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聯商務擬科創板上市:2019年交易15萬億元,與支付寶、微信錯位競爭

2020-12-20 和訊股票

銀聯商務在亞太地區收單機構排名第一,在全球排名第八。

本文為IPO早知道原創

作者|Stone Jin

微信公眾號|ipozaozhidao

據IPO早知道消息,中國銀聯控股的銀聯商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銀聯商務」)已於8月27日籤署上市輔導協議,擬科創板掛牌上市,輔導期已從8月末開始。

成立於2002年的銀聯商務是一家專門從事線下、網際網路以及行動支付的綜合支付與信息服務機構,曾是首批獲得中國人民銀行頒發《支付業務許可證》的機構,同時也是中國人民銀行確定的21家重點支付機構之一。

截至2020年5月末,銀聯商務已在全國除臺灣以外的所有省級行政區設立機構,實體服務網絡覆蓋全國所有的地級以上城市,覆蓋率為100%;其中設有48家一級分支機構、覆蓋所有二級城市的305家二級分支機構、以及978家三級分支機構,縣鄉市場覆蓋率為97%。

目前,銀聯商務的產品可分為支付服務、金融服務、大數據與信息服務、營銷增值服務、自助終端、金融科技服務以及CFCA七大類。

其中,支付服務無疑是覆蓋用戶最多、應用場景最廣泛的一項細分業務,其又可分為銀行卡POS收單、智能終端服務等傳統支付服務;全民付藍鯨、全民付行動支付、擔保交易、掃碼分期、悅收銀等行動支付服務;以及網銀支付、快捷支付、跨境支付等網際網路支付服務。

2019年,銀聯商務受理各類交易127.3億筆、15萬億元,服務793.9萬家特約商戶,是國內規模最大的綜合支付服務機構之一;日均交易接近3500萬筆,每秒峰值交易1.6萬筆。

根據研究機構尼爾森發布的《2018年度亞太地區收單機構排名表》和《2018年度全球收單機構排名表》,銀聯商務在亞太地區收單機構排名位居第1位,在全球收單機構排名位居第8位。

此外,銀聯商務還為物流、行業繳費、餐飲、數字城市、智慧醫療、公共運輸產品等行業提供ToB解決方案。

易觀數據日前發布的《2020年第一季度中國第三方支付綜合支付市場季度監測報告》指出,支付寶、騰訊金融(即微信支付)和銀聯商務的市場佔有率分別為48.44%、33.59%和7.19%,三者市場份額總和達到89.21%。

當然,從國內整個第三方支付行業賽道來看,銀聯商務目前在線上渠道方面顯然無法與支付寶、微信支付相提並論。

這意味著,若想持續保持行業第三、乃至進一步增加自己的市場份額,銀聯商務更加需要守好自己線下的「一畝三分地」。

天眼查App顯示,銀聯商務在2002年成立以來已完成超過10輪融資。

根據輔導材料,目前持有銀聯商務5%以上股份的股東為上海聯銀創業投資有限公司(聯銀創投)、北京光際尚嘉諮詢合夥企業(光際資本)、浙江民營企業聯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浙民投)、珠海橫琴鼎建華新投資合夥企業 (鼎建華新)。

其中,聯銀創投隸屬於中國銀聯,是目前銀聯商務的控股股東;而光際資本則是由跨境資產管理平臺「光大控股」聯合股權投資管理機構「IDG資本」共同成立的產業基金,其曾在2016年10月斥資約20億元人民幣戰略投資銀聯商務,為第二大股東並擁有董事席位。

目前,已正式向上海證券交易所遞交科創板上市申請或正處於科創板上市輔導過程中的還包括微眾信科、螞蟻集團、京東數科等多家體量相對較大的金融科技公司。(後臺回復「招股書」獲取2020年熱門IPO公司招股書)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IPO早知道。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責任編輯:李佳佳 HN153)

