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賦能跨境電商為「穩外貿」注入新動能
今年受疫情影響,中國進出口貿易面臨挑戰,外貿增長面臨不確定性,在有效疫情防控措施下,前10個月中國進出口貿易額同比增長1.1%,好於全球貿易的增長狀況。其中,跨境電商進出口貿易成為穩外貿的重要力量。據海關總署數據顯示,前三季度我國通過海關跨境電商管理平臺進出口1873.9億元,同比增長超過50%。作為跨境電商發展最早、最完善的區域,深圳一直在該領域先行先試。疫情期間,深圳跨境電商逆勢發展,成為經濟復甦和持續發展的強勁動力。
-
跨境電商加速跑 逆勢而上穩外貿
今年「雙11」,越來越多的市民享受到了跨境電商帶來的實惠和便利。11月1日,即「雙11」促銷首日,本市跨境電商進口訂單達83.5萬單,銷售額1.8億元。今年以來,本市跨境電商逆勢而上,成為外貿新的增長點,這一新業態已經成為穩外貿的「助推器」。本市不斷創新監管服務方式,加快培育跨境電商市場主體,打造跨境電商產業集群,全市跨境電商進出口保持良好發展態勢。
-
輕騎兵」強韌穩外貿 浙江桐廬縣跨境電商出口逆勢增長
國外疫情爆發,企業生產的兒童畫筆「意外」成為亞馬遜購物平臺同類產品中的熱銷爆款,特別是在美國的銷量一直在增長,預計今年外貿銷售額將突破1000萬美元,同比增長逾566%。儘管疫情帶來的挑戰前所未有,但在「六穩」「六保」的護航下,不少企業憑藉自身強大的韌性,以多年在跨境電商領域的布局,危中搶機、危中尋機,今年1至8月,全縣實現跨境電商出口21147.70萬美元,同比增長15.94%,佔全縣外貿出口比重較2019年同期提高了5.9個百分點。跨境電商作為外貿新業態,憑藉其線上交易、非接觸式交貨和交易鏈條短等優勢,成為一支異軍突起的「輕騎兵」。
-
跨境電商打破外貿增長「天花板」
□ 本報記者 靖 雯疫情之下,今年全球跨境電商交易規模有望達到12.7萬億元,而今年前三季度中國跨境電商零售出口整體規模就已超過1萬億元,52.8%的高速增長成為中國跨境電商逆勢增長的新註腳,為外貿進出口回穩作出突出貢獻。預計今後跨境電商仍將維持高速增長,成為中國穩外貿的重要力量。
-
青島萊西市外貿進出口額逆勢增長
日前,經萊西市商務局積極申報,該公司正式進入商務部醫療物資出口「白名單」,為企業的醫用口罩出口國際市場打開便利通道,公司出口訂單量大幅提升,這也是我市外貿逆勢飄紅的一個縮影。為進一步服務外資外貿企業,全力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由萊西市商務局牽頭,聯合青島大港海關、市稅務局、市金融監管局、市財政局成立了穩外資、穩外貿服務企業工作隊,深入到外資、外貿企業一線開展「地毯式」調研,採取走訪、座談及組織企業填報調查問卷等形式,先後走訪100餘家企業,對企業發展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一企一策」給予幫扶。
-
「鄧白氏專訪」以數據賦能跨境電商高速增長
同樣作為網際網路發展的產物,近幾年跨境電商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增長態勢,成為我國外貿轉型升級的重要方向。不久前跨境電子綜合外貿試驗區擴容至105個,國家給予跨境電商充分的政策支持,在當前全球疫情形勢下,對於穩產業鏈、穩外貿基本盤意義深遠。在我國跨境電商加速出海之際,跨境電商未來趨勢如何?企業如何利用數位化手段拓市場、防風險?全球疫情下如何預防供應鏈「斷鏈」風險?
-
後疫情時代,跨境電商物流為電商企業注入「新動能」
受全球疫情蔓延的影響,各國經濟與供應鏈都遭受巨大的衝擊與壓力。根據中國貨櫃行業協會統計數據,前3個月全國大型港口企業收入下降5% - 20%,航運企業下降15%- 30%。但同時,調查數據顯示,全球43%消費者表示,如疫情持續,會更多增加線上購物;過去5年,中國出口跨境電商貿易規模增長78%。
-
後疫情時代跨境電商物流為電商企業注入「新動能」
受全球疫情蔓延的影響,各國經濟與供應鏈都遭受巨大的衝擊與壓力。根據中國貨櫃行業協會統計數據,前3個月全國大型港口企業收入下降5% - 20%,航運企業下降15%- 30%。但同時,調查數據顯示,全球43%消費者表示,如疫情持續,會更多增加線上購物;過去5年,中國出口跨境電商貿易規模增長78%。
-
跨境電商提速 賦能外貿轉型
,昆明跨境電商發展不斷提速,為全省外貿轉型升級增添動能。營業額逆勢增長「經過驗證,這裡的產品是正品。」「哇,同樣的產品比去國外買還便宜。」在位於昆明的金大門國際購物廣場,經常能聽到消費者說,在這裡購物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優惠。客人的滿意讓金大門跨境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下稱金大門公司)副總經理韋淑傑和同事們振奮。
-
跨境電商逆勢增長,GoAllPay助力跨境出口提速增效
全球經濟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頗深,各行各業也遭遇不同程度的衝擊,其中傳統外貿企業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困難與挑戰。疫情使傳統線下渠道受阻,但也催生了更多線上採購需求,出口跨境電商則成為讓傳統外貿企業逆勢突圍的利器,它能使製造商直接面對全球消費者,讓中國企業快速走出去。
-
跨境電商——被時代選中的產業
不知不覺間2020年已然過半,全球疫情的蔓延讓人們的工作和生活都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響。目前,復工進程持續推進,生產、生活秩序加快恢復,經濟逐步復甦。隨著邁入疫情「新常態」,人們也開始越來越多地思考未來經濟的走向、外貿的發展等話題。浩方軟體科技為大家分析一下跨境電商為什麼會被時代所選中?
