斷供華為,倒向美國,臺積電就可以風雨不動安如山?

2020-09-05 財料

自打美國在2019年5月正式將華為列入實體清單起,不顧一切打壓華為,已經到了徹底針鋒相對的階段了。而作為華為的供貨商,臺積電、高通等都在為華為發聲,因為他們清楚地知道維護華為利益就是維護自己的利益。資本逐利,華為大訂單這一塊「肥肉」,誰都不想失去。

然而美國步步緊逼,從禁止高通等向華為出口晶片到限制美國技術使用,每一次的限制政策更加收緊,波及範圍更大。

然而,面對美國的高壓手段,臺積電很快就服軟,早就宣布將斷供華為。臺積電、中芯國際已經宣布,不再為華為代工麒麟晶片,後果就是麒麟晶片直接停產。臺積電在今年9月15日之後就將正式斷供華為,目前也正在開足馬力履行此前華為的訂單,生產華為的麒麟9000晶片。這批採用目前最先進的5nm工藝的晶片,也將是麒麟晶片的「絕唱」。

原本這也不是臺積電的錯,畢竟對於一家企業而言,臺積電也是在美國威脅下被迫斷供。然而在美國剛加大施壓力度後不久,臺積電就開始了「秀肌肉」。

華為原本是臺積電的大客戶,僅在2019年就貢獻了361億元銷售額,佔其總營收的14%。臺積電雖然損失了華為的訂單,但卻有英特爾送來的晶片代工大單,以及蘋果即將發布的iPhone12也需要大量晶片。一進一出,臺積電市值不斷飆升,2020年上半年,臺積電累計營收約是6212.96億元新臺幣,同比增長35.2%,大大超出預期。失去了華為的日子似乎看起來也還算滋潤。

幾乎在華為遭遇史詩級斷供壓力的同時,臺積電官網發布消息稱,截至今年 7 月,臺積電已經生產超過 10 億顆7nm晶片。這些晶片用於 100 個以上的產品,供給蘋果在內的全球幾十家公司。臺積電此舉在網友們看來,似乎頗有「秀肌肉」的嫌疑。

而臺積電「當家掌門」一番話,更是透露出其傲慢的姿態。

針對目前的局勢,國家也開始重視提升國產晶片的製造能力,被寄予厚望的則是中芯國際。正當大陸上下一心試圖在技術上實現突破,衝出美國的封鎖牢籠時,臺積電創始人張忠謀卻隔岸大潑冷水,他直言不諱地說,大陸就算以舉國之力發展晶片產業,也很難取得成功。

張忠謀的一席話無疑是為臺積電站臺,暗示只有臺積電掌握高精尖技術,大陸根本無法超越。

張忠謀之所以這麼說,是因為大臺積電大規模、高效的生產以及產品質量和可靠性高,給他帶來的底氣。臺積電作為第一個支持7nm製程工藝並大批量生產的企業,目前也已掌握最先進的5nm製程工藝並能夠量產。而大陸才剛剛起步,他認為晶片的技術積累,就算大陸舉全國之力,也難以靠「砸錢」砸出來。

張忠謀這話說的並非毫無道理,但是他或許低估了「舉全國之力」的決心。我國並不是第一次遇到技術封鎖,在建國以來,西方就一直對我們實施技術封鎖,然而歷史證明了技術封鎖似乎沒有達到效果。否則美國現在何以寧可扯掉民主自由的面具,也要如此不擇手段?

固然,砸錢砸不出技術,但是砸錢在人才身上,或許就有不一樣的結果。華為不是孤軍奮戰,國內的相關製造企業也展現出了團結,他們「壕氣」地開出高薪,將臺積電上百名工程師挖走,包括臺積電的資深高管在內的100餘名工程師相繼離開臺積電,這麼算下來,臺積電不僅失去了華為,還失去了人才。真可謂是人財兩空。臺積電今年的招聘季上,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稱招聘人數為8000人,此前,這個數字一般穩定在4000左右。

而反觀華為,已經迅速著手開始突破晶片封鎖。華為宣布將全面紮根進入晶片半導體領域,順帶在新材料、終端製造等方面取得新突破。而國內也在配合華為突圍,國家決定,中國晶片自給率要在2025年達到70%,而2019年我國晶片自給率僅為30%左右。可見,未來5年,我國將會迎來晶片製造的全面爆發。一旦國內企業擺脫晶片依賴,可以自給自足,美國的封鎖也就不攻自破,臺積電「躺贏」的局面還會繼續嗎?

