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玖居酒屋,聽武漢民謠歌手馮翔唱《漢陽門花園》,醉了
提著鍵盤走天下
昨晚幾個鬧酒的班子,相約去萬科香港路8號的和玖居酒屋放鬆快活一下。外面又是風又是雨烏漆抹黑,我這邊還有點打梗,那邊的「青紅幫」電話就催來了,你個暈麥子,快!快!抹溜的,嘀嘀打車,一碗算我的,搭白算數。
走武昌解放路,過友誼大道,駛入去香港路隧道,三把二下就摻到了目的地。六七個五大三粗的男將,上二樓後擠在一間榻榻米式的日式包房裡,一邊吞雲吐霧,一邊苕吃哈脹、推杯換盞,不曉得幾快活。
酒是地道的日本清酒,味道似孝感的米酒一般,度數不咋的,只有十來度,像摳癢一樣喝得不過癮。菜點得還是蠻紮實,規打規矩來自東瀛的正宗壽喜鍋及改良後的燒鳥。
壽喜鍋(又叫壽喜燒),是一道近年來流行得一塌糊塗的日本料理,專指「用生雞蛋蘸甜醬油牛肉的日式火鍋」 。目前,武漢市的日式料理店多半是這個調調。你還麼說,這樣涮著吃的牛肉,冇得話說,好吃得聽了頭,又嫩又鮮是那個事。牛皮不是吹的,火車不是推的,有圖為證。
還有那個燒鳥,說穿了就是一道以雞肉為主要食材製作的一道日本的燒烤式料理。不過,雞肉燒烤在武漢不中神。在操作形式不變的條件下,但內容分分鐘被烤羊排、烤羊肉串等pk掉了。
烤羊排和烤羊肉串太壘實了,一塊拍下去個個都撐住了,只曉得拿清酒出氣。
微醺之下扶著牆晃到門口,隔壁包房都裡聽見有人唱起了武漢伢個個都會哼幾句的《漢陽門花園》,怎麼感覺唱得比原唱漢派民謠歌手馮翔老師還打動人,完全像一個模子嗑出來的。
敲開隔壁的門,乖乖隆裡隆,巧巧的姐姐遇到巧巧,那個端坐在榻榻米上聚精會神陶醉在自己歌聲中的不正是馮翔老師本尊嗎!
在那個難忘的日子裡,馮翔老師的《漢陽門花園》,是疫情中的武漢鄉愁。「冬天臘梅花,夏天石榴花。晴天都是人,雨天都是伢。過路的看風景,住家的賣清茶……」又遇老熟人,馮翔打開話匣子鉚起來聊。
他感慨道:說實話,聽大家傳這首歌,喜歡這首歌,我有點難過。一直到現在,我都還有點難過。
這首歌不是為疫情所寫,是在我情緒特別低落的時候寫的,我需要一種陪伴,為了療愈自己。大家喜歡這首歌,說明大家內心裡強烈地需要陪伴和安慰。可能在疫情面前,人們要加油打氣,但更需要家人陪伴,這是一種無聲地鼓勵。這首歌成為了人們精神上的一種陪伴,鼓勵大家堅持到戰勝疫情的最後一刻。
馮翔老師蠻抬樁,面對歌迷的請求,耍拉地又唱了幾首拿手的武漢民謠。夜色越來越黑,聽著馮翔老師字正腔圓的漢味小調,我們一個個都如痴如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