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樂平臺:得版權者得天下

2021-01-08 東方財富網

1月5日,背靠阿里、曾經一度站在國內音樂APP「鄙視鏈」頂端的蝦米音樂宣布將逐步關停。一石激起千層浪,行業內外都有不少人將「罪魁禍首」指向版權之爭。

儘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版權問題」確實是蝦米音樂長期的痛點。「當你發現每一首想聽的歌在蝦米裡都找不到了,自然也就不想用了。」這是不少棄用蝦米音樂的用戶心聲。

然而版權問題曠日持久,從網頁下載盜版歌曲到數位音樂的全面正版化,這幾乎是以騰訊音娛、網易雲音樂為代表的音樂平臺相爭的核心問題,正所謂「得版權者得天下」。

最強者騰訊音娛

坐擁世界三大唱片版權

曾經,聽歌是一件成本非常低的事,打開任何一個音樂網站,搜索歌名,可聽可下載。

2015年,國家版權局發布《關於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這則通知被行業內稱為「最強版權令」。此後的音樂產業鏈條開始「變天」,各大平臺紛紛自檢自查,沒有版權的盜版歌曲被大量下架。

據公開數據顯示,當時包括百度音樂、多米音樂、唱吧等音樂平臺在內,共下架未經授權的歌曲220餘萬首。蝦米音樂也因此下架了包括周杰倫等頂流在內的不少歌曲,用戶大大流失。也正是在這次「最強版權令」的打擊下,各大數位音樂平臺開始著手建立自己的版權庫,持續多年的版權之爭也由此拉開帷幕。

2015年前後,大唱片公司索尼、華納和QQ音樂達成獨家版權協議。也就是說,其他音樂平臺想要上架索尼和華納的歌曲,必須先通過QQ音樂。2016年,騰訊音娛在強強聯合中建立,QQ音樂、酷狗音樂、酷我音樂都成為其麾下,其版權收購和使用的範圍進一步擴大。2017年,騰訊音娛又拿下了唱片三巨頭中的環球。此外,諸多內地和港臺頭部唱片公司的版權,如英皇、華誼、豐華、福茂等也被騰訊收入囊中。涉及的著名歌手包括:張學友、林憶蓮、陳奕迅、王力宏、孫燕姿、梁靜茹、林俊傑、吳亦凡、蕭敬騰、李榮浩、潘瑋柏等。

周杰倫等頂流

歌曲的版權爭奪依然激烈

同時,華語歌壇頂流周杰倫的歌曲版權也由騰訊音娛代理。

2018年,網易雲平臺上周杰倫的歌曲版權到期,從而引發的版權爭議,直接導致網易雲向騰訊賠了85萬元。據最新資料顯示,騰訊音娛通過購買頂部唱片公司的版權,以及和中國音樂集團的合併,目前已經擁有4000萬首曲目的版權,可以說是獨領風騷。

網易雲音樂的版權之路也很艱難。尤其在蝦米宣布關停後,業內人士對網易雲的「關懷」也多了起來。因為顯而易見,網易雲音樂也常被粉絲吐槽「許多歌曲都是灰色」。雖然在版權爭奪失利後,網易雲官方公告說:「只有1%的歌曲受到影響。」但是這1%的歌曲正是出自蘇打綠、五月天、容祖兒、林宥嘉、陳奕迅等頭部歌手。

為了避免惡性競爭,2018年,國家版權局約談多家音樂平臺,在此次協調後,騰訊音娛、網易雲音樂、阿里音樂才就此達成相互授權的約定,即不能搶奪獨家音樂版權,必須授權給其他音樂平臺共同使用。

雖然爭奪得到緩解,但是對於那1%的頭部歌曲的版權爭奪依然激烈。周杰倫、林俊傑、五月天等擁有超大量粉絲的歌手,他們的版權去向,也直接影響了粉絲的去留。

音樂版權費飆升

版權商也曾有「躺贏」時代

版權爭奪導致的惡性競爭,必然直接導致版權商坐收「漁翁之利」。曾經因為盜版猖獗而跌到人生谷底的版權商迎來了事業巔峰。為了避免用戶群體流失,音樂平臺寧肯出明顯溢價的價錢收購,也不會將版權留給對家。以周杰倫的歌曲為例,歌曲曲庫共800餘首,2015年到2017年間,騰訊音娛對網易雲音樂的版權轉售費用均在870萬元左右,但在2017年後,版權轉售費用高達1800餘萬元,上漲幾乎一倍。

根據行業數據顯示,不少音樂版權的費用,從2013年到如今,最高的飆升了50倍。也難怪聽眾們在為蝦米「哀悼」的同時,也只能不停感慨:騰訊有錢!

