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工頭:一天沒幹多少活兒我就給300工資,為什麼還那麼難招人?
推薦語:最近這幾天,國內總體防控情勢整體利好,許多地方的工廠企業已經開始復工,建築工地也重新開始上班。但是,在很多工地開始復工時,卻出現了用工荒的現象。有包工頭表示:開出了日薪300的高工資也沒有多少人願意幹,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還記得在前些年,農民剛出去打工的時候,多數人首選的都是去房地產相關的工地打工。在當時只要能吃得了苦,幹活努力就會有不錯的收入,甚至農民工們月薪過萬也是很常見的事兒。相比之下,去工廠裡面管得嚴格,工資也不高,並且要求還比較高,所以很多較能吃苦的人,多數都選擇去工地幹活。
可是由於近年來一些欠薪、地產開發商倒閉等事件時有發生,也導致了農民工對工地活兒變得不信任了,辛辛苦苦幹活卻拿不到錢,換做誰都無法接受。
如今,當80後、90後這些詞語還未在我們的腦海中退去時,工地上那些最早一批來的80後,已年近40了。雖然90後已在社會上摸爬滾打多年,但在工地上鮮有看見他們身影,這其中原因很多,最直接的原因就是「幹工地活兒不體面」,而且也沒有什麼前途可言。
那麼話說回來,包工頭們「花大價錢」找不到工人,作為農民工朋友又是怎麼想的?經筆者了解後,發現了3個很現實的原因。
第一:日薪300其實並不算高。
一分耕耘,一分收穫,說的就是幹工地活兒的真實寫照。別看一天有300元的工資,但在停工休息的時候可是沒錢的,按一個月工作20天來計算,其實一個月也就6000塊錢。而且工地活兒受天氣的影響很大,因而日薪300元的工資其實真不算高。
第二:工地活兒很辛苦,人老了也是有心無力。
前面我們提到,現在工地上的工人大多都是80、甚至70後,現如今他們也已經老了,即使有包工頭願意要他們,他們對此也是有心無力。所以很多80後也不再選擇去工地打工,而是待在家鄉做點小生意,縱然收入低一些,但也不用那麼累。
第三,工地老闆信譽不好,農民工討薪很困難。
在外打工的人都知道,如果賺了錢要不出來,比掙不來錢更鬧心,對於一些信譽不好的包工頭,即使給出的工資很高,也很少有人願意給他幹。
而且目前很多房地產企業均已「負債嚴重」,保不準哪天就會出現資金鍊斷裂的情況,所以綜合考慮到多方面的問題,農民工朋友只能選擇幹一些穩定拿錢的工作,比如幹日結的工作就是挺不錯的,做完工資馬上就可以領工資了。
綜上所述,這就是包工頭們招不到人的真正原因。要想工地行業恢復到以前「搶著做」的狀態,企業不僅要提升待遇,還要從各方面去保障工人的利益。
不知道大家對此怎麼看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