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規範財政資金管理,建立全方位、全過程、全覆蓋的預算績效管理體系,強化部門責任意識,切實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提升預算績效管理水平,根據《中共湖南省委辦公廳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湘辦發〔2019〕10 號)等文件精神及湘西自治州州財政局州財績[2020]1號文件《湘西州財政局關於開展2019年度州本級財政資金績效自評工作的通知》的相關規定,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辦公室(以下簡稱「州政府辦」)對2019年3項工作經費548.50萬元(其中:政府辦綜合協調專項經費128.5萬元、州掛職幹部工作經費及州政府智庫經費200萬元、政務值班及政府網站外聘費220萬元)的績效情況進行績效自評。在搜集、匯總、整理、分析相關資料的基礎上,結合案卷資料等有關資料,最終形成了評價報告,現將評價情況報告如下:
一、項目概況
1、項目立項情況
州政府辦負責州政府會議的會務工作;督促檢查州政府各部門和縣市政府對州政府公文、會議決定事項及州政府領導同志有關指示的執行落實情況;協助州政府領導同志組織處理需由州政府處理的突發事件和重大事故;組織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政協委員提案;依法管理宗教事務;負責州政府政務值班;負責外事僑務情況調查研究及各項活動;對涉及全州經濟建設、社會發展和改革開放等全局性工作的重大課題牽頭組織調查研究。為了更好的開展工作,2019年州本級財政預算按排3項工作經費共548.50萬元,用於州政府辦綜合協調、州掛職幹部及州政府智庫的工作經費支出,以及政務值班及政府網站外聘費的支出。
2、項目績效目標
1、召開智庫專家座談會議;開展重大課題研究;及時編發內刊,供州領導參閱;
2、保證政策、政令的上傳下達,政務工作、行政事務正常運行。
3、實施大督查工作機制,確保每項工作都能得到及時落實;加強州政府機關事務服務中心能力建設,抓好州政府機關駐地暨行政中心搬遷工作;抓實精準扶貧工作,如期完成駐點扶貧任務;創建「五型」機關;繼續深化「放管服」改革,落實簡政放權要求,全面提升政務公開水平。
二、項目資金使用及管理情況
1、資金到位情況及使用情況
2019年州本級財政預算安排州政府辦3項工作經費共548.50萬元,截止2019年12月31日,3項工作經費已全部到位,其中:綜合協調專項經費128.5萬元、州掛職幹部工作經費及州政府智庫經費200萬元、政務值班及政府網站外聘費220萬元。項目資金到位率100%,到位及時率100%。項目資金實際支出548.50萬元,項目預算執行率100%。具體支出情況如下:
2、項目資金管理情況
為了規範會計行為,保證專項資金安全,全面提高財務運行質量,州政府辦嚴格按照《財政專項資金管理辦法》執行,對資金實行專項管理、單獨核算,做到專款專用,不擠佔、不挪用,不改變專項資金用途。
三、項目組織實施情況
(一)、項目組織情況
1、州政府辦目標管理每季督查一次、重要文件落實情況每季督查一次,及時督查州長辦公會議及州政府常務會議精神落實情況,組織鄉村振興、生態文化旅遊、特色小鎮等專題調研。
2、全力做好國務院相關領導同志和國家相關部委、省委省政府領導來我州考察調研活動的組織協調服務工作,先後組織、參與了來州考察調研的接待服務工作78次。全力做好州政府領導開展的重大活動、重要會議、重要調研的綜合協調工作,順利完成各項重大活動,銜接協調州政府領導到中央部委和省直相關部門匯報銜接工作,到粵港澳大灣區、長三角、京津冀、長株潭、濟南等重點地區,舉辦大型招商活動,招商引資成效明顯。
3、實現事項「四級四同」目標,完成綜合類「無差別」受理窗口、「一件事一次辦」綜合窗口、優惠政策兌現窗口、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綜合服務窗口的設置,網際網路+政務服務連接到鄉鎮、村,企業開辦時間壓縮至3至5天,減稅降費達11億元,各項服務水平不斷提高。
(二)、項目管理情況
為了加強對項目實施的監督管理,州政府辦制定下發《州政府辦黨組2019年度落實黨風廉政建設黨組主體責任清單》《2019年州政府辦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要點》等制度文件,嚴格執行中央八項規定、省委九項規定和州委七條規定,加大對大宗物品採購、預算執行、公務接待費用、津補貼發放等審計力度,堅持接待公函、接待清單、派車單和公務用車維修審批單制度,「三公經費」管理有效。
