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倉食品飲料股!部分基金經理完成調倉 轉戰這些板塊

2020-12-28 網易財經

(原標題:清倉食品飲料股!部分基金經理完成調倉,轉戰這些板塊)

清倉食品飲料股,減持醫藥股!

近日A股震蕩下跌,各大指數出現明顯調整,尤其是被基金重倉的消費、醫藥、科技等熱門板塊顯著跳水,不少消費、醫藥龍頭股高位下跌。

在此背景下,不少基金經理完成了調倉,從食品飲料、醫藥等上半年熱門的行業,轉向了消費電子、新能源等板塊。

清倉食品飲料股

「8月底,一些食品飲料公司的估值已經到了非常誇張的地步,我們適當地做了清倉。這些股票我們已經拿了一年,漲幅也已翻倍。」南方一位基金經理王為(化名)告訴中證君,「目前,我們對持倉的調整也已經基本結束了。」

事實上,這波調整在基金經理的預期之內。王為說,此次調整的原因主要在於市場邏輯已經發生變化,從流動性對估值的推高轉向經濟逐步復甦,股價需要盈利增長的驗證。如果經濟顯著復甦,他們會將目光轉向消費電子類等有阿爾法的板塊。

北京的一位基金經理表示:「我們做成長價值投資,主要依靠深入挖掘個股,看到有成長性的就布局,所以現在的持倉基本都是之前已經深入研究並且持續看好的,沒有大的調整,整體倉位在70%左右。不過,與上半年相比,持有一些醫療行業個股,尤其是體外檢測方面的。」

諾德基金基金經理應穎也告訴中證君,從資金流向看,當前更關注消費電子、可選消費、新能源等板塊的投資機會。在她看來,資金關注程度較高的個股,是基本面改善較為明顯的標的或者基本面可能存在較大「預期差」的標的。

市場調整或接近尾聲

在王為看來,本輪調整接近尾聲,調整結束後會橫盤一段時間。如果經濟恢復比較好,行情可能會走得比較遠。

應穎認為,當前的震蕩從指數層面來看風險並不大,但就個股層面而言,波動率或進一步加大。首先,外部因素導致當前市場風險偏好收緊;其次,市場預期貨幣政策可能會邊際收緊;其三,需要修正企業基本面與估值的匹配程度,尤其是一些景氣度較高、對未來盈利預期較高的板塊當前估值並不便宜,需要下半年可持續高增長的業績來作為其估值的佐證。

致順投資表示,近幾日的調整是7月以來震蕩格局的延續。整體上,市場並不存在系統性風險,更多的是技術性調整,是技術性風險的釋放。展望後市,市場在寬幅震蕩的同時,仍然存在結構性機會,持續優化持倉結構、布局具有成長潛力的優質個股是當前要務。看好新能源車、消費電子、環保工程、物流、計算機軟體等核心板塊。

