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天前,有網友爆料稱:大豐綠地城三號門外人行道,一夜之間被畫了停車位,並且還找不到劃線管理方。
物業說不知情,社區也說不知情,大豐街道也說不知情,業主們跟蓉桂運業核實,仍是並非他們設置,一時間似乎成了「懸案」!
那麼到底是誰劃線的呢,隨後有業主在領導留言板投訴時這樣說:接物業通知,小區周圍被市政(城管局)劃分停車位。
該業主稱:本以為在街道上,合理的規劃有利於管理,但後來發現並不是劃分在街道上,而是劃分在小區商鋪外面鋪設的地磚上,佔用很大一片區域(停車位加進去行駛車道),這塊區域本來就是小區居民活動範圍內,現在被佔用了很大一部分,嚴重影響了小區居民生活,且還有很大的安全隱患。
並提出質疑:
1.市政(城管局)這樣規劃,是否考慮停車場帶來的弊端?
2.如果因為人車混雜一起,導致安全事故,市政(城管局)是否應該為規劃不當負責?
3.地面鋪設的是地磚,如果因為承受不住車輛的重量,導致地磚破壞、道路破壞,這個責任是由誰來負責,還是由市政(城管局)來出錢修理嗎?
4.小區物管解釋,停車位在所謂紅線以外,在市政管理區域,但進出車輛佔用的是紅線以內區域,如果以紅線外區域不由小區管理為由,那請問市政(城管局)能保證進出的車輛不超過紅線嗎,超過了又由誰來負責?
得到的回覆是:該區域屬於小區紅線外的公共用地範圍,理應有效管理。目前,為規範車輛停放,方便市民出行,大豐街道相關部門在該區域實施劃線等措施。
只是這樣中規中矩的回覆,並沒有讓業主們滿意,並在領導留言板大呼不合理。
其實對於是否合理,一般也得不到什么正面回復,這畢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判斷,也不必多說。
夜談哥走訪觀察,該劃線行為應該是與利民路花壇施工同步進行的。已經完工的半幅,正在進行最後的維護整理。
雖然綠地城旁邊有著利民停車場,但對於萬人小區來說,4000多戶幾乎每家都有車,即便加上自帶地下停車位,也有很多選擇「露宿街頭」!
自然對於管理執法成本而言,肯定是更喜歡大家能規範停車,讓街道整潔的同時,也更為方便大家出行。
有了停車位後,或許能規避該區域亂停車現象,也使得利民路改造能更加順利,爭取能更早具備通行能力,以方便社區公交開行。
屆時,有更為方便的出行方式可供選擇,亂停放現象自然也會隨之減少。
停車規範,再將人車分流,將停車區域地磚做些相應防損措施,那麼很多被看作潛在危險的事兒,勢必能轉化為真正利民的好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