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包工頭」這三個字,大家想到的就是暴發戶、土豪、拖欠工資等等這些詞。為什麼會有這些印象,解憂小編覺得大多數源於新聞媒體的報導吧。
這些年,包工頭是越來越不好做了,尤其今年是不平凡的一年,很多實體行業進入了寒冬期,很多工廠都被迫關門,而建築行業也是一樣,生存空間越來越窄,很多包工頭騎虎難下,前幾年有點老本還可以再撐一下,沒有老本的基本上被迫出局,好比寒冬中的綿羊,如果從業年齡長相應的毛也長一點,被剪掉一點還能撐一下這個寒冬,如果年齡短的沒等開剪羊毛就已經凍的熬不住。現在包工頭也十分無奈,工地招工300一天根本沒人幹,這是為什麼呢?包工頭該何去何從?
1.工地上活又累又髒,還有危險的成分。
大家也都知道,工地上灰、土、泥、磚都很髒,大型的機器很多,上房子,下地基,一不小心就容易受重傷,小編的姨夫就是在工地上幹活,被機器壓斷了手指,這可是一輩子的事情。所以小編覺得,不是說真的沒有別的工作可做的話,誰會願意去工地上做苦力呢。
2.就業觀念的轉變
近些年隨著國家對農村的大力支持,農村的發展也是如火如荼,許多年輕人也不再一味的追求進城工作,更多的是來農村發展,比如在農村承包土地,種植果樹,大棚,銷售土特產等等。而在農村消費不僅低,賺的錢反而比在工地賺的多。這樣一來自然難招到人了。
3.包工頭夾在中間難做人
行業普遍出現的競爭激烈,再加上很多甲方越來越不守規矩,不及時付工程款。一方面是工程款不到位,一方面是工人馬上要工資,中間連迴旋的餘地都沒有。包工頭就只能自己墊著工資,可是這其中的風險實在是太大了,弄不好,十年掙的錢,一年就得賠光,所以風險變得越來越高。
4.取消勞務資質、建築工人實名制全面來臨
隨著越來越多的省市取消勞務資質,施行建築工人實名制之後,包工頭這個職業,或許會慢慢退出舞臺中央。再加上,現在國家對建築業的改革,全國建築工人管理服務信息平臺資料庫的建立與發展,施工企業可以直接獲取建築工人的從業記錄、培訓情況、職業技能、工作水平等信息。包工頭自然就越來越難做了,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