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芯國際晶片技術突破,華為晶片有望提前迎來轉機

2020-10-15 強國看點

中國媒體《珠海特區報》10月12日消息稱,中國知名晶片代工廠中芯國際官宣了FinFET N+1先進工藝的晶片流片和測試,該代工藝技術非常接近7mm。如果此次試驗成功,華為晶片有望提前迎來轉機,就算失敗,也能從中吸取經驗。



據報導了解,此次中芯國際此次官宣的N+1進程與臺積電的7mm節點「幾乎相同」。而臺積電的N7節點是世界上最先進的節點。現在中芯國際N+1工藝的主要問題在於,沒有臺積電的7mm(ASML)掃描儀,需要更多的生產程序與材料成本,而且在性能與密度上,N+1可能會有所不足。

不過據國外媒體報導的消息,光刻機巨頭荷蘭阿斯麥ASML公司近日談到中芯國際等中國客戶的需求,通過對美國法案進行了解,財務長表示向中國客戶出口DUV光刻機無需申請出口許可證,最先進的EUV光刻機將在2021年出貨。到時候,EUV光刻機無疑將給中芯N+1工藝再次帶來突破。

對於中芯科技,或許有人疑問,前段時間,中芯公司不是發布聲明遵守美國貿易規則嗎?



要知道中芯國際只是純商業性集成電路代工廠,之所以明面要服從美國的規矩,是因為本身並沒有核心技術,也沒有進入制裁名單,且有大量國際合作客戶,與其直接翻臉,導致生產設備被限制,零部件將被斷供,國際客戶流失,同時面臨美國罰款,不如先看局勢調整發展。

但是現在,美國已把中芯國際列入制裁名單,中芯遵不遵守美國的規定,已經沒有太大意義。面臨美國的出口限制,中芯只能背水一戰,儘快擺脫對美國設備的依賴。若新工藝不需要美國設備,一旦正式投產,只要技術問題解決了。產品一開始成本偏高問題後續是可以慢慢優化解決的。



還記得,去年5月15日,川普正式將華為列入「實體制裁」黑名單,企圖讓華為屈服,但是沒想到隨後的5月17日,華為海思內部致信全體員工,啟動備用晶片,宣布每一產品都向「科技自立」啟程。5月20日,美國晶片巨頭迫於川普政府壓力,向華為斷供晶片。

美國半導體晶片斷供的背後是中國半導體核心領域被美國「卡脖子」,面對美國針對中國的封鎖,我國必須突破美國對半導體等核心技術領域的壟斷。

轉眼間制裁已經實行一年,9月份,我國中科院正式宣布針對美國「卡脖子」清單進行反圍剿後,近日,中芯科技提前迎來技術突破,無疑是突如其來的喜訊。不管怎樣的困境,中國不服輸,敢於應對困境迎難而上,並一步步用實際行動去突破阻礙!真實地感受到了那句話,什麼樣的阻礙都難不倒中國人,突破只是時間的問題。

