鉛蓄電池龍頭天能股份,能否憑鋰電擺脫衰退命運?

2020-12-14 億歐網

撰文丨黃依婷

編輯丨馬詩晴

說到鉛蓄電池品牌,「天能」電池可謂無處不在。「電動車動力專家」、「25年專業專注」、「天能電池號動車組列車提醒您…」這些品牌廣告語早已傳遍大街小巷。2016至2018年,天能電池年均營收200億以上,連續三年蟬聯全國第一。

如今,高歌猛進二十幾年之後,鉛蓄電池已步入存量替換市場,增速趨緩,龍頭天能電池也不得不思考未來發展:

要想獲得更快業務增長,必須拓展其他領域。然而,帶動龐大的鉛蓄電池「帝國」調轉航向,又談何容易?

鉛蓄電池之王

天能電池的王者之位,是經過了白刃相交的殘酷淘汰賽後奪得的。

導火索是2012年《鉛蓄電池行業準入條件》的實施。該政策對鉛蓄電池工廠選址、設備工藝、生產能力和環保方面提出了嚴格的門檻要求,直接導致大批落後產能的企業淘汰。短短兩年內,企業數量由2000家銳減至400多家,行業經歷了翻天覆地的大洗牌。

一面是80%的企業出局,另一面卻是倖存者攻城略地的搶奪戰:

天能電池率先宣布,調整生產計劃為「加速擴張、拉足產能、以產促銷」。趁著行業洗牌,天能火速收購浙江赫克力、安徽中能電源、萬洋綠色能源等中小企業,將其收編擴產。2012年,天能電池產能8000萬隻,較上年增幅23%。超威集團(00951)亦不甘示弱,大舉投入2.5億元增產鉛蓄電池,全年產量從6000萬隻迅速擴張至8000萬隻。

業內玩家們緊鑼密鼓地擴產之後,2012年鉛蓄電池行業總產量同比大增27%。在大批落後產能淘汰之後,整體產能不降反增,遠遠超過真實需求水平。巨頭之間的價格戰一觸即發。

為促進銷售,廠商相繼降價。以48伏12安時電池為例,一年之內,天能、超威等一線品牌從一組410元降到340元,降幅17%,而二線品牌價格降幅更超過20%。

硝煙瀰漫的價格戰持續了三年多。2014年最瘋狂之時,鉛蓄電池售價甚至降至成本以下。當年,天能電池營收增長3%,經營卻巨虧3億。超威電池營收增長1.5%,虧損3600多萬。

經歷了漫長的降價割肉,無數企業死去,行業集中度大幅提升,巨頭終於浴火重生,一統江湖。2015年,天能電池市場佔有率已達35%,而後馬太效應愈加明顯。2018年,憑藉超過40%的市佔率,天能電池坐穩行業老大寶座。

聯合另一巨頭超威,兩家電池企業佔據了將近八成市場。鉛蓄電池寡頭壟斷的競爭格局愈發清晰。

壟斷的力量讓天能電池有了強大的定價和成本控制能力。其毛利率多年來維持在20%左右的水平,遠高於同行均值,而其銷售費用率、管理費用率均低於行業均值。優秀的業績表現,又進一步拉大天能與同行的實力差距,強者恆強的邏輯,正在天能電池身上印證。

多元化詛咒

幾乎很少有企業,尤其是某塊業務極其出色的大型企業,能夠逃脫「多元化詛咒」的厄運。天能電池也不例外。

隨著國內電動車日益飽和,鉛蓄電池已邁入存量替換市場,存量電動車電池更換需求成為拉動鉛蓄電池市場增長的主要動力。2016年以來,國內鉛蓄電池市場需求基本趨於穩定,每年以1%-2%的速度緩慢增長。

鉛蓄電池天花板顯現的同時,鋰電池為代表的新型電池又開始侵蝕前者的市場。

重量大密度高,是鉛蓄電池的一大「原罪」。2018年,工信部針對電動車安全規範頒布了「新國標」政策,對整車重量提出了嚴格要求,直接導致很多電動車廠棄用鉛蓄電池;另一面,受益於鋰電池能量密度大的優勢,鋰電池電動車滲透率從10%升至15%,未來還將進一步擠佔鉛蓄電池市場空間。

為謀求新的利潤增長點,天能電池很早就走上了多元化道路。早在2007年,天能電池便上線鋰電產品,進軍鋰電板塊。

或許是鉛蓄電池光環太大,容易佔去鋰電業務本應有的資源,天能電池在鋰電技術方面並不出色,甚至爆出過多次燃燒爆炸醜聞。在北京、上海等地,先後有客戶因購買裝有天能鋰電池的電動車爆炸而受傷,對其鋰電業務造成了極其不利的影響。