四、績效評價依據及工作開展情況
(一)、評價依據
1、《黨政機關厲行節約反對浪費條例》《預算法》《財政部關於印發〈項目支出績效評價管理辦法〉的通知》(財預〔2020 〕 10 號)、《預算績效評價共性指標體系框架》(財預〔2013〕53 號)、《中共湖南省委辦公廳 湖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於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實施意見》(湘辦發〔2019〕10 號);
2、部門職能職責、年度工作計劃、專項資金績效目標、專項資金及項目管理辦法;
3、中央、省、州相關政策規定和財務會計制度;
4、部門預算及決算報告、項目審計報告和完成驗收報告等;
5、其他相關資料。
(二)、績效評價的目的、對象和範圍
1、目的:了解州政府辦2019年3項工作經費使用情況及取得的績效情況,為2020年度該項資金績效目標審核、預算編制提供決策依據。不斷總結經驗,分析存在問題及原因,採取切實措施進一步改進和加強運行協調專項經費的管理,不斷提高項目資金的使用效益。
2、對象:2019 年度州本級預算安排的100萬以上(含 100萬)的財政性專項資金;
3、範圍:專項資金分配、撥付和使用情況;資金管理制度、措施制定和實施情況;專項目標的實現程度及專項實施效果。
(三)、績效評價原則、評價指標體系、評價方法等
1、績效評價的原則
主要包括以下五個方面:
(1)科學規範原則。嚴格執行財政部門有關財政支出績效評價規定的程序,按照科學可行的要求,採用定量與定性分析相結合的方法。
(2)公正公開原則。按照真實、客觀、公正的要求,全面客觀地評價財政支出績效,依法公開評價結果並接受監督。
(3)績效相關原則。應當針對具體支出及其產出績效進行財政支出績效評價,評價結果應當清晰反映支出和產出績效之間的緊密對應關係。
(4)服務政府職能原則。財政支出績效評價要為政府財政部門和預算主管部門加強預算績效管理,強化預算支出責任,提高財政資金使用績效,促進財政支出資源配置優化,提高公共財政服務水平提供決策參考和依據。
2、評價指標體系
評價小組參照財預【2013】53號文件,從項目投入、項目實施過程、項目產出、項目效果四個方面對績效評價框架進行了設計,圍繞項目立項、資金落實、業務管理、財務管理、項目產出、項目效益6個關鍵評價問題,設計了19個評價指標,制定了《2019年度州政府辦3項工作經費548.5萬元績效評價指標體系表》。
3、評價方法
本次績效評價採用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對照查檢法。通過查閱各級政府戰略規劃部署文件和有關法律法規規範性文件,對照檢查項目管理資料,總結項目經驗,發現項目在決策與管理中薄弱環節。
(2)因素分析法。通過綜合分析影響績效目標實現、實施效果的內外因素,評價績效目標實現程度。
(3)公眾評判法。通過開展問卷調查方式,獲取了有關受益對象和服務對象對項目了解情況和項目滿意度情況的信息,分析評價績效目標實現程度。
(4)開展項目管理符合性測試和實質性測試。即通過收集樣本資料和對照檢查文件規定等,對財務管理制度和項目管理制度是否存在、是否有效以及是否有效運行進行測試。
(5)計算分析。按照工作方案確定的計算方法,就項目投入產出成果和取得經濟效益進行量化計算,根據計算結果分析績效目標的實現程度。
(6)定性描述。對於無法量化計算或量化難度大的績效指標,如對社會公眾或服務對象滿意度和社會效益績效目標等,採取定性描述的方法,綜合評價項目績效的實現情況。
(四)、績效評價過程
本次績效評價工作分為三個階段:
1、前期準備階段。明確評價對象和範圍及評價目的,成立績效評價工作組,了解項目基本情況,設計資料清單、訪談提綱、調查表及調查問卷等調查文本,擬定評價方案。
2、組織實施階段。該階段,通過聽取介紹、查看資料、實地察看、人員座談、發放問卷調查等形式進行績效考評:
(1)、核實數據。對2019年度專項資金數據的準確性、真實性進行核實。
(2)、查閱資料。查閱了2019年度專項資金報告、資金撥付使用以及項目資金管理等相關文件資料和財務憑證。
(3)、制定專項資金基礎數據表。在專項資金共性指標基礎上制定了個性指標,進一步完善了個性指標。
(4)、發放調查問卷。對部門履行職責情況的公眾滿意度向服務對象(A卷)、社會群眾(B卷)、單位員工(C卷)進行了調查。
3、分析評價階段。首先對收集的資金收付資料進行整理,以確定資金是否及時到位,支出是否規範,財務、業務管理制度是否健全,執行是否有效,質量是否可控。其次對回收的調查問卷進行分類整理、統計評分,認真歸納意見及建議,作為績效評價的重要依據。最後通過對收集的證據進行了認真的整理和分析,謹慎地對項目各項指標進行了評分,撰寫評價報告,形成評價結論。