後期,包括騰訊音娛、蝦米音樂等在內的音樂平臺也進行了許多自救計劃,例如對原創音樂人的大力扶持、直接參與進音樂綜藝的製作等等,不過還是騰訊最財大氣粗,他們選擇直接入股各大唱片公司。

幾番爭奪過後,版權商的「躺贏」時代似乎過去了。但是音樂平臺對於版權的「更迭」還在進行。蝦米事件後,不少粉絲也發出這樣的感嘆:這就是弱肉強食的世界,等以後騰訊收完所有版權,大家就不用下多個APP了。雖然如此,值得思考的是,一家獨大對於任何行業都並非好事,若真的只有一個音樂APP,一首歌以後賣3元還是30元,就不再是需要競爭的事情。

(文章來源:華西都市報)

相關焦點

  • 「得版權者得天下」 音樂平臺在版權爭奪路上都經歷了什麼?
    然而版權問題曠日持久,從網頁下載盜版歌曲到數位音樂的全面正版化,這幾乎是以騰訊音娛、網易雲音樂為代表的音樂平臺相爭的核心問題,正所謂「得版權者得天下」。 2015年,國家版權局發布《關於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這則通知被行業內成為「最強版權令」。此後的音樂產業鏈條開始「變天」,各大平臺紛紛自檢自查,沒有版權的盜版歌曲被大量下架。 據公開數據顯示,當時包括百度音樂、多米音樂、唱吧等音樂平臺在內,共下架未經授權的歌曲220餘萬首。
  • 得版權者得天下,錯失版權先機的蝦米音樂,2月份將關停!
    蝦米音樂蝦米音樂成立於2008年,是國內最早的數位音樂平臺之一,擁有3000萬首曲庫,至今已吸引了4萬多原創音樂人入駐,擁有1000多個曲風流派、5億多個優質歌單。此後,版權跟商品一樣,成為數位音樂平臺的核心競爭力,誰能擁有更多的版權,誰就取得了先機。2019年開始,蝦米音樂先後升級音樂趴間、AI日推並與英國MQA公司達成合作,從不同維度提升用戶享受音樂的體驗,6月由大文娛劃入創新業務事業群。讓人大跌眼鏡的是,寄予厚望的阿里星球並未如願成為阿里音樂搶佔市場的排頭兵,反而慘澹收場,這也使阿里音樂錯失爭奪版權的有利良機。
  • 後版權時代,得版權者還能得天下嗎?
    可以說,儘管國內音樂市場早已經進入「後版權」時代,但在版權爭奪上,騰訊音樂、阿里、網易雲音樂還都憋著一股勁兒。加碼版權背後,得版權者得天下!至於這三大玩家為何先後加碼音樂版權,可能還要從2010年說起。
  • 音樂平臺:版權所有者贏天下
    但版權問題曠日持久,從網頁下載盜版歌曲到數位音樂全面合法化,這幾乎是以騰訊音樂娛樂和網易雲音樂為代表的音樂平臺競爭的核心問題。所謂「版權贏家贏天下」。 騰訊音樂娛樂最強 坐擁世界三大唱片的版權 曾經,聽歌是一件成本非常低的事情。打開任何一個音樂網站,搜索歌曲名稱,聽一聽,下載一下。
  • 得版權者得天下,抖音與全球領先的數位音樂公司Believe版權續約
    7月23日,抖音宣布與全球領先的數位音樂公司Believe 達成版權續約合作。抖音將繼續獲得Believe及旗下品牌TuneCore超過400萬首正版音樂授權。用戶可以在拍攝視頻、直播時使用相關音樂。
  • 「得屌絲者得天下」,得年輕者得天下
    11月21日,小米高管王嵋在2020中國人力資源管理年會——中國領先企業人才發展論壇上表示:「小米認為未來的天下,得屌絲者得天下,得年輕人得天下。」此話一出,立刻炸鍋。有傷米粉自尊心的一句話,於是無數米粉紛紛倒戈用語言反擊吐槽,有網友評論稱:「年輕人≠屌絲,我有一種被侮辱的感覺。」
  • 禹衛:百度推電腦管家昭示 得客戶端者得天下
    首頁 > 評論 > 關鍵詞 > 百度最新資訊 > 正文 禹衛:百度推電腦管家昭示 得客戶端者得天下
  • 小米高管聲稱「得低端者得天下」,您認同?
    小米高管聲稱「得低端者得天下」,您認同? 2020-11-29 22:32 來源:科技看天下
  • 弱肉強食 音樂平臺在版權爭奪路上都經歷了什麼?
    原標題:「得版權者得天下」音樂平臺在版權爭奪路上都經歷了什麼?1月5日,背靠阿里、曾經一度站在國內音樂APP「鄙視鏈」頂端的蝦米音樂宣布將逐步關停。一石激起千裡浪,行業內外都有不少人將「罪魁禍首」指向版權之爭。儘管原因是多方面的,但「版權問題」確實是蝦米音樂長期的痛腳。
