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銀聯商務即將上市,支付寶微信的危機來了?
回到2000年前,家裡有個人能在銀行上班,絕對是臉上倍有光的事兒。
卻萬萬沒想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到來,Jack 馬的支付寶和Pony 馬的微信幾乎把銀行的牆角都快給挖塌了。
微信支付寶發展壯大那幾年,銀行業真的很難。
身邊在銀行上班的朋友為了拉存貸款,幾乎是全年無休。
在分行做行長的堂叔,朋友圈家族群發得最積極的,是銀行的存貸款業務介紹。最眼紅的,是人家微信支付寶那裡,沉澱了天量人民幣的「資金池子」,是微信貸、借唄的大量業務和遠低於行業水平的壞債率。
對於銀行來說,「要是再不幹點啥,真的是要被二馬這倆「黑馬」給滅掉了」
而近日來,#銀聯#「虛擬電子卡」以及「銀聯商務即將上市」,無疑是給銀行業注入了一劑強心劑。
據了解,這家2019年交易量達15萬億的支付機構,將有望成為市值最高的第三方支付公司。
銀聯商務上市,對於支付寶和微信來說,會成為其最大的威脅嗎?
02 銀聯想重回壟斷地位,難!
首先得說一點,銀聯商務≠中國銀聯。
中國銀聯是央行監管的全球發卡量最大的【卡組織】,發行近80億張銀行卡。而銀聯商務是從事線下、網際網路以及行動支付的【支付機構】。
二者的聯繫就在於:銀聯商務的控股大股東是持股55.54%的上海聯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而它正是中國銀聯的全資子公司。
簡而言之,銀聯商務就是中國銀聯旗下的企業。
雖然背後有中國銀聯撐腰,但銀聯商務很難幹得過支付寶和微信。
根據《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第三方支付綜合支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指出,支付寶、微信和銀聯商務的市場佔有率,分別為48.44%、33.59%和7.19%,三者合計為89.21%。
認真來算,銀聯商務市場份額居然達不到微信支付寶的1/10。
顯然,銀聯商務目前在線上渠道方面顯然無法與支付寶、微信支付相提並論。
03 銀聯還剩哪些招兒?數字銀行卡
近日,中國銀聯聯合商業銀行、支付機構、合作商戶等,在境內外同步發行數字銀行卡,實現全流程數位化申卡、快速領卡,推動「無卡化」進程。
操作很簡單,用戶只需用手機登錄銀聯雲閃付APP或者相關銀行的客戶端軟體,就可以在線申領銀行卡,幾分鐘就能擁有一張自己的數字銀行卡並開始使用。
轉帳、理財、消費,包括掃碼、閃付等功能,它都有。
可以在無網絡狀況下都能使用的。
04 支付寶、微信最大的危機——數字貨幣
從貨幣發展史來說,貨幣無紙化是大勢所趨。
此前,央行數字貨幣內測,測試環境均為專用的數字錢包APP,並未見微信和支付寶的身影。
而且,跟支付寶、微信相比,央行的DCEP(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工具)有著更明顯的優勢。
1)從安全性來說,支付寶、微信呢都是用商業銀行存款貨幣進行結算,而DCEP是用央行貨幣結算。
也就是說,一旦商業銀行破產,你微信錢包裡面的錢也要被破產清算掉。但DCEP就不同了,受央行最後貸款人保護。
2)從隱私方面來說,第三方支付都是跟傳統銀行帳號捆綁來的,雖說這年頭個人真實信息也沒多大安全性,但你買過什麼別人都能查到,這感覺就不大爽了。
而DCEP不需要綁定任何銀行帳戶,跟現鈔似的,能保護一些你不想讓別人知道的消費。
3)從便捷性上來說,無網絡狀態下也能使用簡直不要太方便。
4)最重要一點來啦!那就是在微信、支付寶及其它平臺提現轉出都要手續費的時候,
數字貨幣無需手續費
總的說來,銀聯商務上市對支付寶、微信影響不大。一旦數字貨幣DCEP真正入局,很有可能將重塑整個支付行業格局,這才是雙巨頭的最大危機。
如何危中尋「機」?
一是把握數字貨幣時代,爭取入局機會;二是創新豐富金融增值服務業務,提高自身競爭力。
用戶發表的資料、言論僅代表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據此操作,風險自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