相關焦點

  • 銀聯旗下銀聯商務要上市了:「收單大佬」市場份額不足微信支付寶1/10
    9月1日,上海證監局網站披露了有關銀聯商務股份有限公司科創板IPO輔導備案情況。為了融資設立的STAR板(科創板英文簡稱),不管是不是發光的星星,都在一股腦上市。 成立於2002年1月的銀聯商務,總部設在上海市浦東新區。憑藉不可言說的背景(其實剛才玩卡君也有比喻了),早前在市場中可以說是壟斷般的存在。
  • 銀聯商務即將登陸科創板,為最大線下收單機構,交易量達15萬億
    傳了4年上市的銀聯商務終於「塵埃落定」。近日,上海證監局披露消息顯示,由中國銀聯控股的銀聯商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銀聯商務」)已與中金公司籤署上市輔導協議,擬登陸A股科創板。天眼查App顯示,銀聯商務成立於2002年,總部設在上海市浦東新區,是一家主要從事線下、網際網路以及行動支付的綜合支付與信息服務機構,其最大股東為中國銀聯全資子公司上海銀聯創業投資有限公司,持股比例為55.54%。公開數據顯示,2019年,銀聯商務受理各類交易127.3億筆、15萬億元,服務793.9萬家特約商戶,是國內規模最大的綜合支付服務機構之一。
  • 銀聯商務已具備發行上市基本條件
    數據顯示,從2017年1月至2020年6月末,銀聯商務受理各類支付交易304.2億筆,交易金額55.6萬億元,其中線上交易93.2億筆,交易金額26.1萬億元。另外,為明確公司發展目標及規劃,確定募集資金投資項目,中金公司協同銀聯商務經過多次專項討論,結合公司的主營業務和發展規劃,最終確定了符合現有業務基礎的切實可行的募集資金投向。   記者了解到,2020年8月27日,中金公司與銀聯商務籤訂了輔導協議,並向上海證監局進行了輔導備案登記。2020年9月,上海證監局公布了銀聯商務的科創板上市輔導備案情況報告。
  • 發行近80億張,銀聯商務準備上市,支付寶微信的危機來了?
    01 銀聯商務即將上市,支付寶微信的危機來了?回到2000年前,家裡有個人能在銀行上班,絕對是臉上倍有光的事兒。卻萬萬沒想到,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到來,Jack 馬的支付寶和Pony 馬的微信幾乎把銀行的牆角都快給挖塌了。
  • 暫停自營消費貸、高管換血 銀聯商務如何撐起百億估值?
    繼9月份正式啟動科創板上市進程以來,銀聯商務頻頻做出調整。一方面,銀聯商務暫停了旗下自營消費貸產品「全民購」;另一方面,銀聯商務人事發生變動,高管換血。當前,銀聯商務的最新估值在230億元左右。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銀聯商務近兩年的營收情況並不樂觀,主營業務營收下滑,上市估值如何有待觀察。
  • 一年交易額15萬億!中國第三大支付巨頭誕生,僅次於支付寶微信
    無論是大型購物商場,還是街頭巷尾的小攤販,都支持支付寶和微信支付,消費者只需掃一下二維碼就能輕鬆地完成交易。所以最開始的時候,銀聯商務的主要業務是線下收單,由於背靠銀聯這個龐然大物,所以銀聯商務的線下業務做得風生水起,交易規模和覆蓋率都遠超其它平臺。
  • 你的銀聯卡要上市了!去年交易15萬億 最新估值近230億
    來源:中國證券報原標題:你的銀聯卡要上市了!去年交易15萬億,最新估值近230億,這家上市公司參股你的銀聯卡要上市了。9月1日,上海證監局披露銀聯商務輔導備案情況,銀聯商務擬在科創板上市,輔導機構為中金公司,本次項目輔導於2020年8月開始。來源:上海證監局目前,在A股上市的支付機構僅拉卡拉一家,這意味著,如果銀聯商務順利過會,將會成為A股第二家支付機構。
  • 銀聯商務完成科創板IPO輔導 上半年淨利潤1.8億元
    2020年8月27日,中金公司與銀聯商務籤署了輔導協議,並向上海證監局進行了輔導備案登記。9月,上海證監局公布了銀聯商務的科創板上市輔導備案情況報告。11月,中金公司向上海證監局報送輔導工作進展報告,主要內容為銀聯商務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變更。
  • 銀聯商務完成科創板IPO輔導
    支付曝光臺(ZFBGT.COM)訊:12月15日,據上海證監局披露,銀聯商務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為「銀聯商務」)日前已完成科創板上市輔導工作。  同批獲得牌照的還包括支付寶、微信支付等。  銀聯商務擁有全國最大的商務受理網絡。銀聯商務建立了南到海南三沙市永興島、北抵黑龍江漠河,覆蓋全國所有地級以上城市的服務網絡。
