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億鉛蓄電池龍頭分拆衝刺科創板,「H+A」到底有何魔力?

2020-12-17 野馬財經

作者 | 劉絲雨

編輯 | 繆凌雲

來源 | 首席科創官

自科創板推出以來,欲通過科創板市場完成「H+A」布局的港股上市公司逐漸增多。

從港股分拆部分資產到A股上市,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但此次,天能動力將公司的電池板塊資產(天能股份)全部剝離擬「拿」到科創板上市,顯得尤為特殊。

截至2018年底,天能動力總資產為166億元,而此次分拆出去的核心板塊天能股份總資產為155億元,佔比超90%,換言之,天能動力此次幾乎是到科創板「重新上市」。

天能動力為何要選擇科創板呢?港股和科創板究竟有何區別呢?

分拆上市,港股只剩殼?

在過去的幾年裡,有趣的是,絕大多數時候,A股的估值都比港股的貴。

拿「H+科創板」第一股心脈醫療(688016.SH)為例,其母公司微創醫療(0853.HK)市值為149.80億元,對應市盈率為29.23;相比之下,市值僅為103.32億元的心脈醫療市盈率高達81.30,是港股的近三倍。

針對此現象,專業人士對首席科創官表示,從市場環境以及參與者而言,科創板作為新板本身就具有高估值的屬性。

具體而言,A股沒有做空機制,不能做空,獲利只能靠做多;其次,就投資參與者而言,港股市場的外資比例較高,且以機構投資者為主,參與者更為成熟、情緒化思考較少,且做空機制不利於估值虛高股,投資更多的是根據基本面要素來判斷。

而如今科創板之所以成為港股公司分拆上市的「必爭之地」,高估值或是重要原因。

據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三家港股公司完成分拆於科創板上市,包括昊海生科(688366.SH)、心脈醫療(688016.SH)、中國通號(688009.SH);另外,至少還有2家港股公司在分拆回A股科創板的「路上」,例如,威勝信息、復旦張江。

此次天能動力分拆上市,對於兩地投資者來說,應該各有影響。

鉛蓄電池迎來挑戰,試水鋰電

2018年,鉛蓄電池行業中百億規模的企業已不超過10家,這一年,天能股份鉛蓄電池銷量超過300億元,總營收345.52億元,同比增長28.43%,淨利潤約為12.65億元,同比增長9.43%,在國內鉛蓄電池行業排名第一,壟斷局面明顯。

據統計,目前國內市場上有2.5億輛電動自行車,這些電動自行車90%使用的是鉛蓄電池。愛瑪、雅迪、臺鈴、新日等知名電動車品牌均為天能股份大客戶,且保持著穩定的合作關係。

但隨著電動車「新國標」的頒布,鉛蓄電池的市場或將迎來挑戰。

2019年4月25日,「新國標」正式開始實施。要求規定,出於安全等考慮,電動車整車重量(含電池)不超過55公斤。

而目前,鉛蓄電池組重量一般在16-30公斤不等,在不影響續航能力的前提下,減輕整車重量最直接的手段就是把鉛蓄電池替換為鋰電池。2018年,天能股份的鋰電池業務營收佔比為1.4%。

實際上,早在三年前,就有業內專家預測,在製造電動車領域,五年內可以實現大約替代30%的鉛蓄電池。然而時至今日,由於成本、技術等原因,鋰電池實際替代鉛蓄電池不到10%,而未來兩年內要實現目標亦是非常的艱難。

如此背景下,天能股份對於鋰電池業務也積極布局。

圖片來源:招股書

此次天能股份科創板擬募集38億元,除了用於智能升級,超兩成的資金將投入鋰電池項目。此外,近三成的募集資金,天能股份都將用於補充流動資金。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內,天能股份的資產負債率一直居高不下,高出同行平均值22至31個百分點,且有逐年上升的趨勢。