-
跨境電商成為穩外貿新亮點
「十三五」期間,我國跨境電商飛速發展,成為穩外貿新亮點。 「這幾年,全球貿易逐漸出現碎片化趨勢,促進了跨境電商零售進出口額的增長,特別是海外消費者、小微企業等都開始從網際網路上尋求商業機會和購買產品,再加上電商平臺、網際網路日漸成熟與便捷,海外銷售渠道也不斷建立。」對外經貿大學教授、國際商務研究中心主任王健在接受《中國貿易報》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暴發的新冠肺炎疫情也讓全世界電子商務的滲透率急速增加,為中國跨境電商帶來機遇。
-
適應「新冠疫情」後國際市場新變局,跨境電商線上對接會召開
,林處長指出跨境電商是近年來我國外貿領域增長最快的新業態之一,為穩外貿、保就業等提供了重要支撐,尤其今年受疫情影響在傳統外貿有所萎縮的形勢下還實現了逆勢增長。今天我們這場以「洞悉『新冠疫情』後市新變局 對接國際物流新通路」為主題的跨境電商線上對接會,旨在幫助企業適應「新冠疫情」後國際市場新環境,結合我省和跨境電商綜試區的建設,促進傳統產業與電子商務融合,助力外貿轉型升級,擴大我省外貿出口;也希望這次會議能為企業、平臺、賣家、服務商及政府部門搭建一個互聯、互通、互助的共享平臺,有效整合物流、倉儲、營銷等跨境電商資源,助力企業從容應對當下複雜的國際貿易形勢,
-
後疫情時代,進口品牌加速線上化,不少外貿企業轉投跨境電商
2020突如其來的疫情阻斷了人的跨境流動,卻加速了進口消費的線上化。與此同時,在全球線下零售受到劇烈衝擊之時,出口跨境電商也釋放出了「逆勢翻盤」的信號。不少外貿企業轉投跨境電商另一方面,隨著疫情在海外全面爆發,中國傳統外貿企業受到物流不暢、需求下降等影響,很多訂單都被取消了,而海外用戶的消費習慣正向線上遷移,所以不少外貿企業開始轉型做跨境電商。「我們目前並行服務的品牌客戶數量是去年的兩倍。」至真科技跨境電商總負責人李家暉介紹。
-
杭州將有一場 全球跨境電商峰會
「潮起錢塘·數字絲路」跨境電商日益成為杭州外貿穩增長的新動能。11月24-25日,「潮起錢塘·數字絲路」第五屆全球跨境電商峰會將在杭州舉行,峰會由中國(杭州)跨境電子商務綜合試驗區主辦。本屆峰會以「數字貿易,加速智造」為主題,跨境電商行業知名專家和企業家,與眾多電商相關從業者共同分享交流跨境電商新趨勢和新路徑。
-
中國銀行:科技創新賦能青島市「穩外貿」工作
為進一步加大「穩外貿」的金融支持力度,助力青島外貿物流企業有效抗擊疫情、復工復產,中國銀行青島市分行充分發揮跨境金融服務優勢,在疫情期間實現了「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臺」的全面上線應用,通過技術創新賦能金融服務,實現了國際結算和貿易融資的換擋提速。
-
不懼疫情挑戰 持續擴大「朋友圈」「全球撮合家」平臺為穩外貿穩...
在新冠肺炎疫情不斷在全球蔓延的當下,跨境經貿活動面臨嚴峻考驗。面對挑戰,我國迎難而上。外貿外資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至關重要,不僅是「六穩」的重點,還與促進「六保」密切關聯。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要求,「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6月28日召開的穩外貿工作座談會提出,「穩住外貿外資基本盤,對穩定經濟運行和就業大局至關重要。」
-
逆勢狂增10倍銷量,傳統外貿轉跨境電商市場這麼大?
曾經同是傳統外貿人,疫情之下,有人深陷訂單取消、出貨後無法回款、B2B業務斷崖式下跌等困境,而偏偏這些賣家的銷量卻實現逆勢增長!這是為何?秘訣在於他們早已踏上跨境電商轉型之路。
-
跨境電商逆勢突圍,洋老闆全球購物平臺開啟戰略新篇章
作為我國外貿的重要組成部分,跨境電商既是推動外貿增長的新引擎和外貿轉型的新捷徑,也是鼓勵進口消費和拉動內需的新渠道,因此雖受到疫情影響,我國跨境電商近期仍呈現逆勢增長的良好發展態勢。作為知名跨境電商企業,洋老闆全球購物平臺不斷提升供應鏈效應,通過賦能供應鏈平臺,開啟戰略的新篇章。
-
跨境電商加碼布局,外貿轉型出現新風口
「今年前幾個月,疫情帶來的影響不小。尤其是海外疫情嚴重的時候,訂單量下降。」追覓科技銷售中心總經理吳鵬說,慶幸疫情前在速賣通歐洲海外倉投放了一批貨物,疫情期間又運了一批價值上億元的貨物過去,加上公司的降價促銷活動,銷售反而逆勢增長了2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