相關焦點

  • 中國自研晶片迎來重大工藝突破,華為或迎轉機,中芯或將崛起
    據《珠海特區報》發布的消息,中芯國際正式宣布完成了FinFET N+1工藝的晶片,並且表示這款超強晶片所有智慧財產權全部為中芯國際所有,晶片一切部件全部是自研自產,晶片功能也一次性通過測試。這意味著我國擁有了屬於自己的晶片研製技術,將打破美國在晶片領域的壟斷制裁。
  • 中芯傳好消息!晶片難題終於被解決,中國「芯」將迎來轉機
    眾所周知,華為事件之後,國內的很多半導體企業就已經開始了布局晶片。而為了解決晶片製造過程中的難題,中芯國際方面委任蔣尚義為董事會副董事,可是這樣的舉動卻引起了一系列的反應。中芯面臨難題中芯CEO梁孟松也因為這個原因提交了辭職。梁孟松之所以會提出辭職,是有原因的,一方面是,梁孟松身為CEO,對於此次的決定卻一無所知,這讓梁孟松感受到了不被尊重。
  • 中芯國際正式宣布!「中國芯」再次破冰,華為是否能迎來轉機?
    中芯國際正式官宣中芯國際是我們國內最先進的晶片代工廠,雖然與臺積電相比還存在著一些差距,但是它對晶片生產工藝的研究同樣非常深入,並且一直在努力地尋求著技術突破!別看臺積電已經具備了量產5nm晶片的能力,一旦它失去高端光刻機的支持,那麼它的晶片工藝技術將會一落千丈!但是現在中芯國際卻改變了這個公認的事實,它的N+1工藝不需要藉助EUV光刻機就能實現7nm晶片的量產。估計臺積電和其他代工廠也沒想到,在重壓之下,中芯國際居然能取得這麼大的突破,未來晶片代工市場的格局可能也會因此而發生變化!
  • 中芯國際大突破,華為「無晶片」一事迎來轉機
    根據介紹,「N+1」是中芯國際對其第二代先進工藝的代號,其與現有的14nm工藝相比,性能提升了20%,功耗降低了57%,邏輯面積縮小了63%,SoC面積減少了55%,也被稱為「國產版」的7nm晶片技術。
  • 九成晶片可替代?中芯國際正式官宣新突破,晶片國產化指日可待?
    中芯國際官宣了,光刻工藝新突破,晶片國產化指日可待。千億造芯項目爛尾,7nm光刻機被抵押,於是不少人說,我們造芯缺的不僅僅是光刻機,還有其他種種,難道中國芯就迎不來突破和希望嗎?而近日中芯國際的一次官宣,似乎給國內半導體行業打了一針"興奮劑"。
  • 國際巨頭正式表態,華為晶片能否迎來轉機?
    中芯國際,中芯國際多次向ASML採購光刻機,能夠完成14nm製程工藝晶片的生產,離不開光刻機的支持。要生產晶片就要光刻機的支持,這次對方已經說了,光刻機說不定能提供使用。那麼是不是就能繼續生產華為晶片了呢?答案是不一定。由於ASML光刻機使用到了美G的技術,在美G的規則中提到過,使用到他們技術的企業,就要通過申請才能向華為代工和提供晶片。
  • 2nm晶片技術突破,中芯國際10nm晶片不需要光刻機
    2nm晶片再傳好消息!中芯國際不甘落後,國產晶片也迎來新突破本文原創,禁止搬運和抄襲,違者必究!中芯國際不甘落後,國產晶片也迎來新突破」的那些事兒。我們都知道,中國半導體行業比國外發達國家的起步要來得晚一些,所以在國產晶片、國產光刻機技術以及半導體新材料製造等等相關領域。在沒有過多可以借鑑的經驗的情況下,走得也會相對緩慢很多。這是中國半導體行業一直以來沒能迅速崛起最主要的原因之一。
  • 中芯國際傳來好消息,N+1工藝流片成功,華為或就此迎來轉機
    S M I C也已經進入發展的快車道,不僅45天就完成了上市計劃,而且通過上市,一次性就募資532.3億元,相信很多網友都貢獻了自己的一份力量,因此有了這麼大一筆資金,S M I C突破晶片製程也加快了不少,近日,中芯國際傳來好消息,N+1工藝流片成功。
  • 中芯國際——晶片黑馬!"中國芯"指日可待
    華為禁令生效已經過去一個月的時間,大家除了關心華為手機的未來,相信中芯國際這個名字也是聽到過多次。作為一家晶片代工企業,中芯國際集成電路製造有限公司,是中國內地規模最大、技術最先進的集成電路晶片製造企業。
  • 華為晶片迎來關鍵轉機,數萬科研人員的付出迎來成效
    >華為經過自己的努力,也是成功突破了5G技術,讓很多國家都刮目相看。當我們取得突破後,一些國家也是感到壓力的存在,最終也是暫停了本國晶片企業與我國華為的來往。面對這樣的情況,我國也開始通過自研的方法來打破技術壟斷,在這一次經過數萬科研人員的付出後終於迎來成效,那就是華為晶片迎來關鍵轉機。
  • 華為晶片迎來轉機!三星宣布了好消息,臺積電措手不及
    晶片大家應該都很熟悉吧,在我們的手機,電腦等電子設備裡都有晶片的,可以說晶片很重要,如果手機電腦沒有晶片了,那它也就無法運行。放眼全世界,能加工生產晶片的企業有高通,聯發科,臺積電,三星,中芯國際等等。咱們的華為有自己設計晶片的能力,但是沒有加工晶片的能力,華為把設計完的晶片交給臺積電加工。