2019年上半年,天能股份的總負債為139億,超八成為流動負債,資產負債率達報告期內最高值為77.75%。

天能股份解釋到,流動負債逐年增加主要系隨著公司經營規模的不斷擴大,為滿足營運資金需求而增加銀行短期借款所致。

如若科創板上市成功,天能股份或許能因新股的身份以及科創板高估值的屬性有效優化目前的資金狀況。

而境外港股,受天能動力分拆上市公告影響,31日港股開盤後,天能動力股價快速上漲,不過很快又回落,收盤僅上漲3.85%。

天能動力將主要業務全部分拆到科創,港股上市公司業務規模大幅縮水。雖然天能動力作為控股股東仍然可以進行財務並表,但是發行新股意味著股東權益將被稀釋。

不過對此,天能動力似乎早有打算。

下一站,保險業務?

2019年12月31日,天能動力(00819.HK)發布公告顯示,天能動力附屬公司天能控股與天暢控股於中國成立合營公司,即天能(天津)商業保理有限公司。

合營公司的業務範圍為提供保理融資服務、銷售分戶帳管理、催收應收帳款及提供非商業壞帳擔保。

天能動力在公告中表示,來自公司商業夥伴的商業保理服務需求日增,成立合營公司乃公司滿足此需求的重要一步,透過提供商業保理、帳款管理、資信狀況調查、融資擔保及其他相關服務,合營公司能兼為集團上下遊的商業夥伴提供全面融資解決方案,因而提升集團的盈利能力及核心競爭力。

此外,天暢控股主要從事資產與權益投資、提供企業管理諮詢服務及相關業務。天能動力表示,透過根據合營安排與天暢控股合作,集團將得以利用天暢控股的優勢及財務資務並分散進行商業保理及相關業務的風險。

天能控股及天暢控股已同意出資人民幣3000萬元及人民幣2000萬元,分別佔合營公司註冊資本的約60%及40%。

值得注意的是,在申請分拆上市的第二天宣布成立合營公司,天能動力的股價再次迎來了小幅增長。

當然,負債高企、新能源衝擊等是天能動力需要面對的狀況。您看好天能動力嗎?此次天能股份究竟能否通過分拆上市回歸A股,您怎麼看?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相關焦點