五、綜合評價情況及評價結論
(一)、項目績效情況
州政府辦緊緊圍繞州委、州政府工作大局,服務中心,突出重點,堅持問題導向,精準精細發力,履職盡責,擔當作為,各項工作進一步規範、務實、有序,確保了州人民政府高效運轉:
1、政務服務效能進一步提升。全力做好州政府領導開展的重大活動、重要會議、重要調研的綜合協調工作,順利完成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新建廣清吉重高鐵前期工作聯席會、湖南省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系列新聞發布會湘西州專場、全省退耕還林20周年新聞發布會、全國政務大數據公共服務交流研討會等重大活動;全年編發《政務要情》50期,積極上報信息1154條,春耕備耕主要特點及存在問題等11條被國辦綜合採用,65條信息被省辦採用,政務信息綜合計分繼續保持全省前列; 全年撰寫各類綜合材料200餘篇,得到了州政府領導充分肯定;共審核以州委、州政府和州委辦、州政府辦名義下發、上報的文件、電報、函件等各類文稿462件,制發文件358件,發文數量較上年度減少222件,精簡比例達30%以上,其中制發規範性文件39件,比上年精簡40%。
2、深入推進「智慧湘西」建設。建成了獨具湘西特色的七大公共技術服務平臺,即州政務雲、數據共享、數據通微服務、國地通時空公共服務、視頻綜合服務、協同辦公、數據調度支撐等公共技術平臺,形成六大數字治理支撐體系,建設39個智慧應用;先後下發了三批數據共享責任清單,共涉及436條數據,共享平均落實率為95.3%,解決了全州數據不通、系統不通、業務不通等信息壁壘問題,為全州放管服改革提供有力支撐。
3、助推駐點扶貧村脫貧攻堅。進一步壓緊壓實工作責任,從辦公室抽調5名同志長期駐保靖縣踏梯村、夯沙村扶貧,辦公室科級以上幹部與駐點扶貧村185戶791人進行結對幫扶,全年送去慰問物資及資金21萬餘元。進一步加大扶貧投入,全年協調爭取各類資金1000餘萬元,整修了河堤,修通了產業路,完善了村級便民服務中心,對柑桔、辣椒、蔬菜實施擴面提質,對駐點扶貧村道路進行了全面硬化,對農戶庭院進行綠化、靚化、美化提質改造,村容村貌和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均得到質的飛躍。進一步強化政策落實,突出產業帶動、社保兜底等扶貧政策的落實落地,今年41戶159名建檔立卡戶順利脫貧並實現高質量整村「戶脫貧、村出列」目標,貧困發生率由入村時的28%下降到0.47%。
4、抓好政務公開。對34個政府工作部門政府網站依申請公開事項進行及時督促,對全州政務新媒體進行了排查,並及時上報省政府服務管理局。在州政府門戶網站增設了「圖解政務」、「精準扶貧在湘西」、「走進湘西」等8個特色專欄,開展「在線訪談」7期、「網上調查」6期,收集並交辦處理涉州網絡問政留言55件。在全省率先完成政府網站集約化建設任務,高質量完成數據入庫71萬條,受到省政府辦公廳充分肯定。
(二)、評價結論
通過對州政府辦公室2018年3項工作經費共548.5萬元的資金使用情況,實施績效評價的指標評分,最後得分96分。評論結論為「優秀」。
六、有關問題及建議
1、政務服務水平和效率有待進一步提高,幹部的綜合協調能力、材料撰寫能力、對外溝通能力、接待服務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建議加強業務培訓和各項政策的學習,提高思想認識,提升整體素質。
2、績效目標編制有待進一步完善。申報的績效目標缺乏具體數量指標、時效指標。完善績效目標的編制,在編制績效目標時對績效指標進行細化、量化,設立清晰、具體可以衡量的績效指標以便於進行績效考核。
附:績效評價指標表
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6月20日
部的綜合協調能力、材料撰寫能力、對外溝通能力、接待服務能力有待進一步加強;建議加強業務培訓和各項政策的學習,提高思想認識,提升整體素質。
2、績效目標編制有待進一步完善。申報的績效目標缺乏具體數量指標、時效指標。完善績效目標的編制,在編制績效目標時對績效指標進行細化、量化,設立清晰、具體可以衡量的績效指標以便於進行績效考核。
附:績效評價指標表
湘西自治州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0年6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