臺灣「舉省之力」能造出來的晶片,大陸為何造不出來?張忠謀固然是個優秀的企業家,但這一次,倘若真是看低大陸的製造業,也許他真的看錯了。

相關焦點

  • 華為的命運不在臺積電手中,「斷供」晶片不必大驚小怪
    晶片代工行業龍頭臺積電昨日宣布:若美國禁令不變,9月14日後將停止向華為供貨。實際上這並不是一則「新」聞,5月15日美國發布該項禁令時給了臺積電120天的緩衝期,也就是到9月15日,禁令就會正式生效。這是早前已經明確的消息,只不過此前臺積電一直沒有對此作出表態。因此對於「斷供華為」,外界其實有心理準備,不至於大驚小怪,很多媒體當做一個勁爆的大新聞來炒作,我覺得不應該。臺積電宣布斷供對於華為意味著什麼?
  • 臺積電斷供華為,向美國傾斜,自身就可以安枕無憂嗎?
    麒麟晶片成為絕唱2019年5月美國將華為列入了實體清單,除了華為,其中以晶片供應商臺積電、高通等的損失最為慘重。畢竟失去了華為這個大客戶,華為給企業貢獻的營收非同小可。數據統計,華為晶片業務曾經為臺積電貢獻了超過300億的營收。
  • 2018橘子股份用心起航:風雨不動安如山,專業務實創新高!
    ▍風雨不動安如山,專業務實創新高很多人都說「成功」的網際網路公司只是恰好站在了風口上,風一來便順勢而飛,扶搖直上,但缺少主觀能動性,只能隨波逐流。
  • 美國斷供華為!三星正式宣布!臺積電笑不出來了
    如今,美國斷供華為的禁令已正式生效!華為也派專機將所有晶片從臺積電拉回,即便臺積電已向發出申請,希望能得到M國的臨時許可,但這種可能幾乎為零!據消息稱,2019年華為向臺積電貢獻了360多億元的營收有消息稱,明年手機出貨量將會從1.9億部下降到5000萬部,而這數億部手機市場的空缺,將會由蘋果、三星、小米、OPPO等廠家所填補,供應鏈版圖也必然會發生轉移,缺少華為,很多人認為臺積電依然可以持續受益!然而,一則消息傳來,臺積電笑不出來了!
  • 誓要與華為風雨同路的臺積電
    對臺積電來說,在營收貢獻力度方面,其第二大客戶的華為低於蘋果,但增長率遠遠超過蘋果,如若失去華為,很可能會給臺積電帶來眾多不確定性。為自己的發展著想,也為華為,從美國限制政策實施的那一刻起,臺積電就誓要與華為風雨同路。舉例來說,美國規定,一旦美國技術的使用率超過25%,與華為的合作就需要獲得許可。
  • 每年70億美元訂單,臺積電為何放棄華為,倒向了美國
    隨著美國對華為制裁逐漸加深,國人突然發現,無論是限制華為設備對美國出口,還是抓了任正非女兒孟晚舟,好像都不如讓臺積電斷供華為晶片更為致命,臺積電對於華為的重要性,原來這麼重要。可是臺積電的選擇,卻讓我們感覺到辛酸,臺積電不但乖乖聽話,對華為斷供,同時還準備在美國新建最先進的5納米製程工藝工廠。臺積電為何放棄每年給它提供70億美元的華為,而選擇站隊美帝呢?
  • 斷供華為,向美國看齊,臺積電能否笑到最後?
    強如英特爾,也在試製7nm晶片時發生重大技術缺陷,不得不延期發布,甚至將相關業務轉包給臺積電。可以說,臺積電雖然不研發晶片,但他們的生產製造工藝,已經達到世界領先水平,甚至超過了歐美同行,放眼全球,再也找到這樣一家高水平的晶片代工廠。用「青出於藍而勝於藍」來形容臺積電,是再貼切不過。
  • 若臺積電「斷供」海思會對華為有多大影響?
    而華為手機以外的晶片都沒有採用這些最先進的工藝,所以手機以外的晶片影響有限。華為積極尋找多家合作廠商 晶片的生產本身是技術含量非常高的,所以能代工晶片的並不多,但也並非只有臺積電可以做,華為可以找三星,可以找中芯國際等。
  • 臺積電斷供華為!此刻的臺積電選了站隊美國,事實背後卻讓人心酸
    7月16日,臺積電錶示未計劃在9月14日之後給華為繼續供貨。這就意味著臺積電將徹底斷供華為,兩者之間的合作徹底終止。美國商務部此前公布了一項限制華為的新規:使用美國技術和設備的企業需要在美國的許可下才能為華為提供服務。此項新規於9月15日生效。
  • 美國斷供華為!三星正式宣布!臺積電也沒想到會是這種結局
    ,在與華為周旋一年後,今年5月,美國開始打壓華為晶片,限制採用美國技術的企業與華為進行合作,緩衝期120天,無奈之下,臺積電宣布9月14日後不再受理華為訂單,如今,美國斷供華為的禁令已正式生效!華為也派專機將所有晶片從臺積電拉回,即便臺積電已向美國發出申請,希望能得到美國的臨時許可,但這種可能幾乎為零!
  • 美國迫使臺積電斷供?臺積電何以成為華為「命門」