  • 中國第三大支付巨頭,排名僅次微信、支付寶,一年交易額15萬億
    因為中國其實還有一個支付巨頭,擁有巨大發展潛力,它就是第三方行動支付市場份額僅次於微信、支付寶的銀聯商務。或許很多用戶聽銀聯商務的名稱很是陌生,但事實上,大多數人都在不經意間使用過銀聯商務旗下應用進行支付。
  • 中國第三大支付巨頭,排名僅次微信、支付寶,一年交易額15萬億
    因為中國其實還有一個支付巨頭,擁有巨大發展潛力,它就是第三方行動支付市場份額僅次於微信、支付寶的銀聯商務。或許很多用戶聽銀聯商務的名稱很是陌生,但事實上,大多數人都在不經意間使用過銀聯商務旗下應用進行支付。
  • 國內最大收單機構即將登陸A股,銀聯商務完成科創板上市輔導
    12月15日,證監會上海監管局網站公示了《中金公司關於銀聯商務股份有限公司輔導工作總結報告》。《報告》顯示,銀聯商務已具備上海證券交易所規定的有關股票發行上市輔導驗收及發行上市的基本條件。預計接下來銀聯商務將向上交所提交科創板申報材料。從交易量看,銀聯商務是國內最大非銀行支付機構。
  • 艾瑞諮詢:2019年Q4中國第三方支付交易規模達59.8萬億元 支付寶佔...
    站長之家(ChinaZ.com) 4月2日 消息:近日,iResearch艾瑞諮詢發布了《2019Q4 中國第三方行動支付季度數據報告》。
  • 微信搶佔先機,攜手銀聯共同開拓萬億市場,支付寶如何應對?
    支付寶和微信用自己海量的用戶築起了堅實的壁壘,拿下行動支付市場超過90%的市場份額,留給競爭對手的市場已然不多。比如銀聯推出的雲閃付,用了兩年時間,花銷不下20億,卻僅僅只拿到2.4億用戶,可見行業的門檻還是挺高的。其實對於雲閃付的境遇,微信想必是深有體會,即便擁有超過10億用戶,但微信在行動支付市場中的份額始終超不過支付寶,目前僅有不到40%。
  • 已完成上市輔導,最大收單機構銀聯商務上市倒計時
    螞蟻集團暫緩上市1個多月後,我國最大的線下收單機構銀聯商務完成上市輔導。12月15日,證監會官網公布了《中金公司關於銀聯商務股份有限公司輔導工作總結報告》,報告顯示,中金公司於2020年8月27日向中國證監會上海監管局進行了銀聯商務的輔導備案登記,截至目前,輔導工作已取得良好效果,達到輔導計劃的目標要求。
  • 中國第三大支付巨頭誕生,僅次於支付寶、微信,年成交15萬億!
    在國內的行動支付市場上,馬雲的支付寶和馬化騰的微信支付幾乎壟斷了國內大部分的市場份額,根據最新的市場調查數據顯示,阿里和騰訊已經拿下了超過80%的行動支付市場份額,堪稱是國內行動支付市場上的兩大霸主企業;而這麼多年來,憑藉著行動支付業務,讓支付寶和微信都在行動支付領域賺了不少錢,像支付寶的母公司螞蟻金服就已經成為了國內最大的獨角獸企業之一!
  • 2019年Q4行動支付:規模達59.8萬億元,支付寶奪冠佔比55.1%
    日前,知名調研機構艾瑞諮詢正式發布了《2019Q4中國第三方行動支付季度數據報告》,根據報告數據顯示,在2019年第四季度(Q4)中國行動支付交易規模隨著傳統消費旺季的到來,也得到了進一步提升,總體交易規模約為59.8萬億元,同比增長了13.4%,其中移動消費板塊佔比由2019年第三季度的22.2%增加到了24.5%,提升相當明顯
  • 2019年銀聯網絡轉接交易189.4萬億 同比增長54.3%
    原標題:2019年銀聯網絡轉接交易189.4萬億 同比增長54.3% 摘要 【2019年銀聯網絡轉接交易189.4萬億 同比增長54.3%】中國銀聯19日發布最新交易數據顯示
  • 收錢吧擬在創業板IPO支付機構或迎來上市潮
    上海證監局網站近日披露,上海收錢吧網際網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收錢吧」)已與中金公司籤署上市輔導協議,擬創業板掛牌上市。在此之前,收單巨頭銀聯商務、跨境支付頭部企業連連數字先後宣布擬在科創板上市。銀聯商務已經完成科創板上市輔導。輔導券商中金公司稱,銀聯商務已具備上海證券交易所規定的有關股票發行上市輔導驗收及發行上市的基本條件,不存在影響發行上市的實質問題。
  • 2020:支付寶、微信支付互侵腹地
    隨著網聯和「斷直連」工作的推進,2019年第三方支付線下條碼支付業務開始納入銀聯統計口徑,當年成交筆數同比飆升280%,支付規模增長44%,綜合2019年之前三年的銀聯增速情況,我們預估2019年新納入銀聯口徑的第三方線下支付規模大致為:1000億筆,20萬億元,單筆平均支付為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