  • 400億鉛蓄電池龍頭天能股份登陸科創板 「湧金系」、矽谷天堂等...
    原標題:400億鉛蓄電池龍頭天能股份登陸科創板,「湧金系」、矽谷天堂等明星股東雲集   近日,
  • 天能股份:國內鉛蓄電池領域真龍頭企業 積極布局鋰電業務
    到底買績優股,還是買成長的「性感」股,永遠沒有正確答案。每種股票用對正確投資方式,都能賺到錢。近日,已經完成科創板招股的天能股份,就是一隻標準的績優股。招股書顯示,該公司2019年淨利潤達到15.4億元,今年上半年也沒有受到突如其來的疫情影響,淨利潤達到8.1億元。
  • 科創板又新增電池股,天能股份IPO成功過會
    記者 | 周小颺1科創板將新增一家電池上市企業。7月6日,界面新聞記者從天能電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能股份)獲悉,該公司在科創板上市申請已獲上交所上市委員會同意。天能股份的控股股東為天能集團,該公司成立於1986年,是中國鉛酸電池的龍頭企業。2007年,天能集團旗下的天能動力(00819.HK)赴港上市,被稱作中國「動力電池第一股」。2018年年底,天能動力宣布考慮分拆電池業務以回歸A股。
  • 天能動力拆子天能電池上科創板 負債率超70%能否融資「解渴」
    《科創板日報》 (上海,記者 吳凡)訊,位於浙江省北部的長興縣,被譽為「蓄電池之鄉」,據當地媒體2013年的報導,鼎盛時期,這個人口不到70萬的浙北縣城,有多達175家鉛蓄電池生產企業。兩家鉛蓄電池行業的翹楚:天能和超威亦紮根於此,前者2018年鉛蓄電池產品銷售收入超過300億元,後者亦緊隨其後,產品銷售額超過246億元。有行業人士笑言:超威和天能跺跺腳即能震得行業嗡嗡作響。
  • ...電池龍頭天能股份登陸科創板,「湧金系」、矽谷天堂等明星股東...
    (原標題:400億鉛蓄電池龍頭天能股份登陸科創板,「湧金系」、矽谷天堂等明星股東雲集)近日,天能動力(00819.HK)分拆子公司天能電池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天能股份」)於上交所科創板上市獲得證監會許可。
  • 分拆上科創「靴子落地」 天能動力想奪回電池「龍頭寶座」?
    行情來源:智通財經實際上,天能動力早在2018年就提出過分拆上市,並分別在2018年11月、2019年4月以及2019年6月發布過相關分拆於A股上市的公告,並最終在2019年12月30日提交科創板上市申請。不同於一家公司兩地上市,也不是普通的分拆部分業務進行異地上市,天能動力的分拆不來則已,一來就是大手筆。
  • 分拆上科創「靴子落地」,天能動力想奪回電池「龍頭寶座」?
    行情來源:智通財經實際上,天能動力早在2018年就提出過分拆上市,並分別在2018年11月、2019年4月以及2019年6月發布過相關分拆於A股上市的公告,並最終在2019年12月30日提交科創板上市申請。不同於一家公司兩地上市,也不是普通的分拆部分業務進行異地上市,天能動力的分拆不來則已,一來就是大手筆。
  • 都2021年了天能股份還要利用科創板給鉛酸電池業務輸血?
    扶持科技創新的科創板,竟「混進」了一家夕陽行業的龍頭?2020年12月25日,作為鉛蓄電池行業大龍頭的天能股份,在科創板完成招股,將於12月30日開啟詢價路演。據了解,公司主營業務是給電動二輪車、三輪車提供鉛蓄動力電池,2017年至2020年1-6月,該部分營收佔比分別高達95.25%、97.99%、97.59%、96.28%,佔據著絕對比重。
  • 科創板日報:用友網絡擬分拆汽車板塊衝刺科創板 中控技術首日大漲...
    1500萬科創板新股無人認領;用友網絡擬分拆汽車板塊衝刺科創板,近年業績增長乏力。  解碼科創板:超13億主力資金加持 N中控暴漲204.03%!  科創板高價股排行榜 石頭科技股價最高  統計顯示,科創板股今日上漲的有85隻,下跌的有109隻,以收盤價為基準測算,科創板平均股價為51.79元,其中,收盤價超過100元的有47隻,股價在50元至100元之間的有59隻,股價在30元至50元的有57隻。
  • 分拆電池板塊科創板上市漸近 天能動力能否闖關沽空風波?
    在陰霆研究發布了58頁的沽空報告中,除上述天能動力存在嚴重少計分銷商返利,從而誇大利潤及誇大產品單價和銷量外,還指出天能動力存在精心設計股權結構以隱瞞大量關聯交易,偽造的預付款和其他財務警號;大存大貸和不斷攀升的借款;餘下集團為科創板申請人天能電池輸血,對餘下集團再生鉛業務的嚴重虛假陳述等問題。
  • 鉛蓄電池龍頭天能股份,能否憑鋰電擺脫衰退命運?