    ,但是誰都沒想到臺積電的「斷供」竟然會來的這麼快。美國利用自己的技術優勢打壓他國企業,必將削弱他國企業對使用美國技術元素的信心,最後傷害的是美國自己的利益。華為正在對此事件進行全面評估,預計我們的業務將不可避免地受到影響。我們會盡最大努力尋找解決方案,也希望客戶和供應商與華為一起盡力消除此歧視性規則帶來的不利影響。
  • 臺積電斷供,誰才是華為最後依靠?
    文|科技在前方眾所周知,在美國宣布對華為晶片禁令後,臺積電不得不遵守美國規定,將在9月15日後斷供華為晶片。自此之後,臺積電可能就再也無法為華為代工晶片。,但也是臺積電斷供華為晶片後的一種選擇。而且高通與華為和解後,其市值也出現上漲趨勢,故此,嘗到甜頭的高通在面對競爭對手聯發科的蠢蠢欲動,急於向美國申請恢復對華為的晶片供應。只不過,即便高通能通過美國的申請,也是六個月以後的事了,倘若美國不同意就意味著高通徹底失去了一個重要客戶。
  • 斷供華為的何止臺積電!美國內存巨頭正式表態,巨額訂單也不要了
    近段時間以來,美國對華為的高度關注以及手段頻出的打壓讓華為幾乎沒有喘息的機會,不讓華為從美國買零部件和技術合作,一臺智慧型手機所需的零部件和技術被「禁」得「支離破碎」,一些行業分析人士甚至預測華為或許會因此暫停智慧型手機業務。
  • 美國斷供,臺積電到底有多難。
    2020年5月15日,川普和美國商務部針對華為修改了「外國直接產品」再出口規則,全面限制華為的全球晶片供應鏈。該規則指出,全世界凡是使用了美國軟硬體技術的半導體企業,在向華為出口晶片的時候,必須要經過美國方面的同意。這也就是說,未來美國將對華為的晶片進口擁有絕對的限制權力,只要美國不同意,華為就無法從國外進口自己所需要的晶片。
  • 臺積電斷供華為後,日本給臺積電開後路
    半導體行業中日本企業的存在感微弱,倒不是不重視,而是過去一段時間,日本政府拘泥於打造純國產半導體行業,但長期以來的收效甚微。在國產化無果後,日本政府開始調轉思路,希望能通過引資合作將先進的技術帶回日本,日前日本政府就向臺積電拋出了橄欖枝。
  • 不吹不黑!臺積電「斷供」華為,三個月後,華為會不會「投降」?
    但是天公不作美,這個時候川普橫插一頭,對華為下達了最新的晶片禁令,而臺積電則成了川普限制華為的主要手段。這是因為臺積電生產晶片的設備中含有美國的核心技術,而這恰好符合禁令上的條件。所以說,因為川普的一紙禁令,華為和臺積電長達十多年的合作關係可能會就此中斷,而近日臺媒傳出的消息,更加印證了這一點!
  • 美國斷供華為後,高通此決定對臺積電沉重打擊!臺積電:網開一面
    中國的硬核科學技術正在一步一步地趕超美國,例如華為,在美國的實體清單中,華為就是其中之一。從時間跨度來看,美國與華為已經盤旋了一年,今年的5月份,美國就採取了打擊華為晶片的措施。不讓美國的企業與華為進行深度的合作,設置一百二十天的緩衝期,迫不得已,臺積電宣布將不再受理來自華為的訂購單。如今美國不再使用華為的禁令已經實施,華為派專機將晶片從臺積電輸送回來。
  • 為什麼臺積電不給華為提供晶片,聯發科卻可以?
    自從美國禁令升級以來,臺積電被迫斷供華為的麒麟晶片,而華為的麒麟晶片有可能成為「絕唱」。就當國人為華為晶片被臺積電斷供一事而感到失望之時。又有消息傳出,華為將大規模採購聯發科晶片,並與聯發科籤署了1.2億枚晶片採購合同,這也引發了外界的猜測。
  • 臺積電晶片技術全球第一,可為什麼還要聽美國的斷供華為?
    美國的禁令都是哪些?自美國升級制裁華為以來,臺積電斷供華為晶片的消息不絕。雖然到目前為止,臺積電並沒有明確表態,但從情況來看,如果美國不取消禁令,那麼臺積電很大概率會取消和華為的合作,停止晶片供應。如果按照禁令所說,只要是晶片相關的,不管是設計還是製造,都要得到美國的許可。理論上,即使中芯國際要代工華為麒麟晶片也需要美國的同意。當然這是不可能的。那麼,臺積電有沒有可能違背美國禁令給繼續代工華為呢?
  • 臺積電宣布斷供華為,華為面臨無芯可用,華為困難了
    臺積電正式宣布斷供華為!7月16日,全球最大半導體晶圓代工企業臺積電召開二季度業績發布會,會上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5月15日後沒有再接華為的新訂單,9月14日後也不會供貨給華為。他還表示,7月14日提交意見截止日剛過,還未向美國政府遞交向華為出貨申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