而將發展重心放在電動輕型車,而非電動汽車的策略,又使天能電池錯過前些年鋰電池行業增速年均超15%的快速成長期。

回過頭看最近10年,是新能源汽車帶火了鋰電行業。電動汽車早已超越消費電子,成為最大的鋰電池應用市場。鋰電池能量密度大、質量輕的優點,完美匹配了新能源汽車高續航、輕車身的需求,因而被新能源車企偏好。誰將鋰電技術綁定車企,誰就踩對了鋰電行業大勢。

和鉛蓄電池一樣,車企動力電池市場也經歷過產能過剩的淘汰賽。最終,寧德時代(300750)、比亞迪(002594)等廠商脫穎而出,成為市場寡頭,鋒芒畢露。

相比之下,天能電池此前將主要研發精力放在輕型電動車上,並未多涉足電動汽車。在那場行業混戰中,天能在鋰電板塊表現不溫不火,直至錯過成為龍頭的機會。目前,其產能不足寧德時代的1/20。

2018年鋰電補貼退坡,雪上加霜地打擊了輕型電動車鋰電池廠商。政策將補貼金額與電池系統能量密度掛鈎,因此能量密度較低的輕型車鋰電池成了「重災區」:150公裡以下的電動車補貼被直接取消。受此影響,天能電池不得不縮減鋰電池業務規模。全年,公司鋰電業務營收4.3億元,同比降低62%,佔總營收不足1.5%。

一面是鉛蓄電池稱霸市場,另一面卻是鋰電板塊頹靡不振。天能電池的多元化道路,該如何走下去?

火力全開拯救鋰電業務

鋰電業務發展不及預期,不甘於此的天能電池決心火力全開,展開拯救計劃。

首先是收購電動汽車鋰電池公司:

2018年,天能電池耗資1.27億元,收購非全資附屬公司天能能源40%的股份。天能能源動力鋰電池技術領先,為吉利(00175)、奇瑞、江南汽車等眾多整車車企供應動力電池。2017年,天能能源裝機量超過兩萬臺,位列業內第7。收購天能能源,將有力改善此前公司在整車市場開拓不力的局面。

第二是與先進外資廠商合作:

2019年11月,天能電池與法國知名鋰電池廠商籤訂合作協議,成立子公司——天能帥福得能源股份有限公司,雙方將聚焦電動輕型車、電動汽車和儲能領域,共同開發鋰電池。

帥福得是世界500強、能源生產商道達爾的全資子公司,在鋰電領域已有30多年技術積累,其鋰電池不僅廣泛用於交通工具、能源存儲,更是美國太空集團電信衛星的電池首選。與帥福得合作,天能電池有望分享其技術經驗,為擴大市場提高品牌聲譽。

第三是資本助力,擴張產能:

天能電池計劃籌資8.5億元,用於建設高能動力鋰電池生產線。項目建成後,公司將同時在圓柱、方形和軟包三種鋰電池技術路徑上全面開火。新型的生產線將使其鋰電池生產能力有質的飛躍,屆時公司將具備年產2.5GWh高能鋰離子圓柱電池、1GWh方形鋁殼電池、0.5GWh鋰離子軟包電池的能力。

錯過動力鋰電池行業快速成長期,如今的天能電池要想在高度壟斷的市場中殺出重圍,與寧德時代、比亞迪等巨頭分羹,實屬不易。當務之急是磨練出頂尖技術,用質量優異的鋰電池產品,打破消費者心中「鉛蓄電池老大」這個閃亮卻又沉重的標籤。天能電池火力全開的拯救計劃,正逐漸發揮出威力。

從硝煙瀰漫的價格戰中拼殺而出,天能電池終成王者,一統鉛蓄電池江湖。但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在鉛蓄電池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功,並沒有複製到其多元化發展的鋰電板塊。面對多年發展緩慢的現狀,天能電池聯合內外加強合作、增資擴產的一番動作,或將推動鋰電板塊快速發展,助力公司實現真正的多元化。