  • 中國「芯」大突破!華為或迎轉機
    作者:數據寶 張娟娟中芯國際工藝獲突破,這些滯漲晶片股有望受益。中芯國際工藝突破,華為芯或迎轉機兩款手機對比的背後其實是中美科技的較量,餘承東親自官宣「史上最強大的華為Mate敬請期待美國對華為的「制裁」一直未間斷過,毫無疑問,麒麟9000是國產自主研發晶片的巔峰之作,這款晶片可以說是臺積電頂著美國的重重壓力為華為代工的。早在10幾年前,華為就決定要自主研發晶片,主要就是為了防止美國斷供,只是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麼早。華為芯是否存在轉機?
  • 中國「芯」大突破!華為迎轉機?
    作者:數據寶 張娟娟中芯國際工藝獲突破,這些滯漲晶片股有望受益。中芯國際工藝突破,華為芯或迎轉機兩款手機對比的背後其實是中美科技的較量,美國對華為的「制裁」一直未間斷過,毫無疑問,麒麟9000是國產自主研發晶片的巔峰之作,這款晶片可以說是臺積電頂著美國的重重壓力為華為代工的。早在10幾年前,華為就決定要自主研發晶片,主要就是為了防止美國斷供,只是沒想到這一天來得這麼早。華為芯是否存在轉機?
  • 晶片技術突破:中芯國際到底行不行?
    近日,華為被美國制裁,臺積電無法為華為代工,導致麒麟高端晶片成為絕版。在高端晶片代工方面,目前只有臺積電一家獨大,擁有7nm製程技術,連英特爾都要俯首稱臣。14nm以上晶片,都需要依靠美國技術,所以目前沒有一家企業能站出來幫華為。華為被卡住脖子的同時,我們期望有一家自己的企業能站出來。
  • 中國晶片向頂級邁進,華為或將迎來轉機
    企業方面我國的中興通訊自研的7nm晶片已經實現商用,5nm正在實驗室階段。華為就更不用說,5nm製程的SOC麒麟9000晶片正式亮相,成為國產晶片的一大力作。再加上中芯國際,全球首款N+ 1工藝在芯動科技的幫助下,完成了流片和測試,IP全國產。
  • 2nm晶片實現大突破!中芯國際也不甘落後,國產晶片迎來新機
    這段時間,由於華為在晶片斷供方面受到的xz,不僅讓我們大眾看到了如今科技技術核心上的嚴峻性,更讓相關企業寄希望於外來技術的幻想徹底破滅而在此前,就有消息傳出臺積電早在去年就對2nm晶片的研發,並且還有專門的研發團隊,如今臺積電2nm改採用全新的多橋通道場效電晶體架構,可以解決FinFET因製程微縮產生電流控制漏電的物理極限問題,研發進度超前。對於臺積電在2nm晶片研發上的突破,已經讓我們看到自己與行業中晶片製造大佬的差距。
  • 迎來轉機?國際晶片組織離開美國轉移陣地,專家:跟華為有關
    國際晶片組織試圖離開美國轉移陣地,就連不少專家都對此進行分析,而得出的結論空前一致,那就是跟華為有關,難道被壓制的情況迎來轉機了嗎?無非就是因為看到了我國的發展短板晶片技術。雖然國產手機品牌在國內極其熱銷,國內也有越來越多的新型企業逐漸冒出頭來,但在那些高精密的技術領域,我們確實還沒能成功實現突破或者說是自給自足,所以才會被美國捏住了「小辮子」,雖然在國際手機晶片上面也會出現國產製造的影子,比如海思麒麟,但說白了,大部分的手機晶片採用的都是
  • 國產晶片的突破:所有IP全自主國產,中芯國際先進位程迎來突破
    7nm 製程迎來新突破最新消息,中芯國際被曝 7nm 先進位程晶片取得了重大突破,其首款「N+1」工藝晶片流片成功。「N+1」是中芯國際對其第二代先進工藝的代號,其與現有的 14nm 工藝相比,性能提升了 20%,功耗降低了 57%,邏輯面積縮小了 63%,SoC 面積減少了 55%,也被稱為「國產版」的 7nm 晶片技術。
  • 華為和中芯國際陷入困境:晶片製造技術如何突破重圍抓住機遇?
    近日,又有消息稱中國最大的晶片製造商中芯國際陷入發展困境。小小的晶片,是怎麼難為到華為和中芯國際的?華為需要的5納米的晶片,只能依靠進口。隨著中國的經濟技術發展,中國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發生了改變。弱者搭強者的便車是容易的,但當你變成了強者,誰還會讓你搭免費的便車呢?
  • 中芯國際14nm量產,臺積電5nm搶手,華為麒麟晶片或迎轉機
    而面對這樣的情景,華為除了積極應對和無奈,也別無他法,畢竟光刻機也不是一天兩天就能建成的。但是無奈不代表完全失去希望。根據國外媒體報導,目前中芯國際14nm的工藝已經可以批量生產,而產品的良率也是進一步的提高,為日後給華為生產晶片打下堅定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