  • 得智慧型手機者,得天下
    得智慧型手機市場者,得天下。這個時候就要降低手機價格,讓手機搶佔市場,做到最大程度的市場覆蓋和人群覆蓋,搶佔和所有電器、汽車品牌的合作,越快越好,只要是能通電的產品,都要做到合作。
  • 她經濟時代,得女人者得天下
    在她經濟時代下,凡是能夠滿足女性心理需求的產品,基本上都賣得很好,就拿最近很火的歐拉好貓來說,真的讓人驚訝不已,一沒見到實物,二沒見到價格的情況下,單靠著萌萌噠外表,就已經收割了無數女生們的心。
  • 得「屌絲」者得天下,撕掉遮羞布為何如此難堪?
    前小米高管的一句「得『屌絲』者得天下」好像掀起軒然大波!但是,作為側重「消防者」方面,消遣的需要,無聊趣味多過學習吸收,浪費時間多過價值創造,該如何評價呢?是否不正是「得屌絲者得天下」有點「皇帝的新衣」的意味一般呢?
  • 沒有版權,在線音樂平臺一切都是空談?
    嗯,回溯歷史,從黑膠到卡帶,從CD到在線音樂,音樂的載體隨技術變遷而變遷,尤其是網際網路革命,它讓音樂變得唾手可得——也正因如此,作為音樂產業鏈上下遊之間介質的在線音樂,從始至終都在呼喚一種讓市場良性發展的「新秩序」。而無論高曉松這樣的藝人,音樂公司,還是在線音樂平臺,這種新秩序的核心價值無比明確:版權。尤其對於在線音樂平臺而言,版權或許是這一行業的全部壁壘。
  • 版權為王:正版音樂進入紅利時代
    報告中稱「音樂行業頭部企業競爭壁壘已經形成」,騰訊音樂一家獨大,領跑優勢明顯。   業內人士指出,中國在線音樂市場發展到今天的格局印證了「得版權者得天下」的業態趨勢;與此同時,不少樂迷擔心蝦米音樂或將面臨關停。有關人士呼籲,發現小眾音樂人、推廣多元化音樂風格、獨具特色的平臺應該得到更多關注。
  • 得「屌絲」者得天下 小米的「屌絲」從何而來?
    話說為何一句「的屌絲者得天下」就能引起無數年輕群體的口誅筆伐?而就在此時,中國領先企業人才發展論壇上,小米集團清河大學副校長王嵋表示,小米認為未來的天下,是得屌絲者得天下,得年輕人得天下。
  • 俄羅斯5-0沙特,得中場者得天下沒有過時
    俄羅斯隊5比0大勝實力相當的沙特隊,創造世界盃歷史上最大比分記錄的揭幕戰,實質上再次證明了綠茵賽場「得中場者得天下」的理論並沒有過時。近年來,巴薩、皇馬在西甲聯賽和歐冠賽場幾乎無敵手,不少人就覺得「得中場得天下」的理論已經過時了。
  • 音樂版權向網易雲傾斜!雲村要站起來了?
    對於音樂流媒體而言,版權大於天。得版權者得天下。雖然網易雲主打音樂社區,但是因為版權少的問題,網易雲一直被嘲「版權不夠,評論來湊」。與用戶打感情牌,另闢蹊徑未嘗不是一步好棋,但是感情牌總有打累的一天,用戶也會產生疲勞。
  • 「得屌絲者得天下」錯在哪?
    前不久,小米高管在2020中國人力資源管理年會——中國領先企業人才發展論壇上發言:「小米認為未來的天下,得屌絲者得天下,得年輕人得天下。」此言一出,立即被網友炮轟,競爭對手也抓住時機大加鞭撻,最後,小米不得不出來道歉。
  • MUSINESS版權音樂平臺首推曲庫包月會員,推動商用音樂正版化
    判罰考克斯支付包括索尼音樂娛樂公司、環球音樂集團和華納兄弟唱片公司,美國唱片業協會(RIAA)等在內被侵權的 53 家公司 10 億美元的法定賠償金(考克斯在1萬多件作品上犯有代理侵權和共同侵權罪)。在美國,一場版權官司會讓侵權者賠得傾家蕩產。國內曾經很長一段時間處於盜版泛濫、音樂任意下載商用的混亂時期,隨著政策監管的確緩解了這樣的情況。
  • 得下沉用戶者得天下
    這麼龐大的用戶群體足以讓一個網際網路企業成為大佬,曾經網際網路上流傳著一句名言,非常適合這樣的一個情況:得窮人者得天下。其實,這句名言翻譯過來就是,得下沉用戶者得天下,我們看到的莫不是這種情況:1、淘寶,當年就是讓廣大賣家免費開店,贏得了電商老大寶座;2、騰訊,讓廣大用戶免費使用QQ,贏得了社交老大寶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