相關焦點

  • 天能股份:國內鉛蓄電池領域真龍頭企業 積極布局鋰電業務
    每種股票用對正確投資方式,都能賺到錢。近日,已經完成科創板招股的天能股份,就是一隻標準的績優股。招股書顯示,該公司2019年淨利潤達到15.4億元,今年上半年也沒有受到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淨利潤達到8.1億元。天能股份是國內鉛蓄電池領域當之無愧的龍頭企業,在國際鉛蓄電池市場佔有率也雄踞前三名,電動自行車龍頭企業雅迪和愛瑪使用的電池大部分採購自天能股份。
  • 400億鉛蓄電池龍頭天能股份登陸科創板 「湧金系」、矽谷天堂等...
    原標題:400億鉛蓄電池龍頭天能股份登陸科創板,「湧金系」、矽谷天堂等明星股東雲集   近日,
  • 天能股份即將登陸科創板 鉛蓄鋰電「雙驅動」積極推動行業綠色發展
    依託領先的技術實力、突出的品牌形象、高效的產品銷售體系以及布局全國響應及時的服務系統,天能股份在電動輕型車動力電池領域已建立領先的行業地位,為廣大人民群眾低成本、可循環、高效率的綠色低碳出行做出了貢獻。據悉,天能股份持續保持了技術研發高投入,積累與掌握了一系列鉛蓄電池與鋰電子等產品相關的核心技術與專利,科技創新能力突出。
  • 新能源汽車風口下鉛蓄電池企業巨頭開啟鋰電之路!
    不少鉛蓄電池企業巨頭紛紛進軍鋰電池行業,如駱駝股份2019年公司新建48V鋰電池生產線,產能將有序釋放;天能動力積極投入鋰電池技術研發及產業化項目等。天能動力2016年至2019年,天能股份在鋰電池領域持續投入,合計研發投入達到1.27億元。
  • 天能股份登陸科創板:致力鉛蓄電池及鋰離子電池業務
    證券時報記者 劉寶興天能電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能股份」)即將登陸科創版。據了解,天能股份自成立以來,一直從事鉛蓄電池及鋰離子電池等綠色電池的研發、生產與銷售業務,圍繞「新材料、新結構、新工藝、新領域」的可持續發展戰略,以「智能化、全球化、平臺化」戰略為方向,以客戶體驗為中心,堅持科技創新驅動綠色發展理念,全面推進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形成了「鉛蓄電池+鋰電池」為主的綠色電池產品體系,現已成為國內鉛蓄電池行業的龍頭企業,電動輕型車鋰離子動力電池行業的優勢企業
  • 天能電池IPO:已形成「鉛蓄電池+鋰電池」為主的綠色電池產品體系
    與新能源汽車、可再生能源、現代電子信息、新材料、裝備製造等多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關聯緊密,電池製造業在發展綠色經濟,滿足大眾工作、生活消費、出行等多樣化需求等方面的作用越發舉足輕重,日益成為是我國國民經濟建設中重要的基礎性產業之一。在此背景下,以國內電動輕型車動力電池領先企業天能電池為代表的電池企業紛紛借力資本市場,實現實力與規模的雙增。
  • 300億鉛蓄電池龍頭分拆衝刺科創板,「H+A」到底有何魔力?
    鉛蓄電池迎來挑戰,試水鋰電2018年,鉛蓄電池行業中百億規模的企業已不超過10家,這一年,天能股份鉛蓄電池銷量超過300億元,總營收345.52億元,同比增長28.43%,淨利潤約為12.65億元,同比增長9.43%,在國內鉛蓄電池行業排名第一,壟斷局面明顯。
  • ...電池龍頭天能股份登陸科創板,「湧金系」、矽谷天堂等明星股東...
    (原標題:400億鉛蓄電池龍頭天能股份登陸科創板,「湧金系」、矽谷天堂等明星股東雲集)近日,天能動力(00819.HK)分拆子公司天能電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能股份」)於上交所科創板上市獲得證監會許可。
  • 都2021年了天能股份還要利用科創板給鉛酸電池業務輸血?
    扶持科技創新的科創板,竟「混進」了一家夕陽行業的龍頭?2020年12月25日,作為鉛蓄電池行業大龍頭的天能股份,在科創板完成招股,將於12月30日開啟詢價路演。據了解,公司主營業務是給電動二輪車、三輪車提供鉛蓄動力電池,2017年至2020年1-6月,該部分營收佔比分別高達95.25%、97.99%、97.59%、96.28%,佔據著絕對比重。
  • 天能股份科創板IPO獲準註冊 電動輕型車動力電池是主要收入來源
    據證監會12月15日發布的消息,近日,證監會按法定程序同意天能電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文簡稱:「天能股份」)科創板IPO註冊。天能股份註冊稿顯示,本次IPO,天能股份擬募資約36億元用於綠色智能製造技改項目、高能動力鋰電池電芯及PACK項目、大容量高可靠性起動啟停電池建設項目、全面數位化支撐平臺建設項目、國家級技術中心創新能力提升項目以及補充流動資金。
  • 鉛電池「大神」天能股份IPO路演:「4+1」戰略配售成亮點 2020年...