本文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 王宇露 張凌之 責任編輯:鍾齊鳴_NF5619

相關焦點

  • 消費擁擠轉戰科技 誰是基金經理眼中的香餑餑?
    摘要 【消費擁擠轉戰科技 誰是基金經理眼中的香餑餑?】在消費股交易通道擁擠的背景下,部分基金經理已將目光轉向低配的科技股。
  • 公募基金三季度調倉初露端倪 生物醫藥板塊仍被高配
    與今年二季度末公募基金的重倉股相比,在三季度,生物醫藥、電子、化工、國防軍工成為眾多基金重點挖掘的行業板塊。廣發基金策略投資部基金經理吳興武分析認為:「醫藥股雖然前期出現一定幅度的調整,但長期發展的邏輯並沒有發生變化,長期發展的驅動力仍在持續。」
  • 重倉股坐「過山車」 基金調倉蹤跡隱現
    近期三隻基金重倉的TMT股票一致呈現倒「V」型走勢,公募基金調倉換股的蹤跡在其中若隱若現。業內人士表示,通常一些基金經理在年底「排名戰」中會為重倉股護盤,到第二年初就會著手調倉換股,此時減持因之前護盤而倉位過重的股票成為當務之急。多位績優基金經理認為,2017年大概率將維持震蕩格局,主要機會仍是結構性機會。
  • 林鵬、徐彥、程洲等一批明星基金經理最新調倉曝光
    來源:上海證券報林鵬、徐彥、程洲等一批明星基金經理最新調倉「曝光」王炯業 公募基金2019年四季報披露拉開帷幕,一批明星基金經理的最新持股動向浮出水面。總體而言,他們管理的基金倉位較高,調倉的方向各有偏好,有科技、醫藥、消費、大藍籌等。
  • 明星基金經理最新調倉路線曝光,三大板塊仍是配置重點,三...
    基金二季報披露拉開序幕。7月20日,睿遠基金、廣發基金、信達澳銀等基金公司旗下基金二季報集中亮相。從持倉情況來看,醫藥、消費、科技等領域龍頭公司仍是大部分權益類基金的主要配置方向。與此同時,估值較低的金融、地產等板塊也進入了部分基金重倉股名單。醫藥、消費、科技仍是主要配置方向基金二季報披露拉開序幕。
  • 基金經理如何調倉應對?上半年風光無限的基金還能投嗎?
    基金經理如何調倉應對?上半年風光無限的基金還能投嗎?】7月10日,A股三大股指出現震蕩,代表成長的科技、醫藥、消費再度崛起,創業板指盤中翻紅;而代表價值的金融、地產衝高回落,滬指跌近1%,引發A股風格博弈。整體而言,今年的市場核心還是圍繞結構性行情展開,風格傾向不見得明顯,其核心主題大概率依然圍繞:醫藥生物、科技(新基建、新能源)這類核心資產展開。
  • 大跌之中基金經理在幹啥?調倉換股 另謀高就
    在這段跌跌不休的日子裡,基金經理們都在做什麼?第一件事情是減倉,買入債券。不過,減倉並未必能挽救這些基金,一些基金經理通過調倉換股躲過了這場大劫。有的基金經理則把更多的精力放在調研以及推廣活動中去。在這個青黃不接的時候,也有不少基金經理主動跳槽和「被跳槽」。基金持券數量首次突破萬億大關  面對此輪下跌,基金經理們做的第一件事情是減倉,然後買進債券。
  • ...科技股全線回調 基金經理多策略應對 持有的科技主題基金要贖回...
    科技股全線回調 基金經理多策略應對 持有的科技主題基金要贖回嗎?】3月4日,A股三大股指集體回調,科技股跌幅居前,國產晶片、半導體國產軟體等板塊跌幅超2%。基金經理指出,在市場調整期,專業的基金經理比普通投資者更善於應對,他們能通過對衝、長線選股、止盈調倉等等策略來應對,比基民臨陣操作也來得更加專業。
  • 百億基金太激進,幾乎全倉半導體!晶片博士基金經理遭同行...
    來源:中國基金報作者:李樹超 近一年以來,A股市場行情「一九分化」,科技、醫藥、消費不斷走高,金融、地產等板塊相對滯漲,部分基金經理的持倉風格趨於集中,重倉持有半導體的主動基金也被推到「風口浪尖」,引發行業的熱議。
  • 創成長今年漲87.6%,碾壓所有寬基指數,自動調倉模式奧妙何在
    創業板,再次成為 A 股的領漲板塊。創業板很棒,但如果有一個 「神器」 不斷幫你 「自動檔」 調倉,精選強勢個股豈不是更棒?是的,EarlETF 的老讀者應該知道,我說的是創成長 ETF(159967),這個跟蹤創成長指數,今年迄今碾壓一眾寬基指數的神器。
  • 中國知名100位基金經理:大消費、價值藍籌的47位捕手
    ,也加了一些基金經理比較新、但基金產品本身的歷史積澱還不錯的,本次發布「知名基金經理2.0版本」,並把三大類拆開,進行更細緻的解析,希望帶給大家對這些基金經理和基金更深度的認知,幫助大家在基金投資的道路上少走彎路、守護好自己的財產。
  • 行情結構性特徵明顯 基金經理看好這些板塊
    行情結構性特徵明顯,基金經理看好這些板塊 摘要 【4904億!兩市成交創新低!行情結構性特徵明顯 基金經理看好這些板塊】多位基金經理認為,近期市場上行動能不足,但下行空間也不大,基本面修復和強政策預期,是未來一段時間內的主要驅動力。
  • 機構看市:板塊輪動或延續 機構調倉換股動向值得研究
    各地也加強進口冷凍食品新冠病毒檢測,這會提高本土養殖業的產品需求,從而帶來板塊的活躍。統計局數據顯示,10月份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6429億,同比增長28.2%,增速比9月份加快18.1個百分點。而1-10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實現利潤總額50124億元,同比增長0.7%,1-9月份下降2.4%。
  • 首批基金一季報透露公募調倉路徑 權益基金高配醫藥和科技
    4月份下旬,上市公司和基金公司一季報進入密集披露期。截至4月21日記者發稿時,已有泰達宏利基金、融通基金、中銀基金等32家基金管理人披露旗下基金的一季報,眾多權益基金前十大重倉股名單也隨之出爐,與去年年底的持股對比,可以初步了解公募基金在一季度的調倉路徑。
  • 機構最新調倉路線曝光,饒曉鵬瘋狂加倉銀行股
    今年上半年,公募基金因為疫情對全球經濟影響的不確定性,大部分的基金抱團在消費、醫療等確定性很強的板塊。據公募基金披露的二季報數據顯示,公募基金在二季度對消費股的配置達到了46.3%。而銀行股的佔比只有4.1%公募基金對確定性的偏好,導致了市面上大多都是50倍的消費、70倍的醫療。消費、醫療板塊整體的估值偏高而銀行板塊裡破淨的股票比比皆是。
  • 「乾貨」120位「長跑健將」:揭秘中國頂級基金經理
    半年度的時候,我們對中國知名的基金經理做了一個梳理---【乾貨】中國知名的近100位基金經理--上半年業績、持倉大揭秘!,大家的反響不錯。我們看到很多投資者做了更聰明的配置,這些基金也確實非常給我們長臉:
  • 百億資金全倉半導體!單日又跌超6%!新秀基金經理被公開...
    安昀在半年報裡感慨:最近聽說一支硬核成長類產品,基金經理從業才三年,做投資僅一年,規模從去年的十幾億,膨脹到當前的近兩百億,且大部分是二季度增加的。該產品基本全倉半導體。我不禁陷入深思——這樣真的好嗎?就在昨日,諾安成長混合再度出現暴跌,單日跌超6%。
  • 證券之星:機構最新調倉路線曝光,饒曉鵬瘋狂加倉銀行股
    國內一家超大型基金公司旗下銀行的主題基金:工銀金融地產基金是一隻以機構投資者為主導的基金產品,投資者結構中顯示該基金約72%的投資者為機構。在三季度期間,該基金的申購份額為26.19億份,相較二季度的規模增長高達5.64倍。可以看到有一些機構在三季度紛紛調倉買入銀行、地產股布局順周期板塊。為何基金會在三季度布局銀行股?
  • 基金二季報出爐!五大知名基金經理最新重倉股來了
    來源:中國基金報作者: 若暉 進入基金二季報密集披露期,手握重金的基金經理們如何調倉換股?銀華基金劉輝、泓德基金鄔傳雁、安信基金陳一峰、融通基金鄒曦、嘉實基金歸凱等率先披露二季報的明星基金經理如何看待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