等方面進行了相關培訓。市人民政府黨組成員、秘書長、市金融辦主任張建華參加活動,並要求我市要深入開展政金企常態化合作,拓寬融資渠道,用足用好「桂惠貸」等惠企政策,推動我市企業高質量發展。
  • 【部門交流】政府搭臺金融機構企業精準對接 打造金融實體經濟良性...
    【部門交流】政府搭臺金融機構企業精準對接 打造金融實體經濟良性發展循環 ——來賓市召開企業融資實操… 2020-12-21 21:36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走過「十三五」,奮進「十四五」——全省金融業交出亮眼答卷
    五年,是一個刻度,標註著發展的高度;五年,是一次跨越,丈量著全省金融業發展的幅度。「十三五」期間,在省委、省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我省金融系統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屆歷次全會、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以及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全國金融工作會議精神,紮實推進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大戰略任務,聚力打好防範化解重大風險攻堅戰,砥礪奮進,頑強拼搏,開創了金融業改革發展的新局面
  • 「十三五」時期廣西銀行業保險業實現又好又快發展
    圖為廣西銀保監局辦公室主任嚴廷宙向媒體介紹廣西銀行業保險業「十三五」時期及2020年發展成效。記者黃豔梅 攝   中新網廣西新聞12月26日電(記者 黃豔梅)廣西銀保監局25日介紹,「十三五」時期,廣西銀行業保險業克服經濟下行等不利因素,實現了業務平穩較快增長。
  • 廣西手機報12月23日
    (全文詳閱廣西新聞網壯觀客戶端)--微刊導讀--【聚焦廣西】▲我區積極推動少數民族地區水利建設▲"汶萊—廣西經濟走廊"建設有新突破▲崇左港總體規劃(2035年)獲批覆▲防城港偵破特大跨國非法經營外匯案▲南寧2200套人才公寓待選 學歷高者優先本頁為目錄,請按手機相應鍵閱讀下頁內容。
  • 共議「雙循環」下的創新與發展 構建資本市場良性循環生態鏈
    尚福林最後指出,要更好發揮資本市場的配置資源的作用,通過持續優化再融資、併購重組、股權激勵等機制安排,實現企業的優勝劣汰,淘汰低效供給,出清落後產能。同時,讓更多擁有核心技術,具備創新能力的行業領先優質企業,在資本市場脫穎而出。目前全市場各環節關鍵制度改革取得新的重要進展,為推動科技、資本和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發揮了積極作用。
  • 金融「活水」潤澤實體經濟 青島存貸款餘額均突破兩萬億元
    大眾網·海報新聞 記者 丁一珈 見習記者 馬靜靜 青島報導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昨日從青島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公室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十三五」以來,青島市金融業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
  • ATT配倉寶促進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良性互動 助推經濟復興
    一些發達國家過度的擴張金融部門,造成了經濟空心化嚴重,結構扭曲、失業率高,最終導致社會矛盾的激化,影響了經濟長遠發展,以此為鑑,只有進一步的重視實體經濟發展,才能更好的順應經濟發展趨勢,那如何更好的發展實體經濟?
  • 廣西平果 循環經濟持續「造血」
    原標題:廣西平果 循環經濟持續「造血」   廣西壯族自治區平果市注重循環利用生態資源,讓脫貧致富產業持續「造血」,形成了「樓頂經濟、山上經濟、水面經濟、欄裡經濟
  • VIPKID米雯娟闡述如何實現共享經濟良性循環
    近日VIPKID創始人兼CEO米雯娟做客知乎live,在與共享經濟暢銷書作家談婧的對話將給出VIPKID憑藉什麼十萬家長和孩子的擁簇?如何借共享經濟的東風成長為行業獨角獸的呢?
  • 形成供需互促產銷並進的良性循環
    站在「十三五」與「十四五」的交匯點上,廣東的經濟將走向何方?這一天,2020年下半年粵商·省長面對面協商座談會在省政協召開,會議由省政協主席王榮主持,省長馬興瑞與企業家們一起把脈「消費升級與產業升級」。當前,國際國內形勢深刻變化,黨中央作出了加快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的重大戰略決策。而廣東的優勢在國際循環,潛力在國內循環。
  • 廣西投資集團:精準施策服務實體經濟_中國經濟網——國家經濟門戶
    國海證券健全機制精準施策,助力企業復工復產  作為廣西唯一的上市法人證券公司,國海證券牢記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初心和使命,立足廣西、精耕細作,不斷提升服務地方社會經濟發展水平。  相關負責人表示,未來國海證券將紮實踐行「專業創造價值,卓越成就夢想」的發展使命,秉承「合規誠信、專業創新、堅韌擔當、高效共贏」的價值觀,不斷提升專業服務能力和水平,助力廣西實體經濟奮進高質量發展。
  • 發揮促科技、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作用_股市要聞_市場_中金在線
    發揮促科技、實體經濟高水平循環作用 2020-12
  • 廣西「十三五」發展成就綜述之梧州篇
    ;船舶出口量居廣西第一;雙錢龜苓膏、冰泉大豆固體飲料、田七牙膏等數十種知名品牌馳名遐邇,地區生產總值、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前一年完成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一系列數據顯示著優異成績,生動反映了「十三五」以來梧州開放包容的胸襟、力爭上遊的實踐。
  • 實體經濟與虛擬經濟有哪些聯繫和區別?
    一、含義1.實體經濟是指人通過思想,使用工具在地球上創造的經濟,包括物質的、精神的產品和服務的生產、流通等經濟活動;農業、工業、交通通信業、商業服務業、建築業、文化產業等物質生產和服務部門;教育、文化、知識、信息、藝術、體育等精神產品的生產和服務部門。
  • 新舊動能轉換,青島市金融業主要指標屢創新高
    「十三五」以來,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全市金融系統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聚焦金融業高質量發展,緊緊圍繞服務實體經濟、防控金融風險、深化金融改革三項任務,以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為引領,服務實體經濟效能持續提升
  • 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撐
    全市銀行機構主要負責同志座談會召開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推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金融支撐 信息來源:鞍山日報發布時間:2020-03-02瀏覽次數:次 、共克時艱,奮力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
  • 資產管理「反哺」實體經濟 可否破解「錢荒」
    浙江在線07月08日訊6日—7日,第五屆中國(國際)資產管理大會暨首屆大宗商品高峰年會在杭州舉行,與會專家就如何運用資產管理控制風險,並引導金融業切實服務實體經濟展開了討論。  新華社副總編輯慎海雄在大會上發言指出,隨著我國經濟全球化步伐不斷加快,資產管理作為控制市場風險的一種有效工具,出現在中國經濟的舞臺上,為中國經濟的穩步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