    原標題:鉛電池「大神」天能股份IPO路演:「4+1」戰略配售成亮點 2020年營收減利潤增   2021年1月4日,以鉛電池為核心業務的天能電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
  • 分拆上科創「靴子落地」 天能動力想奪回電池「龍頭寶座」?
    營收方面,截至2020年6月30日,上半年天能動力營收226億元,淨利潤約8.6億元。天能股份營收約148.66億元,淨利潤約8.1億元,歸母淨利潤7.9億元,這說明除了電池業務外其他業務基本尚未盈利。因此,分拆公司天能股份不僅是天能動力的核心資產,同時貢獻了大部分營收和九成以上的淨利潤。那分拆上市對於港股天能動力有哪些影響呢?
  • 天能動力拆子天能電池上科創板 負債率超70%能否融資「解渴」
    兩家鉛蓄電池行業的翹楚:天能和超威亦紮根於此,前者2018年鉛蓄電池產品銷售收入超過300億元,後者亦緊隨其後,產品銷售額超過246億元。有行業人士笑言:超威和天能跺跺腳即能震得行業嗡嗡作響。隨著我國鉛蓄電池行業規模不斷發展,行業集中度不斷提升,2018 年,鉛蓄電池行業中百億規模的企業已不超過10家,這一年,天能股份鉛蓄電池銷量超過300億元。而在天能股份的身後,來自同一個縣的超威動力則是緊追不捨,後者2018年實現收入269.48 億元,其中鉛蓄電池收入 246.17 億元。
  • 分拆上科創「靴子落地」,天能動力想奪回電池「龍頭寶座」?
    營收方面,截至2020年6月30日,上半年天能動力營收226億元,淨利潤約8.6億元。天能股份營收約148.66億元,淨利潤約8.1億元,歸母淨利潤7.9億元,這說明除了電池業務外其他業務基本尚未盈利。因此,分拆公司天能股份不僅是天能動力的核心資產,同時貢獻了大部分營收和九成以上的淨利潤。
  • 天能集團張天任:鉛蓄電池回收「正規軍」幹不過「遊擊隊」 建議...
    記者從天能集團獲悉,全國人大代表、天能集團董事長張天任今年兩會提交了20餘件議案和建議。據悉,此次張天任建言獻策,圍繞資源環境領域的立法、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清潔能源產業、長三角一體化、鄉村振興等內容展開。  其中,張天任提交了《關於統籌調整優化鉛蓄電池產業財稅政策 高質量建設「無廢城市」的建議》。
  • 科創板又新增電池股,天能股份IPO成功過會
    記者 | 周小颺1科創板將新增一家電池上市企業。7月6日,界面新聞記者從天能電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能股份)獲悉,該公司在科創板上市申請已獲上交所上市委員會同意。天能股份的控股股東為天能集團,該公司成立於1986年,是中國鉛酸電池的龍頭企業。2007年,天能集團旗下的天能動力(00819.HK)赴港上市,被稱作中國「動力電池第一股」。2018年年底,天能動力宣布考慮分拆電池業務以回歸A股。
  • 實地探訪駱駝股份:踐行綠色環保 打造鉛酸蓄電池循環產業鏈
    駱駝股份深耕汽車鉛酸蓄電池行業40餘年,在國內建立了完善的銷售與服務體系,成為大眾、通用、福特、東風、上汽、一汽等眾多國際知名車企在中國的主要供應商之一,牢牢佔據配套與維護替換市場最大份額。公司在國內現有鉛酸蓄電池產能為2900萬KVAH/年、國外現有鉛酸蓄電池產能200萬KVAH/年。
  • 天能股份科創板IPO註冊獲批:上半年營收預降25% 母公司曾被沽空
    中華網財經訊,12月15日,據證監會官方公眾號披露,證監會按法定程序同意天能電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天能股份」)科創板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註冊。天能股份及其承銷商將分別與上海證券交易所協商確定發行日程,並陸續刊登招股文件。今年1月,天能股份在科創板上市事項的申請獲上交所受理。7月,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委發布審議結果公告,同意天能股份發行上市(首發)。
  • SMM年會之鉛專場圓滿落幕 | 2021年鉛市誰主沉浮 鉛蓄電池回收主流...
    【SMM年會】超威電源劉孝偉:火法鉛如何冶煉、應用於鉛酸蓄電池演講主題:鉛鋰電池競爭態勢分析演講嘉賓:天能電池集團有限公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 郭志剛天能電池集團有限公司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郭志剛帶來「鉛鋰電池競爭態勢分析」的主題演講。
  • 廢舊鉛蓄電池回收「求規範」!
    經查,該加工廠未取得廢舊鉛蓄電池處置許可,從事廢舊電動車鉛蓄電池拆解、極板熔煉。自2019年12月投產以來,已總共採購處置130餘噸廢舊鉛蓄電池,並從中獲利合計80餘萬元。生態環境部在通報中指出,因該加工廠拆解廢舊鉛蓄電池的行為涉嫌汙染環境犯罪,寧德市霞浦生態環境局已將案件移送霞浦縣公安局進一步偵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