    撰文丨黃依婷編輯丨馬詩晴說到鉛蓄電池品牌,「天能」電池可謂無處不在。「電動車動力專家」、「25年專業專注」、「天能電池號動車組列車提醒您…」這些品牌廣告語早已傳遍大街小巷。2016至2018年,天能電池年均營收200億以上,連續三年蟬聯全國第一。
  • 《鉛蓄電池行業準入條件》解讀
    據國家統計局統計,2011年我國規模以上鉛蓄電池企業共完成總產量14229.6萬千伏安時,超過世界總產量的1/4,年出口額超過20億美元,為我國擴大內需、拉動就業和出口創匯做出了巨大貢獻。    (二)制定《準入條件》的必要性  1.
  • 廢舊鉛蓄電池回收「求規範」!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儲能網訊:廢舊鉛蓄電池含鉛及含鉛酸液等物質,若拆解、加工利用不規範,則可能導致鉛和含鉛酸液洩漏,造成大氣、水體、土壤環境嚴重汙染。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約有近16萬噸鉛在非法冶煉過程中流失。
  • 廢舊鉛蓄電池回收亂象「求規範」!
    專家指出,我國每年退役廢舊鉛蓄電池約達300萬噸,經正規渠道回收處理的僅佔三成■本報實習記者 張金夢廢舊鉛蓄電池含鉛及含鉛酸液等物質,若拆解、加工利用不規範,則可能導致鉛和含鉛酸液洩漏,造成大氣、水體、土壤環境嚴重汙染。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約有近16萬噸鉛在非法冶煉過程中流失。
  • 廢鉛蓄電池去哪兒了?回收路上跑偏了
    據統計,我國部分採用先進裝備和工藝的優勢企業,鉛回收率高達99%以上,超過發達國家鉛回收98%的水平。但非法冶煉的「三無企業」卻綜合利用率低,一般僅有80%—85%,最高不超過90%,致使全國每年約有近16萬噸鉛在非法冶煉過程中流失,成為汙染源以及人們健康的嚴重風險源。而非法回收、冶煉的蓄電池利益鏈,還造成每年稅收損失近150億元。
  • 曹國慶:鉛蓄電池行業現狀回收與生產者責任延伸制解讀
    在SMM舉辦的「2020第十屆再生鉛蓄電池產業峰會暨廢鉛酸蓄電池回收培訓專場」上,資源強制回收產業創新聯盟副秘書長曹國慶從中國鉛蓄電池行業現狀、鉛蓄電池產業鏈環境風險、廢鉛蓄電池回收與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等五個方面詳解鉛蓄電池生產者責任延伸制度與相關標準。
  • 鉛蓄電池回收網絡建設現狀
    近年來我國對廢鉛酸蓄電池回收網絡和再生鉛行業關注度不斷提升,生態環境部、發改委、工信部等相關部委陸續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措施進一步規範廢鉛酸蓄電池回收和利用,此舉對於廢鉛酸蓄電池專業回收端和再生鉛行業未來發展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隨著工業的快速發展,每年我國會產生大量的廢鉛蓄電池,據相關行業數據統計我國19年產生的廢鉛蓄電池數量大約在600萬噸。
  • 廢舊鉛蓄電池回收無序態勢亟待治理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固廢網訊:廢舊鉛蓄電池含鉛及含鉛酸液等物質,若拆解、加工利用不規範,則可能導致鉛和含鉛酸液洩漏,造成大氣、水體、土壤環境嚴重汙染。據不完全統計,我國每年約有近16萬噸鉛在非法冶煉過程中流失。
  • 天能股份即將登陸科創板 鉛蓄鋰電「雙驅動」積極推動行業綠色發展
    依託領先的技術實力、突出的品牌形象、高效的產品銷售體系以及布局全國響應及時的服務系統,天能股份在電動輕型車動力電池領域已建立領先的行業地位,為廣大人民群眾低成本、可循環、高效率的綠色低碳出行做出了貢獻。據悉,天能股份持續保持了技術研發高投入,積累與掌握了一系列鉛蓄電池與鋰電子等產品相關的核心技術與專利,科技創新能力突出。
  • 鉛蓄電池市場規模、技術水平現狀及發展趨勢
    相關報告:北京普華有策信息諮詢有限公司《2021-2026年中國鉛蓄電池行業競爭格局調研及投資前景趨勢分析報告》 全球市場:近年來,隨著全球能源經濟的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鉛蓄電池的應用領域在不斷地擴展,市場需求量也處於不斷增長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