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聯商務在亞太地區收單機構排名第一,在全球排名第八。
本文為IPO早知道原創
作者|Stone Jin
微信公眾號|ipozaozhidao
據IPO早知道消息,中國銀聯控股的銀聯商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聯商務」)已於8月27日籤署上市輔導協議,擬科創板掛牌上市,輔導期已從8月末開始。
成立於2002年的銀聯商務是一家專門從事線下、網際網路以及行動支付的綜合支付與信息服務機構,曾是首批獲得中國人民銀行頒發《支付業務許可證》的機構,同時也是中國人民銀行確定的21家重點支付機構之一。
截至2020年5月末,銀聯商務已在全國除臺灣以外的所有省級行政區設立機構,實體服務網絡覆蓋全國所有的地級以上城市,覆蓋率為100%;其中設有48家一級分支機構、覆蓋所有二級城市的305家二級分支機構、以及978家三級分支機構,縣鄉市場覆蓋率為97%。
目前,銀聯商務的產品可分為支付服務、金融服務、大數據與信息服務、營銷增值服務、自助終端、金融科技服務以及CFCA七大類。
其中,支付服務無疑是覆蓋用戶最多、應用場景最廣泛的一項細分業務,其又可分為銀行卡POS收單、智能終端服務等傳統支付服務;全民付藍鯨、全民付行動支付、擔保交易、掃碼分期、悅收銀等行動支付服務;以及網銀支付、快捷支付、跨境支付等網際網路支付服務。
2019年,銀聯商務受理各類交易127.3億筆、15萬億元,服務793.9萬家特約商戶,是國內規模最大的綜合支付服務機構之一;日均交易接近3500萬筆,每秒峰值交易1.6萬筆。
根據研究機構尼爾森發布的《2018年度亞太地區收單機構排名表》和《2018年度全球收單機構排名表》,銀聯商務在亞太地區收單機構排名位居第1位,在全球收單機構排名位居第8位。
此外,銀聯商務還為物流、行業繳費、餐飲、數字城市、智慧醫療、公共運輸產品等行業提供ToB解決方案。
易觀數據日前發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第三方支付綜合支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指出,支付寶、騰訊金融(即微信支付)和銀聯商務的市場佔有率分別為48.44%、33.59%和7.19%,三者市場份額總和達到89.21%。
當然,從國內整個第三方支付行業賽道來看,銀聯商務目前在線上渠道方面顯然無法與支付寶、微信支付相提並論。
這意味著,若想持續保持行業第三、乃至進一步增加自己的市場份額,銀聯商務更加需要守好自己線下的「一畝三分地」。
天眼查App顯示,銀聯商務在2002年成立以來已完成超過10輪融資。
根據輔導材料,目前持有銀聯商務5%以上股份的股東為上海聯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聯銀創投)、北京光際尚嘉諮詢合夥企業(光際資本)、浙江民營企業聯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浙民投)、珠海橫琴鼎建華新投資合夥企業 (鼎建華新)。
其中,聯銀創投隸屬於中國銀聯,是目前銀聯商務的控股股東;而光際資本則是由跨境資產管理平臺「光大控股」聯合股權投資管理機構「IDG資本」共同成立的產業基金,其曾在2016年10月斥資約20億元人民幣戰略投資銀聯商務,為第二大股東並擁有董事席位。
目前,已正式向上海證券交易所遞交科創板上市申請或正處於科創板上市輔導過程中的還包括微眾信科、螞蟻集團、京東數科等多家體量相對較大的金融科技公司。(後臺回復「招股書」獲取2020年熱門IPO公司招股書)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IPO早知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李佳佳 HN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