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工智慧成為新一輪科技革命核心引擎的當下,如何充分釋放人工智慧對流程製造的「賦能」效應,推動我國流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
12月13日,由華東理工大學和上海流程智造科技創新研究院聯合主辦的「流程智造科技創新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徐南平,上海市委常委、副市長吳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陸建華,教育部科技司司長雷朝滋共同啟動了「物質轉化製造過程智能優化調控機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和「上海流程智造科技創新研究院」。
由華東理工大學聯合中南大學、東北大學共同建設的「物質轉化製造過程智能優化調控機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是首個依託上海高校建設的基礎科學中心項目。
該中心聚焦前沿,通過新一代人工智慧技術與流程製造的深度融合,研究物質轉化製造過程的智能優化調控機制,通過對流程製造過程機制的創新理解和認知以及調控方法的深化完善,系統解決高端產品性能、大規模資源能源優化以及柔性自主調控等前瞻性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中的重大科學問題,服務智能製造、綠色製造和高端製造的重大戰略需求,夯實創新發展基礎,打造世界一流的流程製造智能化的學術高地。
「上海流程智造科技創新研究院」將打通原始創新到技術研發與成果轉化的創新鏈,打造流程製造 「工業大腦」。
研究院以「打造成世界一流、全球領先的流程製造業智能化技術創新平臺」為目標,圍繞「人工智慧賦能流程製造」主題,聯合國內外知名高校、研究院所和企業,充分利用長三角區域資源,促進在工業網際網路、流程製造智能化領域的技術轉化和產業化應用,推動工業核心軟體自主可控,並進一步打造大宗原材料工業和系列高端材料/化學品等流程製造的「最強大腦」。
流程製造業高質量發展,需要通過產學研用深度合作實現科技創新成果的落地轉化。
論壇上,「上海流程智造科技創新研究院」理事長杜文莉教授與上海化學工業區企業發展有限公司、中國石化上海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儀電(集團)有限公司、中化泉州石化有限公司、浙江石油化工有限公司、中移(上海)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華為技術有限公司、上海新興信息通信技術應用研究院等14 家企業代表籤署了戰略合作協議。
浦東新區與華東理工大學強強聯手,致力於加快流程製造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建設。
論壇上,浦東新區與華東理工大學籤訂了「關於加快流程智造科技創新策源建設」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雙方將在未來三年共同推進「物質轉化製造過程智能優化調控機制」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基礎科學中心項目建設。
來源:周到
【來源:周到客戶端】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