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的禁令都是哪些?
自美國升級制裁華為以來,臺積電斷供華為晶片的消息不絕。雖然到目前為止,臺積電並沒有明確表態,但從情況來看,如果美國不取消禁令,那麼臺積電很大概率會取消和華為的合作,停止晶片供應。
臺灣的半導體產業十分發達,而臺積電的半導體技術更是領先全球。在之前的《臺灣半導體產業有多強,中國芯要走的路就有多遠》文中,我們已經有詳細介紹了(可關注主頁查看)。
那麼我們不禁想問,為什麼臺積電有錢不賺,要遵守美國的禁令限制,斷供華為呢?
首先,我們先看一下禁令的內容,使用美國相關技術和設備生產的晶片,都需取得美國政府的許可。這意味著什麼呢?
大家都知道,半導體領域晶片技術的發起地就是來自美國,從設計、製造到封裝、測試,整個半導體產業鏈幾乎都是在美國技術的基礎上建立的。如果按照禁令所說,只要是晶片相關的,不管是設計還是製造,都要得到美國的許可。
理論上,即使中芯國際要代工華為麒麟晶片也需要美國的同意。當然這是不可能的。
那麼,臺積電有沒有可能違背美國禁令給繼續代工華為呢?
這樣的可能性不是沒有,但幾乎接近於零。主要原因是:
1、臺積電作為一家企業,自成立以來獲得許多資本的投資,所以股權複雜且分散。據資料顯示,目前董事長張忠謀佔股不到8%,臺積電最大的股東是美國花旗銀行託管帳號,而且其他大部分股份在歐美的資本手中。雖然臺積電是同股不同權,但美國對其還是有一定程度的限制。
2、臺灣的半導體行業十分發達,但是離不開之前美國的技術扶持,晶圓代工的設備也是ASML生產的光刻機,其中最核心的科技也是來自美國。所以,臺積電無論是技術和設備還是資本方面都很大程度地受制於美國。
3、美國對臺政局有很大影響,臺灣本身也在限制大陸的晶片製程工藝,臺積電在大陸的代工廠使用的技術都不是最先進的,存在著代差。
所以,從哪些方面來看臺積電都沒有違背美國禁令的理由。
「落後就要挨打」
臺積電斷供華為背後真正的原因是中美兩大國之間的博弈。美國其實想要限制的並不是華為公司,而是整個中國科技的發展。
美國作為全球唯一的超級大國,一貫實行的是霸權主義,在高科技領域,美國實行技術管控,在全球可以說是說一不二,同時也獲得了巨大的利益。
中國的崛起脫離了美國的掌控。如同上世紀九十年代的日本,當時的日本科技企業風光無限,美企也只能自嘆不如,但隨著《美日半導體協議》籤署,一切發生改變,日本企業一蹶不振,而美國的高科技企業卻迎來了十幾年的輝煌。如今,美國又想舊事重演,開始對華為等中國企業動手。但中國不是日本,中國是一個完整主權的國家,雖然經濟實力和美國之間存在差距,但不是美國能隨意拿捏的。
今天的中國已經很強大了,不是一百年前的中國可以任人宰割,即使面對美國這樣的超級大國也能較量一番,有能力保證我們享受公平的待遇,我們不懼怕任何挑戰。
而這也是為什麼美國制裁的華為而不是三星。雖然三星也很強,但畢竟一個國家的軍隊都是由美國掌握的,企業做到再大再強又如何,對美國而言根本不用制裁,直接拿過來就行。再說,美國也不是沒做過。
小結
臺積電斷供華為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國還不夠強大。
美國的制裁對於中國來說不過是快速發展道路上的一個小坎,遠不如我們之前經歷的困難。我們相信,今天的中國有能力有信心可以邁過這道難關。
現在我們能做的就是更加努力一些,讓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不是為了向美國那樣去制裁誰,只為了我們不再被任何人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